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84-285
探讨体用的起源与发展,进一步明确体用的概念,将体用与阴阳相结合,具体分析五脏的体用特点。认为"体"指脏腑的本质属性,而"用"则是指脏腑表现于外的显著性,体用一源。提出肝体阴用阳、心体阳用阳、脾体阴用阳、肺体阳用阴、肾体阴用阴五脏各自的体用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景岳在临床治疗辨证中,尤其重视虚实辨证.而在虚实之中,更是重视辨虚,推崇补虚强调培本固元,温补元阳,滋补真阴.故在<新方八阵>中首列补阵,共创制新方29首,而且以"大补元煎"、"左归饮"为群方之首.在立方选药方面,张岳用得最多的是人参和熟地.至今,临床上治疗多广泛采用张氏补气、养血、滋阴、健脾、补肾等扶正固本方,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景岳为明代著名医家,著有《类经》、《景岳全书》等书,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景岳早年从戎,精通军事,将治病立法比作战略战术,在《景岳全书》中设八略以明治法,八阵以列方药,其“补、和、攻、散、寒、热、固、因”诸法,颇具新意。其中散法为景岳八法之一。景岳虽指出“散者,散表也”,但在运用散法时并不拘泥于表证的有无,而是针对邪正盛衰的不同情况,将汗法、和法、补法等多种方法融汇运用其中,从而达到散邪的目的。景岳散法较之现行教材所讲八法中的汗法,用药处方更为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4.
<正>景岳虽指出散者,散表也,但在运用散法时并不拘泥于表证的有无,而是针对邪正盛衰的不同情况,将汗法、和法、补法等多种方法融汇运用其中,从而达到散邪的目的。一、熟知药性,散之得宜。同为发散之药,缓急寒热不同,所治殊异,若不详加辨识,则不能达到散邪之目的。如麻、桂用于阴邪在表,寒毒较深之证,而邪浅气弱者忌之。麻黄不用于阳明、少阳之证,非  相似文献   

5.
张景岳所创填精补血治形法在证治上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看法,本文不仅论证了填精补血治形法的实质即命门真阴之治,而且就填精补血治形法从治病求本,责之命门;填精补血,法宜温润;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补肾填精,用重用纯4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期裨益临床。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39-1640
《伤寒论》温阳治法备受医者尊崇,但其所彰显的养阴治法,同样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从养阴清热、养阴降火、养阴利水、养阴润燥、养阴缓急、养阴反佐、养阴益气、养阴扶阳、养阴回阳、养阴通阳等十个方面,探析了《伤寒论》对养阴治法的具体运用,冀有利于学者全面掌握运用仲景治疗大法,进一步提高中医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脏养阴汤(自拟)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的12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自拟五脏养阴汤(由黄精、麦冬、白芍、生地、玉竹、五味子、花粉、丹皮等药物组成),对照组给予更年安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症状积分及FSH、E2变化情况。结果治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2.5%;总有效率治疗组93.7%,对照组82.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五脏养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景岳补肾法对久痹论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岳的补肾法强调真阴为本,温肾扶阳、填补精血以及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特色对后世医家如朱良春、焦树德治疗久痹、虺痹,吴圣农治疗红斑狼疮,王为兰治疗强直性脊椎炎均有深刻影响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景岳治疗水肿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  张昱 《北京中医药》2010,29(10):764-765
张景岳,明代著名医家,其代表作<景岳全书>作为其学术思想之大成,既继承了<内经>的学术患想,又对其进行了探究及发扬.<景岳全书>详论内科杂病,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就水肿而言,景岳对水肿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兼有新解.他认为水肿是由肺、脾、肾三脏受损,以致水气不调为肿;治则上,肿胀之病首辩肿在水还是在气,其次辩阴阳与虚实;治法方药,取前人之精华,随证立之,但以温补之法为著.  相似文献   

10.
张秋  张昱 《北京中医》2010,(10):764-765
张景岳,明代著名医家,其代表作《景岳全书》作为其学术思想之大成,既继承了《内经》的学术思想,又对其进行了探究及发扬。《景岳全书》详论内科杂病,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就水肿而言,景岳对水肿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兼有新解。他认为水肿是由肺、脾、肾三脏受损,以致水气不调为肿;治则上,肿胀之病首辩肿在水还是在气,其次辩阴阳与虚实;治法方药,取前人之精华,随证立之,但以温补之法为著。  相似文献   

11.
张景岳补肾阴阳观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明代医家张景岳善用温补 ,重视补肾 ,并从理论的深度与实践的要求 ,认为补肾之法 ,真阴为本 ;育阴之用 ,涵阳为度 ;扶阳之妙 ,培阴生阳 ,形成了独特的补肾阴阳观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医脉诊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诸多脉法中四时五脏脉法地位尤为突出。《黄帝内经》《难经》《脉经》《千金要方》等经典均对四时五脏脉法格外重视,论述翔实。我们探索四时五脏脉法的理论渊源及其传承演变,得出以下结果:四时五脏思想在《黄帝内经》时期已经成熟完备;《黄帝内经》中论述以四时脉为常脉,五脏脉为病脉;《难经》中论述将《黄帝内经》中的四时五脏脉法与胃气脉法结合;《脉经》中论述为《黄帝内经》四时五脏脉法尚不成熟的早期雏形;《千金翼方》中论述以四时五季脉为常脉非其时而出现的即为病脉。四时五脏脉法开启了中医通过四时常脉与五脏病脉生克关系以判断疾病的先河,并为后世“独取寸口”脉法体系以及《难经》“五邪相干”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温病条辨>养阴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吴瑭《温病条辨》作为温病学中一部重要著作 ,其中养阴诸法 ,匠心独具 ,现探析如下。辛凉解表 ,兼以养阴。本法适用于温病初起 ,邪热伤津而致口渴、咽痛、小便短诸症。治用银翘散加花粉、生地、麦冬、知母清热养阴。若邪热郁肺 ,窜走血络而发疹 ,治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元参清血滋阴 ;若“太阴风温 ,但咳 ,身不甚热 ,微咳”,治用辛凉轻剂桑菊饮。解表养阴并举 ,实含未雨绸缪之意 ,免使邪热侵犯中、下二焦。辛寒清气 ,兼以养阴。本法适用于太阴温病 ,邪热内结阳明 ,热盛津伤而见“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  相似文献   

14.
雍履平 《中医杂志》2003,44(7):556-557
明代医家张景岳根据《内经》人生四十,脏腑经脉其盛已定,腠理始疏的生理规律,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景岳全书》,下同)的观点,目的是在“再振根基”,有可能使后半生得到强健。此种主张,对于今天中年人修养身心,亦有现实意义。1 养元神张景岳云:“在人曰神志,故日事其神者神去之,体其神者神居之,知生气之主在乎心,此无神之不可不养也。”就是说,神志为心所主,用心过度,可以伤神,平衡心理,可以养神。其实,神志虽为心主,但包涵精神活动的两个方面。神系心的部分功  相似文献   

15.
周学池 《新中医》1995,27(7):6-7
吴鞠通三焦温病清热养阴法探析周学池主题词温病/历史,温病/中医药疗法,清热,滋阴,中医治法,吴瑭清(特征词)清代名医吴鞠通根据《内经》关于三焦部位的概念,阐述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引起的病理变化,以此概括证候类型,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他认为温为阳邪...  相似文献   

16.
17.
在临床上,脾胃病常可见超出脾胃病象以外的"复杂病象",若单纯从脾胃论治,疗效多不佳。梁超教授深入挖掘《内经》"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等相关经文,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脾主五脏"理论,并整理出一套较为完整、便于初学的辨治方案,名之曰"五脏评估法",临床应用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分析张景岳运用人参、熟地、当归、附子、肉桂等扶阳之药的特色。指出:张景岳运用桂、附,更善于藉补阴填精养血之品为助,增强扶阳之功。而扶阳方药以温中兼润、阴中求阳的特色用药,是其学术思想的组成部分,有待后学者更多的探索加以阐微。  相似文献   

19.
张景岳用木通利小便泻热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岳寒阵中用清热药同时,除多加滋阴养血之品以防伤阴外,还多用利水药以助泻热,其中尤以擅用木通为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举明代医家张景岳的医案为例,通过分析医案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说明五脏阴阳辨证对中医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即通过加强和调整五脏的功能活动,使其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和抗病御邪能力,正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