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二腹肌     
作者在一例成年男尸上发现了副二腹,现将解剖结果记录如下: 两侧二腹肌后腹以及与其相邻的茎突舌骨肌无异常所见。左、右二腹肌前腹均起自下颌骨的二腹肌窝,都各自移行为中间腱,左侧二腹肌前腹最大横径为14毫米,长径为28毫米;右侧二腹肌前腹最大横径为12毫米,长径为31毫米。在左、右二腹肌前腹的内侧均有一块副肌腹存在,也都起自同侧的下颌骨二腹肌窝内,两侧副肌腹起始部之间的距离为6毫米。左  相似文献   

2.
在解剖一具男性童尸时,发现双侧二腹肌变异,现报道如下:在正常二腹肌内侧出现副二腹肌变异,左侧前腹长2.6cm,宽0.6cm,左侧后腹长2.3cm,宽0.5cm;右侧前腹长3.1cm,宽0.7cm,右侧后腹长2.4cm,宽0.7cm.两侧肌束与中线交叉后止于正常二腹肌中间腱.该副二腹肌的神经来源为下颌舌骨神经.以其纤维方向及附着点,可以认为此肌的作用大致与二腹肌相同,并尚有紧张下颌舌骨缝固定口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侧二腹肌前腹双肌腹1例李朗①彭华山①二腹肌的变异及畸形较少见,在解剖1具壮年男性尸体过程中,见其双侧二腹肌前腹为双肌腹,查阅文献尚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变异为一人字形完整肌,位于双侧二腹肌前腹中央,下颌舌骨肌的表面(见附图)。肌腹以一共同的短腱起于...  相似文献   

4.
一、成年男尸。约46岁、身长1.70米。其右侧肩胛舌骨肌下腹肌束分为二个独立肌束,居外侧的肌束,起于肩胛骨上缘,距肩胛切迹1.8厘米,斜向内上至中间腱;居内侧的肌束起于肩胛切迹稍外方,开始是个较细的腱逐渐扩散呈一个梭形的肌束移行至中间腱。内、外肌束之间形成一个长三角形间隙,其内、外肌束之宽为0.5厘米和1.3厘米。肩胛舌骨肌上腹的肌束由中间腱起始移行至舌骨体下缘,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左下肢半腱肌存在变异现象,为丰富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该左下肢半腱肌具备肌的一般形态,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该肌起点正常,起点、肌腹与左下肢股二头肌长头起点及肌腹均合并,半腱肌的肌腹位于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肌腹向外侧倾斜,达腘窝中间之外,改变了腘窝菱形  相似文献   

6.
双侧副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肌相连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局解教学过程中 ,发现一例双侧副胸锁乳突肌与胸骨柄相连的变异 ,较为罕见 ,故报道如下。女性 ,70岁左右。变异肌肉位于深筋膜深面、胸锁乳突肌及胸大肌的浅表 ,呈“X”形 (附图 )。两侧副胸锁乳突肌于胸骨柄水平处以中间腱相连后止于胸骨柄前面 ,肌腹 (宽约 1.5cm ,厚约 1.0cm)向两侧外上方斜行约 18cm后止位于两侧颞骨乳突外侧面、胸锁乳突肌止点浅表。胸大肌浅表尚有两变异肌肉起于胸大肌下缘 (第 5~ 6肋间 ) ,向内上方斜行约 16cm后连于中间腱。右侧肌腹较大 ,下缘宽约 8cm ;左侧肌腹较小 ,宽约 4cm。中间腱又借胸大肌…  相似文献   

7.
二腹肌前腹的形态变异较多,为提供国人解剖学资料,我们在50具成人尸体(男性35具、女性15具)和20具3—4岁儿童尸体(男性12具、女性8具)上观察了二腹肌前腹变异的类型,并对成人该肌的大小作了测量。一、二腹肌前腹的大小 100侧成人二腹肌前腹的长度在25—53毫米之间,平均值为38.09毫米,在33—46毫米之间的占81%;宽度在8—20毫米之间,平均值为12.15毫米。见表1。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叙了大白鼠二腹肌前腹内注射HRP后,在脑桥于三叉神经运动核内,发现了被HRP所标记的阳性细胞,而且是双侧性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尾侧。同时注射侧被标记的细胞数远远多于非注射侧被标记的细胞数。可见二腹肌前腹的神经支配是双侧三叉神经运动核所发出的纤维,而非同一细胞的外侧支。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用解剖、透明、X线摄片和腐蚀铸型等方法研究了56例不同年龄新鲜尸体的骶尾骨骨外动脉的配布。骶骨的动脉供应主要来自骶外侧动脉、骶中动脉、髂腰动脉和腰最下动脉。骶中动脉、骶外侧动脉及其分支在骶骨腹侧面相互吻合形成骶前格子状动脉吻合网。椎管前支在椎间孔内侧分为升降二支,相邻升降支间在椎体背面相互吻合,两侧升降支间呈横形吻合。在骶椎椎体背侧形成菱形的骶管腹侧动脉网。椎管后支在椎板腹侧面亦分为升降二支,同侧及两侧升降支间在椎板腹侧形成梯状的骶管背侧吻合网。骶外侧动脉的背侧支出骶后孔即分为内侧支、肌支和外侧支。内侧支在骶中嵴两侧分为上下二支,相邻上下支之间形成骶中嵴动脉网。外侧支在骶骨外侧部分为升降二支,亦形成吻合。尾骨腹侧面的动脉来自骶中动脉和骶外侧动脉,背侧面主要由骶外侧动脉的终支供应。尾骨表面的动脉吻合稀少。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左下肢股四头肌存在变异现象,为丰富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常规下肢股前区行层次解剖,在分离股四头肌各肌腹时,其间发现1块羽状肌。该肌具备肌的一般形态,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近侧的肌腹位于股中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其外侧为股外侧肌,内侧为股中间肌;肌腹呈羽毛状,肌腹上部与股外侧肌肌腹融合,肌腹下部与股外侧肌肌腹分离;肌腱走行于股直肌与股中间肌之间,肌腱下端到达髌骨上方时与股四头肌肌腱融合。该肌肌腱长19.58 cm,  相似文献   

11.
腹前外侧肌群“米”字教学法陈惠宇(山东省菏泽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菏泽274015)腹前外侧肌群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等。腹外斜肌大部分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两侧呈外八字“\/”形;腹内斜肌大部分肌束由外下斜向前上方,两侧呈内八字“八”形...  相似文献   

12.
在解剖一成年女尸时 ,发现左窝浅筋膜下有一异常小肌。此变异肌为二头肌 ,外侧头以肌腱起自股二头肌的肌腹 ,内侧头以肌腱起自半腱肌的肌腹 ,两头在窝合并成一个肌腹 ,以一个腱止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会合处止腱全长 36 .2 5cm ,变异肌外侧头起点至股二头肌长头起点长1 6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带血管蒂膈肌瓣重建食管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在12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 解剖观测膈肌神经血管的起源、走行、外径、分布、长度及其交通情况。 结果 膈肌的营养血管主要有膈下动脉,肌膈动脉、心包膈动脉膈肌支、膈上动脉和下位肋间后动脉的部分分支。膈下动脉是膈肌的主要供血血管,主要起始于腹腔动脉干或腹主动脉,起始点外径分别为:(1.52±0.06)mm,(1.61±0.04)mm。经左右膈脚的两侧上行进入膈肌,分别分成前、后两支。前支行向前外,支配中心腱中间部、中心腱两侧叶前部、部分膈肌前肋部,后支行向后外,分布中心腱两侧叶后部、部分膈肌后肋部、部分膈肌腰部。 结论 以膈下动脉为血管蒂的膈肌瓣完全具有重建食管的解剖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解剖1例左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发现示、小指屈指浅肌为二腹肌,且于中间腱处两者共腱,此种变异较少见.示、小指屈指浅肌均起于肱骨内上髁,上部肌腹各自独立,分别称为示指屈指浅肌上部肌腹A及小指屈指浅肌上部肌腹B.距桡骨茎突15. 5cm处(前臂长26.5cm),两肌腹移行为肌腱,肌腱不独立,合成为一条腱,腱长约2.5cm.距跷骨茎突13cm,此腱又移行为两块肌腹.分别称为示指屈指浅肌下部肌腹a及小指屈指浅肌下部肌腹b.肌腹各自独立,距腕横韧带近缘约2cm,两块肌腹又各自移行为两条肌腱.穿过腕管止于示、小指中节指骨基底.距桡骨茎突20cm处,正中神经分出1支然后又分成2小支分别支配肌腹A和肌腹B.距桡骨茎突17.5cm处.支配环指屈指浅肌支从正中神经干发出,然后穿经(同时发支支配)环指屈指浅肌.然后于其尺侧下行.终止于肌腹b.距桡骨茎突9.5cm处.正中神经干直接发支支配肌腹a.  相似文献   

15.
将HRP注射于大白鼠丘脑前核群不同部位后,在乳头体核不同部位观察到标记细胞。乳头体内侧核的外侧部主要投射到同侧的丘脑前腹核,并有相应的内外局部定位关系。内侧部投射到同侧的丘脑前内侧核及前腹核。后部主要投射到同侧的前内侧核,少量细胞投射到同侧的前腹核。另外还观察到中央部亦发出纤维投射到两侧的前内侧核。乳头体外侧核投射到两侧的丘脑前背核,同侧比对侧多。  相似文献   

16.
观测100例成人指背腱膜,在2~5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有一菱形结构,它主要由外侧束、外侧腱以及纵、横和斜行的纤维所构成的并与关节囊和屈指腱鞘相连的复杂结构。伸指肌腱,在近侧指骨背面变宽并分3个束:中间束,接受骨间肌内侧束的纤维构成中间腱,2~5指的X6.3、6.4;5.8、6.0mm止于中节指骨底背面;外侧束有骨间肌腱和蚓状肌腱参与构成外侧腱,2~5指X4.5.4.7、4.2、4.4mm,在手指纵轴线背侧从侧方越过关  相似文献   

17.
大鼠海马结构至外侧隔核各部的投射——HRP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大鼠19只,将HRP注入外侧隔核各部(背侧部、中间部和腹侧部)研究海马结构至外侧隔核各部的纤维投射。结果表明,外侧隔核接受双侧CA_1区、CA_3区、CA_4区、背侧下托和同侧腹侧下托的纤维投射。并且有明显的局部定位关系:背侧CA_1区和背侧下托投射至外侧隔核的背侧部背内侧分和中间部背内侧分;腹侧CA_1区和腹侧下托投射至外侧隔核背侧部腹外侧分、中间部腹外侧分和腹侧部。CA_3、CA_4区投射至外侧隔核外,还发纤维至双侧隔伞核。齿回似无纤维投射至外侧隔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脑中神经核向前额叶中央外侧区的投射.方法: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法对15只Wistar大鼠进行研究.结果:大鼠前额叶中央外侧区接受同侧丘脑前内侧核,丘脑前腹核;丘脑腹内侧核,丘脑腹外侧核,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内侧背核中间部、外侧部、内侧部,丘脑外侧背核;丘脑后核,丘脑外侧后核;丘脑板内核的中央内侧核,中央旁核,中央外侧核,丘脑束旁核;丘脑中线核的丘脑带旁核,丘脑菱形核,丘脑连结核,丘脑室旁核;丘脑网状核,膝上核;下丘脑的室旁核,室周核,下丘脑后区,下丘脑外侧区,乳头体上核,乳头体内侧核.下丘脑外侧大细胞核,外侧视前区,内侧视前区及丘脑底部中的未定带,Forel区,丘脑底核的投射纤维.结论:前额叶中央外侧区接受广泛的间脑核团的投射,并存在着局部定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34例胎儿及2例成人尸体的膈肌标本,进行了观察。膈肌中心腱三叶均为3层构筑,且中心腱的纤维束大都呈人字形分劈,形成2个方向不同的腱膜纤维层。中心腱的前叶纤维,大部分越过正中线,与对边和侧叶的深、浅层腱纤维相延续,整个膈肌在前后、左右之间形成了二腹肌样的排列结构。这种构筑提示中心腱不是膈肌周围肌性部分的止点,而是膈肌中间腱膜互相交叉延续的共同区域。本文观察表明,膈肌中心腱纤维束的分劈及其规则排列,在胎儿时期即已形成。这对增加膈的弹性和韧性,有利于膈的呼吸运动,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脑中神经核向前额叶中央外侧区的投射。方法: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法对15只Wistar大鼠进行研究。结果:大鼠前额叶中央外侧区接受同侧丘脑前内侧核,丘脑前腹核;丘脑腹内侧核,丘脑腹外侧核,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内侧背核中间部、外侧部、内侧部、丘脑外侧背核;丘脑后核,丘脑外侧一核;丘胲板内核的中央内核的中央内侧核,中央旁核,中央外侧核,丘脑束旁核;丘脑中线核的丘脑带旁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