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背景感音神经性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potential,BAEP)波型分化差,对感音神经性聋做出进一步诊断较困难,应用疏波短声给声可提高感音性聋的BAEP出波率和改善波形分化.目的研究应用疏波短声给声刺激提高感音性聋的BAEP出波率和改善波形分化的现象.设计前后对照试验.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菏泽医学专科学校.1999/2000年间菏泽市立医院耳鼻喉科接诊的耳聋患者中经临床及纯音测听确定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48例、70耳,年龄90
d-42岁,平均10.7岁.干预检测耳给短声刺激,对侧耳给噪声掩蔽;分别用疏密交替波和疏波短声给声刺激进行BAEP测试,比较两种给声测试的结果.主要观察指标各波出波率及波形.结果用疏密交替波短声给声,BAEP各波出波率很低,70耳中出现Ⅰ波16例,出现Ⅱ,Ⅲ,Ⅳ,Ⅴ波各2例,余均呈无反应型.改用单一的疏波短声后,各波出波率明显提高,尤其前3个波更高,70耳中,各波出现例数分别为70,68,52,12和16,各波出现率与前者相比,除Ⅳ波外,其余各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波形分化也有改善,最为明显的是Ⅰ波变得更大且呈多峰.结论应用疏波短声给声有助于BAEP为感音性聋进一步做出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2.
3.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与听性脑干反应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阈的评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阈的评估.方法:对102例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测试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纯音测听,比较ASSR反应阈和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从而评估二者对行为听阈预测的准确性.结果: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高频与行为听阈相关性较接近.但在低频,ASSR的相关性较ABR高.结论:ASSR和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客观听阈的评估,但ASSR较ABR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脑干诱发电位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干诱发电位的波形特点,观察正常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V波潜伏期一强度函数曲线及其相应的反应阈值的变化,为临床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和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听力中心完成。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大学生28例(56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气导听阈均≤15dBHL,所有受试者外耳及中耳均无异常。无噪声暴露史、使用耳毒药物及神经科疾病史。①纯音听阈测试:首先测试1000Hz的听阈,给声长度05~1.0S,给声间隔不短于18,避免节律给声,从40dBHL开始测试。听阈的搜寻遵循“减十加五”的原则,即受试者若能听到声音,则将声强减少10dB;若不能听到,则增加5dB。测得1000Hz的听阙后,按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其中1000Hz给予重复测试,用于检测受试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②脑干诱发电位测试:采用Nicol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记录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刺激声采用短声。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s,正负交替刺激极性。扫描时间15ins,滤波范围50~2500Hz,平均叠加1000次。以10dB逐档降至无反应波形出现时再上升5dB,观察可重复出现反应的最低强度作为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听力正常的28例青年大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描述: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在其最大输出强度(100dBpeSPL)下诱发的波形仅引出明显的Ⅰ波和V波,且重复性强,无明显起始音伪迹。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同等强度波形相比非常相似,但气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波幅较大。且引出Ⅲ波。②脑干诱发电位V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均逐渐渐延长,但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延长程度大些。③气导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的比较:气导脑干诱发电位V波阈值明显低于骨导[(45.09&;#177;2.23),(61.25&;#177;2.18)dBpeSPL。P〈0.01]。④对侧给声掩蔽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对侧白噪声给声强度在70dBpeSPL以下时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阈上10dB强度下波V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特点极为相似,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在方法学上能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相补充,联合使用可望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此外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时应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dB。 相似文献
5.
6.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突发性聋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一种客观的测听方法,可以随时了解整个听通道的功能情况。对突发性聋患考实施脑于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干诱发电位的波形特点,观察正常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及其相应的反应阈值的变化,为临床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和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听力中心完成。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大学生28例(56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气导听阈均≤15dBHL,所有受试者外耳及中耳均无异常,无噪声暴露史、使用耳毒药物及神经科疾病史。①纯音听阈测试:首先测试1000Hz的听阈,给声长度0.5~1.0s,给声间隔不短于1s,避免节律给声,从40dBHL开始测试。听阈的搜寻遵循“减十加五”的原则,即受试者若能听到声音,则将声强减少10dB;若不能听到,则增加5dB。测得1000Hz的听阈后,按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其中1000Hz给予重复测试,用于检测受试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②脑干诱发电位测试:采用Nicol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记录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刺激声采用短声,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s,正负交替刺激极性,扫描时间15ms,滤波范围50~2500Hz,平均叠加1000次。以10dB逐档降至无反应波形出现时再上升5dB,观察可重复出现反应的最低强度作为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听力正常的28例青年大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描述: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在其最大输出强度(100dBpeSPL)下诱发的波形仅引出明显的Ⅰ波和Ⅴ波,且重复性强,无明显起始音伪迹。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同等强度波形相比非常相似,但气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波幅较大,且引出Ⅲ波。②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均逐渐渐延长,但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延长程度大些。③气导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的比较:气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阈值明显低于骨导[(45.09±2.23),(61.25±2.18)dBpeSPL,P<0.01]。④对侧给声掩蔽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对侧白噪声给声强度在70dBpeSPL以下时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阈上10dB强度下波Ⅴ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特点极为相似,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在方法学上能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相补充,联合使用可望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此外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时应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dB。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远期听功能和脑干损害的程度。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产的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对19例无复发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3~5年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试。结果异常率为90%,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6.80,P&;lt;0.01),但与放疗后两年内的测试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常主要表现在Ⅰ,Ⅲ,Ⅴ波峰潜伏期延长,Ⅰ~Ⅲ,Ⅰ~Ⅴ峰间期延长,反应阈升高。结论放射治疗可损害听力及脑干功能,而且是缓慢进展的、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脑干损伤病人的脑干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反射(BSR)和脑干听觉秀发电位(BAEP)在观察脑干损伤病人的表变化、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70例脑干损伤病人同时进行BSR、BAEP测。分析BSR、BAEP与格拉斯可昏迷计分(GCS)、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之间的关系以及25例临终状态时BSR、BAEP情况,同时研究早期同人的BAEP变化。结果:BSR、BAEP与病人的GCS、GOS密切相关,BSR平面越低,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ABR)、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与行为测听(BA)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的80例婴幼儿,对其进行ABR、tb-ABR、BA测试,依据ABR阈值测试结果将婴幼儿分为4组,A组(≤35 dB nHL,30侧耳),B组(>35~50 dB nHL,64侧耳),C组(>50~70 dB nHL,46侧耳),D组(>70~90 dB nHL,9侧耳)。分析各组ABR与各频率tb-ABR、BA阈值的相关性,以及各组ABR阈值与各频率tb-ABR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的tb-ABR的2、4 kHz频率阈值与click-ABR阈值均呈正相关(P<0.05),且A组和C组随频率升高相关系数有逐渐上升趋势。A组的1~4 kHz及B组和C组的click-ABR阈值与BA各频率阈值均呈正相关(P<0.05),且A组随频率升高相关系数有逐渐上升趋势。A组和B组的1 kHz, B组和C组的0.5 kHz,各组2、4 kHz的tb-ABR阈值与BA相同频率阈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在豚鼠听力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健康杂色豚鼠20只(雌性12只,雄性8只),分别进行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刺激声信号的载波频率为0.5kHz、1kHz、2kHz及4kHz。双耳上述各个频率分别以77~103Hz不同的调制频率进行调幅调制。测试时,双耳8个(每耳4个)声信号经插入式耳机同步给出。测试状态为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所有数据以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在0.5kHz、1kHz、2kHz及4kHz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左耳:(31.00±16.19)dBSPL,(25.50±12.34)dBSPL,(18.00±6.96)dBSPL,(18.50±6.71)dBSPL;右耳:(35.00±14.33)dBSPL,(25.50±12.37)dBSPL,(20.00±9.37)dBSPL,(20.00±9.18)dBSPL。左右耳同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具有频率特异性、客观的特点,可以作为豚鼠听力测试的备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 ABR)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在听力筛查阳性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宁波市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 DPOAE)听力筛查阳性者70例转诊至宁波市儿童听力诊断治疗中心进行听性脑干反应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综合分析ABR及ASSR的测试结果。结果 70例婴幼儿(140耳)中ABR正常37耳, 轻度聋18耳, 中度聋21耳, 重度聋31耳和极重度聋33耳; 非极重度聋ASSR的2 kHz和4 kHz反应阈与ABR反应阈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IP/I0.05), 而ASSR的0.5 kHz和1 kHz反应阈与ABR反应阈之间无直线关系(IP/I0.05)。极重度聋0.5 kHz、1 kHz、2 kHz和4 kHz ASSR引出率分别为42.4%、57.6%、45.5%和48.5%,高于ABR的引出率21.2%(I/Isup2/sup=9.7408,IP/I=0.0450)。结论 听力筛查阳性婴幼儿的高载波频率ASSR与ABR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且ASSR具有频率特性及较高反应引出率而更适用于极重度聋婴幼儿残余听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昏迷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探讨BAEP和SEP判断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丹麦Dantec公司生产Neuromatic2000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ICU病房中36例昏迷患者的BAEP和SEP。BAEP分析III-V波,SEP分析P15、N20、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预后分为好转和死亡。结果36例患者,BAEP正常12例,异常24例。SEP正常13例,异常23例。好转13例,死亡23例。当SEP异常时,死亡率明显高于SEP正常时。而同时伴有BAEP异常时,死亡率更高。14例患者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12例死亡,病死率为86%。5例患者BAEP检查III-V波和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病死率为100%。结论BAEP和SEP的正常与否与昏迷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P=0.011)。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BAEP和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昏迷患者进行动态的BAEP和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糖尿病患者脑干功能损害的评定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BAEP检测,并与20例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BAEP的异常率为63.33%,并与其病程呈正相关,但与血糖浓度无相关性。其中Ⅲ、Ⅴ波潜伏期(PL),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期(IPL)较正常组延长,Ⅲ、Ⅴ波波幅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EP对糖尿病脑干亚临床功能异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评定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诊断及康复评定价值。方法:对80例VBI患者(疾病组)和36例健康人(对照组)行BAEP检查,测量I~V各波峰潜伏期(PL)和峰间潜伏期(IPL),采用t检验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疾病组异常表现。结果:疾病组Ⅲ-VIPL、Ⅲ-V/I-Ⅲ比值(P<0.001)以及V波PL、Ⅲ-VIPL(P<0.05)均较对照组增大。BAEP异常率为81%,其中脑干型异常占62%。各指标中,Ⅲ-V/I-Ⅲ>1最常见,占46%。结论:本组资料提示VBI患者以桥脑中上部缺血较重,Ⅲ-V/I-Ⅲ比值是反映脑干缺血的敏感指标,BAEP为VBI的诊断及康复评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幅比值和波峰潜伏期比值的生后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波幅比值和波峰潜伏期(PL)比值的生后变化,为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用SD大鼠,雌雄不拘。对照组15只成年大鼠,实验组选用3窝(共32只)新生大鼠,1个月后断乳,雌雄分笼饲养,每窝新生鼠选用5只用于实验。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BAEP,实验组15只新生SD大鼠,于14~70d动态观察BAEP的波幅比值和PL比值的变化。结果生后14d首次引出的BAEP的I,II,III和IV波的PL明显长于成年大鼠值,生后20d实验组的III/I,III/II,IV/I和IV/IIPL比值(2.57±0.13,1.39±0.13,3.56±0.19,1.93±0.18)明显大于成年大鼠值(2.28±0.17,1.29±0.07,3.05±0.26,1.72±0.11,t=5.713,3.315,5.110,3.903,P<0.01);随鼠龄增长,各PL逐渐缩短至成年大鼠值,PL比值逐渐变小至成年大鼠值。生后14d,BAEP的I,II,III和IV波的波幅均明显低于成年大鼠值,生后1个月内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并明显超过成年大鼠值,然后又逐渐回降至成年大鼠值;III/II和IV/II波幅比值随鼠龄增长也有先增后降的相似变化。但II/I和IV/IIIPL比值与III/I,IV/I和IV/III波幅比值无明显生后变化。结论大鼠BAEP部分波幅比值和PL比值有显著的生后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腭裂患儿术前的听力受损程度、性质及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 32例腭裂儿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观察其听觉阈值及潜伏期、峰间期的异常率。并与本院保健门诊体检的同龄健康儿进行比较。结果 :195 .31%的腭裂患儿存在听力障碍 ,大部分为中重度损伤 ,其听觉阈值及各波潜伏期较正常儿显著提高和延长 (P<0 .0 1) ,而各波峰间期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2不同类型腭裂患儿的听力障碍发生率及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腭裂儿存在高比率脑干听觉传导通路障碍 ,主要是传导性听力丧失 ,BAEP检查能早期、准确了解其听力情况 ,作为筛选适于低龄儿听力的工具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相关性分析糖尿病(DM)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神经传导(NC)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BAEP和NC研究的患者,分为DM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DM组再次分为4组包括神经病组,非神经组,梗死组和非梗死组,比较各组之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峰间潜伏期I~Ⅲ波和I~V波等的差异。结果DM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峰间潜伏期I~Ⅲ波和I~V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神经组IPLI~III(2.21±0.17)msvs(2.07±0.12)ms(P〈0.01);DM梗死组IPL I~III(2.20士0.17)msvs(2.07±0.12)ms(P〈0.05),DMIPLI~Ⅲ非梗死组(2.20±0.11)msvs(2.07±0.12)ms(P〈0.01);DM神经组IPLI~V(4.16±0.21)msvs(4.02土0.10)ms(P〈0.05)。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I~Ⅲ波峰间潜伏期与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有相关性(r=-0.308,P〈0.05)。结论DM患者的I~Ⅲ波峰间潜伏期延长,特别在神经病亚组。这种延长现象可以由听神经损伤解释。DM患者,胫神经,正中神经感觉,腓肠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与听觉神经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幼儿脑性瘫痪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脑性瘫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意大利产ESAOTEBIOMDICA 4导诱发肌电图仪 ,测定 6~ 3 0个月龄脑性瘫痪患儿 86例和 60例正常婴幼儿 (对照组 )的BAEP ,并将脑性瘫痪患儿的BAEP检测结果与脑性瘫痪患儿出生时窒息程度及合并的多项功能障碍做比较分析。结果 脑性瘫痪患儿BAEP与对照组比较 ,Ⅲ、Ⅴ波潜伏期延长 (P <0 .0 5 ) ,Ⅲ~Ⅴ波峰间期延长 (P<0 .0 5 ) ,BAEP异常组出生时多有中、重度窒息 (P <0 .0 0 5 ) ,其合并的多项功能障碍明显高于BAEP正常组(P <0 .0 5 )。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听觉传导通路损害以脑干上橄榄核以上部位受损多见 ;BAEP不仅可用于脑性瘫痪患儿的听力损害检测 ,而且对合并的其他多功能障碍及其预后的判断均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背景:多频稳态听觉反应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听觉电生理学检测方法,在儿童客观听阈评估方面应用很多,而在成人耳聋患者应用较少。目的:探讨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性脑干反应和多频稳态听觉反应的关系,明确多频稳态听觉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对比分析,于2006-01/2008-03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听力研究室完成。对象: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30例(60耳),磁共振检查排除内听道占位病变。方法:所有受试者采用美国Intelligent Hearing诱发电位仪先行听性脑干反应,再行多频稳态听觉反应测试,分别以降10升5法得出二者的反应阈。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软件分别为Smart ASSR和Smart EP。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多频稳态听觉反应阈值和传统听性脑干反应方法检测所得阈值及波形引出情况。结果:多频稳态听觉反应的1,2,4kHz阈值和听性脑干反应短声反应阈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912和0.901,同时多频稳态听觉反应能检测到听性脑干反应不能引出的波形。结论: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波形引出方面优于听性脑干反应,因此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在成人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