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凶素。方法 将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吸烟、高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等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差异;然后将踝肱比(ABI)与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最后以有无下肢血管病变为因变量,以单因素相关分析所得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下肢血管病变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收缩压、病程、空腹血糖、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与ABI负相关(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糖尿病病程、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是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是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嘌呤饮食并未增加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24h-UAE)将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24h-UAE〈30 mg)和异常蛋白尿组(24h-UAE≥30 mg),计算白蛋白尿的患病率,比较两组性别、吸烟、高血压、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血尿酸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的差异;然后将24h-UAE与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最后以有无白蛋白尿为因变量,以单因素相关分析所得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68例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入选本研究,123例患者有白蛋白尿,占45.90%;异常白蛋白尿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收缩压、舒张压、病程、胰岛素治疗的比例、GFR和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与24h-UAE正相关,GFR与24h-UAE呈负相关(〈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糖尿病病程和血尿酸是异常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结论血尿酸、糖尿病病程和收缩压增高是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高嘌呤饮食并未增加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尿酸与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尿酸升高与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59例T2DM住院患者[年龄40~80岁,SCr水平51~159μmol/L(0.6~1.8 mg/dl)]临床实验室资料,明确高尿酸血症(HUA)与T2DM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59例患者中HUA患者40例,占25.2%;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体质指数(BMI)≥25 kg/m2、高血压、血肌酐(SCr)≥110μmol/L、血尿素氮(BUN)≥7.0 mmol/L、尿微量白蛋白(U-MA)≥11.2 mg/L、血甘油三酯(TG)≥1.70 mmol/L、血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血低密度脂蛋白(LDL)≥3.37 mmol/L等因素影响HUA的发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Cr、BMI、TG水平是影响T2DM发生HUA的独立危险因素;各主要危险因素在T2DM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T2DM合并HUA患者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T2DM尿酸升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HUA与T2DM代谢紊乱及并发症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2型糖尿病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7月和2008年7月抽取河南省某农村地区有代表性的两个乡镇35~74岁的16 953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1 490人,患病率为8.79%。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度分为0~4等级,各组构成比分别为12.35%、32.89%、35.84%、17.04%、1.88%,患者合并1~3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度构成比均比非糖尿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有性别差异(P﹤0.01);且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现象显著,亟需开展早期的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肾脏并发症的多重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无亲缘关系的T2DM患者194例和120例健康个体,均为汉族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三个病例组,搜集相应的临床资料并检测有关临床与生化指标,对不同组间的临床与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糖尿病患者易发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脂水平、BUN、Cr水平、AER水平、合并眼底病变的比率及糖尿病阳性家族史比率肾病组显著高于非肾病组,而C肽水平显著低于非肾病组,多重回归显示LDL、TC、HbA1c,合并眼底病变,糖尿病家族史和糖尿病肾病发生呈正相关。结论LDL、TC、HbA1c,合并眼底病变、糖尿病家族史可能是2型糖尿病易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51-165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5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型糖尿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分级标准将患者有无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分为并发组148例和未并发组202例。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调查数据如性别比例、年龄、吸烟人数、饮酒人数、饮食喜好、饮食规律和检测指标如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病程、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PG)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分析并发组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程、饮食喜好、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和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而吸烟、收缩压和总胆固醇是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可以针对吸烟、病程、饮食喜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等因素进行干预控制和引导,以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病因共同引起的慢性疾病,起病隐匿且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它的很多危险因素为可控因素,可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等方式进行干预,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其并发症所引起病人致死致残率的升高。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及社会的医疗开支与负担。因此,积极寻求影响2型糖尿病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早期积极给予干预治疗,防止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发展、恶化,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王莉  尚有全  苏伟 《当代医师》2014,(5):681-682
目的 探讨在以不同指标作为2型糖尿病(DM)诊断标准时,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对诊断的影响,为临床防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高危人群387例,分别以空腹血糖、标准化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标准诊断2型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BMI、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与诊断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结果 (1)在糖尿病诊断中,以空腹血糖为标准时,相关影响因素是年龄;以OGTT2 h血糖为标准时,相关影响因素是年龄和血脂;以糖化血红蛋白为标准时,相关影响因素是年龄.(2)在糖尿病前期(即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诊断中,以空腹血糖为标准时,相关影响因素是年龄和BMI;以OGTT 2 h血糖为标准时,相关影响因素是年龄;以糖化血红蛋白为标准时,相关影响因素是年龄和血脂.结论 无论是在诊断2型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时,各组别以年龄关系最密切,而其他危险因素与诊断的相关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的罹患情况及相应的危险因素。方法以96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历资料,针对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应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61例,占26.9%;合并糖尿病肾脏病变的336例,占34.8%;合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564例,占58.4%;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647例,占67.0%;高血压473例,占49.0%;冠心病58例,占6.0%;脑血管病变107例,占11.1%。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高血压、体重指数、血糖、C肽、血清总胆固醇、尿酸、24h尿白蛋白为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改善患者的预后,重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防治,对已出现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采取减肥、降糖、降压、调脂等多种措施并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秀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62-1565
目的探讨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性糖尿病,共538例患者。诊断年龄≤40岁为早发组(103例),诊断年龄>40岁为晚发组(4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早发组较晚发组男性、吸烟、糖尿病阳性家族史患者比例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微血管病变患病率高,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诊断年龄低,高血压、大血管病变患病率低,餐后2 h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与晚发组口服药物、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30,P=0.006)。早发组糖尿病家族史以母亲患有糖尿病为主,占4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是早发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明显,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严重,糖尿病家族史比例高、只有母亲有糖尿病的患者比例高。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多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共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糖尿病人群清蛋白尿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尿清蛋白/尿肌酐比值(ACR)来评价糖尿病患者的清蛋白尿情况。结果共调查了2 044例患者,其中男性852例,女性1 192例,平均年龄(67.6±9.6)岁。微量清蛋白尿占22.7%,临床清蛋白尿占5.0%。糖尿病患者中清蛋白尿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和病程的增长而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7%和三酰甘油(TG)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清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10年、高血压和总胆固醇(TC)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临床清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是糖尿病患者避免发生临床清蛋白尿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中清蛋白尿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肾病可能与血压、体质量、血脂和血糖相关,提示降低血压、控制体质量、控制血脂和血糖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很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韦旭  孙继玮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6):1482-1484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DR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2004年9月—2007年3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眼科和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和高血压病程。结果(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最高血糖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DR的危险性随着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空腹最高血糖水平升高而升高,存在线性趋势关系(χ2=128.87、107.14、58.81,P<0.01);(2)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的危险性有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χ2=22.29、23.54,P<0.01);(3)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性存在线性趋势关系(χ2=58.99,P<0.01)。结论空腹血糖、空腹最高血糖、糖尿病病程及收缩压为T2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DR的危险性有随空腹血糖、空腹最高血糖水平的升高,DM病程延长,收缩压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穆珺  庄晓明  李然  孟岩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68-157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347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174例,女173例)进行血糖、血脂、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测定,测量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同时用高频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分析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1)男性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07);(2)将男女患者分别根据颈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分为3组:A组:颈总动脉内膜正常,IMT≤0.09 mm;B组,0.09 mm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吸烟、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是颈动脉硬化及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男性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无相关性。(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三酰甘油、hs-CRP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与BMI相关性接近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血尿酸水平是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控制体质量和改善脂代谢紊乱,可能会减少女性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密度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355例病例资料较完整的T2DM含骨密度测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对照组)、骨含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观察组),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T2DM患者中性别、年龄、病程、体重、HbA1C、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尿微量蛋白定量/肌酐比、血钙、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女性、高龄、病程时间长、低BMI、胰岛功能差、微量蛋白尿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均与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可能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血钙、高血脂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女性、高龄、病程长、低体质指数、胰岛功能差、微量蛋白尿、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6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87%,感染258例次,感染例次率为17.4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其次为上呼吸道、肠道。病原茵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7.82%。危险因素为病情严重、并存多种慢性疾病、住院时间长、高血糖、有院外感染、侵袭性操作、应用广谱抗生素、年龄大等。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彩色超声检查,将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126例未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微量清蛋白(UMA)等因素,并对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FBG、2 hPBG、TG、HDL-C、HbA1c、LDL-C、FINS、U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FBG、LDL-C、HbA1c、UMA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应同时进行多因素全面控制,尤其应注意血糖、血压、脂代谢和UMA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63例(DF组),非糖尿病足100例(NDF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纤维蛋白原(FI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水平以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IB、SBP、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长期控制血糖及调节血压、血脂、FIB的失衡,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国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和自行设计的一般状况调查表对首次确诊的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调查,探讨男性T2DM与睡眠相关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40岁的男性T2DM患者,对照组为>40岁非T2DM的男性患者,共156对。采用t检验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睡眠质量及相关睡眠行为(午睡情况、晚睡情况、打鼾情况、入睡困难情况、夜间睡眠充足与否及睡眠质量)与男性T2DM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6个因子分值及PSQ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进入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睡眠相关行为因子为午睡情况、晚睡情况、打鼾情况、入睡困难情况、夜间睡眠充足与否及总体睡眠质量(PSQI测评总分)等,与男性T2DM发病存在关联。结论晚睡、打鼾、入睡困难、夜间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因素可能为男性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适当午睡可能是男性T2DM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