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p53抑癌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抑癌基因p53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本研究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23例正常子宫内膜、44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10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突变型p53蛋白在于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7.6%,而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各类型子官内膜增殖症中均为阴性。突变型p53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脉管浸润情况及DNA异倍体等因素有关。p53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表达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9.9%及83.4%。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结果表明p53表达阳性者的死亡危险度为阴性者的6.34倍。突变型p53蛋白的出现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子宫峡部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8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49例子宫内膜癌,按肿瘤部位分为峡部内膜癌(UIE)组与非峡部内膜癌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UIE占10.0%(35/349)。与非峡部内膜癌相比,UIE组阴道排液及腹痛的比例较高(P〈0.05)。UIE组更容易发生深肌层浸润、宫颈侵犯、脉管浸润、浆膜受累、腹腔细胞学阳性以及盆/腹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较高(P均〈0.05),具有较低的5年生存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峡部癌灶并非是预后不良的独立性相关因素。结论子宫峡部内膜癌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其可增强其他预后不良因素的作用而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8年2月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并行淋巴结切除术的2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淋巴结转移的特征:227例患者均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22例(9.7%)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此22例患者中20例进行盆腔淋巴结分组,12例有多组盆腔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为髂外淋巴结(12/20);138例患者同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6例(4.4%)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其中5例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2)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年龄、宫颈和附件受累情况、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ER表达的患者间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病理类型和PR表达的患者间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不同因素的患者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8±8.2)%和(97.4 4±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有、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6.7 4±1.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0岁、附件受累、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复发率明显升高(P<0.01);而宫颈受累、肌层浸润深度、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情况与复发无关(P>0.05).Cox回归法分析显示,附件受累和患者年龄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P=0.025).结论 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髂外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常合并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附件受累及深肌层浸润、病理分级高、ER阴性的患者较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ymph nodes (LN) metastasis characters of the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patients' prognos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227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who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and underwent LN excision from Jul. 2000 to Feb. 2008. Results Among 227 cases who underwent pelvic LN excision, there were 22 cases (9.7%) presented LN metastasis. There were 12 cases with positive external iliac LN from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ata in LN grouping. Para-aortic LN excision was carried out on 138 patients. There were 6 cases with positive para-aortic LN, 5 cases of them together with pelvic LN metastasis. Those patients with cervix involvement, annex metastasis, deep myometrium infiltration, grade 2-3 and negative estrogen receptor occurred pelvic LN metastasis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others ( P < 0. 05 ). Among the 6 cases with positive para-aortic LN, there were 3 cases ( 3/6) with deep myometrium infiltration. For those whose paraaortic LN was negative, it was only 16. 7% (22 cases). Bu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between them ( P> 0. 05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3 years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betwee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elvic LN or negative pelvic LN [(81. 8 ± 8. 2)% vs ( 97. 4 ± 1. 2 ) % , P = 0. 004]. While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3 years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betwee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ara-aortic LN or negative para-aortic LN [100% vs ( 96. 7 ± 1. 6) % , P > 0. 05].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ge more than 50 years, annex metastasis and pelvic LN metastasis related with the recurrence (P <0. 01). But cervix involvement, deep myometrium infiltration, para-aortic LN metastasis, pathology type, tumor grade and estrogen receptor did not relate with the recurrence ( P > 0. 05 ).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nnex metastasis and the age of patient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currence ( P = 0. 011, P = 0. 025 ). Conclusion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pelvic LN metastasis is the external iliac LN for endometrial carcinoma patients. Th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ara-aortic LN always accompanied pelvic LN metastasis. Thos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volvement, annex metastasis, deep myometrium infiltration, poor differentiation and negative estrogen receptor be more likely exist pelvic LN metastasis. Pelvic LN metastasis may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patients.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份石蜡包埋的子宫内膜腺癌标本(Ⅰ期80份、Ⅱ期12份、Ⅲ期29份、Ⅳ期2份)和40份增生期子宫内膜标本;用多聚酶链反应单股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A)10份子宫内膜腺癌P16基因外显子1、2点突变。结果: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增生期子宫内膜为775%,且均为高度阳性表达,子宫内膜腺癌为4308%,其中Ⅰ期为5125%、Ⅱ期为25%、Ⅲ期为31%、Ⅳ期为0;子宫内膜腺癌P1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者(P<005),且临床期别越晚,P16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阳性表达强度越弱(P<005),Ⅰ期明显高于Ⅱ、Ⅲ、Ⅳ期(P<005)。10份子宫内膜腺癌P16基因外显子1、2均未检测出点突变。结论P16基因蛋白的改变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有关;临床期别越晚,其改变越明显,P16基因的改变可能不以点突变为主。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绝经后阴道出血以子宫出血最常见。为探讨其病因,我们回顾性总结了近 5年来绝经后子宫出血 408例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资料,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08例子宫内膜标本均取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因绝经后子宫出血就诊和住院的患者,均有1年以上的停经史,除外引起子宫出血的其他原因,未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年龄平均 59. 69岁(42~ 87岁);平均绝经年限为 9. 06年(1~40年);平均出血时间为53.12d。2结果2.1病理检查结果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48例,占11.76%(48/408…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Ⅳb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探讨与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Ⅳb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子宫内膜癌Ⅳb期患者,平均 61. 1岁,绝经 9例,平均绝经 14.9年。临床症状主要是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血性分泌物(9/11),其次为腹胀(4/11)、腹部包块(3/11),出现症状至就诊平均 15.1个月。 10例手术治疗, 1例拒绝手术,仅行内分泌治疗,8例行术中、术后化疗,3例术后放疗;平均随访 12.9个月,死亡 6例,2年生存率 28%,3年生存率 14%。盆腹腔复发 3例均死亡,平均存活 6.7个月,发生肺转移5例,3例死亡,平均存活14.7个月。术后残存病灶>2cm 4例,均因复发转移死亡,平均存活9个月,术后无残存病灶3例均存活。结论:Ⅳb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较大,就诊较晚,多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治疗以手术为主,尽可能切除所有病灶,并辅助放化疗,但预后较差,其相关因素主要有首次手术的彻底性,宫旁血管淋巴管受侵,病灶范围及复发转移部位等。 相似文献
7.
8.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张国楠黄薇近年来,对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其临床病理特征可归纳为两类[1]。Ⅰ类:即较常见的经典的子宫内膜腺癌,主要特征是患者的雌激素水平过高。患者相对比较年轻,一般具有较长时间的雌激素刺激史(内源性刺激常见于长期无排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晚期(Ⅲ~Ⅳ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18例,对其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至2007年12月,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 随访期内,共33例患者死亡,占28.0%;25例患者术后出现疾病进展,占21.2%.Ⅲ、Ⅳ期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3%和39.4%,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3%和42.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仅有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的Ⅲa期患者,术后未行辅助治疗,现已平均随访16个月均无瘤生存.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包括盆腔淋巴结切除或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和术后辅助联合放化疗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对不同治疗方式分析显示,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未行该手术者(P<0.05);术后残留灶直径≤1 cm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残留灶直径>1 cm者(P<0.05);术后行辅助联合放化疗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未行联合放化疗和仅行放疗或化疗者(P<0.05).结论 手术病理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治疗应在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的基础上,除仪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的Ⅲa期患者外,术后均应辅以联合放化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全子宫切除术,且术前诊断性刮宫(诊刮)提示子宫内膜增生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癌组(28例)和子宫内膜增生组(46例),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结果:①74例患者中37.8%(28/74)并发子宫内膜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年龄≥48岁和诊刮病理为重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重度AEH)为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P0.05)。②不伴任何高危因素、伴有1个高危因素和2个高危因素的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几率分别为5.0%(1/20)、46.2%(12/26)和81.8%(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高危因素数目的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显著升高(OR 16.3,95%CI 1.9~140.3,P=0.011;OR 85.5,95%CI 6.8~1071.3,P=0.001)。③28例并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为早期子宫内膜样癌,25例为高分化,3例为中分化。平均随诊13.3±6.3月,没有患者复发或死亡。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对于高龄(≥48岁)、诊刮病理为重度AEH的患者并发风险显著增加,但并发的子宫内膜癌多为分化较好的早期子宫内膜样癌,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形态学观察与治疗机理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通过孕激素对子宫内膜腺癌治疗后的形态观察,而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对我院经孕激素治疗并手术切除的42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及34例未用孕激素治疗的子宫内膜腺癌诊刮标本,进行光镜、电镜的腺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孕激素治疗后的腺癌细胞分化趋向成熟,其分泌活跃,同时,还在癌组织中观察到凋亡的腺癌细胞。未经孕激素治疗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其组织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有些腺体呈背靠背现象。结论:孕激素对肿瘤细胞有直接作用,使癌细胞生长受抑,促使其分化转向成熟,术前与术后应用孕激素治疗,可减少腹腔种植及转移,减少术后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系统评价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0月9日,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和生存相关数据。应用Revman 5.3及Stata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1篇中文、8篇英文),包含7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ncRNAs高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OR=2.41,95%CI:1.11~5.25,P=0.03)、组织学分级(OR=2.01,95%CI:1.19~3.41,P=0.009)、肌层浸润(OR=2.29,95%CI:1.16~4.51,P=0.02)及淋巴结转移(OR=4.00,95%CI:2.40~6.66,P<0.000 01)均显著相关;与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均无关(P>0.05);与lncRNAs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患者OS较短(HR=2.43, 95%CI:1.55~3.80);亚组分析HOTAIR高表达与OS相关(HR=3.73,95%CI:1.21~11.49)。结论:lncRNAs高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lncRNAs表达越高、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越高、肌层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风险亦增加,总生存期缩短,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290例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比较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探讨手术病理分期的优点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1995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90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就其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及其预后因素。结果:临床分期误差率,Ⅰ期为19.7%,Ⅱ期为80.5%。临床分期Ⅰ期中淋巴结转移率为4.2%,腹腔细胞学阳性率为10.6%。肌层浸润者占60.5%。Ⅱ期中淋巴结转移率及腹腔细胞学阳性率分别为51.4%和46.9%,有肌层浸润者为100.0%。发生分期误差的原因有:(1)术前不可能准确估计腹腔及淋巴结是否受累;(2)宫颈已受累但术前诊断性刮宫时漏刮,或宫颈未受累而误诊为阳性;(3)癌细胞播散于腹腔。结论:手术病理分期真实地反映了病变范围,建议在首次手术时除注意手术范围外,应重视腹腔冲洗液的收集及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取样或清扫,以确定期别,为术后辅助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鉴于Ⅱ期子宫内膜癌误诊率高,诊治上应特别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EC)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不断成熟,子宫内膜和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动与EC相关性的探讨逐步增多。目前研究表明,患病或亚健康状态下子宫内膜微生物变化可以产生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促炎分子,影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肠道微生物失调可能通过干扰具有β-葡萄糖醛酸酶的肠道微生物代谢影响雌激素水平,以此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综述子宫内膜和肠道微生物在EC发病中的作用,并讨论基于子宫内膜及肠道微生物的干预能否为EC的治疗及管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而获得的优质胚胎数量日趋增多,但胚胎着床率始终未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一环。瘦素作为一种常见的脂肪因子,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并合成转录因子后,与特定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元件相互作用,启动目的基因转录,从而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瘦素已被广泛证实对人体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瘦素会影响与胚胎着床有关的生殖调控因子表达水平、母体内分泌和代谢状况及子宫内膜微环境等。更有研究发现,瘦素及其受体在人类和啮齿动物的子宫内膜上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因此认为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现就瘦素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尝试为临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提供一个崭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炎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过量表达的炎症因子往往与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各种炎症因子的含量超过正常人,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炎症介质都有利于肿瘤的增殖、迁移以及血管形成,并且通过炎症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子宫内膜癌亦是如此。炎症可通过各种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而子宫内膜癌也可表现为多种炎症特性,这都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增殖和转移,抑制炎症通路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干预措施。因此,探讨炎症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炎症与子宫内膜癌的相互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约占妇科肿瘤的20%~30%,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明确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表观遗传学方面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广泛参与细胞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综述多种miRNA在表观遗传学方面对子宫内膜癌中肿瘤相关基因的主要调控作用,以期进一步阐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可能分子机制,为探寻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HH相互作用蛋白(HHIP)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其蛋白表达情况及两者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腺癌新鲜组织标本30例和正常子宫内膜新鲜组织标本20例,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方法检测HHIP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HIP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HIP基因甲基化状态、HHI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HIP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0例正常子宫内膜癌组织均为非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为0(0/20),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有12例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0%(12/30),子宫内膜癌的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HHIP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均为阳性,表达率为100%(20/20),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8/20),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存在HHIP蛋白的表达缺失情况,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甲基化阳性与甲基化阴性组织中HHIP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结论: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存有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现象,并且存在HHIP蛋白表达的沉默;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并非导致HHIP蛋白表达缺失的唯一因素,可能有其他机制导致子宫内膜腺癌中HHIP蛋白表达沉默。 相似文献
19.
胡赛男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2):145-147,151
机体糖、脂及蛋白质代谢异常导致的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两者存在共同的激素水平异常及代谢酶类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其中,糖代谢异常的可能致病基础胰岛素抵抗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改善机体糖代谢状况,治疗糖尿病以及控制体质量等提高内膜癌治愈率,成为指导预防及治疗内膜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