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可复性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成人新鲜齿状突Ⅱ型、浅Ⅲ型骨折,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病例均达骨性愈合,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除1例1年后仍感觉四肢麻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23例,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7例,浅Ⅲ型6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5~68岁(41.2±15.1岁)。患者入院时均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表现,术前JOA评分10~14分(12.8±1.6分)。13例齿状突骨折无移位或牵引后复位良好的Ⅱa型、Ⅱb型、浅Ⅲ型患者行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8例牵引后复位不理想及2例Ⅱc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3例患者均未出现血管、食道损伤及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23例患者随访8~30个月(18.0±6.4个月)。5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半年JOA评分14~17分(16.3±1.3分),平均改善率为83.3%。术后影像学复查寰枢椎对应关系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1例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患者随访至8个月时骨折端尚未愈合,其余12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均骨性愈合。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Ⅱ型、5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30例中28例获得随访,均骨性愈合。结论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骨性愈合率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成人新鲜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经牵引骨折复位后在C型臂X线机监视前路经皮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9例患者内固定成功8例,失败1例改行外固定。未发生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2例均未影响骨折愈合。随访10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出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内固定失效。结论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安全、有效、损伤小,较开放内固定更具优势。熟悉上颈椎解剖、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技术操作及良好的C型臂X线机监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背景:齿状突加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是近来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一种新方法,临床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颈前路三钉,即齿状突螺钉加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10月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5例。 结果:5例骨折患者共植入5枚齿状突螺钉,9枚经寰枢关节螺钉,1例因左侧经寰枢关节螺钉进钉点处骨折而行右侧单侧固定。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30个月,平均18个月,螺钉位置满意,齿状突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寰枢关节稳定,无一例发生螺钉松动、断钉,无一例发生脊髓、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对齿状突直接固定同时即刻稳定寰枢椎,为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Ⅱ型齿状突骨折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2例Ⅱ型齿状突骨折分别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获3~24个月的随访,内固定均无松动,骨折均愈合和植骨融合.结论 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适合治疗齿状突骨折ⅡB型,寰枢椎椎弓根钉适合ⅡC型.  相似文献   

7.
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进行回顾总结。[方法]3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经Anderson-D'Alonzo分类Ⅱ型31例,Ⅲ型2例,无Ⅰ型病例。所有患者行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9例同时行Gallie法内固定。[结果]术后进行颈椎正侧位片随访6~52个月(平均7.9个月),32例获牢固骨性愈合,融合率97%。[结论]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前路单枚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例Ⅱ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在透视下行颈前路单枚螺钉内固定术,所有患者术前行颅骨牵引复位,术后使用颈托外固定3个月.结果 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本组全部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内植物断裂或感染等并发症,颈椎活动基本正常,旋转(90.2±16.8)°,屈伸(40.5±10.1)°,有1例出现螺钉后退.结论 颈前路单枚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留了寰枢关节运动功能,骨折愈合率较高,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9.
前路单枚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颈前路单枚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齿状突骨折行颈前路单枚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骨折愈合良好,颈椎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无螺钉松动、断裂.21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有颈部僵硬感.结论 颈前路单枚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O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安全性、效果和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从2000年8月~2002年10月,应用AO经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16例。其中Ⅱ型9例,Ⅲ型7例。采用1枚螺钉固定13例,2枚螺钉固定3例。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体格检查,拍摄上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和CT检查。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16例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率93.8%(15/16),1例经过延长外固定时间最终达到骨愈合,2例遗留颈部僵硬感,但临床检查无活动受限。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AO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Ⅲ型齿状突新鲜骨折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适当的外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枚齿状突空心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35例Ⅱ型齿状突骨折(屈曲型25例,伸展型10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5~71岁,平均34岁。患者均未见明显神经压迫症状,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完全复位30例,未完全复位5例。为防止术后骨不连,所有患者行颈前路电视下闭合复位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3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05min,颈部疼痛症状完全缓解,颈椎生理曲度保持良好,骨折愈合率100%,无内固定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颈前路单枚齿状突空心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颈前路空心加压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路单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前路单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24例。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24±12)个月。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螺钉松动、移位或断裂,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齿突骨折既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又能保留寰枢关节活动性,骨折愈合率较高,并发症低,是治疗Ⅱ型齿突骨折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皮和开放前路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效果,初步评价经皮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22例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1.9岁。10例经皮前路螺钉固定,12例经开放前路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经皮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41.3min(36—55min),失血3.1ml(0.5—5ml),平均随访7.2个月(4~15个月),9例骨折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患者无症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开放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75.2min(56~110min),失血量35.9m1(20~65m1),平均随访28.9个月(5—47个月),11例骨折愈合,1例未骨性愈合患者无症状,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结论:经皮前路螺钉固定治疗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与开放手术具有相同的疗效.但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4.
颈前路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游离粉碎型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颈前路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游离粉碎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前路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8例成人游离粉碎型齿状突骨折。按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5例,Ⅲ型3例。结果:7例获得平均13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满意,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1例遗留颈部僵硬感,但临床检查无活动受限。结论:颈前路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游离粉碎型齿状突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 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骨折线呈前下后上型者5例,牵引后齿状突骨折复位不佳者3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8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不进行后路植骨;待术后随访CT复查显示齿状突骨折骨性愈合后,二期后路手术取出内固定,观察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共置入直径3.5mm的寰椎、枢椎螺钉各16枚,其中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3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固定3枚,枢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1枚、椎板螺钉固定5枚;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一期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左、右旋转均约35°~55°,平均约45°. 二期后路钉棒内固定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刻得到部分恢复,颈椎左、右旋转均约50°~70°,平均约60°;随访6~12个月后颈椎旋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颈椎左、右旋转均约80°~90°,平均约85°.结论:对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非融合、二期取出内固定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16.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评价几种手术方法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采用手术治疗的2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病例,其中齿状突Ⅱ型10例,Ⅲ型14例,采用前路齿状突加压螺钉内固定8例;椎板间ATLAS钛缆系统固定或Apofix椎板夹固定、后路寰枢椎融合10例;改良后路Magerl联合Gallie内固定、寰枢椎融合6例。结果术后随访3~30个月,颈椎活动度的保持以齿状突螺钉固定最佳,后路椎板间固定和Magerl联合Gallie内固定病例颈椎旋转度丧失较多;7例出现不完全性四肢瘫患者的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3例,术后D级5例、E级2例,无一例发生脊髓损伤加重及术后感染;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内置物无松动、脱落及断裂,无复位丢失。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技术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首选,只有在齿状突螺钉禁忌时才考虑采用寰枢椎融合;坚强内固定是后路寰枢椎融合的有力保障,改良Magerl联合Gallie三点内固定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是实施后路寰枢椎融合的理想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经皮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对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内固定疗效。方法对11例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经皮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5~18(7.5±1)个月随访,11例骨折均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9例,明显改善2例。无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咽部无异物感不适。结论经皮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保留了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颈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 ,在X线监测下施行颈前路螺钉内固定法治疗。结果 随访 6~ 16个月 ,全部获得愈合 ,无并发症。结论 齿状突骨折应用螺钉内固定 ,可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9.
内窥镜辅助下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窥镜在颈前路中空螺钉固定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采用改造过的MetrxMEDⅡ型椎间盘内窥镜系统对8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行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术,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34.7岁,其中AndersonⅡ型6例,Ⅲ型2例。结果: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出血20ml,术后平均随访9.6个月,骨折全部一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3周,颈椎活动基本正常,旋转90.2°±16.8°,屈伸40.5°±10.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改造过的椎间盘内窥镜系统进行颈前路中空螺钉固定齿状突骨折可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可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Anderson-D’Alonzo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5例。结果随访1-5年,骨折均获得性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2例,明显减轻者3例,均无明显颈部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