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原则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目标和实施的缺陷入手,阐述了对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原则修正的必要性;结合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原则与政策实施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制度原则的修正建议:根据实际健康需要与财力情况相结合制定医疗救助方案;进一步明确界定贫困农民中最困难的人员和最急需的医疗支出.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相对贫困新形势下广东省医疗救助对象扩围的方向,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政策分析,比较广东省各地市收入型和支出型贫困对象认定标准,以及医疗救助特殊对象的异同。结果:广东省医疗救助对象认定跟不上目前相对贫困的新形势,没有实现所有常住居民医疗救助政策均等化,经济因素是影响医疗救助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医疗救助对象扩围是必然趋势,要顺应相对贫困的新形势,适度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常住居民医疗救助待遇均等化,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城市贫困居民住院医疗救助利用的影响因素,促进医疗救助服务利用。方法:以6个城市1053户贫困居民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al回归分析住院医疗救助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受访居民自述健康状况、月人均医疗支出、救助政策知晓程度、住院救助病种范围和住院救助起付标准等因素对住院医疗救助的利用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贫困居民对住院医疗救助的利用既受到医疗救助相关政策的直接限制,又受到医疗服务利用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取消住院医疗救助病种范围限制和起付线,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将有助于贫困居民对住院医疗救助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算2015—2017年上海市困难对象(包括城乡低保、城乡低收入、特殊救济、支出型贫困以及重残无业对象)医疗费用负担,分析医疗救助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民政局医疗救助数据库采集上海市2015—2017年困难对象人员信息,通过医保部门数据库采集困难对医疗费用信息,采用自付医疗费用、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情况评价其医疗费用负担,运用STATA 13.0开展数据分析。结果:2015—2017年上海市困难对象人数逐年递减,下降幅度在5%~8%之间。2017年,困难对象人均医疗费用为12 434.26元,人均自付费用4 131.94元(占比33.23%),人均自费费用为958.31元(占比7.71%)。经医疗救助后,自付比例下降13.70个百分点达到19.53%,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率下降4.87个百分点达到5.86%。结论:部分困难对象医疗费用负担较重,但医疗救助效果显著,报销流程得到优化。建议扩大救助范围,实现精准扶贫,完善"一站式"服务系统,促进医疗救助资金有效监管,同时鼓励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5.
医疗救助试点城市医疗救助对象的基本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疗救助试点城市医疗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医疗救助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方法]2006年11月应用分层抽样和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大连、广州、上海、武汉和重庆6个试点城市医疗救助对象进行家庭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116户,平均每户2.69人;户主平均年龄49.6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4.96%,89.07%无业.救助对象中下低保户884人,占79.64%,人均月收入332.12元,月支出281.27元,其中医疗支出110.47元.945(84.68%)户家庭收入来源为低保金,501户(44.89%)救助对象自费就医,城市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分别为29.19%、21.73%.[结论]城市医疗救助对象的家庭户主年龄偏大,教育水平偏低,失业率高,人均月收入低,主要靠低保金生活,不同类型和地区救助对象的人均月收入与月支出不同,目前城市医疗救助覆盖率不高.  相似文献   

6.
6城市低保对象对医疗救助的心理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6城市低保对象对医疗救助的心理需求,为医疗救助模式的建立和改进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 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对1116名低保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其对医疗救助的期望情况.结果 低保对象最想了解的救助政策是救助的内容和救助的额度;理想的救助模式应该大小病兼顾;理想的门诊或住院救助模式是发放救助卡或医院垫付.结论 尚需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实施主动服务;在救助方案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特点,优先纳入最贫困的人群,解决其最迫切的疾病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点城市贫困居民对医疗救助的认知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分析试点城市贫困居民对医疗救助的认知及利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的可及性及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在城市医疗救助试点中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入户或定点召集备抽对象,抽取1200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仅45%的贫困居民了解当地医疗救助政策,知晓率较低且了解途径相对单一。不同类型(χ2=30.491,P=0.000)、城市(χ2=206.666,P=0.000)、地区(χ2=95.727,P=0.000)的救助对象对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52.5%救助对象认为医疗救助程序比较复杂,有87.0%救助对象认为医疗救助政策比较公平,有81.3%救助对象认为门诊救助额度比较低,有75.8%救助对象认为住院救助额度比较低。医疗救助的利用率较低且与医疗救助的低知晓率有关。结论应加大医疗救助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医疗救助知晓率和可及性。进一步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加大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切实缓解贫困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湖北省新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影响,为“十四五”时期调整医疗救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使用咸宁市所有4个县2018年7月—2020年9月月度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简称“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数据,应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从救助支出、就医行为和救助效果三个维度分析医疗救助制度运行情况的变化。结果:政策实施后,医疗救助总支出显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在三级、二级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占比显著减小,在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县域内医疗机构、县域内医疗机构或指定转诊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占比显著增加;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实际负担费用显著减少,灾难性医疗卫生支出发生人数占比显著下降。结论:新健康扶贫“985”政策节省了救助支出,规范了农村贫困人口就医行为,改善了救助效果。下一步应科学设定医疗救助标准、适度拓展救助对象,同时规范救助管理体制,提高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9.
应用分层定额抽样的方法对四城市800户属于当地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对象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了解现阶段城市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主要健康问题和医药支出。经调查发现被调研家庭健康水平较低,疾病经济负担沉重,慢性病和多发常见病构成了贫困家庭主要健康问题。文章探讨了灾难性医疗支出与健康贫困的新定义,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黑龙江省城市慢性病患者现金卫生支出的致贫影响.方法 使用全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黑龙江数据,比较不同贫困界定标准下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前后贫困发生率及贫困差距.结果 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加大且加深了城市慢性病患者的贫困程度,尤其对低收入组人群影响较大.结论 卫生资源利用不公平,现金卫生支出加深了贫困程度,对贫困人群影响较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关注贫困人群,实施有效的医疗救助,并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罕见病患者医疗负担较重,容易诱发支出型贫困。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罕见病家庭医疗负担与筹资策略调查数据,使用FGT(Foster-Geer-Thorbecke)贫困测量指数测量了家庭罕见病医疗负担及其导致的支出型贫困水平。结果发现,家庭罕见病人均医疗费用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高达61.14%,而补偿比例仅为23.93%。罕见病医疗费用支出的致贫率超过35%,支出型贫困深度与强度指数分别为2.81和25.43,支出型贫困缺口与内部差异都很大。目前,罕见病家庭主要依靠非正式或个人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政府医疗保障制度的实际减贫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的模拟测算结果显示,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大病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罕见病家庭的支出型贫困水平,并据此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界定关乎医疗救助的公平性和精准性,然而我国重特大疾病因病致贫对象界定仍缺乏理论和方法依据。重特大疾病相对费用理论考虑了家庭支付能力,同时灾难性和致贫性卫生支出测量方法不仅反映了家庭疾病经济负担和贫困状态,而且能够反映救助对象的因病致贫广度和深度。因此,基于重特大疾病相对费用理论及其测量方法的因病致贫对象界定思路能够支持我国重特大疾病因病致贫对象的界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基于重特大疾病相对费用理论,以灾难性和致贫性卫生支出方法为核心的因病致贫对象界定思路的效果。方法:通过实证分析灾难性和致贫性卫生支出的改进方法与理论方法之间的差异,同时将界定出的因病致贫对象与实际救助情况比较分析界定效果。结果:调查地区住院患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比例约20%,并呈现出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聚集性。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比例约12%,主要聚集在贫困线边缘家庭。而实际上基于灾难性和致贫性卫生支出方法界定的因病致贫家庭中有70%并未得到医疗救助。结论:基于重特大疾病相对费用理论和灾难性、致贫性卫生支出方法的因病致贫对象界定方法对于我国重特大疾病因病致贫医疗救助对象的界定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分组改进方法在保证界定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因病致贫界定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某县的实际情况,从政策托底、城乡统筹、分类实施三个方面总结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特点。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医疗救助制度面临的现实挑战:政策实施偏差,政策制定与实际情况矛盾重重;救助比例偏低,贫困程度及贫困脆弱性难以缓解;筹资渠道较窄,制度运行经济基础有待夯实;事后救助效率低,医疗救助内卷化问题依然严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上海某农村地区,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2镇、6村、144户家庭作为样本,确定了其中7位发生过1万元以上住院费用的住院病人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寻医行为和就医保障情况。(1)7位住院病人中,有3位放弃进一步的治疗,原因皆为无法负担医疗费用;(2)放弃继续治疗的家庭,自负医疗费用与当年收入的比在40%以上;不放弃继续治疗的家庭,自负医疗费用与当年收入的比在40%以下:(3)7户家庭有4户因为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陷入贫困状态,在经过各方补偿之后,有2户脱离贫困状态,还有2户仍然致贫。(4)仍然致贫的家庭,一户是因为高额的癌症治疗费用导致返贫;另一户是因为车祸事主逃逸自身又是外来人口没有医保。  相似文献   

16.
灾难性卫生支出是衡量健康公平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采用Logit、Tobit模型分别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发生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28.20%,平均强度为0.076,因病致贫率为32.40%.家庭规模较小...  相似文献   

17.
了解黑龙江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在就诊及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卫生费用支出情况及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为相关部门制定帮扶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5个地市12所康复机构的314名ASD儿童的主要抚养人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 黑龙江省ASD儿童年均康复治疗总费用为6.44万,其中城镇为6.38万元,农村为6.53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儿交通膳食费用、房屋租住费用均高于城镇患儿(P值均<0.05).ASD儿童康复治疗总费用占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93.7%,其中城镇为173.9%,农村为219.6%,农村明显高于城镇(Z=-3.250,P<0.01).无论城乡,康复训练、交通膳食2项支出占收入(85.1%,98.2%;54.4%,79.9%)和支出(33.0%,32.4%;21.5%,26.7%)比例最大,其次为房屋租住、就诊和药物治疗.调查对象中有118名(37.6%)享受惠民补助.结论 ASD儿童康复治疗费用给患儿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应该进一步扩大本地区惠民补助的覆盖率、提高救助金额,最大限度减轻ASD患儿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城市贫困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对样本市的1 100户获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结果:调查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59.15%;影响调查地区低保人群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成员最高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患慢性病和住院服务利用状况、医疗救助知晓和利用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结论:调查低保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极高;慢性病对调查地区低保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较大。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强化低保人群的慢性病社区管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以降低低保人群灾难性卫生支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探讨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健康贫困问题,以及在健康扶贫脱贫实践中的难点,为残疾人健康扶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一对一调查,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进行相关描述性分析,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 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较高(93.40%),医保缴费以个人承担为主(70.13%);医保满...  相似文献   

20.
居民医保强制参保背景下,贫困人群面临着较重的参保缴费负担,而现行医疗救助政策对贫困人群的参保补贴范围较窄,补贴水平也不充分。本研究综合多源微观数据库,对政府代贫困人群缴费财政负担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以2018年为例,假定政府对个人缴费补贴比例为80%~100%,窄口径下将未参保贫困人群纳入补贴将会新增财政负担40.73~84.4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0.018%~0.038%),宽口径下政府代所有贫困人群缴费的总负担为414.26~787.5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0.188%~0.357%),与OECD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卫生支出少,对贫困人群的参保补贴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本文提出:第一,完善社会保险相关法律,明确参保补贴范围与标准;第二,逐步拓宽参保补贴范围,渐进式提高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