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构制的手指转位再造不同程度拇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4月~2013年11月对21例Ⅲ~Ⅴ度不同类型拇指缺损采用示指转位再造拇指8例9指,示指残端转位2例,环指中远节转位再造拇指Ⅲ~Ⅳ度缺损5例,示指带掌指关节、部分掌骨转位再造拇指,以第2掌骨基底作为支掌点形成与远端第2掌骨重叠为夹角,产生新形成虎口并皮瓣移植修复新形成的虎口皮肤缺损,重建拇指Ⅵ度缺损6例。术后行康复训练治疗。[结果]21例22指再造指加6块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拇指血供正常。术后随访6个月~3年。拇指掌指关节屈曲后可与所有手指对指,虎口开大5~9 cm,接近于健侧拇指;Ⅵ度拇指缺损再造后其原示指的PIP关节等同于正常拇指的MP关节功能、原示指的MP关节僵直等同于第一掌骨。所有拇指感觉经过感觉再训练恢复正常,两点分辨觉同健侧。可以完成日常生活和参加原工作。[结论]通过显微外科的方法将不同程度的拇指缺损采用不同手指转位再造拇指,恢复拇指的外形和功能,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外伤性拇指缺损的最佳重建方法。方法根据Serafin的三度分类法,对自2003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89例不同程度外伤性拇指缺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建:Ⅰ型,对63例指骨在末节或IP关节平面的缺损,采用携带部分或全部末节趾骨的拇甲瓣再造拇指。Ⅱ型,对指骨在近节或MP关节平面的缺损,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重建:①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若再造指皮肤不够,可携带拇趾腓侧皮瓣或足背皮瓣(92例);②用髂骨植骨,再用皮瓣覆盖(16例)。Ⅲ型,对指骨在掌骨或CMC关节平面的缺损,同样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重建:①示指拇化再造拇指,皮瓣修复虎口(5例);②拇甲瓣联合第2足趾骨、关节和肌腱组织再造拇指,1块岛状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虎口(13例)。结果 189例中155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均获得了满意的外形和功能。其中握力并不明显低于健侧,但捏力和两点辨别觉明显低于健侧。再造拇指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改善,供足的功能不受影响。结论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是个良好的术式,对于重度拇指缺损,选择示指拇化或联合足趾组织移植需根据患者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拇指Ⅵ度缺损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及带足背皮瓣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修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2013年,采用该法修复拇指Ⅵ度缺损伴或不伴第2掌骨掌背侧皮肤瘢痕、缺损5例,其中前臂岛状皮瓣应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3例,应用骨间背侧动脉皮瓣2例。术后常规制动,抗炎、解痉、防凝及对症治疗,指导康复锻炼。结果再造拇指及皮瓣均全部成活,经6~36个月随访,移植再造指恢复触、痛、温觉,两点辨别觉6~10 mm;皮瓣不臃肿,质地、色泽与周围皮肤接近,面积有轻微萎缩,有不同程度感觉恢复。虎口无挛缩,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的对指、对掌功能。结论拇指Ⅵ度缺损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及带足背皮瓣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修复较之常规应用远隔游离皮瓣再造修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风险小,探查率小,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急诊第2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治疗无条件再植的拇指创伤性缺损 ,尽快恢复手功能及外形。方法 :应用第 2趾游离移植急诊行拇指再造术。结果 :1 6例全部成活 ,随诊 6月~ 3年 ,外形良好 ,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第 2趾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拇指 ,适应于Ⅲ°~Ⅵ°拇指缺损伴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者 ,可选用带足背皮瓣的第 2趾移植再造拇指 ,其功能和外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制作皮瓣,对拇指Ⅴ、Ⅵ度缺损实施再造的方法。方法1998年5月~2003年9月收治8例重度拇指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18~27岁。机器挫伤6例,热压伤2例。缺损部位均为掌骨中段及掌腕关节以远侧。其中Ⅴ度缺损5例,Ⅵ度缺损3例。于手掌桡侧置入扩张器,将局部皮肤软组织逐步扩张到足够再造拇指后,设计皮瓣;取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固定,皮瓣修复,完成再造。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再造拇指8例均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再造拇指感觉良好,两点辨别觉〈5mm。Ⅴ度缺损手功能对掌、伸、展、内收较好,Ⅵ度缺损功能恢复稍差。术后3~4个月骨性融合,皮瓣耐磨擦。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再造拇指的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重度拇指缺损(Ⅴ、Ⅵ度)提供了一种新的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6.
第二趾甲背皮瓣修复拇指背侧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对拇指背侧皮扶缺损进行修复的最佳方法。方法 根据拇指背侧皮肤及第一掌骨背侧皮肤缺损的范围,切取第二趾甲背侧皮瓣(或带足背皮瓣)移植.采用吻合足背动静脉-桡动静脉(鼻烟窝部)、头静脉-大隐静脉的方法重建血液循环进行修复。结果 拇指背侧皮肤缺损采用第二趾甲背皮瓣3例,拇指背侧皮肤合并第一掌骨背侧皮肤缺损采用第二趾甲背皮瓣带足背皮瓣、趾长伸肌腱1例进行移植修复,全部成功。术后经6个月~2.5年随访,手指外形基本恢复,外观好,皮肤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 采用第二趾甲背皮瓣移植修复是治疗外伤性拇指背侧皮肤缺损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体足趾移植再造缺失的拇指,临床上和文献中多有报道,效果令人满意,对伴有虎口部皮肤缺损,第一掌骨内收挛缩的病例报道较少。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带足背皮瓣第二足趾移植,一期再造拇指和重建虎口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女性,年龄17—20岁,左手3例,右手2例,缺损平面均在掌指关节近端,伴有虎口皮肤缺损4例,第一掌骨内收挛缩1例,皮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在拇指严重缺失再造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采用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对9例拇指严重缺失患者的(其中Ⅴ度6例,Ⅵ度3例)手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重建虎口,同时完成拇指再造。结果9例再造拇指及皮瓣全部成活,均获3~18个月随访,再造拇指功能及皮瓣外形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质地良好,切取安全、简便,不需吻合血管,成活率高,利用它修复严重拇指缺失再造中的手部皮肤缺损并重建虎口.可较好地恢复拇指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9.
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拇指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拇指侯书健程国良潘达德杨志贤林彬曲志勇方光荣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拇指并修复虎口与手部皮肤缺损11例,除1例游离皮瓣部分坏死而再造拇指成活外;其余10例均顺利成活,恢复良好的功能与外形。临...  相似文献   

10.
游离第二趾与筋膜皮瓣组合再造Ⅵ度缺损拇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携带足背皮瓣游离第二足趾与逆行前臂筋膜皮瓣转移再造Ⅵ度缺损拇指的疗效。方法为Ⅵ度缺损拇指行再造32例,其中18例采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14例采用骨间背皮瓣,分别与游离第二趾移植相结合进行再造。结果所有再造指均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22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所有再造指功能优良率100%。结论第二足趾移植与前臂筋膜皮瓣转移相结合为Ⅵ度拇指缺损再造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带血管神经蒂组织瓣移位及手残指缓慢长术治疗64例拇指缺损,拇指平均延长2.6CM平均随访时间3年6个月,再造拇指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本法简单,安全、有效。拇指掌指关节以远缺如,残端指骨延长术,不足1CM者可行第1掌骨延长术,二期行虎口加深术。掌指关节平面缺如采用第1掌骨延长术或带血管蒂皮瓣移位再造拇指。也可用带桡骨片的前臂桡侧皮瓣一期再造拇指。第1掌骨近侧平面缺如,由于骨缺损较多不宜选用残指延长术,以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带足外侧、足背皮瓣的第二趾移植再造Ⅴ、Ⅵ区拇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拇指缺损合并手其它部位的皮肤缺损。或是拇指Ⅴ、Ⅵ区的缺损常导致手掌侧及虎口区皮肤同时缺损,需用带足外侧、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的方法再造拇指。我们对7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处理,术后功能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拇指缺损急诊再造八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以来 ,应用多种方法对 8例拇指Ⅴ~Ⅵ度缺损进行再造 ,全部获得了成功。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2例。年龄 12~ 46岁。损伤原因 :挤压伤5例 ,绞轧伤 3例。其中拇指Ⅴ度缺损 7例 ,Ⅵ度缺损 1例。全部为急诊手术。采用 3种方法再造拇指 :第一种方法采用联合组织移植 ,即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 (包括部分第二趾骨 )加游离膝内侧皮瓣 (或上臂外侧皮瓣、对侧足背皮瓣 ) ;第二种方法采用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 (包括部分第二跖骨加带蒂的腹股沟皮瓣转移术 ) ;第三种方法采用带足背皮瓣的足甲瓣加带蒂的腹股沟皮瓣转…  相似文献   

14.
第二趾与足内、外侧皮瓣复合组织移植再造拇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第二趾与足内、外侧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一期再造拇指的方法。方法对6例拇指Ⅳ°、Ⅴ°缺损及合并虎口及桡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设计以胫前动、静脉为蒂的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与带足内、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虎口及掌部桡侧皮肤缺损。结果6例再造拇指及双叶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6h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后成活。术后随访4~9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移植皮瓣无臃肿,两点分辨觉为11~15mm。供区行走无影响。结论第二趾与足内、外侧皮瓣复合组织移植是修复拇指Ⅳ°、Ⅴ°缺损及合并虎口及桡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拇指缺损再造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同一血管蒂的第二足趾趾骨皮瓣和躅甲皮瓣瓦合移植修复再造拇指30例。结果30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月~1年,再造指体均获得满意外形和良好功能。结论拇指缺损全形再造能够一次性满意恢复再造指体外形和功能,供区创面修复也能获得满意的外形和有效愈合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带跖骨第二足趾移植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伴手掌部分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应用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伴手掌部分缺损4例,其中2~5指伴部分掌骨缺损2例,用一足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再造中指,并修复手掌、手背皮肤缺损;取另一足第二足趾及跖骨再造示指.第一掌骨基底以远掌骨及拇指缺损2例,用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及第一掌骨,并修复手桡侧皮肤缺损. 结果 术后4例移植的前踝上皮瓣及足趾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3~6个月随访,再造指外形较满意,皮瓣不臃肿、质地好.4例患者经功能锻炼后均能完成对指及屈、伸指动作,可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供足外形满意,无功能障碍,小腿植皮区全部成活,无皮肤破溃. 结论 对于手指伴部分手掌缺损,应用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不仅可以较好的恢复手的功能,而且不切取足背皮肤,对足部外形及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拇指严重损伤早期显微外科的修复与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拇指严重损伤早期修复与再造的疗效。方法 对 3 5例拇指严重外伤者 ,急诊采用 5种方法进行治疗。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创面 17例 ,前臂逆行皮瓣再造拇指 4例 ,带桡骨片皮瓣再造拇指 3例 ,带骨间后动脉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 6例 ,第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 5例。结果  3 4例全部存活 ,1例带血管蒂岛状皮瓣失败。 3 4例拇指功能的恢复 ,外观较好。指间关节活动范围 0°~ 3 0°。指腹感觉存在。手指可以外展、内收 ,拇指能对指及握持物体。结论 不同的拇指损伤早期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 ,其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伴有手部皮肤缺损的急诊拇指和手指再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报道伴有手部皮肤缺损的急诊拇指和手指再造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急诊对11例伴有手部皮肤缺损的拇、手指缺损伤患者,采用双足带足背皮瓣的趾甲皮瓣或足第二趾组合移植进行修复,其中应用带足背皮瓣的(足母)甲瓣组合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趾甲皮瓣5例;应用带足背皮瓣的(足母)甲瓣组合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趾3例;应用双足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趾组合修复3例.其中1例再造3个手指,10例再造2个手指.5例采用同蒂多叶皮瓣的趾甲皮瓣或第二趾移植修复,6例采用带足背皮瓣的趾甲皮瓣或第二趾移植修复.结果 除1例再造3个手指者1指坏死外,其余组织瓣及再造手指均成活.术后伤13均一期愈合.随访5~24个月,修复后的手指基本恢复了抓、捏、握的功能,手部外形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再造指及皮瓣的感觉恢复S2~S4.足部供区愈合较满意,无明显的瘢痕挛缩,不影响足部行走功能.结论 急诊采用双足带足背皮瓣的趾甲皮瓣,或第二趾组合移植修复伴有手部皮肤缺损的拇、手指缺损伤,可以恢复伤手一定的功能外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6例吻合血管的拇指再造的临床经验。方法:1997年2月~2001年8月对16例需行拇指再造患者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足母)趾甲皮瓣移植,游离第二足趾移植,示指弄位再植再造拇指。结果:16例再造拇指全面成活,手指外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吻合血管的显微拇指再造外形、感觉运动功能是拇指缺损患者修复再造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的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2~60岁,平均29.4岁.拇指指腹创面面积最大为3.0cm×2.1 cm,最小为2.3cm×1.8cm. 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上述手术方法进行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至1年,术后拇指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血运良好,皮瓣质地、厚薄合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既有效地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又同时完成拇指指腹感觉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