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患者年龄、麻醉、手术方式、麻醉药物等。全身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因而对认知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由于对全身麻醉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全身麻醉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也将逐步明确.从而使临床麻醉医生更加合理地选用全身麻醉药。 相似文献
2.
全麻药物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全麻药物主要是通过影响中枢不同部位的递质和受体而发挥作用,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和,或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兴奋作用,影响神经突触传递,以及调节部分细胞离子通道活性而产生麻醉效应;全麻药物除产生麻醉作用外,还可调节神经突触传递可塑性,从而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产生影响。目前临床使用的大部分全麻药物都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深入研究将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全麻药物作用机理的认识,同时对合理解释全麻药物所产生的临床麻醉现象,为手术期间合理选择全麻药物,避免其副作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吸入麻醉药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多数为一过性的,少数严重者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近年研究发现,麻醉和手术是POC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吸入麻醉药可引起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但具体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可能与β淀粉样蛋白的积聚、神经炎症、神经元内钙失衡、突触可塑性下降以及一氧化氮的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病机制复杂、发病原因不明,现尚无有效防治方法,是目前麻醉学研究热点。麻醉对POCD发生的作用有不同观点,现有研究结果尚不足以进行Meta分析,但提示麻醉对POCD的影响不容忽视。文中就目前麻醉与POCD发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和外科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认知能力减退、焦虑、记忆受损、语言理解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减退等。POCD常见于老年手术患者,但也见于年轻患者。POCD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病死率增加。目前POCD的病因尚不明确,现在就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及其防治方法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在全身麻醉后。表现为以记忆力和精神集中力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认知功能损害,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导致病死率增加、康复延迟、其他并发症增多、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全身麻醉药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诱因。通过研究全身麻醉药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可以为术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加,老年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众所周知,全身麻醉药的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人们也一直认为,随着全身麻醉药的消除,靶器官的功能也能完全恢复.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就是最好的证明.自Bedford首先报道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出现POCD至今,其造成的医学及社会问题日趋严重.POCD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全麻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择期手术病人90例,分3个年龄组,每组30例,group1(青年组):20~44岁,group2(中年组):45~59岁,group3(老年组):60岁以上,分别于术前、术后24h内,术后1周对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问卷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数值广度试验(DSPT)顺向及逆向、数值符号试验(DSYT)、循环连线试验(TMT)、小故事记忆试验(SSMT)进行比较,每项试验与术前比较,大于2个标准差认为有意义,全部试验中大于2项有意义认定存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3组病人术后第一天pocd发病率分别是13.3%、23.3%、36.7%,术后一周发病率分别是6.7%、10.0%、13.3%,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结论 POCD的发生随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术中知晓与相关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身麻醉下,人的意识消失了,大脑却还可能存在认知活动。麻醉下的病人有可能发生术中知晓(Awareness)。据报道,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在美国平均为0.2%,心脏和产科手术可达1%以上。在国内平均为2%,心脏手术高达6%。而另一方面,又发现麻醉药对认知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术后早期会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早期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51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LC术患者,年龄30~ 50岁,麻醉后归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全程吸入麻醉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共3组.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第1、3、7天测定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的评分,并比较其变化,评价POCD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手术后第1天,各麻醉组均有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静吸复合麻醉组4例(17.4%),全程吸入麻醉组2例(18.2%),全凭静脉麻醉组2例(11.8%),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性别、年龄、身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手术史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吸复合麻醉组的体质量与全程吸入麻醉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患者围手术期变量的比较,阿托品用量、麻黄碱用量、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等均无统计学意义.④3组各时间点生命体征的比较,HR与SpO2无统计学意义,而SBP与DBP于T2、T3、T4时间点,全程吸入麻醉组与静吸复合麻醉组、全凭静脉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手术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静吸复合麻醉组2例(8.7%)、全程吸入麻醉组6例(54.5%)、全凭静脉麻醉组0例,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发生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与围手术期的各变量间无相关性.结论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不会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OCD的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秀荣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6(10):984-985
我院于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7月随机选择 6 0例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关药物的择期手术患者 ,以研究探讨全身麻醉后施行静脉镇痛对非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ASAⅠ~Ⅱ级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 6 0例 (包括食管癌、肺癌、胆囊手术、直结肠手术、乳癌切除术等 ) ,年龄 5 5~ 90岁 ,除外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应药物者。但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等。1.2 方法1.2 .1. 全身麻醉 术前 30min肌注哌替啶 5 0mg、阿托品0 .5mg ,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 ,LC)早期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51例ASAⅠ-Ⅱ级择期行LC术患者,患者年龄为32-63岁,麻醉后分成三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全程吸入麻醉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分别在手术前1d和手术后的第1、3天和第7天记录患者术后能力恢复情况,并比较其变化,分析、评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的各项数值均不同,且不同组别的患者各项数值也不尽相同.结论不同全身麻醉方法不会导致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OCD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孕妇、胎儿及婴幼儿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全麻药是否导致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近年来深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基础研究发现,在神经系统发育关键期,全麻药影响发育期神经系统突触可塑性,并导致发育期神经元凋亡及其他退行性神经病变,最后影响成年期学习记忆功能。现结合发育期大脑的解剖、生理特征,对全麻药诱导发育期神经系统毒性的表现及其机制以及基于目前研究的干预措施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0引言 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高龄患者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据POCD国际性多中心(ISPOCD)报道70岁以上行非心脏手术的全麻患者,术后1 wk POCD的发生率为25.8%[2].我们观察分析高龄患者全麻术后POC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对指导围术期POCD的临床护理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老年患者接受手术和麻醉的人数逐年上升,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组织器官功能的慢性退变,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大大下降,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能发生长期甚至永久的认知功能障碍。据目前研究其发生可能与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海马细胞减少和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储备减少且术后进一步下降有关,此外还可能与高血压,缺氧、药物相互作用、高龄。术前生理与认知功能状态,手术类型以及使用抗胆碱药物有关,这可能与长时间全麻及入高浓度麻药,术后镇痛不全,术中脑梗死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系统的文献回顾与Meta分析方法评价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对患者术后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相应关键词系统搜索万方和维普中文数据库,同时检索MEDLINE,EMBASE,PsycINFO以及ISI Web of Knowledge英文数据库。对纳入的文献逐个进行评价,使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结果显示:全麻与局麻对于术后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应合并值分别为:OR=0.85(95%CI=0.66,1.04),OR=1.38(95%CI=0.88,1.88)。全身麻醉可能会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但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亚组分析表明骨科,泌尿科,心血管科和普外科效应合并OR和95%置信区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此meta分析证明术后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麻醉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及血浆炎症因子与POCD的关系.方法:6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异氟醚全麻组(30例,G组),与异氟醚全麻合并硬膜外麻醉组(30例,C组).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6、24、48、96 h,采用简化智能评分(MMSE)评估认知功能;在相应时点抽取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TNF-α蛋白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24、72 h MMSE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MMSE评分比较,术后6、24 h时点G组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G组均较复合麻醉组高(P〈0.05).结论: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全麻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其麻醉方式是利用麻醉药物使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性抑制。整个抑制过程是可逆的,当药物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分解破坏后,病人即恢复清醒,且无后遗症。但是全麻结束后,麻醉对病人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除,一些保护性反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全麻也有一些并发症易在苏醒期发生。因此,苏醒期要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心理学上将患者术后出现精神性活动、人格、人际交往及认知能力方面的障碍称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系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POCD主要表现为集中力、记忆力、话语理解力等方面的损伤和社交能力的退化,病程往往持续数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