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奎 《山西临床医药》2012,(10):725-728
目的:探讨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穿刺组)与开颅手术组,每组91例,分别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平均住院日较开颅手术组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出血〈20ml的38例病例均在6~8h内CT定位下进行颞侧2cm直切口,脑室外引流管单靶点穿刺抽吸+尿激酶溶解术,术后第3天每日2次,应用5万u尿激酶血肿腔内注入,夹管2h后开管引流。结果手术第3天完成血肿全清除35例,清除率92%。结论软通道对穿刺点至血肿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手术历时短,费用低,术后恢复好,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的方法、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cT的引导下,依据血肿的形态、大小及部位,选择适宜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在头皮表面划好进针的标志线,选用YL—Ⅰ型直径3mm,不同长度规格的微创针对颅内血肿进行穿刺碎吸。结果通过CT复查,血肿清除情况满意。60例患者,出院51例,死亡9例。45例随访6个月至3年,正常及生活自理者(ADLⅠ级+ADLⅡ级)达64.5%(29/45)。结论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较大程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出血后的并发症,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定位下颅内血肿超早期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依CT片简易三维立体定位后用YI—L-型一次性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靶点进行抽吸、冲洗及应用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液化对血肿进行冲刷、融碎、液化、引流达到血肿清除及治愈病人的目的。结果40例中好转治愈35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87.5%,病死率12.5%,对存活的35例,3个月后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ADL—Ⅲ级者28例,治疗良好率高达80%,重残率20%,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开颅手术治疗。微创术以发病后6—24h组再出血率低,存活者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损伤小,便于操作,尿激酶对血凝块溶解效果确切,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微创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佳方法,微创术实施最佳时机是发病后6—12h。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头颅CT片定位。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在电钻带动下锥颅、置管、抽吸、血肿冲洗,最后注入血肿液化剂,直至血肿大部分清除后拔出穿刺针。结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年龄为42~82岁,出血量15-85ml,存活29例,死亡率占19.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超早期手术的治疗原则及方法选择。方法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采用三种术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腔和脑室同时钻孔穿刺各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术,开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颞肌皮层贴敷术,后颅窝开颅术。手术时机均在发病后6小时内。结果全组226例,ADL评分1级38例,2级55例,3级60例,4级20例,5级5例,术后死亡48例。结论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重症脑出血的抢救水平。方法:作者对102例重症脑出血病人给予CT定位,微创锥颅(约0.3cm小孔)血肿穿刺吸除及尿激酶溶解引流术。结果:本纽治愈好转率77.5%,死亡率22.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抢救重症脑出血是目前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定改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小脑脑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疗法:应川笔者改进的手术定位和定向技术对23例小脑出血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并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和坪估。结果:手术穿刺成功率达100%,靶点命中率达91.3%,无一例脱靶;术后患者转归良好。结论:笔者改进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小脑脑出血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微创组4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依据头颅CT三维立体定位后,用YL-1型血肿穿刺针穿刺血肿靶点,进行抽吸、冲洗及应用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液化,对血肿进行冲刷、融碎、液化、引流达到血肿清除及治愈患者的目的,并与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微创清除术治疗组住院病死率为22.7%(10/44),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为53.3%(1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存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入院后15、30d后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极大地拓宽了HICH的治疗手段,尤其对重症HICH的抢救和改善预后,起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童剑  刘中平  何鑫 《华西医学》2006,21(4):777-778
目的:探讨CT定位下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价值。方法:对21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CT片或CT机下定位,采用局麻或加基础麻醉下利用微创颅内置管装置,将引流管置入血肿靶点,用注射器抽出血肿腔内液态部分,配合术中、术后尿激酶使用。结果:术后恢复正常53例(25.23%),轻残88例(41.9%),重残38例(18.09%),植物生存12例(5.72%),死亡19例(9.05%),术后再出血9例,经生理盐水加立止血冲洗引流好转6例,另两例经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例死亡),随访ADLⅠ-Ⅲ145例占80.56%;ADLⅣ27例占15%;ADLⅤ4例占2.22%;死亡4例占2.22%.结论:微创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费用低、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动态监测下高血压脑出血介入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52例先行CT扫描确定出血部位,在CT导引下做穿刺血肿抽吸术并间断扫描监控术中情况,术后留置引流管,血量50mL以上者分2次~4次清除血肿。结果:正常(ADL1)68.8%,稍不便(ADL2)21.9%,完全不便(ADL4)9.3%。结论:CT动态监测下高血压脑出血介入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避免外科手术,是适用范围广、安全易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CT定位锥孔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对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8d之内进行CT定位锥孔穿刺抽吸血肿,必要时注入尿激酶后,再分次抽吸。结果:本组治疗有效率达85.39%,在病后72h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3d之后(P<0.01),本法尤其适用于病情Ⅰ~Ⅲ级的患者。结论:CT定位锥孔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降低病人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配合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清除颅内血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3例,39例作微创清除术后1—10d血肿基本或全部清除,病人意识和肢体肌力不同程度改善,存活出院。住院期间死亡4例,病死率9.3%。出院病例于术后3个月随访:ADL Ⅰ级9例,ADL Ⅱ级17例,ADLⅢ级10例,ADLⅣ级3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总结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在CT引导下使用微创穿刺术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4-08-2012-08期间使用的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其临床治疗过程,进一步总结出微创穿刺技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治疗经验。结果:本组病例中,患者以偏瘫(76例)、意识障碍(64例)、偏身感觉障碍(55例)、语言障碍(47例)、发热(42例)为主要症状。根据CT影像学表现分型:Ⅰa型12例,Ⅰb型例20例,Ⅱa型17例,Ⅱb型25例,Ⅲ型8例。结合CT计算出血量10ml≤V〈30ml45例,V≥30ml37例。全部病例均在CT引导下行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其中死亡10例(12.2%),存活者术后三月内复查随访,经ADL(ActivityofDailyLiving)日常生活活动分级:Ⅰ级(恢复社会活动)12例(14.6%)、Ⅱ级(恢复家庭活动)21例(25.6%)、Ⅲ级(生活需照顾,辅助行走)30例(36.6%)、Ⅳ级(长期卧床)9例(11.0%)。结论:CT引导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微创、快速,临床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简易CT定位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均采用CT定位下行微创清除术。结果:术后6个月,108例患者参照ADL评定量表分为1级12例,2级32例,3级36例,4级16例,5级(死亡)12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愈率高,且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快捷,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配合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清除颅内血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3例,30例作微创清除术后1-10天血肿基本或全部清除,病人意识和肢体肌力不同程度改善,存活出院。住院期间死亡3例,死亡率9.1%。出院病例于术后3个月随访:ADLⅠ级7例,ADL Ⅱ级13例,ADL Ⅲ级8例,ADL Ⅳ级2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治疗资料结果。结果 术后12~48h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达80%;术后6个月回访生存35例,生活能力按ADL评价:Ⅰ级7例(20%),Ⅱ级14例(40%),Ⅲ级6例(17%),Ⅳ级8例(22.8%),良好率77%。住院期间死亡16例,死亡率31.37%。再出血2例,改开颅手术。结论 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神经导航系统引导多靶点穿刺与CT定位单靶点穿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9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神经导航系统组46例,多靶点穿刺抽吸脑内血肿;CT定位组52例,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术后随访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引流天数、术中血肿抽吸率、住院天数和GO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多靶点技术微创穿刺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CT定位单靶点穿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郭伟  王莉莉  向进  吕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19-10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存活33例(87%)。死亡5例(13%),随访存活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Ⅱ级10例(26%),Ⅲ级15例(39%),Ⅳ级5例(13%),V级3例(8%)。结论: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量〉30mL并发脑疝患者应尽早行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于出血量〈30mL或形状不规则破入脑室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24h后行小骨窗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各种微创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微创手术适应证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手术方式(软通道穿刺、硬通道穿刺、锁孔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小骨窗内镜下血肿清除、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等)进行微创手术,观察疗效。结果 56例患者术后再出血4例,再出血率7.14%。随访3~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24例、Ⅳ级2例、V级1例、死亡4例(包括3例因经济及对预后不良难以接受原因放弃治疗),恢复良好率87.50%,死亡率7.14%。结论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发病时间短等情况有其特殊性,对符合手术适应证的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微创手术方式进行干预,使得取得良好预后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