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CHD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4~32岁),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0例,房间隔缺损15例,室间隔缺损3例,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及X线影像指导下,经皮沿导丝经传送鞘管将合适的Amplatzer封堵器至缺损处行封堵。结果:①TTE测量房间隔缺损为(13.8±6.5)mm,所用封堵器为(18.6±8.9)mm,术后即刻TTE未发现分流;②左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为(6.9±2.9)mm,封堵器(8.9±3.4)mm,无1例存在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00%;③造影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为(7.3±2.8)mm,所选用封堵器为(11.2±4.2)mm,封堵成功率100%,随访2月至69月,仅1例有少量分流。结论: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可靠、近期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51例CHD患者,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及X线影像指导下,经皮沿导丝经传送鞘管将合适的Amplatzer封堵器至缺损处行封堵。结果①TTE测量房间隔缺损为(14.8±7.1)mm,所用封堵器为(19.1±8.4)mm,术后即刻TTE未发现分流,仅1例于术后5h封堵器脱落;②左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为(6.2±2.9)mm,封堵器(8.1±3.4)mm,无1例存在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00%;③造影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为(6.1±2.8)mm,所选用封堵器肺动脉侧为(10.0±3.2)mm,主动脉侧为(12.0±3.2)mm,术后仅1例少量分流。结论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可靠、近期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5例患者中,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7例,室间隔缺损(VSD)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VSD合并PDA 2例.先行瓣膜球囊扩张术纠正瓣膜狭窄,其次行VSD封堵术,再次行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封堵术用国产封堵器.术后3 d、1、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5例复合型先心病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术后即刻TTE和造影示ASD、VSD、PDA所有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7例ASD合并PS者,跨肺动脉瓣平均压差由术前(7.53±3.66)kPa下降到术后(2.43±1.13)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6个月TTE示所有患者各水平分流均消失,所有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移位及脱落.结论:复合型先心病采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进口封堵器价格昂贵,尤其对欠发达地区,极大限制了这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国产封堵器价格低廉,我院于2006年5月起开始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继发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先天性心脏病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继发房间隔缺损(ASD)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室间隔膜部缺损(VSD)2例),男3例,女5例,年龄8~30岁,对8例患者使用国产封堵器(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介入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操作难易程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介入封堵术技术成功率100%,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结论:国产封堵器效果可靠、成功率高、安全、适应面广,且价格较低,从成本效益考虑,国产封堵器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智  张庆  饶莉  梁玉佳  张立 《四川医学》2002,23(3):223-226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在继发也型房间隔缺损(O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38例OSD与30例PDA患者,术后24小时,1,3,6月及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效果及无并发症。结果:37例(97.4%)OSD患者成功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其中34例(91.9%),显示即刻封堵完全,3例(8.1%)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1例28岁男性术后第4天发生无Q波心肌梗死。随访中,未见封堵器移位及再通,右心房、室有不同程度缩小,2例残余分流消失;PDA最窄处直径为2.5-12(平均5.3)mm。29例用PDA封堵器,1例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粗大PDA采用Amplatzer房封堵器治疗。19例(63.3%)显示即刻封堵完全,所有病例术后24小时(1例48小时)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1例发生机械性溶血。随访期中,未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OSD和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分析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共90例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2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35例,室间隔缺损(VSD)27例.统计本组患者封堵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9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封堵器,术后均无残余分流,平均住院时间为(7.2±3.15)d,手术时间为(103.5±23.8)min,平均费用为人民币(2.58±0.41)万元.1例VSD患者术后第4天发生脑栓塞,经脑血管介入融栓治疗症状缓解出院,2例术后12 h内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均经激素治疗后3 d内恢复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且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DA 1例,ASD 3例,VSD 2例)均在X线透视及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DA、ASD和VSD。结果全组封堵成功率83.3%,1例未做封堵。所有封堵成功的患者均于术后48小时、1月和6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残余分流。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是治疗PDA、ASD和VSD的一种操作方便、成功率较高、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并对近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14例PMVSD患者均经胸心脏超声确诊,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4~9 mm,平均5.6 mm,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沿导丝经输送鞘送直径5~15 mm(平均7.5 mm)的Amplatzer封堵器;术后72 h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 ,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的并发症.全部患者封堵后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封堵率100%.术后72 h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发热,3 d后正常.结论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治疗措施,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经皮介入治疗方法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6例连续施行的CHD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一病变99例,复合病变7例;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28例,房间隔缺损(ASD)35例,室间隔缺损(VSD)18例,肺动脉瓣狭窄(PS)18例,PS合并ASD3例,PDA合并ASD2例,PS合并PDA1例,ASD合并VSD1例。结果106例介入成功101例,5例未封堵成功,成功率95.3%。封堵成功者术后即刻未见明显分流,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后患者跨瓣压差均降至20mmHg以下。结论CHD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在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引下置入国产封堵器,术后24 h,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分别行TTE、心电图(ECG)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5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100%.随访1~33个月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②103例房间隔缺损(ASD)中101例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98%.术中封堵器脱落1例,101例成功置入封堵器后即刻TTE显示97例(96%)封堵完全,4例(4%)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随访1~35个月所有病人均健在;③53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闭合成功,成功率98%,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无残余分流.随访1~26个月所有病人均健在.1例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没见恢复.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近10年来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809例的结果,其中手术557例,球囊导管房间隔造口术3例,肺动脉瓣狭窄扩张术7例,符合率99.26%。从前后5年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的年龄分布、先心病类型及手术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检查及手术年龄越来越小,病种越来越复杂,而符合率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误诊或漏诊原因及避免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5例正常人及50例不同肺动脉压力的非紫绀型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为分流性先心病)患者的右心功能变化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①随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功能受损逐渐加重。②经过手术修补缺损,右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效果明显;重度肺高压患者中,部分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手术,其余手术机会少,死亡率高。上述结果提示,超声心动图评价分流性先心病是一种无创的、准确的方法。其结果可做为判定手术适应证、评价手术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组对上海市徐汇区1987年2月至1988年1月出生的活产婴儿8662名(男4428名,女4214名),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一年中随访六次。先心病发病率为7.16‰,其中室间隔缺损最多见,占59.68%,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率为27.03%。先心病发病因素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与母亲年龄、胎次、先兆流产史、妊娠毒血症史和婴儿出生月份无明显关系,而与母亲妊娠3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及先心病家族史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1984年8~11月经手术证实的111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合文献讨论了某些与心电图有关的问题,以提高心电图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多因素综合疗效评价。②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选择适合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46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0例,室间隔缺损(VSD)1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在TTE及X线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通过TTE进行动态的随访观察。③结果 46例病人全部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5 例病人有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1 例出现阵发性房颤,1例出现一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ASD、VSD及PDA术前TTE测量值与术中X线测量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22~1.136,P>0.05)。术后50%以上病人接受了3~6 个月随访。④结论 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介入封堵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TE可以准确地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17.
朱艺  吴朝光 《海南医学》2000,11(6):22-23
目的 探讨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手术适应症和估计手术预后。方法 对86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Ⅰ、Ⅱ级62例,手术死亡率为0;临床Ⅲ级10例,手术死亡率为20%(2例);临床Ⅳ级4例,手术死亡率为100%(4例)。结论 临床4级分级有助于确定手术适应症和估计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8.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各分型致病因素的多因多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制定先天性心脏病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510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进行1:2病例对照配对调查,其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乐氏综合征和动脉导管未闭4种主要分型CHD各102例,其他分型CHD共102例,在建立总的不分型CHD与各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模型并筛选出CHD总的危险因素之后,采用多个因素量和多个自变量的条件Logistic模型,对各分型CHD与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