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就叶天士治疗泄泻的证治规律和特点,作一初步探讨。证治规律《临证指南医案·泄泻门》75例中,叶氏所分类型,可撷要归纳为九型: 1、暑湿内侵主证秋暑秽浊,气从吸入,洞,三焦蔓延,小水短赤,寒热如疟。治法芳香化秽,利湿清热。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厚朴广皮茯苓滑石猪苓泽泻木瓜檀香汁。 2、湿热困中主证口腹不慎,湿热内起,腹痛泄泻,腹  相似文献   

2.
名医张锡纯应用三七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冬英 《陕西中医》2004,25(11):1018-1019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是我国主张中西医汇通的近代主要医家之一.张师从医几十年,注重临床实践,遵古不泥古,创新颇多.对药物的认识、临证遣药组方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善用三七治疗内、外、妇科等各种疾病.现将其在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用三七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叶天士治疗温病案例,对其运用杏仁的常用配伍及功效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叶氏对杏仁的运用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宣肺散邪以解表;二是肃降肺气以止咳;三是开发肺气以祛湿。并且认为,叶氏治疗温病非常重视调理气机,而杏仁通过适当的配伍,可宣通一身上下之气,气机通畅,则有利于祛除病邪。  相似文献   

4.
田永林  龚婕宁 《新中医》2019,51(10):317-319
虫类药属动物类中药,是指机体全部、局部或产物可以入药的动物的一部分,系“血肉有情”之物、“虫蚁飞走”之品,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在治疗疑难杂病时有独特的作用。叶天士用药虽以轻灵见长,但亦常使用虫类药直捣巢穴。临证灵活选择,取其搜风解毒、破血逐瘀、行气和血、补益培本、攻坚破结、消痈散肿、熄风定惊、宣通清阳、宣风泄热之功。其服用方法,多取入汤剂、丸剂、散剂、膏剂、洗搽剂、捻剂。学习总结叶天士应用虫类药的经验,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6.
叶天士运用乌梅丸经验常熟市城建开发总公司卫生所(215500)孙渭萍关键词叶天士,乌梅丸1制方要义清代温热病大师叶天士对仲景方深有研究。他不但师仲景之学,且能在临床实践中独抒己见,发扬仲景制方之长处,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今就其《临证指南医案》所载运用经...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清代著名医家,著《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指南》)。其对络痛的论述,迄今对临床治疗仍有指导价值。一、络痛之因虚实寒热关于络痛,叶氏指出:“痛则不通”。何者不通?为“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久痛必人络,气血不行”《指南·诸病》陈案)。可见,络之痛全在于络之气血不通。究其由,则有虚实寒热四端。1.虚经主气,络主血。络虚致痛主要是络中血虚,络脉失养,荣运失畅而不通。故《指南·肩臂背痛》沈案云:“汗出失血,背痛,此为络虚。”《指南·胃院痛》费案云:“然初病气伤,久泄不止,营络亦伤,…  相似文献   

8.
梳理《叶天士医学全书》咳嗽相关医案,同时参考其他医家论述,分析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咳嗽的主要思想,总结叶天士对咳嗽分类、病因病机、证候的认识及其临证辨治咳嗽用药经验等。从风寒咳嗽、风温咳嗽、暑邪咳嗽、湿郁咳嗽、燥邪咳嗽、脾胃咳嗽、肝郁咳嗽、肾亏咳嗽等方面分别立论,强调治疗外感咳嗽不可一味施予泻肺之药,治疗内伤咳嗽不能滥用滋阴之法。叶天士治咳法古而不泥古,善用经方,其医案对后世医家治疗咳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根据其“久病入络”的重要学术理论观点,发前人未发之旨,创治络一法,并在临床运用中“治经千百,历有明验”,对中医治则学说的发展作出一大贡献。诚若华玉堂在《临证指南医案·诸痛》(以下简称《叶案》)按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治咳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咳嗽的主要经验。从风寒咳、风热咳、燥咳、肝咳、肾咳等方面分别立法,强调无论外感与内伤均须重视体质,因人而治。  相似文献   

11.
黄煌 《江苏中医药》2005,26(5):43-46
叶天士(1666~1745),名桂,号香岩,清代苏州名医,世操医业。叶氏幼承庭训,初习儿科,后学业日进,便及于内科。他辨证精细、制方遣药灵动活泼,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叶派”之称。生平忙于诊务,传世之作仅《外感温热论》及后人整理的《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相似文献   

12.
陈学达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2):514-514
叶天士创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治疗体系,对内科杂病证治造诣颇深,尤精于脾胃病证的论治。笔者现就《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脾胃病医案共791则,879诊次的内容,来探讨叶氏对脾胃病证治的独到经验。1 脾胃的生理特点叶氏把脾胃生理特点,概括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  相似文献   

13.
14.
《临证指南医案卷十·幼科要略》中有专篇论痘,叶氏所论之痘,一为今之小儿水痘;一为天花。但无论是水痘,还是天花,其立论施治的许多观点可以指导小儿水痘的诊治,我师叶天士治痘诸案之精髓,总结出临证治疗小儿水痘的六条原则。  相似文献   

15.
高永平  李芳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66-466
老年病温,辨证论治,悉同青壮年,惟"高年五液皆涸,最有窍闭厥脱之虞。"故《临证指南医案》论治老年温病重在"甘寒醒胃却热";治疗为"忌下"护正,以防"窍闭厥脱";瘥后调理,"加意留神"以防病复。据此,本文试析如下。1五液已涸,甘寒醒胃却热叶氏在长期临证中认识到,年高正虚病温者,温邪往往乘虚内传内陷。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先于调治扶正,使脏腑机体充盛,则邪无内传内陷之机。综观叶案,"老人怕其液涸,甘寒醒胃却热"这一控制病邪传变的积极措施体现始终。如治:"王妪,温热十三日,舌黄,胸中闷痛。初病在手经......鲜生地、竹…  相似文献   

16.
清代名医叶天士,擅长运用辛润法。《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中,辛润案例独多。不仅应用范围广泛,而且意蕴深远,法度井然,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宝贵财富,必须加以系统研究。一、补肾填精,辛温咸润久病虚弱,穷必及肾,故中风、喘、淋浊腰痛、痿璧等疾病后期,往往出现肾虚劳损,精血残惫。由于奇经八脉隶于肝肾,元海空虚,则死精败浊阻闭奇脉,呈现本虚标实之证。寻觅治疗途径,叶氏主张以辛温咸  相似文献   

17.
叶天士治风法则及其组方用药规律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天士是清代初期杰出医学家 ,他出身医门世家 ,勤奋好学 ,精于岐黄仲景之术 ,师从十七人。勤于实践 ,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贡献卓越 ,对内科杂病亦颇有创新建树。是继仲景等前贤后 ,又一代尊师 ,为后世学者所推崇。笔者受刘渡舟教授启示 ,常研读叶氏《临证指南医案》等叶氏之书 ,略有启迪心得。1 阳化内风 内风旋动叶氏《临证指南医案》 ,简称《指南》(下同 ) ,开卷即为“中风 ,肝风 ,眩晕 ,头风”诸病 ,笔者暂称“诸风”(下同 ) ,“诸风”临床表现虽各有所不同 ,但其病机大体本于肝风 ,华岫云在眩晕门后说“此症之源本之肝风 ,当以肝风 ,中…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被誉为“温热大师”,其在《临证指南医案·痘》中专篇论述小儿痘疹的诊治。痘疹作为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属于温病范畴。叶天士在辨治小儿痘疹过程中勤求古训,尤重辛凉,创新性提出“凡疮疹,辛凉为宜”的学术观点,重视辛凉解郁、辛凉活血治法,四诊合参强调望诊的重要性,主要通过望小儿肌色辨体质强弱、望痘疹形态色泽辨吉凶以及望小儿神志静躁辨痘疹顺逆。同时善从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多种辨证思路辨治小儿痘疹。  相似文献   

19.
20.
虚劳首见于《金匮要略》,叶天士在继承张仲景虚劳辨治基础上又多有发挥.研究《增补临证指南医案·虚劳》医案发现,叶天士对虚劳病因认识全面,如四诊合参,重视观察患者的行动、肌肉、饮食增减;精于脉诊,常左右对举以辨阴阳;注重天人一体,因时而治,认为"交节病加",辨治方面,偏阴虚者主张用药贵纯、重在调摄,阴阳两虚者主张柔阳守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