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甘肃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及医学救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8月7日深夜至8日凌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8月15日16时,泥石流致使1248人遇难,496人失踪。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四川清平乡泥石流伤病员不同时段疾病发生情况调查,明确各时段疾病的发生及分布情况,以便更好的组织救治。方法泥石流灾害后24h、72h及21d,对清平地区因泥石流灾害及灾后救治的3018例伤病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灾后24h伤员主要疾病分类:挤压伤、骨折、呼吸道疾病;灾后72h主要疾病分类: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软组织伤;灾后21d主要疾病分类:呼吸道疾病、慢性基础疾病、胃肠道疾病、心理性疾病。结论泥石流灾害后不同时段发生的疾病种类有所不同,外伤和呼吸道疾病是主要病种,后期医疗处理需要注意慢性基础疾病及心理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4·20芦山地震重灾区与轻灾区伤员的伤情特点,为优化震后医疗资源调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震后1周内、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地震伤员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重灾区与轻灾区伤员的伤情严重程度、受伤部位、受伤类型。结果重灾区与轻灾区伤员伤情严重程度及受伤部位无统计学差异。重灾区伤员中,骨折伤员比例少于轻灾区(50%和69%,P=0.020),软组织伤比例大于轻灾区(22%和10%,P=0.005)。结论在震后灾区医疗资源配置上,绝大部分医疗资源的需求比例在重灾区与轻灾区无差异,仅需在有关骨折伤与软组织伤的个别医疗资源调配比例方面稍作调整,但仍以骨科医疗资源为主。 相似文献
5.
灾害医学救援医疗后送是指在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中军地各级救治机构对伤病员进行救护、治疗和后送工作的总称,是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中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生、死、残、愈,直接影响着灾害救援行动的效果及伤病员的治疗康复,可以说,医疗后送工作直接影响灾害医学救援行动的整体效果[1]。灾害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信息系统通过将伤病员基本信息及其医疗后送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伤病员医疗后送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优势,确保灾害医学救援各级救治机构实施精确化医疗后送保障。因此,灾害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信息系统对灾害发生后伤病员医疗后送、时效救治以及救治机构工作流程会产生深远影响,对提高伤病员医疗后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中伤患院前救援数据,总结自然灾害下急救医疗保障经验。方法 收集2023年7月31日—8月8日北京特大暴雨灾害期间灾害地区伤病呼救数据,分类统计其基本信息、呼叫原因、病种分类、救治和转归情况。结果 暴雨受灾地区呼叫伤患共计102例,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58.01±19.75)岁。受灾地区呼叫救护车原因主要为灾害所致创伤(47.06%),医疗条件受限(30.39%),突发疾病后交通受阻(22.55%)。灾害所致创伤中,水中异物冲击(13.73%)及物体撞击(10.78%)占比较高。伤患分布区域主要在门头沟区和房山区,且两区的整体派车量及突发事件量较2022年同期相比均增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种分类中,损伤性疾病占比最高(48.04%)。转归中有91例送达医院(89.22%),现场处置未送医院5例(4.90%),移交110处理6例(5.88%)。结论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救援人员要针对伤患病情特点进行医疗救治。同时应加强救援信息多方联动、网络通讯及信息化建设,确保急救装备配置充足,灾后疏散及... 相似文献
7.
8.
2013年4月14日6:00左右,襄阳市樊城区前进路一景城市花园酒店因酒店一楼网吧起火引发火灾,造成14人死亡,47人受伤,这是襄阳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火灾事件,也是襄阳市急救中心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火灾救援事故。此次救援中市急救中心先后派救护车26次参与救援,处置中反映迅速、指挥得当、处置高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结合世界灾害与急救医学大会,对灾害医学创新主体进行实证分析。方法 收集整理第19届南非开普敦会议、第20届加拿大多伦多会议、第21届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会议的会议资料。根据会议口头汇报和展板汇报收录的摘要,对摘要第一作者和第一署名单位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收集摘要1 498篇,其中开普敦会议426篇,多伦多会议555篇,布里斯班会议517篇。作者总数为948名,来自66个国家的538个机构(单位);66个国家中,前10名国家发表的摘要累计占比达69.89%;538个机构(单位)中,数量排名前3位的类型是:院校、医疗机构、政府机构,占比分别为44.80%、23.23%、12.08%;948名作者中,参加过1届会议、2届会议、3届会议的人数(占比)分别为:804(84.81%)、114(12.03%)、30(3.16%),他们贡献的摘要数量(占比)分别为1 022(68.22%)、325(21.70%)、151(10.08%);我国参会作者总数为41人,参加过2届或3届会议的人数为5,机构总数为16,被收录57篇摘要。结论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创新主力军基本成型,美国领先优势明显;从机构... 相似文献
10.
重大灾害(地震、海啸、洪水、战争等)发生后往往伴随产生大批伤员,因受灾中心的医疗机构大多被破坏,在救援的早期,施救人员在基本无序的状态下将伤员不分轻重,也不分医院等级,向就近比较安全的医疗机构运送。“5·12”汶川大地震的早期,大批伤员被无序地送人成都各大小医院,以至造成小医院收到危重伤员无力施救,大医院会接收到许多轻伤员,占据收治重伤员的有效资源;再者,大批伤员直接送到大医院,使大医院不堪重负,小医院却无伤员可接,造成床位、人力等医疗资源的浪费。在“5·12”地震伤员的救治中,在华西医院片区,以华西医院为龙头,带领周围多家中小医院,组成了“大带小”联合救治模式,使大批伤员在有序、均衡、高效中获得及时救治。这种模式为今后大灾救治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掌握现状,评估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培训需求,以便针对性地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为医院储备灾害救援护理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的灾害应急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1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219名护理人员综合平均得分为(3.25±0.72)分,其中对特殊护理及隔离和去污方面得分最低为(2.91±0.45)分;不同学历、继续教育学分、工作岗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普遍掌握灾害应急知识一般,需加强低学历护士的灾害应急知识学习,鼓励不同科室的护士参加灾害护理方面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的灾害应急能力,为医院储备灾害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灾害定义为:“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康状况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已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外部寻求专门援助时,应可称其为灾害。”亚洲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在亚洲的许多国家,经历灾害的人口很可能超过30%。近几年,我国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在2000亿右,受灾人数高达3-4亿人次。重大的灾害不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创伤。灾难后的受灾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反应,而心理干预的目的则是从认知上纠正和干预,通过心理干预预防更严重的后果。灾害对于受灾者来说,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精神上伤害。由于心理干预可以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故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受灾者而言很有必要,本文就灾害对受灾者的心理应对与干预措施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地震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8年5月26日~8月4日收治的50例地震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积极手术治疗恢复伤残肢体的功能,共手术38台次。结果50例中男20例,女30例,男女比率为1:1.5。年龄10~88岁,平均48.5岁,18—60岁34例,小于12岁2例,60岁以上14例,其中80岁以上2例。44例来自农村,多数房屋被毁。外伤多发生于四肢和骨盆,复合伤多见。漏诊脊柱骨折5例。手术38台次,均成功,无死亡伤员。结论农村人口多为妇女、儿童,青壮年少,这些人占地震伤员的多数。外伤部位多在四肢及骨盆。开放性伤口较多,感染多见。积极治疗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20日~12月15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菲律宾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这是医院船首次赴海外执行医疗救助任务,是医院船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实践。通过实际工作情况就台风灾害后医院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执行台风灾害后医疗救助任务的药品配置起到有力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医院船执行海上灾害救援任务时不同换乘方式所带来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分析本次任务中所收集资料,对直升机与交通艇换乘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评价。结果海上灾害救援时应用直升机转送伤病员,大大减少了转送过程中伤病员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后送时间,更有利于伤病员的救治和康复。结论海上大批量转送伤病员时直升机比交通艇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后早期伤员现场救治:5250例汶川地震伤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派出3支医疗队到北川灾区,诊治了5250名伤病员。震后1~2d伤员数最多,抢救无效死亡伤员以地震当日最多;3d后就诊伤员伤情多较轻,且能自行前往。前2位的损伤是浅表组织损伤和骨折。重症伤员中以地震当天收治最多,其中以颅脑外伤的重症者所占比例大,且死亡率较高。机械性外伤占早期地震伤的90.3%。一些伤病员出现埋压窒息伤、完全性饥饿、烧伤、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XW-肢体创伤固定器,在突发灾害救援四肢创伤患者时的使用效果。方法四肢不同急性创伤患者2156例,755例用XW-肢体创伤固定器固定,696例用负压气垫固定,705例用小夹板固定。比较各种方法的急救消耗时间、患者痛苦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上肢骨、关节损伤时用XW-肢体固定器者的固定肢体时间为(18±3)s,显著短于负压气垫组[(87±7)s]和小夹板组[(126±11)s],均P〈0.01;负压气垫组的时间也显著短于小夹板组(P〈0.05)。下肢骨、关节损伤时用XW-肢体固定器者的固定肢体时间为(21±3)S,显著短于负压气垫组和小夹板组[(118±9)S和(190+15)S,均P〈0.01)];负压气垫组的时间也显著短于小夹板组(P〈0.05)。XW组术中止痛处置率为0,二次损伤发生率为0。结论XW-肢体固定器在抢救肢体创伤患者时所需固定时间耗时少,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值得在突发灾害救援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02年。2008年内在中国发表2191篇关于灾害医学救援的中文文献。载文量前10位的期刊占期刊总数的6.0%,而发文量占30.0%(659/2191),其中4种是军事医学期刊。400篇论文(18.2%)的作者来自10家机构,特别是武警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有关论文的发表量迅速增加。这些文章的引用率仅30.0%,基金资助论文(n=73,3.3%)的学术水平相对较高。词频排前10位的关键词包括地震、自然灾害、卫勤保障、医疗救援、抗震救灾、汶川地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急救、军队医院、急救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培训现状及学习需求,探讨提高我国灾害护理整体水平的对策。方法采取在护理学术会议发放问卷和在部分医院各病区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河南省22所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和一级医院涉及22个专业共104名护士进行“灾害护理相关知识技能掌握、培训现状及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04人中有10人(9.6%)在5.12汶川地震前对灾害护理有所了解;29人(27.9%)通过教科书了解灾害护理;测试中不及格人数达72人(69.2%),平均成绩52.94分;82人(78.8%)未经过灾害护理相关知识、技能培训;103人(99.0%)认为护士有必要进行灾害护理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结论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认识不足,灾害护理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欠缺,灾害护理教育缺失,护理人员对灾害相关知识技能学习需求迫切。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得出2004~2010年国内灾害医学救援研究的全部学术论文中,“被引频次”达6次以上的论文共208篇(检索日期截至2010年11月1日),作为国内灾害医学救援研究的高被引论文。分别对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国内灾害医学救援学科发展现状、学术热点,为灾害医学救援研究提供情报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