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钐-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53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EDTMP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2.1%和76.0%(P〉0.05),骨转移影像缓解率分别为46.4%和20.0%(P〈0.05),毒副作用差异元显著性。结论: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联合应用于强迫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各进行一次强迫症状量表(Y-BOCS)测定,于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Y—BOC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Y-BOCS量表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联合应用于强迫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及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23例(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例(80%)(x^2=3.87,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和S—T段、T波恢复分别为21例(84%)、22例(88%),高于对照组的15例(60%)、16例(64%)(x^2=4.80,x^2=4.87,P〈0.05);两组治疗后IL-6、CK—MB和TNF-α水平高于治疗前(t=2.75,t=2.82,t=2:83,t=2.72,t=282,t=2.8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K—MB、TNF-α和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t=2.45,t=2.53,t=2.59,t=2.57,均P〈0.05);两组患儿外周血CD3^+和CD4^+含量、CD4^+/CD8^+比值增高。结论干扰素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较好,且可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密盖息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密盖息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按常规护理,实验组33例给予舒适护理。结果两组止痛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84.8%对比83.3%,x2=0.029,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命质量Kamofsky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81.9±13.6)对比(74.6±11.3),t=2.413,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提高(93.3%对比75.0%,x2=4.609,P〈0.05)。结论人性化的舒适护理措施配合药物治疗肯定的止痛效果,提高了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7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符合脑梗死病情进展标准的有11例(18.33%),对照组有28例(46.67%),观察组病情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4.873,P:0.013〈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3%(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可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酯联合非洛地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CHF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标准三联抗心衰治疗,观察组联用螺内酯(20—40mg/d)和非洛地平(5mg/d)。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6min步行距离测定以及NT-proBNP含量测定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82%(Z=-2.051,P〈0.05);治疗6周后两组6min步行距离均显著改善(t=3.196、5.048,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4.595,P〈0.05);治疗6周后两组NT—proBNP含量均显著降低(t=-4.402、-13.191,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t=-8.431,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螺内酯联合非洛地平治疗CHF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联合FOLFOX方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给予益气健脾汤联合FOLFOX方案治疗,对照组48例仅给予FOLFOX方案治疗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x2=17.090,P〈0.05)。对照组治疗后Kamofsky评分为(65.07±5.4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t=4.415,P〈0.05),并且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2.12±8.64)分(t=4.036,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42,P〉0.05)。观察组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4.6%、22.9%、52.1%,明显低于对照组(X2=4.631、6.558、9.188,均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联合FOLFOX方案治疗大肠癌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减轻毒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冯淑娜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44-2146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仪联合阴道锥体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表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阴道锥体训练(对照组)50例和神经肌肉刺激+阴道锥体训练(观察组)50例进行治疗,每疗程8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SUI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49,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x^2=23.11,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4.88±0.77)分,高于对照组的(3.88±0.69)分(t=3.55,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UI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18%)(x^2=4.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电收缩强度(37.55±7.98)μV,较对照组的(30.55±7.45)μV明显增强(t=5.13,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联合阴道锥体训练治疗能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增高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9.
钟秋园  钟兰香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179-3181
目的观察采用脑功能电磁治疗仪辅助治疗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洌各类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功能电磁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0天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L-90量表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强迫、偏执与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躯体化和焦虑因子分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量表总得分及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使用睡眠药物及睡眠紊乱等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SQI量表各因子分降低更明显(均P〈0.05)。结论采用脑功能电磁治疗仪治疗神经症患者的睡眠改善、缓解焦虑与减轻躯体化症状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马孝  康丽  付敏 《中国医药》2013,8(2):221-222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15服地氯雷他定1mg、1次/d和曲尼司特0.1g、3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地氯雷他定,方法同观察组。2组均连用4周后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29,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5.0%(5/20),明显高于观察组12.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0.06,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能明显降低复发率,疗效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11.
王玉霞  徐长波  李学强 《中国医药》2011,6(10):1165-1167
目的 评价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116例UA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40 mg/d组63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 mg/d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 组53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口服,用药时间均为2周。2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心电图、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改变情况。结果 用药2周后,阿托伐他汀40 m/d组显效28例(44.4%)、有效30例(47.6%)、无效3例(4.8%)、加重2例(3.2%);阿托伐他汀10 mg/d组显效7例(13.2%)、有效8例(15.1%)、无效28例(52.8%)、加重10例(18.9%)。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阿托伐他汀40 mg/d组显效26例(41.3%)、有效32例(50.8%)、无效4例(6.3%)、加重1例(1.6%);阿托伐他汀10 mg/d组显效6例(11.3%)、有效10例(18.9%)、无效26例(49.1%)、加重11例(20.8%)。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40 mg/d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分别为(8.97±3.72)、(4.26±1.08) mg/L;阿托伐他汀10 mg/d组则分别为(9.13±3.58)、(6.10±1.67) mg/L。2组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阿托伐他汀40 mg/d组治疗前后比较下降更明显,治疗后组间hs-CR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40 mg/d组发生心脏事件2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10 mg/d组发生心脏事件11例(20.7%),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0例,心源性猝死1例。阿托伐他汀40 mg/d组总缺血事件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10 mg/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疗法治疗UA,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且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翔  陀有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03-320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TMZ。20mg/次,3次/d。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38.0±2.4)%,治疗后LVEF(48.0±2.3)%;对照组治疗前LVEF(38.2±2.2)%,治疗后LVEF(42.0±2.5)%;两组LVEF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419、2.8482,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t=4.3147,P〈0.05)。对照组再住院10例(28.5%),治疗组再住院3例(8.5%),两组再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5)。两组均未见死亡病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3.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SLE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风湿免疫科70例SEE患者的病例资料,按发病年龄分为2组,发病年龄≥50岁者(35例)为老年SLE组,发病年龄<50岁者(35例)为中青年SLE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及合的差异.结果 老年SLE组与中青年SLE组男女比为1∶11比1∶3,平均病程[3年比1年],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0.5年比0.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SLE组狼疮性脱发发生率较低[0.0%(0/35)比28.6%( 10/35),P<0.05];血小板减少、肺间质病变发生率、C反应蛋白升高及肌酸激酶升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SLE组[51.4%(18/35)比25.7% (11/35),34.3%(12/35)比8.6% (3/35),11.4%(4/35)比34.3% (12/35),80.0% (28/35)比57.1%(20/35),14.3% (5/35)比0.0% (0/35),P<0.05];老年SLE组血肌酐升高,Sm抗体、抗dsDNA、抗Clq抗体阳性率低于中青年SLE组[11.4%(4/35)比34.3%( 12/35),5.7% (2/35)比22.9%(8/35),14.3%(5/35)比54.3% (19/35),25.7% (9/35)比54.3% (19/35),P<0.05];老年SLE组泼尼松平均使用量低于中青年SLE组[(22.42±19.60) mg/d比(39.93±18.56) mg/d,P<0.01];老年组高血压、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SEE组(P<0.05).结论 老年SLE患者男性发病较中青年SEE多,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率较中青年组低,发病至确诊的时间较长;生血小板减少、肺间质病变、高血压、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等中青年SLE多,因此,对老年SEE应注意多系统的病变,反复多次行自身抗体检测以尽可能早期诊断,并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王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754-2755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药物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ADP、AA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65.1±8.1)%、(71.2±3.6)%、(30.1±5.2)%、(39.8±5.8)%、(42.1±6.3)%、(49.6±6.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8.1±9.2)%、(77.6±9.0)%、(57.1±8.2)%、(56.8±8.4)%、(62.4±8.6)%、(61.9±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65.1±8.1)%,显著低于对照组(t=5.73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30.1±5.2)%,显著低于对照组(t=6.89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42.1±6.3)%,显著低于对照组(t=6.01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5.98±1.09)分、(7.11±1.5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2.98 ±2.09)分、(11.75 ±1.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为(5.98±1.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1±1.56)分(t=5.469,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永久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11例、12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降至(261.3±25.7) ng/L,对照组降至(330.3±26.4) ng/L,观察组hs-CRP降至(3.08±0.70) ng/L,对照组降至(5.78±1.37) ng/L,治疗后两组虽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显著降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张俊凯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21-1923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单药每周方案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0岁),治疗组(28例)应用多西他赛35 mg/m^2,静脉滴注1 h,第1、8、15天,28 d为1个周期;对照组(22例)给予最佳支持治疗(BSC).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RR)3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Х^2=8.156,P<0.01);治疗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OS)、1年生存率(6.0个月、12.5个月、40.1%)明显高于对照组(2.5个月、5.2个月、9.7%)(Х^2=7.234、7.812、8.989,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89.5±10.2)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76.0±9.9)分(t=2.330,P<0.05);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咯血、LCSS评分[(92.4±16.9)分、(93.4±1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82.4±15.0)分、(81.3±16.0)分](t=2.2150、2.245,均P<0.05).结论 多西他赛周疗法治疗老年人NSCLC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改善症状,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及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伴2型糖尿病并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分别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血糖(FPG)、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6 min步行试验(6MHW)、NYHA分级.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分级:X2=3.12,P<0.05;LVEF:t=2.377,P<0.05;LVEDD、LVESD:t=2.367,t=2.289,P<0.05;LVEF(0.50 ±0.08)%高于对照组(0.45±0.06)%(t=2.357,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50.74±2.05 mm、32.17±2.32 mm)均低于对照组(61.45±3.72 mm、39.32±1.91 mm)(t=2.217,t=2.319,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7.56±3.25)mg/L低于治疗前(10.99±4.26)mg/L(t=2.317,P<0.05).结论 卡维地洛能明显逆转2型糖尿病并心力衰竭的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和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致敏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79例多次输血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输注前后监测血小板计数,并计算1h和24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输注无效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后再行配合性输注,分析配合性输注效果。结果47例检测出血小板抗体阳性,占59.5%,抗体阳性组输注后1h和24h的CCI均显著低于阴性组(t=2.462、2.583,均P〈0.05);阳性组有40例输注无效,无效率为85.1%,显著高于阴性组(x^2=34.46,P〈0.05);配型成功组输注后1h和24h的CCI均显著高于不成功组(t=2.152、2.230,均P〈0.05);配型成功组有27例输注有效,有效率为87.1%,显著高于不成功组(x^2=4.34,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采用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胃镜下病灶处药物喷洒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胃镜下病灶处药物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总体治疗效果评价、相关临床指标与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b水平(108.56±19.77) g/L显著高于对照组(96.17±15.89)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4.58±1.22)d、住院时间(8.76±3.25)d与大便频繁发生率0%、血压紊乱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8.46±3.09)d、(13.34±5.11)d、2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祛风清热法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感冒后咳嗽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罗红霉素150 mg/次,2次/d;酮替芬1 mg/次,每晚1次;枸橼酸喷托维林50 mg/次,3次/d.观察组予祛风清热法为基础的汤剂,每剂水煎煮2次取汁混合约300 ml,分早晚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的疗效、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21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优于对照组的77.8%(x2 =4.16,P<0.05).两组治疗前咳嗽和痰量评分分别为(2.18±0.73)分和(1.09±0.27)分,(2.26±0.65)分和(1.12±0.23)分,治疗后分别为(1.11±0.37)分和(0.65±0.16)分,(0.72±0.19)分和(0.35±0.08)分.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1.31,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68,2.59,2.43,2.41,2.53,2.37,均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祛风清热法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