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纤颤(AF)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1例AMI患者住院期间资料,其中新发AF者33例(AF组),未发生AF者308例(NAF组),AF组依照AF发生时间分为AF1组13例(AMI发病24h内出现AF者),AF2组20例(AMI发病24h后现出AF者)。比较AF组和NAF组之间的年龄、并发症、心功能、病死率及NAF组和AF1组、AF2组之间心肌梗死部位的不同。结果AF组老年患者多于NAF组(69.7%vs52.9%,P〈0.01),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多于NAF组(分别为57.6%VS39.9%、27.3%VS13.0%,均P〈0.01),AF组心衰发生率、病死率高于NAF组(63.6%YS31.8%、27.3%VS10.7%,均P〈0.01):AF1组下壁AMI发生率显著高于NAF组和AF2(69.2%Vs40.9%和30.0%,均P〈0.05),AF2组前壁AMI发生率显著高于AF1组(60.0%vs15.3%,P〈0.05)。结论高龄、高血病、糖尿病是AMI并发AF的危险因素,AF发生时间与AMI梗死部位有关,AMI并发AF者预后更差,应予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2.
高龄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时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212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成高龄老年组(年龄1〉70岁,41例)、老年组(≥60、〈70岁,36例);非老年组(〈60岁,135例),比较各组透析时低血压发生率,并对高龄老年患者透析低血压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高龄老年组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高达38.14%(1073/2813例次)明显高于其他二组(29.32%、24.38%)(P〈0.01)。结论透析时有效血容量不足是高龄老年患者发生透析低血压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高龄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8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在积极治疗AMI的基础上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胺碘酮组(48例)静脉应用胺碘酮,对照组(50例)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41例(85.4%),死亡4例(8.3%)。不良反应6例(12.5%);对照组有效33例(66.0%),死亡13例(26.0%),不良反应15例(3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的诊治疗效。方法对39例高龄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伴随疾病、诊断、治疗和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9例高龄住院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并发肺栓塞(PTE)10例(占25.6%)。7例因有禁忌证未治疗,32例VTE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中17例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15例,1例无效死亡。10例PTE中5例置入静脉滤器;6例应用华法林治疗,1例死亡。全部病例中9例安置下腔静脉滤器。结论高龄老年住院患者危险因素多,需积极筛查VTE,明确诊断后给予抗凝治疗,防止大面积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肺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的变化.方法 78例老年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依据是、否并发MODS分组,分为对照组、单纯心肌梗死组(AMI)、MODS组.观察其与血浆CRP及TNF-a的相关性.结果 AMI和MODS组患者血浆CRP及TNF-a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并发MODS组血浆CRP及TNF-a水平明显高于老年单纯AMI组(P<0.05).结论 血浆CRP及TNF-a水平与老年AMI及合并MODS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老年AMI合并MODS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危重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187例腹部外科危重症患者根据有无并发MODS分为未并发MODS组140例和并发MODS组47例,并发MODS组患者均通过再手术清除病灶。观察2组病死率和并发MODS组再手术结果。结果 187例患者死亡35例,病死率18.7%。其中未并发MODS组死亡8例,病死率为5.7%;并发MODS组死亡27例,病死率为57.4%。2个器官受累死亡7例(31.8%);3个器官受累死亡9例(64.3%);4个以上器官受累死亡11例(1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死率与受累器官数呈正相关。并发MODS组再手术后死亡24例,病死率为51.1%。结论并发MODS是腹部外科危重症患者救治失败的主要原因。早期彻底治疗原发病、以改善氧输送为目标进行器官功能支持、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及合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是早期防治MODS提高腹部外科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陈靖刚 《河北医药》2005,27(12):904-90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肺炎患者临床发病的特点、规律、防治对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6例80岁以上高龄老年肺炎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健在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起病时单纯表现为肺外症状如乏力、嗜睡、烦躁、厌食、恶心呕吐、原发病恶化共15例(32.6%);伴有2种疾病以上44例(95.7%);终末期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9例(19.6%);死亡19例(41.3%)。结论(1)高龄老年人肺炎起病时肺外症状多见,极易误诊,延误治疗,临床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2)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和基础疾病的治疗,处理及时得当能有效防治并发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出现,降低病死率。(3)并发症反并存病是造成高龄老年人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60岁)甚至高龄(〉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81例AMI患者按年龄段分成[〈60岁(118例)、60~70岁(99例)、〉70岁(64例)]3组,并对其中163例老年AMI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分析(以同期未接受溶栓治疗的46例老年AMI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随年龄增加,血管再通率逐渐下降(P〉0.05),而病死率和出血反应有升高趋势(P〉0.05);对老年AMI患者慎用UK200万u,以免诱发脑出血;老年AMI患者溶栓组的病死率及治疗后主要并发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低于未溶栓组(P〈0.05或P〈0.01)。结论 老年甚至高龄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近期预后,但剂量应偏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1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实施围术期预防护理措施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DVT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DVT(6/124,4.8%)少于对照(10/9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继发肺栓塞死亡,余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下肢DVT,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沈厚梅 《安徽医药》2015,(3):590-59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病房高龄老年患者误吸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科2012年7月—2013年6月入住的年龄≥80岁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6月入住的年龄≥80岁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误吸相关症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误吸、反流、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6%、20%、0、2.9%,较对照组34.3%、54.3%、17.1%、34.3%明显下降(P <0.05),并且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98.61±23.2)%,较对照组(82.31±21.4)%明显升高(P <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高龄老年患者误吸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老年常见病,本文12年来现场抢救14例老年AMI,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老干部(含家属),男11例、女3例,其中60岁以下2例,60-72岁12例。典型心前区疼痛8例(57.1%)、非典型心前区疼痛3例(21.5%)均表现为胸闷,无痛型3例(21.5%)。头晕、乏力1例,冷汗1例,心悸1例。心电图出现Q波4例占28.6%,非Q波10例占71.4%。并发心律失常5例,心源性休克1例。现场抢救14例无死亡,其中1例于入院2周后摔死。讨论老年AMI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无痛者多。再梗塞发生率高,基层没有酶谱检查条件,给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ACST患者36例,采取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并观察救护效果。结果:本组6小时内入院手术及护理27例,无死亡病例;6小时后入院手术及护理9例,死亡1例(2.78%),死亡原因为多功能脏器衰竭(MODS)。术后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8.33%,并发症为切口感染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结论: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地防止ACST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青年人发生AMI的易患因素,为预防青年人发生AM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收住院的首次AMI患者(青年人组76例;老年组80例),对两组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肥胖及饮酒史等)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中吸烟有54例(71.1%)、高甘油三脂血症24例(31.6%)、冠心病家族史11例(14.5%)、肥胖20例(26.3%)及长期大量饮酒史45例(59.2%)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以男性为主(88.2%)。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青年组单支冠脉病变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两支及三支冠脉病变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冠心病组(P〈0.01)。结论青年人AMI有较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及肥胖是青年人发生AMI最主要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青年AMI患者临床症状典型,以单支病变为主,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测定法动态检测83例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OS活性.比较分析MODS与非MODS组间、MODS患者存活与死亡组间外周血单核细胞NOS水平的差异。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MODS组与MODS组外周血单核细胞NOS活性峰值(u/L)均明显升高(P〈0.01)、MODS组与非MODS组间也有明显差异(P〈0.01),MODs患者死亡组较存活组更高(P〈0.01)。(2)动态观察显示,严重创伤患者无论是否并发MODS.其外周血单核细胞NOS活性于伤后第1天即见升高.但非MODS组升高幅度小且于3~5d即恢复、而MODS组升高幅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峰值出现于MODS发生后第1天并持续到病情得以控制时才见下降,死亡组升高幅度更大并一直保持在峰值水平。结论 创伤患者巨噬细胞NOS异常表达参与了创伤后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80岁以上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61例超高龄患者中78.7%术前有合并症,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39.3%);58例(95%)康复出院,3例死亡(5%)。结论只要对超高龄患者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超高龄患者能够平稳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80例,对照组80例,早期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行研究制定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绞痛、再梗塞、死亡发生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住院天数及GLQZ生活质量指标测定。结果 早期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期间发生心绞痛和再梗塞次数、住院天数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而两组住院期间死亡人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58例高龄(>75岁)AMI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高龄老年AMI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最多,为40例(69.0%),其次是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7例(63.8%)和合并糖尿病患者17例(29.3%).在AMI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最常见,为23例(62.2%).AMI患者发病时,有6例(10.3%)为非ST段抬高型,52例(89.7%)为ST段抬高型.所有患者均行直接PCI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冠状动脉病变者30例(51.7%);3支病变者次之,为25例(43.1%);单支病变者最少,为3例(5.2%).患者平均Gensini评分为(86 ±45)分.结论 高龄老年AMI患者常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常见,病变程度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高龄呼吸衰竭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原因,并根据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纳入2019-02~2021-02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龄呼吸衰竭患者90例,评估患者出现MODS的发生情况,将发生MODS作为研究组,反之则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础信息和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组间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导致MODS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90例患者中,11例发生MODS,发生率为12.2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35g/L、APACHEII≥15分及有创机械通气等均是高龄呼吸衰竭患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蛋白<35g/L、APACHEII≥15分及有创机械通气等均是高龄呼吸衰竭患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护理应提高对上述因素的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强化对危险因素的防控,从而减少MODS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12月回治的60例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广泛前壁心梗32例(53.3%),下壁心梗14例(23.3%),前间壁心梗10例(16.7%),后壁心梗4例(6.7%),30例中冠状支架植入8例(13.3%),均好转出院;结论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是重要的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主动脉夹层患者的ICU监测与管理方法。方法30例急性重症主动脉夹层患者,密切监测和管理患者的血压、心率、消化道、神志、尿量和呼吸道。结果本组由于并发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1例(死亡率为3.33%);术后并发脑梗死,持续昏迷,治疗40d后放弃治疗1例;其余28例患者,其中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例、Au(急性肺损伤)18例、一过性精神障碍16例、AKI(急性肾损伤)15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68±25.4)h,体外循环时阀(210±13.12)min,全组住ICU时间4—32(6.56±5.20)d。结论对于急性重症主动脉夹层患者的ICU监测与管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