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研究含磷酸肌酸心肌极化液对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极化液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采用含磷酸肌酸心肌极化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采用含磷酸肌酸心肌极化液针对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且患者发生心脏复跳率比对照组高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采用含磷酸肌酸心肌极化液治疗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极化液的治疗,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常规使用4∶1含血心脏停搏液;(2)外源性磷酸肌酸钠组(CP组),在心脏停搏液中加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于转机前及术后24 h分别采血测定心肌酶谱,记录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机械通气等情况.结果:CP组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P<0.05);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利于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在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心脏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磷酸肌酸组(CP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CP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注磷酸肌酸,对照组不加药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复跳功能、升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心肌酶的测量值。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开放后心肌酶的测定值均高于阻断前(P〈0.05),8、24h时点C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P组与对照组的自动复跳率分别为89.7%(26/29)和72.4%(21,29),开放主动脉至心脏复跳时间分别为(0.92±o.27)、(1.59±0.43)min,此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对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手术过程中既能保护心肌又能加快恢复损伤的心肌,适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葡萄糖-胰岛素-钾极化液(GIK)(强心药)对风湿性心脏病围术期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8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46例)。人院后8h内,治疗组开始GIK静滴至手术,平均用药时间为(7.44±2.52)天;术后继续给予7天。对照组未用GIK。比较2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围术期心衰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无围术期死亡,对照组有1例死亡(1.92%)。结论在术前、术后给予GIK可降低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室术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以及围术期死亡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源性磷酸肌酸(CP)对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期间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开放主动脉前30min,在圣·托马斯(STH2)液中加入外源性磷酸肌酸终末温血半钾灌注,对照组应用常规圣·托马斯液。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术前、主动脉开放2h、6h、24h、48h各时点中心静脉血中的红细胞压积(HC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脏肌钙蛋白T(cTnT)。记录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和术后多巴胺用量。结果治疗组术后多巴胺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6h、24h、48h的LDH、CK、CK-MB及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加入心停搏液中能显著提高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缪丙荣 《中国医药》2012,7(12):1500-150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在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在手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将需要进行心瓣膜置换术的42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术前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给药。对照组:5%葡萄糖液250ml术前静脉滴注。2组均行胸骨正中切口,全身进行肝素化,建立体外循环通道,上下腔静脉插管,降低心脏表面的温度并阻断主动脉后,灌注心脏停搏液,主动脉阻断问隔时间超过30min后再次灌注心脏停搏液,术中均采用间断缝合置换瓣膜。记录主动脉阻断前、阻断后4、12、24h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恢复搏动情况、多巴胺用量、术后辅助呼吸的时间、在ICU中恢复的时间、24h胸腔引流量,记录麻醉诱导完成时、开放主动脉时、停止辅助循环时、手术结束和术后1d采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eTnI)、丙二醛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主动脉阻断后12h这个时间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氧分压分别为(97±4)mmHg(1mmHg=0.133kPa)、(924-4)mmHg,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乳酸含量分别为(5.324-1.46)mmol/L、(8.334-1.85)mmol/L,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ICU内恢复时间为(9.34-2.3)h、(404-7)h,短于对照组(14.24-6.7)h、(504-11)h,2组ICU内恢复时间和术后辅助呼吸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麻醉诱导到术后1d的各时间点,试验组的CK—MB、eTnI、丙二醛含量、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提高,开放主动脉及术后1d时,CK—MB及eTnI降低比较明显(P〈0.05);在停止辅助循环及手术截止时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并未发现其他危险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体外循环下非糖尿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010年3月2日~2011年3月5日,选择156例择期首次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76例;实验组术中静脉持续泵入胰岛素,使血糖术中控制在4.0~11.0mmol/L,术后在3.9~12.0mmol/L;对照组术中血糖变化不作处理,术后控制在3.9~12.0mmol/L。分别于切皮前(T1)、主动脉开放后2h(T2)、主动脉开放后12h(T3)、主动脉开放后24h(T4)、主动脉开放后48h(T5)抽取桡动脉血,测量肌钙蛋白I(eTnI)水平。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及术后48h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实验组为75.00%,对照组为27.63%,实验组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cTnI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各个时刻实验组cTnI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术后48h内正性肌力药物应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多巴胺用量、肾上腺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外循环下非糖尿病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持续胰岛素泵入治疗,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结合瓣膜置换治疗后天获得性心脏瓣膜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后天获得性心脏瓣膜病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瓣膜置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射频消融治疗。结果两组均无死亡患者,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LAD、RVEDD、LVEDD及EF值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后天获得性心脏瓣膜病是目前的有效治疗方法,而射频消融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从而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于亦华 《中国药师》2011,14(8):1174-1175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各种心脏手术后2~6h,治疗组应用磷酸肌酸注射液0.20~0.25g·kg^-1·d^-1,对照组输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在术前、术后测定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观察术后升压药应用、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心功能和术后ICU留住时间等指标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天、第5天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1(cTnL)浓度降低,使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患者例数减少,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及左室射血分数增高(P〈0.05),ICU住院天数缩短。讨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应用磷酸肌酸注射液,对心肌缺血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升压药的使用,缩短ICU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3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分为有室性心律失常(A组,23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B组,212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程≥15年、心功能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0%、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阻断时间≥140 min、主动脉瓣置换术和术后24‐h循环不稳定( P<0.01或P<0.05)。结论患者病程、心脏病变严重程度、围术期及术后处理均影响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联合外周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 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术后心肌微循环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 不同给药方式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尼可地尔组于PPCI术中开通靶血管即刻予冠状动脉注射尼 可地尔并静脉持续泵入24 h,对照组于PPCI术中予冠脉注射生理盐水并静脉持续泵入24 h。主要观察指标为PPCI 术后即刻冠脉血流及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包括介入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计数(CTFC)、再灌注心律失常、 ST段回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达峰时间及峰值,次要观察指标为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左 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内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心率、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 组相比,PPCI术后尼可地尔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比例、慢血流/无复流比例、住院期间MACE比例、CTFC、CK-MB 峰值降低;TIMI 3 级血流患者比例、CK-MB 达峰时间提前至 14 h 内的比例、ST 段回落的比例均明显增加(均 P< 0.05)。2组患者住院期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联合外周静脉应用尼可地尔有助于实现 STEMI患者PPCI术后梗死血管的血运重建,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限制梗死面积,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 肌微循环和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对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rhBNP组( n =106)和对照组( n =104)。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rhBNP组于术前2 h应用rhBNP,首先以1贩.5μ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后以0.01μg· kg-1· min-1持续静脉泵入72 h。分别于术前、术后8 h、24 h及3 d测定2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肌钙蛋白I ( cT-NI)、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及白介素-8(IL-8)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K-MB、cTNI、NT-proBNP和IL-8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者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结果2组术前血清CK-MB、cTNI、NT-proBNP、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rhBNP组术后8 h2、4 h血清CK-MB峰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8 h、24 h及3 d血清cTNI峰值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术前血清NT-proBNP、IL-8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rhBNP组术后8h、24h和3d NT-proBNP、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rhBNP治疗组PCI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冠心病择期PCI术前给予rhBNP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和影响炎症因子对PCI术后心肌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对婴幼儿心脑的损害。方法60例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TOF根治术婴幼儿按主动脉阻断时间分为小于等于45min组13例和大于45min组47例。观察2组心肌电生理指标、正性肌力药用量,分别与转流前、开放循环后30min、12h,取静脉血检测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大于45min组患几年龄小、体重低、射血分数小、窦性心律恢复长、多巴胺用量多,而且手术前、主动脉开放后30min、术后12h CK-MB、血清cTnⅠ、S-100β和NSE均高于小于等于45min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相关分析显示主动脉阻断时间与年龄、体重和射血分数负相关,与手术前、主动脉开放后30min、术后12h CK-MB、血清cTnⅠ和NSE正相关,与主动脉开放后30min、术后12h血中S-100β蛋白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如果除去年龄、体重、左心室射血分数和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手术前、CK—MB、血清cTNⅠ、NSE正相关,与主动脉开放后30min CK—MB、血清cTnⅠ、S-100β和NSE正相关,与术后12h血清cTnⅠ、S-100β和NSE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儿病情重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长均为造成患儿心脑损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法将8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取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则行丙泊酚全程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主动脉开放后2、8、24、48 h时cTnI、CK-MB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能明显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且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 将在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行先心病房室修补术婴幼儿4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使用七氟烷与舒芬太尼及罗库溴铵麻醉,对照组患儿使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及罗库溴铵麻醉;比较术后两组在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复跳情况及各时段cTnI及CKMB水平值情况差异.结果 两组在转机、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复跳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与ICU停滞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各阶段cTnI及CKMB水平值变化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七氟烷麻醉能使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cTnI和CKMB有所降低,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腺苷与双嘧达莫预适应在心肺转流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腺苷与核苷转运抑制剂双嘧达莫药理性预适应在心脏直视术心肺转流(CPB)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5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腺苷组转流前微量泵入腺苷;联合组术前口服双嘧达莫,余同腺苷组;双嘧达莫组仅口服双嘧达莫;对照组泵入同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2、6、16 h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 I)、丙二醛(MDA);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结果 腺苷组术后多巴胺用量少,开放后2 h CK-MB、6 h MDA,开放后cTn I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联合组开放后CK-MB、cTn I、MDA均降低.结论 外源性腺苷预适应有显著心肌保护作用,核苷转运抑制可增强这一作用,内源性腺苷对心肌保护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痛发病6 h内并确诊为ST段抬高的AMI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发病前48 h内有无心绞痛史,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溶栓后,测定CK、CK-MB、EF以及住院期间发生左心衰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梗死前48 h内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有较低的CK、CK-MB峰值活性,住院期间泵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且EF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STEMI合并CS(STEMI+CS)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和心率(HR),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血清氧化应激参数,包括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分别经2种治疗方案治疗后心功能评价指标MAP、CO、LVEF、CI和SV均显著增加(P<0.01),HR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MB、AST、MYO和cTNI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治疗后MAP、CO、LVEF、CI和SV分别增加了15%、7%、12%、12%和9%(P<0.01),HR降低了5%(P<0.01),血清LDH、CK-MB、AST、MYO和cTNI分别降低了9%、42%、28%、34%和25%(P<0.01),实验组治疗后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效果。氧化应激参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血清MDA、GSH-Px、CAT和SOD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实验组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GSH-Px、CAT和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治疗后MDA降低了47%(P<0.01),GSH-Px、CAT和SOD分别增加了26%、42%和29%(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改善STEMI+CS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改善血清氧化应激参数,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效果,参麦注射液改善STEMI+CS患者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