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3月2~4日,第94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在日本横滨市举行。此次会议由横滨市立大学市民综合医疗中心主办,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共计1800人参与。会议讲题总计1031篇,其中约15%来自中国。主要内容包含(1)新版日本《胃癌治疗规约》修改要点;(2)第6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的修订及其影响;(3)胃癌手术的发展方向。发表关于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的RCT研究——JLSSG0901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为残胃癌术中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普外-儿外科2004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由同一手术者进行残胃癌根治术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等距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同期原发性胃癌患者50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中所清扫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与原发性胃癌患者相比,残胃癌患者联合脏器切除率较高〔54.55%(12/22)比14.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9,P=0.000)。在淋巴结转移方面,残胃癌患者淋巴结总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性胃癌患者〔30.56%(103/337)比22.13%(208/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3,P=0.002);微转移方面,残胃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高于原发性胃癌〔2.97%(10/337)比1.49%(14/9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9,P=0.086)。残胃癌患者No.10淋巴结总转移阳性率较原发性胃癌患者高〔52.17%(12/23)比17.39%(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P=0.013);残胃癌患者No.10的12个转移淋巴结中有4个微转移,原发性胃癌中未检出微转移淋巴结。残胃癌空肠系膜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5.71%(5/14)。结论残胃癌有其独特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术中应行D2淋巴结廓清术和空肠系膜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应重点对No.10淋巴结进行清扫,必要时行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3.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自2001年3月制定以来进行了5次修订,其建立在日本大量经验性数据基础上,采用教科书形式介绍,但第5版《胃癌治疗指南》体现出从经验外科向循证医学外科的转变,包括非治愈性胃癌的减瘤手术、网膜囊外切除、近端和胃体部癌合并脾切除、胃癌侵犯食管的手术入路问题等,采纳了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研究结果。推荐cStageⅠ胃癌为腹腔镜手术适应证,而对于进展期胃癌正在进行MRCT(JLSSG0901)研究,有待结果发表。改变单一手术模式,注重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于临界可切除的高度淋巴结转移病例,进行新辅助化疗(SP方案)2~3疗程后,再行D2+No.16淋巴结清扫。对于胃癌腹膜转移的腹腔镜诊断标准以及食管胃结合部癌和残胃癌区域淋巴结定义和清扫范围,指南提出了日本标准,有待循证医学检验。  相似文献   

4.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32例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合理手术范围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早期胃癌手术占同期胃癌切除病例的7.6%;第一、二站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6%和3.1%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有:①肿瘤大小;②深达度;③大体分型;④组织学类型。本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95%。作者强调合理手术范围之重要。对于早期胃癌的绝大多数清扫第一、二站淋巴结即可,如若任意扩大清扫范围,有降低生存率之虞。  相似文献   

6.
胃的淋巴回流系统特殊而复杂,研究观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以正确评价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程度一直在困扰着我们。19世纪末,当人们开始认识到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以单纯的胃切除术治疗胃癌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时,许多欧美学者就着手研究胃的淋巴回流系统,探索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当时已经发现,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不仅在胃周,也常出现在胰腺上缘等部位。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现代腹腔镜外科问世医患以来,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微创治疗优势迅速得到了医患的广泛认同.近十余年来,外科医师对新技术的追求使得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一种医疗水准的象征,同时在腹腔镜器械不断更新和发展等商业因素推动下,目前几乎所有的腹部外科手术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在残胃癌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远端残胃癌患者63例,行D_2行淋巴结切除23例,非D_2淋巴结切除40例,并行脾切除30例,未行脾切除33例。观察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分析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和长期预后。结果D_2淋巴结清扫术和非D_2淋巴结清扫术切除淋巴结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6.5±1.5)枚和(7.7±1.4)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1/pT2肿瘤患者脾门区域无淋巴结转移,pT3/pT4肿瘤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4例;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切脾组生存率高于保脾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D_2淋巴清扫术组生存率高于非D_2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对晚期(pT3/pT4)残胃癌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9.
10.
第 44届日本手外科学会年会于 2 0 0 1年 5月 10日~ 11日在大阪市大阪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届年会是新世纪日本手外科界的第一次大聚会 ,共有 40 0余人出席了会议 ,其中包括日本手外科元老津下健哉在内 ,会议共收到稿件 3 81份 ,大大多于以往的年会。经过评审 ,入选论文共计 3 3 4篇 ,其中大会交流 12篇 ,小会交流 2 40篇 ,展板交流 82篇。此次会议设立两个研讨专题 ,“显微外科技术在手外科中的应用”和“手外科的麻醉方法” ;另外设立了四个讨论议题是“上肢风湿性关节障碍的治疗”、“有可能应用于临床的周围神经的基础研究”、“手外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增强CT(MDCT)对进展期胃癌(AGC)手术根治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分析70例AGC患者MD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判断N2(第7、8和9组)淋巴结转移及脏器受侵情况,并将CT判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8例因手术禁忌证无法行手术治疗。MDCT术前判定N2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2.0%(46/50),特异性为75.0%(9/12),准确性为88.7%(55/62)。MDCT术前判定存在N2或以上淋巴结转移者81.6%(40/49)行D2以上扩大根治术;判定N2淋巴结无转移者92.3%(12/13)行标准D2根治术。结论MDCT对诊断AGC N2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侵犯有重要价值,对AGC手术根治程度的判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胃癌分期方法采用TNM和日本胃癌研究会(JRSGC)分期法,而Dukes分期常用于结直肠癌,是较为简易的评估方法。本文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0年12月间86例行D2和D4式(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淋巴结受侵数目进行改良的Dukes分期,阐明胃癌Dukes分期的临床病理特征。1.临床病理资料:本组86例患者,行D2式胃癌根治术52例,D4式34例,术中无1例死亡。患者年龄、性别、癌肿的位置、大小和胃切除方式见表1,病理特征见表2。收集的淋巴结按各站分类送病理检查,计阳性淋巴结数。如有1个淋巴结阳性,则认为该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经…  相似文献   

13.
第4届国际胃癌大会(4th 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congress,IGCC)于2001年4月29日~5月2日在美国纽约召开,参加交流的基础研究内容涉及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胃癌分子病理和免疫学、胃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及其有关预后检测指标等研究。现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日本胃癌协会(JGCA)的胃癌治疗指南(指南)将内镜下手术及改良的胃切除术作为早期胃癌(EGC)的治疗手段。内镜下手术适用于淋巴结转移机会极小的早期癌,而在治疗淋巴结转移机会较大的早期癌时,更倾向于改良的缩小淋巴结清扫术。本研究日的在于探讨胃癌治疗指南颁布后,日本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趋势及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胃癌手术前化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早期胃癌可以完全治愈,但其可能性随肿瘤向晚期进展而呈线性下降。多年来,为了改善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医学界的内、外科均投入了大量研究。外科学界的努力主要在于设法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同时进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为了取得更好的根治效果,开展了扩大手术范围如左上腹内脏切除术(left upper abdominal evisceration,LUAE)或附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廓清的胃切除;甚至对胃癌并肝广泛转移的患者施行胃癌根治术和原位肝移植术。但即便如此,有远处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仍然有很高的复发率,预后不良。这些事实提示,应把胃癌远处淋巴结转移视为全身性疾病,单独手术对疗效的提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进展期胃癌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评价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范围与生存率的关系。 方法 共施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 15 8例 ,其中在D2 、D2 + 或D3 的基础上再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PALD组 )共 73例 ,未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非PALD组 )共 85例。 2组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而PALD组的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均较非PALD组更晚期。 结果 PALD组手术时间为 (2 80± 93)min ,非PALD组为 (2 4 5± 91)min(P <0 0 1)。输血量PALD组为 (6 93± 32 4 )ml,非PALD组为 (46 0± 375 )ml(P <0 0 1)。 2组均无吻合口瘘、胰瘘、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除PALD组腹泻发生率较高外 ,其他并发症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组中淋巴结阴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ALD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有助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 ,且其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限制性手术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田宝才 《中国科学美容》2011,(24):172-172,178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病因、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经验.方法 选取2001年4月~2006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残胃癌患者31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根治手术,术后1年患者生存率为84.61%,5年生存率为15.38%.有9例患者接受了姑息性治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4±2.1)个月.剩下的10例患者没有进行手术,其中化疗7例,平均生存时间为(6.1±1.7)个月,其余的3例放弃了治疗,生存时间分别为13、19、32d.结论 根治术能够延长残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残胃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近年来胃癌外科的发展趋势。自1994年日本Kitano首次报道早期胃癌行腹腔镜胃切除术以来,由于术后微创优点明显,远期疗效满意,早期胃癌腹腔镜下根治性手术在日本、韩国等国家逐步得到推广。1997年Goh等将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成功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此后有关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报道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远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545例远端1/3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浸润深度进行分层,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结果 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38.2%(208/545).黏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0%(2/99),且均局限于第1站淋巴结.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8.9%(18/95),明显高于黏膜癌(P<0.01);其中第2站淋巴结中No.7,8,9组转移率分别为5.3%(5/94)、3.2%(3/94)和1.1%(1/89);此外,有3.2%(3/95)的患者出现除No.7,8,9组之外的第2站淋巴结转移,包括No.1,11p,No.12淋巴结.当肿瘤浸润至肌层或更深层时,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对于远端1/3胃黏膜癌,D1清扫即可;对于浸润肌层或更深层的肿瘤,应行标准D2清扫;而对黏膜下癌,需要扩大D1+清扫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