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肌后徙6~8mm,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2.6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辏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取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矫治交替性外斜视,取得了良好的眼位矫正,大多数病例建立了双眼视功能。现将我院3年来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91年至1993年有详细病例记载共85例,年龄6一12岁54例。男性56例,女性29例。有屈光不正者58例。其中远视散光42例,近视散光16例,大多数为远视散光,屈光度十3·00D~+6.00D之间为多,小儿中以中度远视为多见。多数交替性外斜视单眼视力在卫.O~1.2之间。交替性外斜视按运动方面为主的分型,分开过强型61例,辐按不全型14例,基本型10例。手术方法和手术量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矫治大角度外斜视在外直肌超常量徙后时,肌止端后移、肌肉缝线悬吊的效果。方法对65例大角度外斜视在做外直肌徙后时,将肌肉缝线平行外直肌上下缘于肌止端后5 mm处巩膜浅层穿出,测量肌止点与拟行肌肉缝线结扎点后肌肉断端的距离是否与术前拟行后徙量相符,确定后结扎缝线。例如后徙量为11 mm,则肌肉缝线于肌止点后5 mm处巩膜穿出,悬吊量为6 mm时结扎缝线,形如吊床状。结果65例有1例残留5°外斜,其余64例均达到正常眼位。结论采用悬吊方法进行外直肌超常量徒后,既减少了眼外肌与眼球筋膜的大范围粘连及手术操作困难带来的巩膜意外损伤,又达到了矫治大角度外斜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背景 临床上矫正超过50Δ的大角度外斜视时往往需对3条或4条水平直肌进行手术,以避免因外直肌超长量后徙(>7 mm)引起的眼球外转受限.但研究表明,超长量外直肌后徙可有效矫正大角度外斜视,且术后并不出现眼球明显外转受限.这个结果仍有待临床上进行验证. 目的 观察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对大角度外斜视的矫正效果. 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的间歇性或恒定性大角度外斜视患者51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29例为间歇性外斜视,22例为恒定性外斜视.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及术后眼前节、眼底、眼球运动和双眼视功能检查,采用三棱镜加遮盖法测量斜视角大小.依据病史、眼球运动、知觉状态和斜视角度数对患者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术中结合可调整缝线技术,行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比较术眼术前和术后眼位变化、眼球运动情况以及双眼知觉功能.结果 行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者33例,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者18例.术前患者视远(5 m)斜视度为-52Δ~-120Δ,平均(-70.57±16.46)Δ;视近(33 cm)斜视度为-55Δ~-130Δ,平均(-75.65±16.14)Δ.左眼外直肌后徙8~15 mm,平均(11.17±1.67)mm,右眼外直肌后徙9~15 mm,平均(11.28±1.62) rnm,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3~6 mm.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远斜视度为+4Δ ~-14Δ,平均(-3.45±4.20)Δ;视近斜视度为+4Δ~-14Δ,平均(-5.49±3.96)Δ,其中41例术后眼球正位,占80.4%,10例欠矫,未发现过矫者.32例患者术后立体视较术前改善,其中术前无立体视的27例中18例术后获得不同程度的立体视.无一例患者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结论 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可有效治疗大角度外斜视,可减少需要手术的眼外肌数目,术后未发现眼球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5.
自1998~2001年,笔者采用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徙后术治疗大角度外斜视35例,感觉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1998~2001年,笔者采用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徙后术治疗大角度外斜视35例,感觉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超常量内直肌后徒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徒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向后徒6-8mm,要后随访6-18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徒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雯  荣翱 《临床眼科杂志》2007,15(5):440-44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观察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施行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44例患者术后获得正常眼位,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结论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减少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对大角度外斜视多采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但在手术实践中我们感到,在超常量后徙外直肌时,无论是角膜缘结膜梯形切口还是跨肌肉结膜切口,切口较长,结膜损伤多;同时,由于向眼球后方过多分离眼球筋膜、肌间膜,易造成广泛粘连,而且手术操作较困难。有文献报道采用外直肌悬吊后徙术矫治大角度外斜视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改良Parks切口则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瘢痕细小、隐蔽、无碍美容等优点。为减少组织损伤,我们在2006年采用改良Parks结膜切口联合外直肌悬吊后徙矫正大角度外斜视20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条外直肌后徙治疗小角度外斜视的效果.方法25例斜角15~20Δ外斜视病人,施行单条外直肌后徙10~12nm,平均手术量11mm,手术平均年龄8岁,术前平均斜视角18Δ,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术后6周眼位:正位或残留小角度外斜≤4Δ,平均矫正斜角16Δ.术后6个月后10例正位,9例-4Δ~-8Δ外斜视,6例外隐斜.结论单条外直肌大量后徙治疗15~20Δ外斜视是有效的,具有安全、简便及全麻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外斜视患者并不少见,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取首选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治疗原发性外斜,简化手术方法,不但取得了满意的眼位矫正,并部分病例建立起双眼视功能,减少了手术难度,现初步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87年—1990年有详细病例记载共71例,年龄在5—35岁,男性45例,女性26例,有屈光不正者34例。斜视分型:原发性外斜视分为恒常性和间歇性两大类。恒常性外斜19例,间歇性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和上直肌后徙并移位治疗重度外斜视合并垂直分离性斜视( DVD)的效果。方法回顾近3年来对18例(36只眼)大于25°的外斜视合并DVD的患者施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9~12 mm,上直肌后退6~10 mm并鼻侧移位半个或一个肌腹的手术,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术后眼位:15例正位,2例外斜视欠矫,1例外斜视过矫,DVD治疗效果基本满意。有4只眼外转不足1~2 mm,其余眼球运动协调。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和上直肌后徙并移位治疗重度外斜视合并DVD操作简便快捷,损伤小,一次手术成功率高,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对中、小度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期间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斜视度为15^△-35^△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69例。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患儿注视6m和33cm的斜视度,根据看远斜视度定量行7-10mm单眼外直肌后徙术。随访时间≥6个月。手术前后采用Worth四点灯检查中心和周边融合,采用Titmus立体视图测定立体视锐度。疗效评价标准以眼位-8^△-0^△为正位;第一眼位与侧向注视的斜视度相差≥10^△为非共同性阳性。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3d和≥6个月随访正位率分别为81%和62%,欠矫率分别为12%和36%。斜视度为30^△、35^△(外直肌后徙9.5-10mm)者欠矫率较高。术前与术后远期随访比较,具有正常中心融合和周边融合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P〈0.01;X^2=14.0,P〈0.01),术后明显高于术前;具有正常立体视功能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P〈0.01),术后明显高于术前。术后远期随访未见眼位非共同性阳性者。结论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斜视度为15^△-25^△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LR)与外直肌后徙术(LR)对集合不足型外斜视[CIX(T)]患者的 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由同一术者施行的斜视矫正术的CIX(T)患者101例,根据术式分为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BLR) 组44例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组57例,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行不同术式的患者术后视近斜视 角、视远斜视角及远近斜视角度差(NDD)。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统 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NDD较术前的改善量在S-BLR组和BLR组分别为(8.0±3.3)棱镜度(PD) 和(6.1±4.0)PD,S-BLR组较BLR组对NDD的改善更明显(Z=-1.995,P=0.046)。术后3个月,视近 斜视角S-BLR组为(-5.1±5.5)PD,较BLR组的(-8.3±5.8)PD明显减小(Z=-2.882,P=0.004)。视 远斜视角在S-BLR组与BLR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正位率在S-BLR组为82%, 高于BLR组的53%(χ2 =9.34,P=0.002)。S-LR前后,S-BLR组患者上视及下视斜视角度差及黄斑中 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R对CIX(T)的视近斜视角及NDD疗效优 于L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外斜视的治疗一般采用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或二者联合手术,但常规的手术量矫正的外斜度数有限,对大度数外斜常需在双眼多条肌肉上手术。我们对32例大度数的共转性外斜视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外斜视的治疗一般采用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或二者联合手术,但常规的手术量矫正的外斜度数有限,对大度数外斜常需在双眼多条肌肉上手术.手术效果很难令人满意。笔者对32例大度数的共转性外斜视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外斜视的效果.方法对36例(72只眼)大于25°的共转性外斜视患者施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mm,加或不加内直肌缩短,随访6个月~2年.结果术后眼位,29例正位,5例欠矫,2例过矫.32只眼外转不足2~4mm.结论该手术操作简便快捷,损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1.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 2 8例共 5 4眼 ,男 17例 33眼 ,女11例 2 1眼 ,年龄 5~ 37岁。共同性外斜视 17例 36眼 ,麻痹性外斜视 7例 10眼 ,外斜 V征 4例 8眼。 6例 10眼为二次手术 ,余均为初次手术。2 .检查方法 :术前采用视野弓法反复仔细测量斜视度 ;同视机检查同时知觉、融合及立体视功能 ;眼球外转角膜缘超过外眦为外转功能过强。斜度为 2 2°~ 5 3°,3例有同时视功能 ,12眼呈不同程度外转功能过强。3.手术方法 :按照外直肌后徙 1mm可以矫正 2°的原则尽量于功能差的眼优先手术 ,首选单眼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最大为 16 mm,最小为 8mm,…  相似文献   

19.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在某些大角度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在某些类型大角度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01/2008-07在外斜视矫正术中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的临床病例48例,其中分开过强型外斜视29例,知觉性外斜视16例,麻痹性外斜视3例。所有病例外斜视度数均>40△。手术原则是尽量在2条肌肉上完成斜视度的矫正。分开过强型外斜视先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0~9.5mm),残余度数再行一眼内直肌缩短术。知觉性外斜视手术首选视力较差的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0~12mm)加内直肌缩短(6~8mm),若矫正不足再行对侧眼外直肌后徙术。动眼神经不全麻痹者行麻痹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12~13mm)加内直肌大量截除(10mm)。结果: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外观良好,29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中,23例正位,6例欠矫;16例知觉性外斜视中13例正位,2例欠矫,1例过矫;3例麻痹性外斜视中,1例正位,2例欠矫。所有欠矫或过矫均在±8~±15△,均不需要二次手术。所有病例中3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和2例知觉性外斜视出现轻度外转不足,外转时角膜缘距外眦角约2~3mm;3例麻痹性外斜视外转不足均在3~4mm。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对大度数的分开过强型外斜视,知觉性外斜视及麻痹性外斜视效果满意,避免了损伤过多的眼外肌,增加了外斜视矫正术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超常量内,外直肌后退术治疗大度数水平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常规量内、外直肌后退术联合缩短术,治疗大度数水平斜视,经观察证明,往往存在着斜视度矫正不足的问题,而且在手术中常常产失使病人难以忍受的痛.近几年来,我们经过临床观察总结,并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矫正大度数水平斜视进行了改进,提出用超常规量的内、外直肌后迟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我院自1990—1995年以来对54例大度数水‘平斜视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1.常规量后退组:共计18例,36只眼,男8例,女10例.年令最大30岁、最小12岁.其中,交替住内斜11例,共转性外斜7例.内斜视中行双眼内直肌后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