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隐丹参酮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内、外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采用溴脱氧尿苷(BrdU)掺入免疫荧光实验考察隐丹参酮(0.5~8μmol·L-1)作用24 h对MDA-MB-231细胞(密度5×105/孔)增殖的影响;应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观察隐丹参酮(0.5~8μmol·L-1)作用24 h对肿瘤细胞(密度1×105/孔)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考察隐丹参酮(0.5~8μmol·L-1)作用24 h对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钙黏素和N-钙黏素表达的影响;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观察隐丹参酮(0.5~8μmol·L-1)作用6 h对MDA-MB-231细胞(密度为1×105/孔)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体内再应用斑马鱼肿瘤转移模型研究隐丹参酮(0.125~2μmol·L-1)作用6天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转移数目及转移距离的作用来考察其对体内肿瘤转移的影响。结果:在体外,隐丹参酮在0.5~8μmol·L-1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DA-MB-231BrdU阳性细胞的比例,抑制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中迁移细胞的数目,增加E-钙黏素的表达,同时降低N-钙黏素的表达,并抑制NF-κB的相对启动子活性。在体内,隐丹参酮在0.125~2μmol·L-1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减少MDA-MB-231乳腺癌细胞远端转移的数目,降低转移的最远距离。结论:隐丹参酮在体内外均有显著的抗乳腺癌转移作用,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还有一定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转录活性从而逆转MDA-MB-23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 CFs)。以脂多糖(LPS)刺激CFs建立脓毒症心肌损伤体外模型,以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预处理CFs 30 min后,给予LPS刺激,设对照组,LPS模型组,LPS+不同浓度TSA(2μmol/L、10μmol/L、50μmol/L)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CFs的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和IL-18的含量。结果:LPS刺激24 h后,CFs的NLRP3蛋白的表达水平最高。LPS模型组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LPS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10μmol/L、50μmol/L)处理组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丹参酮ⅡA处理组的IL-1β和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LPS模型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抑制LPS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内NLRP3/Caspase-1炎症反应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这可能是其保护心肌细胞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盾叶木中具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活性的三萜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明  王素娟  李帅  杨永春  石建功  叶菲  田金英 《中草药》2006,37(8):1128-1131
目的研究盾叶木Macaranga adenantha枝的化学成分并进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和人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用硅胶和凝胶色谱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学等方法鉴定结构;分别以体外酶学方法和MTT法测定化合物PTP1B抑制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盾叶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Ⅰ)、3β-乙酰基齐墩果酸(Ⅱ)、3β-乙酰基齐墩果酸甲酯(Ⅲ)、3β,28-二羟基-12-烯-齐墩果烷(Ⅳ)、2α,3β-二羟基齐墩果酸(Ⅴ)、3β-乙酰氧基-11-烯-齐墩果烷-28,13-内酯(Ⅵ)、3β-乙酰氧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烷-28,13-内酯(Ⅶ)、3β-O-乙酰基木油醇酸(Ⅷ)。化合物Ⅰ, Ⅳ, Ⅴ抑制PTP1B酶的IC50分别为(7.2±0.3)、(12.4±5.5)、(6.2±0.9)、(7.6±1.7)μg/mL,所有化合物抑制几种肿瘤细胞的IC50均大于10μg/mL。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为PTP1B酶抑制剂,所有化合物均无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
多管藻总酚降血糖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全文  张婷  刘珂  范晓  韩丽君  李小荣 《中草药》2007,38(3):415-418
目的研究多管藻总酚(total phenols from Polysiphonia urceolata,TPPU)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及空腹血糖的影响,并探讨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观察TPPU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测定TPPU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抑制活性;正常小鼠ig给药,测定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ig给药,测定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结果TPPU15g/L能够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率达75.12%;有明显的体外抑制PTP1B活性的作用,其IC50为5.7μmol/L;TPPU对正常小鼠无降血糖作用,但可使糖耐量曲线趋于平缓;能够显著提高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糖耐量,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结论TPPU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活性为导向,筛选蛹虫草子实体有效部位,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检测其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硅胶色谱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蛹虫草子实体进行分离纯化,检测各组分对PTP1B的抑制活性;应用核磁碳谱、氢谱数据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利用MTT法检测单体化合物对PC12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试剂盒检测单体化合物对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发现5个对PTP1B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将其中活性最高的成分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8鞘氨醇(5),其对PTP1B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为(3.42±0.59) μmol·L-1。该单体化合物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首次以抑制PTP1B活性为导向,在蛹虫草中分离得到脑苷脂类单体化合物,其具有抑制PTP1B作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蛹虫草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脂多糖(LPS)诱导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影响。方法:以100μg/L的LPS激活培养巨噬细胞株RAW 264.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1、5、25μmol/L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HMGB1释放和HMGB1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腹腔内注射LPS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观察使用10mg/kg剂量的丹参酮ⅡA后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的影响。HMGB1含量和mRNA表达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和RT-PCR检测。结果:5、25μmol/L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LPS诱导后巨噬细胞HMGB1的释放(P<0.05,P<0.01),丹参酮ⅡA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注射LPS后24、48h)血清HMGB1水平(P<0.01),但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的HMGB1 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丹参酮ⅡA对LPS诱导后HMGB1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参酮Ⅰ对内毒素脂多糖(LPS)激活后巨噬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和脓毒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00μg.L-1LPS激活培养巨噬细胞株RAW264.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观察3.6~18.0μmol.L-1丹参酮Ⅰ对两种巨噬细胞HMGB1释放和巨噬细胞株RAW264.7HMGB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丹参酮Ⅰ对术后不同时间脓毒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Ⅰ明显抑制LPS激活后巨噬细胞HMGB1的释放和HMGB1mRNA的表达,降低脓毒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并明显提高存活率。结论丹参酮Ⅰ有抑制巨噬细胞释放HMGB1和保护脓毒症小鼠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茎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酶标仪测定不同萃取部位和单体化合物的PTP1B抑制活性。结果从黑果悬钩子茎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苷(1)、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异槲皮苷(3)、金丝桃苷(4)、(-)-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5);从叶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类叶升麻苷(6)、鞣花酸(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黑果悬钩子中分离得到。不同的萃取部位均有一定的PTP1B抑制活性,化合物6表现出较好的PTP1B抑制活性,IC_(50)为(27.41±0.61)μg/m L,推测该化合物可能是叶的醋酸乙酯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绒毛鼠尾草脂溶性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尚志  李菁  史庆龙  葛发欢 《中药材》2004,27(10):735-736
目的:绒毛鼠尾草与山东产丹参的脂溶性活性成分在收率及有效成分含量上作一比较.方法: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两种药材脂溶性活性成分总丹参酮进行提取.并用HPLC法测定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的含量,比较了两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结果:绒毛鼠尾草比山东丹参脂溶性活性成分含量高,是提取分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极好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张楠楠  王倩  高洁  李红艳  韩彦琪  邹敏杰  白钢 《中草药》2012,43(12):2440-2447
目的 探讨丹参抗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有效成分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备丹参多种提取物及萃取部位;以抗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增殖的活性为导向,MTS法筛选活性部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UPLC-Q/TOF法分析丹参活性成分;通过反向对接预测试药抗细胞增殖的机制,RT-PCR检测caspase-3、MAP2K1、MAPK1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丹参石油醚提取部位有较强的抗HSF增殖的活性,能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的比例,降低增殖指数(PI),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丹参酮类化合物;反向对接预测结果显示,丹参酮类化合物抗HSF增殖机制主要与调节caspase-3和MAP2K1等靶点及其相关通路有关;隐丹参酮能够上调caspase-3基因的表达,下调MAP2K1、MAPK1基因的表达,与预测结果相吻合.结论 丹参抗HSF增殖作用的机制与丹参酮类成分调节MAPK、VEGF等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酮对脂多糖诱导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脂多糖 (L PS)对人胚胎肾细胞 (HEK2 93细胞 )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CHO- K1细胞 )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的影响及丹参酮对 L PS刺激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 L PS诱导 NF- κB激活及丹参酮对 NF- κB活性的影响。结果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 L PS可明显增强 NF- κB活性 (P<0 .0 5 ) ,而丹参酮可抑制这种激活作用 (P <0 .0 5 ) ;转染 L PS受体 Toll样受体 4 (TL R4 )则使 L PS引起的 NF-κB活性增强 (P <0 .0 5 ) ,丹参酮可减轻这种激活作用 (P <0 .0 5 )。结论 :丹参酮可部分拮抗 L PS导致的 NF-κB激活作用 ;TL R4是 L PS激活细胞的关键受体 ,丹参酮的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了 TL R4对 L PS的识别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I、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测定丹参酮I、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对B16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MTT法)及显微镜细胞观察法检测丹参酮I、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丹参三种成分对B16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2.5μg/m L、5μg/m L、10μg/m L、20μg/m L、30μg/m L)的丹参酮I、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均能显著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活性,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丹参酮I的抑瘤效果最显著,其72 h的IC50仅为0.25μg/m L。高浓度(30μg/m L)的丹参酮I、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均可在作用24 h后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阻滞于G1期,但其作用效果不显著。结论:不同浓度(2.5μg/m L、5μg/m L、10μg/m L、20μg/m L、30μg/m L)的丹参酮I、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均能显著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活性并阻滞其细胞周期,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浓度(30μg/m L)的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均可显著引起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凋亡,其中丹参酮I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迷迭香活性提取物鼠尾草酚抑制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雌激素受体ER-α、ER-β特异性拮抗剂MPP、PHTPP为工具药,采用MTT法观察鼠尾草酚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鼠尾草酚对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的表达情况。结果1×10~(-4)~1×10~(-7)mol/L鼠尾草酚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减弱,被ER-α拮抗剂增强,被ER-β拮抗剂减弱;鼠尾草酚使MCF-7细胞产生S期阻滞现象,同时使Cyclin B1表达减少。结论鼠尾草酚能抑制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其中ER-β比ER-α起着更主要的作用;同时,鼠尾草酚能使MCF-7细胞阻滞在S期可能是其抑制MCF-7细胞增殖、分裂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青荚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阐明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中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1B)抑制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从四川芦定县和平武县采得青荚叶样品A和B,运用多种层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渡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的鉴定。结果:样品A的95%乙醇提取物按极性分段后,HC、HE、HF、HG部分具有强的抑制PTP1B活性。从样品A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1-9)。样品B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显示PTP1B抑制活性OC504.63g·mL-1),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10.14)。鉴定它们为谷甾醇(1)、廖胡萝卜奇(2)、羽扇豆醇(3)、桦木醇(4)、桦木酸(5)、棕榈酸甘油酯(6)、桂皮酸(7)、6aH-4-烯-3-酮-豆甾醇(8)、6aH-4-烯-3-酮-豆甾醇(9)、P-menth-2-en-1β,4β,8-triol(10)、blumenolA(11)、2’,3’,4’,5’,6'-五羟基查尔酮02)、洋芹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3)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4)。结论:除了化合物13与14,其余均是在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据报道化合物5有PTP1B抑制活性,但考虑其在植物中的含量,青荚叶中的活性戍分有待进一号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海藻中溴酚化合物的蛋白酪氨酸磷脂酶1B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对海藻天然产物进行活性筛选,寻找蛋白酪氨酸磷脂酶1B(PTP1B)抑制剂,为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治疗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方法:以PTP1B为靶点,采用分子克隆谷胱苷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 S transferase, GST)融合蛋白的方法,重组表达获得PTP1B,通过高通量筛选模型对海藻中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采用LOGIT法计算LD50。结果:来源于松节藻和小黏膜藻的溴酚类化合物4-二溴-5-(甲氧基甲基)-1,2-二苯酚(1),2-甲基-3-(2,3-二溴-4,5-二羟基)-苯丙醛(2),3-(2,3-二溴-4,5-二羟基苯)-4-溴-5,6-二羟基-1,3-二氢异苯并呋喃 (3)表现出显著的PTP1B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4,4.5,2.8 μmol·L-1。结论:首次对溴酚化合物作为PTP1B抑制剂进行研究, 海藻中的3个溴酚类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PTP1B抑制活性,有开发成新型抗糖尿病海洋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HPLC法同时测定妇炎康片中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芍药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润 《中成药》2013,35(1):93-96
目的建立妇炎康片(丹参、赤芍等)中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芍药苷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妇炎康片甲醇提取物采用RP-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ODS C18,流动相为乙腈-0.0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结果丹酚酸B、芍药苷及隐丹参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02 0~2.510 0μg,0.471 0~2.350μg,0.040 0~2.20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6%、98.33%、98.96%;RSD分别为0.53%、0.34%、0.9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妇炎康片中丹酚酸B、芍药苷及隐丹参酮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绒毛栗色鼠尾草Salvia castanea f. tomentosa Stib.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绒毛栗色鼠尾草根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弥罗松酚(1)、柳杉酚(2)、新丹参内酯(3)、6,7-dehydrosempervirol (4)、16,17-二氢睾酮A (5)、△~1-丹参酮Ⅱ_A(6)、1,2-二氢丹参酮Ⅰ(7)、丹参酮Ⅱ_A(8)、丹参内酯A (9)、隐丹参酮(10)、15,16-二氢丹参酮Ⅰ(11)。结论化合物4~6、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韩凤梅  梁智军  陈勇 《中草药》2005,36(1):138-140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Ⅱ型糖尿病相关蛋白,是治疗Ⅱ型糖尿病一个重要的潜在靶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是要寻到对PTP1B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有效抑制剂。目前,有一些关于PTP1B抑制剂的文献报道,但这些抑制剂对PTP1B的选择力不够强。中药中有很多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有降血糖作用,但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还不很清楚,可能是中药制剂中的某个或某些成分与机体中PTP1B或其他糖尿病相关蛋白发生了作用等。开展药效学和基因芯片研究有利于深入探讨中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型糖尿病相关蛋白,是治疗型糖尿病一个重要的潜在靶点。型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是要寻到对PTP1B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有效抑制剂。目前,有一些关于PTP1B抑制剂的文献报道,但这些抑制剂对PTP1B的选择力不够强。中药中有很多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有降血糖作用,但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还不很清楚,可能是中药制剂中的某个或某些成分与机体中PTP1B或其他糖尿病相关蛋白发生了作用等。开展药效学和基因芯片研究有利于深入探讨中药治疗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_A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以200 μmol/L过氧化氢作用2 h 模拟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分别以丹参酮Ⅱ_A高、中、低剂量在造模前干预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心肌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LDH活性、MDA含量、SOD活力、GSH-Px活力、CAT活力.结果 模型组心肌细胞经200 μmol/L过氧化氢作用2h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高.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_A显著增加心肌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过氧化氢可导致心肌细胞LDH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增加,并使总抗氧化能力(T-AOC)、SOD活力、GSH-Px活力、CAT活力显著降低,丹参酮Ⅱ_A可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LDH活性及MDA含量,增加总抗氧化能力(T-AOC)、SOD活力、GSH-Px活力、CAT活力.结论 丹参酮Ⅱ_A可以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这可能与其增强细胞抗氧化酶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