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回顾分析42例动脉导管未闭外科(patent duct arterious,PDA)治疗效果。方法 ①单纯PDA或同时合并心内畸形,动脉导管小~中,可采用左前或左后外侧胸切口或胸部正中切口结扎(30例单纯PDA,3例合并心内畸形);②动脉导管粗大、钙化或同时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胸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经肺动脉切口闭合(9例);③同期或分期矫治心内畸形。结果术中死亡1例(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其他手术并发症包括小量残余分流2例、短暂声音嘶哑2例、乳糜胸2例。除2例残余分流病例外,其余病例无导管再通,心功能明显改善,痊愈出院。结论单纯结扎简便易行,适用于大多数病例:导管粗大、重度肺动脉高压、怀疑有动脉内膜炎、钙化、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病例,应采用CPB(结合深低温、低流量)下缝闭,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6年7月至1986年6月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38例、心包内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18例(其中合并心内畸2例)。切口方法:自胸骨切迹下1cm起至剑突下3cm处作垂直切口,切开皮肤后,用电刀切开胸骨前方肌肉及骨膜。锯开胸骨应垂直不偏,电凝止血,骨髓部用骨腊涂抹止血。切开心包进行心内手术。若合并PDA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一期治疗PDA和心内伴发畸形。依据导管粗细 ,肺动脉扩张程度 ,采用结扎法和深低温低流量法经肺动脉缝闭PDA。要确认PDA周围的解剖 ,包括主动脉、左、右肺动脉 ,以免误扎。结果 :本组 72例 ,女性占6 7% ;PDA直径 0 3~ 1 8cm。伴发心内畸形中以室间隔缺损为主占 6 0 % ,法洛四联症 18%。死亡 1例 ,系合并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弓离断 ,误扎生命依赖导管。结论 :一期治疗PDA及伴发的心内畸形 ,避免二次手术的损伤 ,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发现恰当处理PDA ,决定治疗的结果 ,需特别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主动脉弓合并心内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同期矫治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双主动脉弓合并心内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和手术结果.结果 4例双主动脉弓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患者中,2例合并法洛四联症,2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手术经正中开胸,在锁骨下动脉远端切断一侧小弓,同时切断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松解气管食管周围组织,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1例术后因呕吐误吸导致病情恶化死亡,其余3例存活,未出现与双弓矫治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双主动脉弓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合并心内畸形的双主动脉弓患者,可经胸骨正中切口同期矫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CPB)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年10月至2008年2月正中切口下120例PDA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其转归。结果术后除右心功能不全2例及术后早期出现声音嘶哑5例外,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经肺动脉切口缝闭PDA是CPB下处理PDA的主要方法,可降低肺部、脑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主动脉弓合并心内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同期矫治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双主动脉弓合并心内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和手术结果。结果4例双主动脉弓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患者中.2例合并法洛四联症,2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手术经正中开胸,在锁骨下动脉远端切断一侧小弓.同时切断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松解气管食管周围组织,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1例术后因呕吐误吸导致病情恶化死亡,其余3例存活,未出现与双弓矫治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双主动脉弓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合并心内畸形的双主动脉弓患者,可经胸骨正中切口同期矫治。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闭合术179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体外循环下闭合动脉导管179例。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切口闭合动脉导管142例;常温体外循环下结扎动脉导管6例;体外循环下阻断动脉导管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内口5例;左胸后外侧切口常温体外循环并行下行切断缝合26例。近期死亡5例(2.8%),远期效果良好。作者就手术适应证、基本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25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59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经验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动脉导管结扎或缝合术以及VSD修补术,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38例,年龄2个月~38岁;合并畸形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下狭窄;瓦氏窦破裂;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等;直接分离结扎导管89例;其余病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其中利用补片修补动脉导管3例;合并畸形均同期手术矫治。结果:全组早期5例死亡,病死率1.9%,1例死于顽固心律失常,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死于手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合并肺部感染,随访3个月~7年,复查心脏超声均未发现VSD残余分流,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一旦明确诊断,应该早期手术治疗,以避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手术中探查和进行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比值测定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制定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VSD合并PDA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胸骨下段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体会。方法选择10岁以下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20例,纵劈胸骨上至第二肋间;1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9例,纵劈胸骨上至第二肋间并向右侧横断。常规体外循环,胸正中小切口第三胸肋关节水平至剑突根部,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h胸液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切口长度约为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的60%。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可以顺利完成部分心内直视手术,美观且保留了胸廓的连续性,无胸骨前凸畸形。  相似文献   

10.
臧其威  陈伟  郑中锋 《山东医药》2007,47(36):57-58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粗大型动脉导管未闭15例。全组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认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粗大型动脉导管未闭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研究在体外循环(CPB)下经右腋下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矫治婴幼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两种术式效果。方法 本研究取2005年9月至2014年9月我科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共126例,平均年龄1.0±0.2岁,平均体重8.5±0.3kg,均为简单型先天性性脏病。分成右腋下小切口组和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CPB时间、术中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正中切口组无手术死亡,术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2周内均恢复,肺不张1例,胸骨愈合不良1例;右腋下小切口组术后传导阻滞3例,均恢复,死亡3例;2均为肺不张致肺部严重感染并全身败血症患者,1例心脏畸形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术中未能正确处理PDA,术后患者低心排而死亡。右腋下小切口组的术后胸液量(50.64±10.81)ml明显小于胸骨正中切口组的术后胸液量(86.11±11.25)ml,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CPB时间、术中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天数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右腋下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畸形安全、有效,能有效地替代正中切口剖胸矫治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术前明确诊断为选择此种切口必要条件,但对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的复杂畸形选择此种切口要慎重。 【关键词】 右腋下小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心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重症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手术方法,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经主肺动脉切口行动脉导管缝闭术12例,手术效果满意。此祛适用于成人粗大型PDA、PDA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DA并感染性心内膜炎、PDA结扎后再通及PDA并存心内畸形。  相似文献   

13.
李洪峰 《山东医药》2002,42(17):28-28
传统的动脉导管未闭导管结扎术 ,多采用标准后外侧开胸切口。此切口创伤大 ,术后疼痛严重及易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我们采用左胸后侧小切口行动脉导管结扎术 2 1例 ,避免了上述切口的不足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 2 1例 ,男 12例、女 9例。年龄 3.5~ 13岁。均经心脏彩超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无合并其它心内畸形。全部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或 /和缝扎术。术中、术后早期血压控制 ,以硝普钠 2 .0~4 .0 μg/ (k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为主。方法 :麻醉成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3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缝闭动脉导管开口,术中无并发症,术后效果好。本文讨论了手术方式,适应症及灌注肺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求更好的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6年10月~2004年6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手术28例。采用三种手术方式,并行转流下分离结扎PDA10例;深低温、微量灌注、心内直视缝合PDA10例;中度低温、瞬间低流量、foley球囊导尿管堵PDA心内直视缝合PDA8例。结果除1例高龄PDA、重度肺高压、肺动脉及PDA管壁硬化,术中缝合PDA因血管较脆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而死亡外,其余病人均康复出院,无导管再通发生。结论如果需要直视闭合PDA,应采用中度低温、瞬间低流量、foley球囊导管辅助下,PDA闭合术。该方法术野清楚,缝合可靠,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低温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心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介入组应用心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29例,均为继发孔中央型;治疗动脉导管未闭23例,其中漏斗型9例、管型13例、窗型1例。介入病人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按照常规方法行封堵术。同期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41例,其中继发孔中央型5例、上腔型22例、下腔型12例、筛孔型2例;动脉导管未闭36例,其中漏斗型9例,管型27例。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术分别采用右前外侧小切口10例、胸腔镜下25例、正中切口11例;动脉导管未闭均采用左后外侧切口结扎术。结果全部病例无死亡。介入组即刻成功率98%(51/52),即刻完全封堵率96%(49/51);窗形动脉导管未闭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在术后有残余分流并血尿,另术后早期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随访1个月~6个月症状均消失。外科组动脉导管未闭1例,在术中有大出血;ASD1例,术后有大量残余分流;动脉导管未闭3例,术后有极少量残余分流;心房扑动和肺不张各1例、胸腔积液4例、心包积液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别,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比较,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人创伤少,痛苦轻,住院时间短,但费用偏高,非适应证的病人仍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直视闭合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3例不同方法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直视闭合术手术经验.包括深低温低流量心脏停跳下动脉导管未闭(PDA)直视闭合术8例(1组);深低温低流量心脏颤动下PDA直视闭合术11例(2组);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应用Foley尿管PDA直视闭合术14例(3组).结果三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主要并发症有术后气胸1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2例.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监护时间、术后出血量,1组与3组、2组与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应用Foley尿管PDA直视闭合术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对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四种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杉  韩忠  张衍鲁  郭巍 《山东医药》2003,43(9):49-50
198 6~ 2 0 0 1年 ,我院用四种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 PDA) 112例。现报告如下 ,以探讨 PDA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资料与方法 :112例 PDA患者中 ,男 46例 ,女 66例 ;年龄6个月~ 3 6岁。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12例 ,中度肺动脉高压 17例。9例在体外循环低温下横行切开主肺动脉缝扎导管 ,其中 6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64例为婴幼儿采用腋下纵行小切口切除部分第 4肋骨 ,纵行切开纵隔胸膜结扎导管。16例采用后外侧小切口胸膜外结扎动脉导管。2 3例年龄较大患者采有左胸后外侧切口结扎导管。结果 :112例患者无手术中和手术后…  相似文献   

19.
<正> 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症肺动脉高压,血管弹性较差者,用导管结扎或切断缝合术,可能发生导管破裂大出血。PDA 合并室间隔缺损或其它心内畸形者,经正中切口一期完成手术,用常规方法解剖游离动脉导管比较困难,出血危险性也较大,有些病例结扎动脉导管后,可能发生急性心衰。Kirklin 在1961年报告了在低温体外循环下,短暂停循环,经主肺动脉切口,直接缝合关闭 Potts 手术的吻合口,同期完成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手术,取得成功,这一经验被以后的作者吸取应用。对于粗大的动脉导管,有肺动脉高压的,有钙化形成的,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动脉瘤形成的,高年龄的,再通的动脉导管,或合并其它心内畸形的动脉导管,用体外循环或深低温、停循环方法,经肺动脉或主动脉切口,直接缝闭动脉导管,取得较好结果,减少了常温手术下直接结扎缝合此类动脉导管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残余分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PDA术后残余分流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21例PDA术后残余分流的病例.结果21例中死亡1例;痊愈出院20例;并发需要同期矫治的心内畸形者9例.结论预防PDA术后残余分流的方法为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PDA结扎术前应当仔细评价有并发并需要同期矫治的心内畸形.深低温低流量经肺动脉切口闭合残余分流的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