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兴明 《淮海医药》1997,15(4):39-40
笔以手法推拿治疗6例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患,疗效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随中风患者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瘀散;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总结,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基本痊愈32例,显著进步58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血小板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因此在中风急性期应以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华佗再造丸用于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静平  张静 《成都医药》2003,29(3):155-156
目的:观察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恢复期和中风后遗症期的疗效。方法:选中风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患,将华佗再造丸(观察组)与人参再造丸(对照组)作比较,观察1个疗程(30d)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效果有显差异,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华佗再造丸组优于人参再造丸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中风偏瘫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药物组、康复组、针刺结合康复组,给予相应的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和Brunnstrom功能评价疗效。结果 Barthel指数评分显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ADL提高较其他两组显著,疗程越长效果越好(P<0.01);肢体Brunnstrom运动功能疗效显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第2、3疗程后上、下肢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而手功能从第1疗程即开始恢复,且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效果最好。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康复和药物治疗,且手功能恢复最早,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灵芝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38-339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体会,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护患满意率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并可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中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治疗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邱玲  李民  卢林 《现代临床医学》2002,28(5):291-293
近年来 ,随着脑中风发病率的上升 ,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已日益引起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提高疗效 ,我们采取早期针药结合并配合肢体功能训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2 6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6例中风患者均系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病人 ,均经头颅CT和 (或 )核磁共振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4 6~ 84岁 ,平均 6 0 8岁。脑梗死 18例 ,脑出血 8例 ,其中经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转入内科 2例。病程 1~ 5 2d ,平均 3 8d ;右侧肢瘫 16例 ,左侧肢瘫 10例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中风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降低病残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早期针灸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早期针灸治疗在脑梗塞患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我们对急性脑梗塞患制定了一套早期系统化针灸治疗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中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18例中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评分及Bathel指数、SAS、SD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有利于提高中风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3/4的中风属于缺血牲脑梗塞。脑需连续供氧和葡萄糖,这是通过调节脑血液循环来完成的,当患脑缺血性中风(cerebral ischemia)等疾病时则供应不足。现用的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价值有限且疗效不够确切。研究和开发有效药物,寻找抗缺血性损害和保护神经元的药物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减重增阻法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失用的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肩关节失用患者采用推拿结合减重增阻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40例,占58.8%;显效及有效20例,占29.4%;无效8例,占11.8%;总有效率为88.2%。结论按摩结合减重增阻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失用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温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杨勇敏 《淮海医药》2000,18(3):182-183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均为30例。分别采用中医补肾活血法及单纯西医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及水肿的消除和促进患神经功能康复方面,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两组比较有显差异(P<0.01~0.05)。结论早期采用中医治疗对脑出血患的康复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中两医结合治疗与西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利用本院围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所建立的数据库,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比较及经济学评价。结果2组在治疗14d后,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比较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费用显著下降,2者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较经济,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甚高,而早期预防中风,及时治疗中风先兆证,对减少中风的发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寿世保元》预防中风法结合现代中风先兆证病机的临床研究作一简要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风池三针法”结合眼部穴位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扬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中风后复视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此基础上应用“风池三针法”结合眼部穴位治疗,10d为1个疗程,经过3个疗程治疗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0.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风池三针法”结合眼部穴位治疗中风后复视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米诺环素治疗早期梅素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确诊的早期梅毒患59例,采用口服米诺环素胶囊100mg/次,每日2次,饭后服用,疗程15d。于治疗后1年内每3月作1次RPR,以后每6月检查1次,随访2年。结果:59例患中,痊愈51例,有效8例,治愈率86.44%。结论:米诺环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肯定,是梅毒治疗二线药物中的佳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霍奇金淋巴瘤(HL)呈不断升高趋势,其治疗策略近年来有一些变化,尤其是早期患,以往按照单纯扩大野照射的方法治疗,获得较好疗效,但是远期毒副作用明显。化疗联合受累野照射的方法可以获得相似疗效,但是远期毒副作用可望减少。本研究对40例HL患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初步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