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406nnq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颗粒(406nm—GEM—NP)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为研究对象,分为4个给药组:406nm—GEM—NP组、单纯GEM组、空白纳米颗粒组和无药对照组,采用MTT法(四甲摹偶氮唑蓝)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同时观察给药后48h和72h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MTT试验检测提示406nm—GEM—NP和GEM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抑制作用,且406nm—GEM.NP的细胞抑制率在50μg/mLGEM浓度时,超过了单纯GEM(P〈0.05)。且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提示有显著的药物缓释作用;空白纳米颗粒对细胞抑制轻微,且不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406nm—GEM-NP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具有显著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微皿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的变化、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联系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应用CD34检测41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MVD的表达情况,应用D2—40检测配对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LVD的表达情况,分析MVD和LVD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转移间的相关性以及癌组织MVD与癌旁组织LVD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MVD分别为46585±16,935和11.100±4.0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癌组织、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LVD分别为11.244±4.800、15.829±7.470和13.512±5.139;其中癌旁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L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癌旁组织与癌组织的L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胰腺癌组织MVD与癌旁组织LVD间存在相关性(P=0.025〈0.05)。结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VD及LVD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相关;胰腺癌组织内MVD与癌旁组织LVD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黄芪颗粒对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对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初治SNS患儿随机分黄芪颗粒治疗组(I组,n=22)和泼尼松对照组(Ⅱ组,n=16)。两组均采用泼尼松中程疗法,I组在此基础上给黄芪颗粒口服,每次1包(15g),1日2次,疗程3~6个月。观察各组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血清、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2R)及血浆IgG、leA、IgM的变化。结果:血清slL-2R用药后I组下降显著高于Ⅱ组[(248±54)U/ml比(511±72)U/ml,q=8.472,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48±54)U/ml比(245±61)U/ml,q=0.112,P〉0.05],而Ⅱ组仍显著高于正常组[(511±72)U/ml比(245±61)U/ml,q=9.074,P〈0.01]。尿slL-2R与血清slL-2R一样也发生上述显著变化。血浆IgG用药后I组上升显著高于Ⅱ组[(480.6±128.9)mg/dl比(346.6±100.4)mg/dl,q=4.54,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80.6±128.9)mg/dl比(503.0±169.0)mg/dl,q=0.849,P〉0.05],而Ⅱ组仍显著低于正常组[(346.6±100.4)mg/dl比(503.0±169.0)mg/dl,q=5.435,P〈0.01]。血浆lea、IgM用药前后两组比较均无差别。结论:黄芪在佐治SNS中具有降低SNS患儿血、尿slL-2R水平和增加血浆IgG浓度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惠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和β3反义基因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胰腺癌模型,应用电姨染方法分别用整合素αV、β3及αVβ3反义基因治疗,观察治疗后抑瘤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αV组、β3组及αV、β3组肿瘤质量分别为(1.17±0.79)g、(0.95±0.26)g、(1.013±0.42)g和(0.79±0.56)g,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8.33±1.39)、(13.80±1.06)、(15.96±1.24)和(12.16±1.2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2.304.-1.393)、(22.17±1.23)、(20.37±1.07)和(24.10±0.9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合素αV、β3反义基因对大鼠胰腺癌的血管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而影响肿瘤生长,联合应用整合素αVβ3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以Ⅷ因子相关抗原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测定其微血管密度。结果:59例结直肠癌中,淋巴结转移组MVD高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组MVD低表达(P<0.05)。MVD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MVD高表达组(P<0.05)。33例患术中施行门脉插管术后接受5-Fu治疗,5年生存率MVD低表达组与MVD高表达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未加辅助治疗26例,5年生存率MVD低表达组明显高于MVD高表达组(P<0.05)。结论:MVD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MVD在判断结直肠癌患的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与胃癌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胃癌及胃良性病变中VEGF表达及MVD。结果:胃癌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75.0%,胃良性病变组为5.0%(P<0.05),未浸润浆膜层者为50.0%,浸润浆膜层者为95.5%(P<0.05),有淋巴民移者为82.8%,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4.5%(P<0.05),伴有远处转移者为100%,不伴有远处转移者为71.0%(P<0.05),pTNM分期属,I,II期者为53.1%,Ⅲ,Ⅳ期者为89.6%(P<0.05),胃良性病变的MVD显著低于胃癌组(P<0.001),浸润深度达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及pTNM属Ⅲ,Ⅳ期者的MVD显著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VEGF表达与MVD明显相关,结论:VEGF上调及MVD增加对胃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胸苷磷酸化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胸苷磷酸化酶(TP)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表达以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TP对肿瘤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1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和对应的77例邻近正常组织的TP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比较不同肿瘤间及肿瘤与正常组织TP表达差异。分析肿瘤组织TP表达与MVD值的关系。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大肠癌TP表达对预后的意义。结果TP在胃癌、大肠癌、肝癌及胰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2.2%、63.5%、55.0%和68.2%,且肿瘤组织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TP阳性组的MVD值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胃癌、大肠癌中TP阳性表达者的预后明显较阴性表达者差(P〈0.05)。结论TP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并对肿瘤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对胃癌、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在再次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再次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非那雄胺组,比较两组术中电切综合征(TURS)、出血量、切除腺体体积、术后保留导尿时间等差异,并比较两组前列腺尿道黏膜下及腺体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再次TURP患者术前应用非那雄胺组可以减少术中出血[(118.5±28.63)mL vs (80.25±18.2)mL,P〈0.05]、减少保留尿管时间[(4.73±1.26)d vs.(1.54±0.45)d,P〈0.05],而切除腺体体积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非那雄胺组再次TRUP术后尿道黏膜下MVD下降(73.02±18.51 vs.60.5±13.46,P〈0.05),但两组腺体MVD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非那雄胺应用于再次TURP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同时可以降低前列腺尿道黏膜下MVD,但对腺体MVD作用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分别应用3种不同方法处理阑尾根部:丝线结扎、塑料夹(Hem—O—lok)夹闭、圈套器(Endoloop)套扎的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1年8月168例因急性阑尾炎接受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采用3种不同方法处理根部:阑尾根部用丝线结扎50例(丝线组),用Hem—O—lok夹闭65例(Hem—O—lok组),用Endoloop套扎53例(Endoloop组),比较3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3组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丝线组手术时间(54.7±5.6)min,显著长于Hem—O-lok组(44.7±5.5)min(q=13.903,P〈0.05)和Endoloop组(49.1±5.1)min(q=7.428,P〈0.05)。丝线组手术费用(3285.2±55.4)元,显著多于Hem.O—lok组(3083.3±80.0)元(q=23.402,P〈0.05),但显著少于Endoloop组(3646.5±50.8)元(q=39.957,P〈0.05)。结论3种处理阑尾根部的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但Hem—O—lok夹闭比丝线结扎和Endoloop套扎,更省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并且更适合于初学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直接检测人体乳内动脉(IMA)、大隐静脉(SV)与桡动脉(RA)内皮细胞释放的-氧化氮(N0)和平滑肌细胞膜电位信号,研究不同移植血管材料中N0和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的差异,探索导致不同移植血管材料远期通畅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方法纳入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共29例(男22例,女7例;平均年龄58岁)。根据CABG中所使用的不同移植血管材料,将试验分为4组:IMA组(n=15)、RA组(n=6)、SV组(n=23)和PV组(n=9,压力扩张后的SV,将肝素生理盐水注入sV管腔,使压力维持在100~600mmHg范围内,以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应用膜式N0敏感电极与NO测定仪,直接检测不同移植血管材料内皮细胞释放的NO信号;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变化,通过研究平滑肌细胞超极化现象研究EDHF的作用。结果(1)NO基础释放浓度IMA组显著高于RA组和sV组r16.8±1.6nmol/L(n=13)V8.11.9±1.8nmol/L(72:6),9.9±2.8nmol/L(n=13),P〈0.051;而RA组明显高于SV组(11.9±1.8nmol/LVS.9.9±2.8nmol/L,P〈0.05)。(2)在乙酰胆碱(ACh)的激发下,IMA组释放的N0总量均明显超过RA组和SV组;而RA组与SV组相比,缓激肽(BK)诱导的NO刺激性释放浓度较低。(3)PV组NO的基础释放浓度[3.4土l_4nmol/I。(n=9)]均较其它3组低(P〈O.05);NO的刺激性释放浓度与其它3组相比亦显著减少。(4)IMA组由EDHF调节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幅度明显高于sV组和RA组[Ach-5logM:-9.4±1.5mV(n=10)vs.-4.5±1.1mV(n-17),-9.7±1.9mV(n=6),P〈O.05;BK-7logM:-10.9±1.5mV(n-8)vs.-5.1±0.5mV(n=8),RA-5.8±0.9mV(n=6),P〈0.05)。RA组与SV组相比,由ACh激发、EDHF介导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幅值亦明显增高(ACh-5logM:-9.7±1.91TIVVS.-4.5±1.1rnV,P〈0.05)。结论(1)人体IMA无论是内皮细胞NO的基础释放与刺激性释放能力,还是EDHF调节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反应都比RA和SV更加优越;(2)RA内皮细胞NO基础释放水平以及EDHF调节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反应优于SV;(3)SV经过压力扩张后,血管内皮细胞NO的释放能力会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Sorafenib)对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随机分为4组(n=16):A组(对照组);B组(索拉菲尼低剂量组);C组(索拉菲尼中剂量组);D组(索拉菲尼高剂量组),另设E组(正常组,n=8)。所有大鼠于术后20d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含量;分离出肝内瘤块,称量其质量、测量其体积,计算出肿瘤的质量抑制率、体积抑制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瘤旁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水平,并对VEGF及MVD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索拉菲尼各组剩余8只大鼠,观察其生存时间。结果索拉菲尼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B普遍低于对照组(P0.05);C、D组大鼠瘤块体积、质量均小于A组,生存时间长于A组(P0.05);索拉菲尼各剂量组大鼠瘤旁组织肿瘤细胞坏死程度较A组明显,癌灶周边肝脏细胞受累坏死程度较A组轻;各剂量组瘤旁组织VEGF阳性率、MVD计数小于A组(P0.01);大鼠瘤旁组织VEGF与MVD高度相关(P0.01),相关系数rp=0.843。结论索拉菲尼通过抑制肝癌大鼠瘤旁组织VEGF合成,降低瘤旁组织微血管密度、抑制瘤旁组织微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减轻肿瘤对正常肝细胞的损害作用及肝功损害,延长大鼠生存期限,对大鼠移植性肝癌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肝素酶-1(Heparanase-1,HP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在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及HPA-1和VEGF两者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和24例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HPA-1、VEGFR-2、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站果HPA-1在ACC组中的表达为91.67%(22/24),良性组中为15.OO%(3/2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HPA-1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EGF在ACC组中呈高表达(17/24,70.83%),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5/20,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19/24,79.1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5/20,25.0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在ACC组中的表达为(84.70±12.44),显著高于良性组(21.05±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A-1、VEGFR-2和VEGF在ACC组织中的高表达及HPA-1、VEGF的表达与MVD间呈正相关,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VEGFR-2、VEGF和MVD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VEGFR-2、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0.59%),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VEGF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在ACC组中的表达为(76.40±15.64),良性组中为(21.05±8.0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EGFR-2和VEGF以及MVD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长抑素基因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人血管生长抑素基因质粒转染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差异,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情况。结果: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P<0.01),VEGF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的胞质内,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平均灰度分别为179.57±5.22、150.87±3.44和163.40±3.54;阳性单位分别为14.94±2.26、31.26±2.72和29.21±2.95;MVD分别为10.60±74.56、19.33±2.52和18.67±5.29,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电子显微镜下治疗组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坏死。结论:人血管生长抑素基因能明显抑制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坏死,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活度的125I粒子植入对人纤维肉瘤裸鼠移植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4组,实验组A、B、C组分别植入单颗活度为14.8、22.2、29.6MBq的125I粒子,对照组D组植入单颗空源。15d后比较各实验组及对照组之间移植瘤大小,计算抑瘤率,观察移植瘤微血管结构的变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比较各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结果粒子植入后15d,A、B、C、D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879.32±54.90)mm3、(186.91±32.70)mm3、(122.01±34.72)mm3和(1302.71±62.39)mm3,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4.21,P=0.000)。125I粒子对A、B、C组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32.50%、85.65%和90.63%。与D组比较,实验组可见移植瘤细胞坏死,微血管不同程度减少,内皮细胞杀伤明显。4组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2%(13/24)、29.2%(7/24)、20.8%(5/24)、66.7%(16/24),A、D组间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4,P=0.376),B、C组的VEGF表达均显著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2,P=0.009;χ2=10.243,P=0.001),A、C组与B组VEGF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86,P=0.079;χ2=0.444,P=0.505),A、C组比较,VEGF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89,P=0.017)。4组MVD表达分别为(27.49±3.10)个、(10.27±3.57)个、(9.14±2.49)个、(30.15±4.2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22,P=0.000),A、D组间MV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3.814,P0.05),但B、C组的MVD表达均显著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8.502,P0.05;q=30.123,P0.05)。B、C组与A组表达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4.689,P0.05;q=26.309,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628,P0.05)。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人纤维肉瘤微血管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粒子初始活度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胰腺微循环障碍加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组(AEP组)及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组(ANP组)。于建模后6、12和24h,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VEGF、TNF-α及淀粉酶(AMY)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比较。结果:AEP组与ANP组胰腺组织中各时相点VEGF染色评分均明显高于N组(P〈0.05);建模6hANP组的评分显著高于AEP组(P〈0.05),而12和24hANP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AEP组(P〈0.05)。ANP组和AEP组血清VEGF、TNF-α与AMY含量均显著高于N组(P〈O05);ANP组与AEP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EP组建模24hVEGF含量和12hAMY含量与AN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TNF-α(正相关(P〈O.05)。结论:VEGF作为相对独立的微循环影响因素与全身炎症反应呈正相关,但在胰腺微循环障碍持续加重期,胰腺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VEGF表达减少,胰腺坏死病变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以及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SGC-7901胃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分别使用贝伐单抗(BVZ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治疗4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HC)检测移植瘤Ki-67、CD34、VEGF及Sp1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相比PBS组,BVZ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缓(P〈0.05),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指数明显增加[(5.3±1.8)%比(16.7±6.7)%,P<0.01],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下降(4.0±1.0比16.3±1.5,P<0.001).贝伐单抗能减少肿瘤内VEGF表达,但对核转录因子Sp1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贝伐单抗可有效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减少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但不引起Sp1表达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少量多次进水加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81.1±6.4)h比(87.3±8.0)h,P〈0.05]、排气时间[(79.9±9.5)h比(86.6±8.7)h,P〈0.05]和住院时间[(7.83±2.23)d比(9.57±1.96)d,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费用分别为(30.22±3.22)千元和(34.60±32.12)千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4/30)比16.7%(5/30),P〉0.05]。术后第3和第7天,试验组患者CD3+、CD4+、NK细胞、CD4/CD8、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肠内营养制剂能够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