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应用于内镜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证实其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46例,静注芬太尼2.00μg/kg、异丙酚2.00~3.00mg/kg、阿曲库铵0.50~1.00mg/kg诱导插管,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6.00~10.00mg/kg·h,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0mg/kg维持麻醉,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调整。结果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效果满意。平均内镜甲状腺手术时间97.0min(80.0~116.0min),平均麻醉时间112.0min(85.0~128.0min)。停药后9.0min清醒,无术中知晓。结论采用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内镜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恢复迅速而平稳。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4年9月~1989年8月应用氯胺酮麻醉,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有并发症发生。本文对101例氯胺酮麻醉及其并发病进行分析、讨论。材料与方法一、麻醉前用药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小儿0.01~0.02mg/kg)和鲁米那0.1克(小儿2~4 mg/kg)。二、麻醉用药与方法氯胺酮组(Ⅰ组):氯胺酮静脉分次注射,首次2mg/kg,以后每10~15分钟1mg/kg;氯胺酮首次肌注5mg/kg,20~30分钟后每10~15分钟1mg/kg静注,部分病人辅助用杜冷丁、非那根少量。氯胺酮复合麻组(Ⅱ组):小儿用2.5%SP(硫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88年3月在小剂量芬太尼麻醉下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28例(二尖瓣27例,主动脉瓣1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9~54岁,平均33.7岁;心功2~3级20例,3~4级8例。手术时间4~8.5小时,平均8小时。麻醉前给安定10毫克,东茛宕碱0.3毫克,杜冷丁50毫克,肌注。诱导:安定10毫克,氮哌啶2.5毫克静滴,后静注芬太尼3~6微克/kg、琥珀胆碱1~2毫克/kg。行气管内插管。18例加2.5%硫喷妥钠3~8毫升静注,3例心功能四级者加γ—羟基丁酸钠2.5克。维  相似文献   

4.
芬他尼在小儿全麻应用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外科学的日益发展 ,小儿全麻的用药方法也不断增多及改良。本文就 42例应用芬他尼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患儿 42例 ,男 2 4例 ,女 1 8例 ,年龄 6月龄~ 6岁 ,平均 3.5岁。手术种类 ,先天性唇腭裂整形手术 35例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7例 ,手术时间为 6 0~ 1 80 min,平均 1 1 0 min,麻醉苏醒时间 1 0~ 38min,平均 2 3min。1 .2 方法 术前 30 min常规肌注阿托品 0 .0 2 mg/kg,安定 0 .2mg,6~ 1 2月龄小儿为避免呼吸抑制 ,通气不足 ,术前不肌注安定。全组患儿均在面罩下吸氧去痰后 (…  相似文献   

5.
例1 女 32岁。因甲亢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局部情况:甲状腺左上方有4×6厘米,右下方有3×5厘米肿块各一,无气管压迫症状。麻醉前给予苯巴比妥钠0.1克、杜冷丁50毫克肌注,麻醉操作顺利,平面满意。在游离牵拉甲状腺体时,因刺激较强,给予杜冷丁50毫克静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4年5月至1988年4月应用颈丛一针阻滞法行颈部手术87例,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28例,女59例。年龄16~65岁。手术系甲状腺次全切37例,甲状腺肿瘤切除25例,甲状舌骨囊肿切除15例,其它10例。术前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52例,心功能不全6例,高血压14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手术时间最长6小时50分,平均2小时19分。术前应用碘剂或心得安治疗  相似文献   

7.
我院神经外科近二年施开颅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50例,效果满意。现将麻醉情况报告如下。麻醉方法一、术前准备: 入院后常规应用抗癫痫药。术前鲁米那和阿托品肌注。二、麻醉: 50例病人均选快诱导气管内插管。先静注γ—OH 40~60 mg/kg,静注硫喷妥钠4~8 mg/kg,琥珀胆碱1~2 mg/kg,安定0.16~0.30 mg/kg。麻醉维持以静脉复合麻醉为主(其中5例间断吸入安氟醚),插管后静滴1%普鲁卡因复合液(每300ml溶液内含杜冷丁50mg,异丙嗪12.5mg),滴速2~4ml/kg/小时。术中根据麻醉深浅辅以硫喷妥  相似文献   

8.
90例择期妇科手术(子宫全或次全切除或卵巢切除)病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各30例。格拉司琼组平均年龄40岁,平均体重56kg,有手术史5例;氟哌啶组平均年龄38岁,平均体重51kg,有手术史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0岁,平均体重54kg,有手术史6例。麻醉前用药:格拉司琼组麻醉前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稀释至10mL);氟哌啶组麻醉前静脉注射氟哌啶1.25mg(稀释至10mL);对照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生理氯化钠10mL。3组病例的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相似。结果:格拉司琼组、氟哌啶组、对照组的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17%、60%,前两者与后者…  相似文献   

9.
气管异物取出是小儿急诊救治中较常见的手术之一。为了减轻患儿术中缺氧和利于医生操作 ,我院在麻醉中大胆应用肌松剂[1] ,现将近年来对 2 8例患儿的麻醉和手术配合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8岁 ,平均年龄 3 5岁 ;体重 8~ 2 4kg。急诊手术 2 2例 ,择期手术 6例 ,手术时间 30~ 70min。术前并发肺部感染 5例 ,肺脓肿 1例。异物种类有瓜子、黄豆、花生米、塑料口哨、塑料子弹等。1 2 麻醉方法。本组全部采用氯胺酮复合全麻。术前用药为阿托品 0 .0 2mg/kg体重 ,酌情给予苯巴比妥钠。…  相似文献   

10.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阑尾牵拉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亚珍 《临床医学》2003,23(6):39-39
本文观察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 ( 0 5mg/kg)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时对阑尾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循环功能改变。1 临床资料与方法阑尾手术病人 40例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4例。年龄为18~ 5 2岁 ,术前情况属ASAⅠ~Ⅱ级。术前用药 :安定 10mg ,阿托品 0 5mg ,肌注。硬膜外穿刺点为T11~ 12 ,穿刺置管分次注入 0 3 %地卡因 1 3 3 %利多卡因 (含 1∶2 0万肾上腺素 ) ,阻滞平面控制在T6以下。随机分为二组 ,A组手术进腹牵拉阑尾时 (病人自诉心前区不适 )给予氯胺酮 0 5mg/kg ,缓慢静注 ,B组为对照组 ,给予杜冷丁 5 0mg ,氟哌利多 2 …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1月~10月,我们对208例甲状腺手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15例,男52例,女363例,11~86岁.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69例,甲状腺腺瘤23例,甲状腺癌14例.手术方式: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78例,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3例,甲状腺癌根治术14例.麻醉方法:颈丛麻醉+强化麻醉407例,全麻8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3h.随机分为观察组208例和对照组20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病种分布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局部降温预防甲状腺手术中燥热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全麻甲状腺手术中 ,因局部环境温度增高而引起的烦躁不安、多汗、心慌等燥热反应为术中常见症状 ,但未引起重视 ,文献报道少。 2 0 0 1年 1~ 12月我们对 60例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病人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择期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病人 6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3 4例。年龄 3 5~ 71岁 ,平均 46岁。随机分为常温组与降温组各 3 0例。两组病人术前麻醉ASA评级均为I~II级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1.2 方法降温组在手术消毒铺巾后实施局部降温 ,将 2个 5 0 0ml冷冻生理盐水冰袋 (天津比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对围术期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方法 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高血压患者18例,ASA Ⅱ~Ⅲ级,15例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8例伴有心脏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肝肾功能正常,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2.0 mg/kg和顺式苯黄酸阿曲库铵0.15 mg/k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开始手术,选择在气管内插管即刻或手术开始后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20%以上并持续3 min无下降的10例为研究对象,即从大静脉内注射乌拉地尔0.5 mg/kg,观察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1~3 min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作用的最高峰在10 min左右.结论 围术期高血压乌拉地尔作为降压的首选药在临床上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4.
邱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64-6365
目的 探讨和评价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临床临床效果.方法将拟施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A组60例)和单一用药组(B组60例).A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5~1 μg/kg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观察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维持时间、丙泊酚用量;诱导前、诱导后、清醒后HR、MAP、SpO2变化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A组/B组分别为66士5.43/31±8.62、5.13±1.4/6.82士1.63)P均<0.05,丙泊酚用量(2.11±1.42/3.21±1.63)P<0.01;A组/B组诱导后、清醒后HR、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在Ⅰ、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呼吸频率、注射疼痛程度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减少了丙泊酚用量,且呼吸频率改变不大、注射疼痛程度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院在对小儿眼部手术的麻醉中 ,将静脉间断注射氯胺酮麻醉改为微量泵 (佳士比 35 0 0型 )静脉注射给药麻醉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 ,眼科不行气管插管的小儿手术 80例 ,其中男性 44例 ,女性 36例 ,年龄 ( 5 5± 3 2 )岁 ,体重 ( 1 8 41± 8 65 )kg。无心肺肝肾病变 ,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2mg/kg ,阿托品 0 0 1~ 0 0 2mg/kg ,在病房开放静脉通路 ,入手术室后常规给氧 (自制眼科专用面罩 )。麻醉诱导 ,先静脉缓慢推注氯胺酮1mg/kg ,待患儿入睡后 ,…  相似文献   

16.
小儿先天性腭裂为一常见病,1960~1983年我院共收治14岁以下小儿腭裂265例,均行腭裂修复,无一例死亡,兹将其麻醉方面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65例患儿中男184例,占69%,女81例,占31%。年龄最小2岁,5~8岁164例,占61%。手术时间最短45分钟,最长5.5小时,平均2小时45分,术中输血96例,最多输血600ml,81例输血150ml。术前注射青霉素以预防感染。麻醉前常规注射阿托品0.02mg/kg,年龄较大或用局麻者加用苯巴比妥钠2mg/kg肌注。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性,63岁,因右股骨粗隆间肿瘤,于1992年10月27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植骨术。术前血压17/12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未见其它异常.术前鲁米那钠0.1克肌注。于 L_(1~2)间隙穿刺向头端置管3.5cm。注入1.5%利多卡因初量17ml,阻滞范围为 T_(10)~S_1。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20~13/10~8kPa,脉博60~80。手术开始后30分钟曾出现短时窦性心动过缓伴有室性早搏,经吸氧、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 后好转。手术历时8小时30分,麻醉9小时45分。麻醉用药1.5%利多卡因77ml,杜冷丁100mg,氟哌  相似文献   

18.
小儿氯胺酮麻醉苏醒期不同体位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静  刘冬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972-973
我们对30例氯胺酮麻醉苏醒期患儿不同体位下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2例,4~8岁,平均5岁,15~34kg,手术时间0.5~4h。1.2方法患儿术前禁饮食,入手术室后肌内注射氯胺酮6~8mg/kg,安定0.2mg/kg,常规吸氧(氧流量2L/min  相似文献   

19.
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我院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多支搭桥 4 2例手术的临床麻醉有关处理方法探讨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39例 ,女 3例 ,年龄 37~ 71岁 ,平均体重73kg。稳定性心绞痛 9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33例 ,室壁瘤 4例 ,有充血性心衰史者 6例。CCS(加拿大心绞痛分级 ) 级 6例 , 级 36例。1.2 方法 入室监测 ECG Sp O2 ,局麻下桡动脉穿刺后观察有创压 ,面罩吸 O2 ,以咪唑安定 0 .1mg/kg,依托咪酯 3mg/kg,芬太尼 10 μg/kg,阿端 0 .1~ 0 .15 mg/kg,诱导插管 ,同时常规注射地塞米松 10 mg,先锋 V1g,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测CVP,麻醉维…  相似文献   

20.
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是将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有机地联系起来 ,为病人提供全程护理服务的一种工作方法[1] 。从 1999年以来 ,我科开展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现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2例 ,女 10例 ,年龄 18~ 60岁 ;病程 1个月~ 7年 ;甲状腺Ⅲ度肿大 5例 ,Ⅱ度肿大 7例 ,其中 11例内科治疗无效 ;2例基础代谢率 (BMR )大于 2 0 % ,4例心率大于 90次 /min。全麻 3例 ,颈丛麻醉 9例 ;12例均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 2例出现心悸、胸闷 ;1例体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