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研究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检测值恢复正常时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应用于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促进血小板计数恢复,对预防出血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观察研究方法,以2009年5月14日-2010年3月23日189例使用rhTPO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170例住院患者作为同期对照,通过PASS系统追踪记录用药情况并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临床实际应用rhTPO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未完全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适应证范围扩大、用药疗程缩短、给药时机不一、患者病生理状况复杂;rhTPO和rhIL-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3.0%和57.6%(P<0.01)。结论:rhTPO用于多种原发病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优于rhIL-11,实际用药疗程和总剂量低于说明书推荐量即可达到预期效果,最佳给药时机为化疗后6~24h,化疗前预防给药对疗效提升无明显效应性,使用rhTPO后导致血小板过度升高的特征分布和安全性尚需扩大样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为对照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9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rhTPO、rhIL-11,观察外周血小板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的最低值和恢复的最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1和100 ×109L-1所需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同方中文数据库,纳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合计5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hTPO在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1.0×1011·L-1所需时间(MD=-4.39,95%CI:-5.62~-3.16,P<0.01)、化疗前后血小板升高值(MD=51.36,95%CI:10.23~92.50,P=0.01)、血小板输注比例(OR=0.31,95%CI:0.14~0.67,P<0.01)等方面均优于rhIL 11,rhIL-1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rhTPO组(OR=0.11,95%CI:0.06~0.23,P<0.01)。结论:rhTPO在相同时间提升血小板计数,恢复血小板至正常值方面均优于rhIL 1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小板输注比例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48例。治疗组26例,应用rhIL-11 50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如BPC≥50×109/L持续2d或BPC≥100×109/L,即可停止给药。对照组22例,不用rhIL-11和其他血小板生成因子,待血小板自行恢复。无论治疗组和对照组,当BPC≤20×109/L时,均予以单采血小板输注。观察血小板计数及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小板最低值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组rh IL-11可促进血小板恢复,缩短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治疗组BPC≤30×109/L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d,BPC≤50×109/L平均时间缩短3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组人IL-11的大部分不良反应均为轻至中度,且停药后均能迅速消退。未发现有肝、肾功能的异常。结论 rh IL-11可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38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应用rhIL-1150μg/kg,皮下注射,1次1d,10d为1个疗程,如果BPC≥50×109/L持续2d或BPC≥100×109/L,即可停止给药;对照组16例,不用rhIL-11和其他血小板生成因子,待血小板自行恢复。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rhIL-11可促进血小板恢复,缩短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治疗组BPC≤30×109/L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d,BPC≤50×109/L平均时间缩短3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L-11的大部分不良反应均为轻至中度,且停药后均能迅速消退,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rhIL-11可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重组白介素-11为对照,探讨重组入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白血病化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对照组(重组白介素-11),观察外周血小板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化疗4d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2 d时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化疗24 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LT<30×109/L持续时间、恢复至75×109./L或125×109/L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白介素-11,化疗后辅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更利于减少血小板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且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再选24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血浆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网织血小板绝对值(RPC)。结果两组血小板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最高值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小板输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RPC及Tp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1、2周后血RPC及Tpo水平与化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1周后血RPC及Tpo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生成血小板,降低血小板低下危险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应用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对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2例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采用白介素-11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治愈9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血小板减少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67.7%;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愈14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13.68±2.41)d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共计用药治疗(17.54±2.75)d;治疗组患者经(9.62±2.95)d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共计用药治疗(13.25±2.13)d.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对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 IL-11)治疗实体瘤化疗后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实体瘤化疗后CI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rh IL-11治疗,观察组给予rh TPO治疗。每2天检测患者血常规,若血小板(PLT)升高幅度>50×109/L或升高至100×109/L即可停止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级以上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血小板输注率、血小板输注治疗成本,不同时间点血小板变化,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2级以上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4.24±1.13)d、血小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8.72±1.76)d均短于对照组的(6.16±1.52)、(9.77±2.11)d,血小板输注率6.67%、血小板输注治疗成本(1287.65±93.13)元均低于对照组的26.67%、(3052.43±95.29)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输注血小板,研究组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umorsuppliedgroupoffactors,TSGF)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TSGF检测试剂盒,对47例AL初治患者、8例复发患者及15例健康献血员血清TSGF水平进行测定。结果47例AL初治患者血清TSGF水平为78.47±14.71U/ml,8例复发患者血清TSGF水平为74.62±15.03U/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51.29±7.54U/ml),差异非常显著(t=6.847,5.009,P<0.001);完全缓解(CR)组(11例)血清TSGF水平(56.15±9.18U/ml)明显下降,其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482,P>0.05);难治组血清TSGF水平(90.08±13.01U/ml)明显高于非难治组的水平(73.44±13.21U/ml),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t=3.878,P<0.001)。结论TSGF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旭华  周彦  张荣  高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03-1304
目的:探讨CD11a、CD18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意义.方法:新生儿HIE 30例(轻度18例,中度7例,重度5例)及30例正常对照新生儿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生后24~48h、7d CO11a、CD18数值.结果:HIE组CD11a生后24~48 h(96.17±12.45)、7d(89.16±13.56)较对照组24~48 h(82.12±10.53)均明显升高(P<0.05);HIE组CD18生后24~48 h(95.56±14.57)、7d(88.37±12.32)较对照组24~48h(81.28±10.12)均明显升高(P<0.05);24~48h、7d存在动态变化,以24~48h较高(P<0.05);轻度与中、重度HIE患儿CD11a、CD18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HIE血中CD11a、CD18水平高于正常新生儿,其变化与时间及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AL患者52例,其中27例在化疗结束后血小板计数(BPC)<30×109/L时开始用rhIL-11治疗。ELISA法检测化疗前及BPC<30×109/L后7、14d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网织血小板百分率(RP%)及其绝对值(RPC)。25例未用rhIL-11治疗者为非用药组,从化疗后BPC<30×109/L开始观察14d。3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①rhIL-11用药组第7、14天血小板计数较非用药组明显增高;用药患者组23例需要输注血小板,平均为4~10U;对照组27例,平均为10~15U。②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Tpo水平较对照降低,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P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③非用药组第7天患者血浆Tpo水平,RP%及RPC均较对照及化疗前明显降低,第14天Tpo水平,RP%、RPC有所升高但仍较对照低。④用药组第7天血浆Tpo水平,RP%及RPC均较非用药组高;Tpo水平,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PC较对照低,第14天均高于对照。结论rhIL-11治疗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有效;IL-11可能有利于骨髓基质的恢复,具有促进Tpo合成或释放作用,使巨核细胞的血小板生成能力增强从而血小板生成增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PLT)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ITP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抗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及血清TPO水平,同时检测其PLT及骨髓巨核细胞数。结果抗GPⅡb/Ⅲa及GPⅠb/Ⅸ抗体吸光度(A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TPO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组血小板计数与两种特异性抗体水平呈负相关;ITP患者血清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对确定ITP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TPO检测对探讨血小板生成的调节机制及辅助ITP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宝威  白明辉  刘海潮 《天津医药》2018,46(10):1067-1070
摘要:目的 探讨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 法测定58例人胆囊癌、癌旁组织和49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PRR11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胆囊癌组织学类 型、胆囊癌Nevein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PRR11蛋白在胆囊癌中的阳性表达 率为 55.2%(32/58),远高于其在癌旁组织 25.9%(15/58)和慢性胆囊炎 4.1%(2/49)中的阳性表达率(均 P < 0.01)。 RR11的表达在不同Nevein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而 不同年龄、性别及组织学分型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R11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癌旁 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微弱表达或不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胆囊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探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临床诊治前后的意义。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2009年3月住院治疗的98例异位妊娠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用荧光免疫法对β-HCG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患者在治疗前,血清β-HCG浓度为832.51mIU/ml,共74例,为成功组;血清β-HCG浓度为1640.29mIU/ml共24例,为失败组。两组在治疗后7d血清β-HCG水平下降幅度,成功组为63.83%,失败组为20.59%。结论:β-HCG检测指标在诊断异位妊娠及指导治疗方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茁  王文军  胡娟 《淮海医药》2009,27(2):115-116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1周后则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IGF-Ⅱ和白三烯水平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AM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SAA和MMP-9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祥 《淮海医药》2011,(6):494-49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SAA和MMP-9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法和生化法对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cy、SAA和MMP-9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AMI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cy、SAA和MMP-9水平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