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高达89.6%,对照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高达79.3%,观察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一方面融洽了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配合治疗;同时增强放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红艳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1):119-120
2006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采用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38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肺癌脑转移,治疗原则上以化疗为主。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较少,药物对脑转移病灶较难控制。我们同步脑放疗、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病人30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丽  汪志  崔珍珍  刘自强  童铸廷 《安徽医药》2018,39(9):1048-1051
目的 探讨简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sIMRT)与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每例患者设计sIMRT、IMRT计划,并给予计划靶区剂量60 Gy/30次。通过剂量、体积等参数比较2种放疗计划方式在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和照射野参数上的差异。结果 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及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均优sIMRT计划,且IMRT计划的脊髓最大受照剂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及心脏受量两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RT计划单次治疗机器跳数(MU值)及子野数少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计划及sIMRT计划均可满足胸段食管癌放疗计划要求。IMRT计划虽然在靶区剂量分布方面优于sIMRT计划,且能更好保护脊髓,但是sIMRT计划子野数和MU值明显减少,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机器耗损。  相似文献   

5.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以先进的治疗计划系统和加速器设备为基础,具有靶区的高剂量区三维适形,周围危及器官受量少等优点,能有效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并发症,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为了对照研究IMRT放疗与常规放疗近期放射性损伤反应的比较关系,我们回顾2003年以来,在我科室使用IMRT治疗的鼻咽癌病人316例中,随机抽取50例与常规放疗50例进行放射性治疗近期反应的评估,结果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物理计划对食管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应用调强适形放疗,对比两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预防照射区的Dmena、D100、D95、V105低于对照组,HI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肿瘤区的V100高于对照组,HI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物理计划对食管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与三维适形放疗比较,剂量分布和计量学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后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血液毒性反应。方法将22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三维适形放疗组110例,调强放疗组118例。检测放化疗期间及放疗2年内的血常规,比较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在三维适性放疗组中,出现1级毒性反应35例(31.8%),2级毒性反应26例(23.6%),3级毒性反应22例(20.0%);在调强放疗组中,出现1级毒性反应33例(28.0%),2级毒性反应30例(25.4%),3级毒性反应20例(17.0%)。2组均无4级毒性反应的发生。2组急慢性血液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患者急慢性血液毒性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行放射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50 Gy;对照组行常规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46~48 Gy,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和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多为Ⅰ~Ⅱ级不良反应,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的直肠反应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殖器反应发生率为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保肛率为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能够提高肛门括<肌的保留机会,减少治疗的毒性反应,更好地保护直肠周边邻近的正常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IMRT组和3D-CRT组,每组50例。3D-CRT组采用3D-CRT治疗, IMRT组采用IM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1年生存率、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IMRT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0%和1年生存率82.0%均高于3D-CRT组的56.0%、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Ⅰ、Ⅱ、Ⅲ级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可以明显增加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靶区的适形性和均匀性,减少危险器官和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应用价值极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的疗效和副反应,以及对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共186例初诊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接受全程放射治疗,调强放疗组89例,适形放疗组97例,两组病例均采用Phicips高能直线加速器治疗,选择能量为6MV-X射线。适形放疗组分4段设野,DT2Gy/次,1次/d ,5次/周,根治剂量DT70~72Gy/35~36次/7~8周,预防剂量DT50Gy/25次/5周。调强放疗采用7野共面照射,靶区处方剂量GTVnx :69.96Gy~73.92Gy ,GTVnd:69.96Gy ,PTV1:60.06Gy ,PTV2:50.96Gy。全疗程33次,1次/d ,5次/周。放疗过程中每两周执行1次实时验证。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全程放疗,适形放疗组5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0.7%、85.5%;调强放疗组5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1%、86.5%。调强放疗组口干和张口困难发生率和损伤程度明显低于适形放疗组。结论调强放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较适形放疗组明显降低,能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运用常规及三维适形放疗方式治疗的科学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肺癌脑转移瘤患者56例,对其采取常规联合三维适形的放疗及全面化的护理。结果 56例患者均完成放疗,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2例,病灶稳定15例,其余6例为病灶进展。总的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89.3%。治疗效果较为良好。结论对肺癌脑转移瘤实行常规联合三维适形的放疗,且予以科学护理,能够帮助有效提升整体疗效,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痊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确诊为肺癌脑转移瘤的患者30例,在进行全脑放疗的基础上加上三维适形放疗,同时进行围放疗期的护理观察包括心理护理、放疗期间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放疗后的健康教育指导等。结果本组病例均能按计划完成放疗治疗,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7例,神经系统症状临床缓解率96.7%。结论对肺癌脑转移瘤行常规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配合积极细致的护理措施,能提高疗效,减少了放疗副作用,保证放疗计划的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6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放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81.81%大于对照组60.60%,且研究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较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效果良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脑恶性胶质瘤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脑恶性胶质瘤患者1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将治疗组采用的调强放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三维适形放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调强放疗比三维适形放疗的CI值增大,HI值减小,调强放疗的CTV、GTV以及PTV剂量均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结论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具有更好的适形度,靶区内的放疗剂量也更加均匀,此外调强放疗对靶区周围组织保护更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替莫唑胺联合同步化疗治疗的疗效.结果 选取8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伴脑转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采用6 MeVX线照射行全脑照射,实验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缓解率明显要高(P<0.05),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上,治疗期间及随访中,主要有轻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宇  尹群  孙祝  赵玉魁 《安徽医药》2018,39(8):918-922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1例LA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IMRT组(33例)和3D-CRT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放射性损伤发生率、靶区剂量和放疗剂量-体积相关参数。结果 IMRT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3D-CRT组比较(91.89%vs 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MRT组的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和Ⅲ-Ⅳ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3D-CRT组(6.06%vs 25.00%;3.03%vs 2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靶区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MRT在靶区的不均匀指数和靶区的适形指数均优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MRT组患肺的V5、V20和V30数值均高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MRT治疗LANSCLC,可获得与3D-CRT相似的临床疗效,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于3D-CRT,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但低剂量区照射体积增大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同步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24例,全脑放疗总剂量40 Gy,2 Gy/次,5次/周。全脑放疗后,对部分局部病灶三维适形局部加量至50~60 Gy。所有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如有不良反应不可耐受则停用化疗药。后续根据患者的系统治疗和耐受情况,患者在放疗结束后接受系统化疗或继续替莫唑胺辅助治疗(150~200 mg·m-2·d-1,5/28天),最多行6周期辅助治疗,评价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全部完成颅脑的同步放化疗,10例患者接受个体化选择的系统化疗,7例接受最佳支持治疗,3例患者接受4个周期替莫唑胺辅助治疗,3例患者接受了6周期辅助治疗。放化疗结束后颅内病灶评价: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12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37.5%,疾病控制率87.5%,中位PFS为5个月,中位颅内病灶PFS为6个月。18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其中3例(12.5%)出现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反应。4例(16.7%)出现Ⅲ~Ⅳ度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依从性较好,远期生存获益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52例鼻咽癌患者,选用动态或者经典的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0.79%.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为99.3%,2年为97.4%,5年为93.4%.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后的生存期1年占99.3%,2年占91.5%,5年占84.2%.患者出现急性反应多在1~3级,出现4级的情况较少.结论 鼻咽癌患者应用适形调强放疗能降低急性反应、剂量分布正确合理,对肿瘤局部有良好的控制率,是目前临床中较为理想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