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要:目的:优选生津润燥合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选取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考察常压浓缩和减压浓缩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 h;常压和减压浓缩对合剂中芍药苷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生津润燥合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赤芍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芍药内脂苷、氧化芍药苷等,通称芍药总苷,其中芍药苷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赤芍药材及各种制剂均以芍药苷含量为质量控制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肝炎合剂1号"中的赤芍、栀子、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合剂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为,该合剂中芍药苷的平均含量为0.0098mg/ml,得回归方程:Y=0.7759X-2.6823(r=0.9999,n=5)。  相似文献   

3.
董芳  姜翔之  陈英红 《中国药师》2012,15(6):791-793
目的:建立少腹逐瘀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赤芍、当归、川芎、延胡索、五灵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了芍药苷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赤芍等药材的特征斑点;测得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6%(n=6).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宏峰  张耕  程璐 《医药导报》2010,29(5):669-670
目的建立脑缺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芍药苷、大黄素、大黄酚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TLC鉴别芍药苷、大黄素、大黄酚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HPLC平均回收率为98.0%(RSD=1.11%)。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脑缺血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乳核内消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赤芍中芍药苷含量.结果:TLC色谱能明显检出浙贝母、赤芍、柴胡,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0.21~1.7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1.69%.结论:定性、定量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本品质量标准,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脑血栓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绍华  由会玲  张静 《中国药师》2005,8(9):740-742
目的:建立脑血栓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该片中丹参、川芎和赤芍等有效成份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出丹参、川芎和赤芍;芍药苷含量测定线性范围0.4~2.4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99.97%,RSD=1.32%(n=5);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赤芍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赤芍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赤芍配方颗粒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进样量在0.243~4.850μg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7,平均回收率为102.11%,RSD为1.52%(n=6).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灵敏、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欣  赵君 《中国药师》2007,10(9):875-876
目的:建立乳癖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丹参、蒲公英、赤芍、延胡索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0.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有效地控制乳癖舒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刁保忠  王登旭  石磊  连丽 《中国药师》2012,(10):1418-14120
目的:建立生津益气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生津益气口服液合剂中的黄芪、五味子、黄连、赤芍进行鉴别,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5℃,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0℃,载气流量为2.7 L.min-1。结果:在TLC色谱中黄芪、五味子、黄连、赤芍均能检出;黄芪甲苷在0.11~0.90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RSD为1.13%(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生津益气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乌金活血止痛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供试品中的赤芍和金荞麦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供试品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明显,芍药苷浓度在10.15~60.90μg/ml之间有良好线性(r=0.999 8),平均回收率97.0%,RSD为0.7%。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乌金活血止痛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生津颗粒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萍 《安徽医药》2003,7(3):176-177
目的 为控制生津颗粒的质量,建立了地黄、麦冬的薄层鉴别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地黄和麦冬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 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54%。结论 此标准可有效地控制本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朱三甫  秦霞  李成网 《中国药房》2012,(27):2560-2562
目的:建立四味生津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甘草、白芍、知母、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芍药苷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在0.6344~3.17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n=5),平均回收率为97.60%,RSD=1.8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四味生津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牟卫伟  刘艳  孙娟 《药学研究》2016,35(7):396-398,407
目的:建立五圣伏龙胶囊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处方中的山药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赤芍进行鉴别,探索研究地龙、水蛭的薄层色谱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赤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定量研究,采用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 -1,柱温:室温。结果在显微图片中可检出山药,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赤芍,薄层色谱中地龙、水蛭因互相干扰未收入质量标准中,芍药苷进样量在0.0602~1.806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47%(n =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五圣伏龙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养阴清肺颗粒原质量标准中芍药苷的薄层鉴别方法进行改进,使得处方中玄参与芍药苷的鉴别,能在同一条件下同一板中进行鉴别。方法:对原标准中芍药苷的薄层鉴别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将提取方法改为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进行萃取,增加玄参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方法,按原标准中的薄层色谱条件同时鉴别处方中的芍药苷和玄参。结果:改进后薄层色谱方法在同一薄层条件下同时鉴别处方中的芍药苷和玄参,且色谱斑点凌晰、无干扰、分离度及重复性好。结论:改进法更有利于控制产品的质量,且简化了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香砂脘痛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香砂脘痛胶囊中木香、党参和郁金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香砂脘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木香、党参和郁金;芍药苷在0.1296~2.0736μg范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4%,RSD=0.81%(n=6)。结论本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有效控制香砂脘痛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制订小儿健胃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山楂、麦冬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高效液相法采用双波长、梯度洗脱,同时测定白芍和牡丹皮中的芍药苷、陈皮药材中的橙皮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方法可行;含量测定在检测波长芍药苷(230nm)、橙皮苷(283nm)条件下,分别在7.68~491.76、7.66~491.7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305X-21.52、R2=0.9995(n=7),Y=16.843X+6.952、R2=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1.99%、99.85%,RSD=2.5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数据精确、专属性强,可为提高小儿健胃糖浆质量标准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庄明蕊  徐丽华 《中国药业》2007,16(15):23-24
目的 控制健胃消炎颗粒的产品质量,确保其临床疗效.方法 增加了君药党参的薄层鉴别方法(TLC法),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该药中白芍、赤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 TLC法样品分离效果好、简便易行,HPLC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8 6~0.543 μg.结论 该方法可以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桃仁通痹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赤芍、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赤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赤芍、丹参;芍药苷在7.17~358.59μg·m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0.44%)。,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该标准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暖宫孕子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暖宫孕子丸中的川芎、白芍、黄芩。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的三种中药材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暖宫孕子丸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