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LIA)检测抗核抗体(ANA)的结果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46例ANA检测IIF(-)与LIA(+)的标本,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抗体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检测。结果 (1)在146例IIF(-)LIA(+)的标本中,单独出现抗Ro52抗体、抗SS-A、抗AMA-M2抗体阳性的标本数分别为69例、42例、15例,抗RNP抗体、抗PCNA抗体、PM-Scl抗体阳性的标本数分别为3例、5例、2例,有两项阳性的共8例。(2)单Ro52抗体阳性标本中,乙肝小三阳:HBsAg(+)、HBeAb(+)、HBcAb(+),乙肝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及丙型肝炎患者患者例数分别为51例、4例、7例,非肝炎患者7例。(3)单SSA抗体阳性标本中,乙型肝炎患者6例,非乙肝的患者36例。结论 IIF检测ANA容易漏检Ro52抗体、SSA抗体,Ro52抗体与乙肝小三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12月在该院检测的653例乙肝患者,先采用ELISA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HBV-M模式定性检测,检测顺序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肝表面核心抗体(HbcAb);再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观察不同HBV-M模式检测结果。结果 HBsAg、HbeAg、HbcAb检测同时阳性简称“大三阳”。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97%、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HBV-DNA阳性率(P<0.05)。大三阳的HBV-DNA表达水平(5.59×106±2.42×105)copies/mL,明显高于其他模式(P<0.05)。结论 联合HBV-M定性及HBV-DNA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临床常把乙型肝炎(以下称乙肝)五项指标即: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3乙肝e抗原(HBeAg);4乙肝e抗体(抗-HBe);5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作为HBV感染的标志,并根据五项指标中标志物出现的情况划分为:135阳性为大三阳,145阳性为小三阳,以此推断HBV感染的阶段,我们收集1999年1月至6月门诊或病房患者HBV阳性标本220份,其中大三阳140份,小三阳80份,同时做了ALT、AST、Bil、TBA、AFP五个项目的检查以观察不同HBV携带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1.1 收集门诊或病房乙肝阳性患者血清同时做乙肝五项及ALT、A…  相似文献   

4.
目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检测乙肝两对半时,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疑似假阴性的标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RFIA)定量试验进行HBsAg检测,并用抗体中和确认试验进行确认,以获得一个处理GICA检测HBsAg产生假阴性结果的可靠方法。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用GICA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标本3 078例,选取其中结果为单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或单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为阳性,或抗-HBc和抗-HBe同为阳性,而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均为阴性的标本86例,分别用ELISA和TRFIA检测其HBsAg,对检测为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中和确认试验确认。结果 86例标本经抗体中和确认试验确认阳性的为35例;ELISA检出阳性标本28例,其中2例为假阳性;TRFIA检出阳性标本35例与抗体中和确认试验符合率100%。结论 GICA检测乙肝两对半时,对HBsAg结果疑似假阴性的标本可选用TRFIA进行复查确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感染模式,探讨此类模式的产生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10 939例血清标本,从中筛选出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进而分析其检测结果 ,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的12000例血清标本得到的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定量检测10939例血清标本,其中HBsAg阳性3 338例,阳性率为30.5%,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者占0.8%(28/3 338);ELISA定性检测12 000例标本,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者占0.3%(12/12 000),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在检测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28例表现出4种类型HBV血清学指标的组合方式,以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模式和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抗-HBc阳性模式为主,分别有8例和17例;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模式1例;其余2例仅HB-sAg和抗-HBs双阳性。结论 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虽然少见,但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应当引起实验室和临床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感染模式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愿做乙肝普查的人群标本血清1 710例,用胶体金法先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定,对阳性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做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5项检测和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1 710份标本共检出乙肝阳性标本460例,阳性率26.9%.其中乙肝大三阳85例,占阳性结果的18.5%,TBil、DBil、ALT、AST阳性率依次为3.9%、0.87%、8.7%、7.2%;乙肝小三阳217例,占阳性结果的47.2%,TBil、DBil、ALT、AST阳性率依次为14.8%、3.9%、16.1%、13.7%;HBsAg和核心抗体组合阳性158例,占阳性结果的34.3%,TBil、DBil、ALT、AST阳性率依次为16.5%、7.4%、21.1%、18.7%.提示在检出的乙肝感染人群中乙肝大三阳的阳性率较小,乙肝小三阳、HBsAg和抗-HBc组合模式的阳性率较高,且肝功能异常的概率较大三阳的人群高.结论 不同组合模式的HBV感染者都应定期做肝功能和其他医学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及新生儿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阻断乙肝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减少HBV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检测中少见模式的产生原因。方法:2379份血清标本,均以Elecsys2010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其HBVM-五项标志物。结果:2379例HBV-M阳性者检测结果共出现18种反应模式,常见模式有6种占87.2%(2074/2379).少见模式有12种占12.8%(305/2379)。少见模式可归纳为4种类型:(1)抗原抗体共存模式;(2)抗-HBe阴性模式;(3)HBeAg阴性模式;(4)HBsAg阴性模式。其中以抗原抗体共存模式最多见占8.45%(201/2379)。结论:正确合理地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的少见模式类型,有助于临床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ECLIA)检测乙肝标志物(HBV-M)少见模式的原因.方法 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ECLIA)对4 256例标本进行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4 256例标本中常见模式4 016例,占94.36%,少见模式240例,占5.64%.结论 正确分析乙肝标志物少见模式,合理解释其意义,有助于临床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测定结果的比较,探讨TRFIA在HBV-M测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TRFIA和ELISA及其配套试剂盒对2 350例临床标本同时测定HBV-M,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ELISA相比,TRFIA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测定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的测定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BV-M模式的检测方面,TRFIA与ELISA相比灵敏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对抗-HBs、抗-HBe、抗-HBc模式的检出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TRFIA较ELIS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方法,并能为疫苗接种提供可靠依据。选择恰当的方法才能降低实验室的不确定度,为室内质量控制建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0409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克  池胜英  吴丽芳  赵颖雷 《检验医学》2011,26(10):700-702
目的 了解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各种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仪定量检测10409例临床血清标本的HBV血清学标志物,统计分析各种模式的分布情况和少见模式的测定值.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 PCR 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 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 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12月在该院检测的653例乙肝患者,先采用 ELISA 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 HBV-M 模式定性检测,检测顺序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乙肝表面核心抗体(HbcAb);再采用 FQ-PCR 法进行 HBV-DNA 定量检测,观察不同 HBV-M 模式检测结果。结果 HB-sAg、HbeAg、HbcAb 检测同时阳性简称“大三阳”。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分别为97.97%、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P <0.05)。大三阳的 HBV-DNA 表达水平(5.59×10^6±2.42×10^5)copies/mL,明显高于其他模式(P <0.05)。结论联合 HBV-M 定性及 HBV-DNA 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微粒子酶免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 用两种方法对乙型肝炎(下称乙肝)专科门诊186份血清进行HBsAg测定.对4 120例体检者中挑选用ELISA方法检验乙肝两对半HBsAg阴性,只有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c抗体(抗-HBc)2项阳性模式66例,仅有HBeAg 1项阳性的1例,HBeAg阳性同时抗-HBc阳性的2例,进行MEIA法的测定.结果 186例血清中MEIA法检测HBsAg阳性94例,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78例(P<0.05),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挑选出的其它3种模式MEIA法HBsAg有部分检出.结论 MEIA测定HBsAg能大大提高其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乙肝病毒(Hepadts B veius HBV)感染是我国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应用免疫技术测定HBV特异性抗体是HBV感染诊断的主要手段。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s),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五项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对乙肝类型的判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定量测定HBV-M方法主要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icropaaicle enzymeimmunoassay,ME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 resolvedfluorescence immunanssav TRFA)技术。TRFI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很有前途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标记物稳定、测量范围广、结果重复性好,且自动化程度高[1,2]。本文应用MEIA技术和TRFIA技术分别对200例HBV感染者进行HBV-M五项指标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例HBV感染者为随机选择2005年6月~10月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所有受试者均空腹静脉采血5ml。每份标本均用MEIA和TRFIA两种方法同...  相似文献   

14.
江雁琼  迟琼  詹铀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9):1071-1073,1075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模式特征。方法从检验系统数据库中分别查询出2010年3~5月用ELISA检测的11 923例住院患者以及2011年3~5月用ECLIA检测的8 786例住院患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应用Excel和SPSS17.0软件对上述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ELISA检测的11 923例患者中以及ECLIA检测的8 786例患者中,均发现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2011年3月用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后,出现4种新的模式,即3、4、5,1、2、3、5,1、3、4、5,1、2、3、4、5阳性模式,同时原先用ELISA检测可见的5种模式未能重现。ECLIA检测结果分析表明,2011年3、4和5月的住院患者之间2,2、5及2、4、5这3种模式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5,2、4、5这3种阳性模式组抗-HBe定量中位数分别为167.9、136.8和245.3U/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4,P<0.01)。结论应用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可能出现不同于ELISA检测的结果模式,临床上在审核和解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时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段强  杨海微  齐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2059-2061
目的探讨母婴阻断中HIV抗体及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咸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接受HIV抗体及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的102例孕妇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均进行HIV抗体筛查、乙肝5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检测。其中,HIV抗体筛查呈阳性9例(8.8%),乙肝抗原、抗体检测呈阳性28例(27.4%)。102例患者乙肝5项检查中,HBsAg阳性6例(5.8%),HBsAb阳性4例(3.9%),HBeAg阳性5例(4.9%),HBeAb阳性8例(7.8%),HBcAb阳性5例(4.9%)。102例新生儿进行HIV抗体及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筛查,检测结果显示,HIV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新生儿有1例,乙肝抗原、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新生儿有2例。结论在孕检产前进行HBV、HIV检测,可尽早了解其与胎儿的健康情况,为早期干预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转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1301-1302,1304
目的了解本地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的转变规律。方法对2008、2010年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HBsAg携带者74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分别按性别、年龄2008年乙肝血清标志物模式进行分组统计处理。结果共检出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转变者55例。经χ2检验,可认为男性HBsAg携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转变率(8.24%)高于女性(1.94%);不同年龄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转变率相同;乙肝"1、3、5"与"1、5"模式转变率相同;乙肝"1、3、5"、"1、5"模式转变率(分别为13.89%、13.66%)高于乙肝"1、4、5"模式(4.02%)。结论本实验结果总体上应属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的自然转变,需加强对少见模式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刘灿  陈静  李雯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2):1680-1681
乙型肝炎病毒(HBV)两对半定性测定是目前临床分析和判断患者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1]。随着临床医学的需要,仅凭阴、阳性定性检测已不能满足临床要求[2]。近年来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应用于检验医学,使得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成为可行。本文就50例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的测定,结合HBV-DNA水平改变,探讨化学发光定量与ELISA法定性的优劣。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6年9月21日到2006年11月22日我院门诊和住院随机受诊的患者3 296例,筛查出少见模式患者50例(包括1 3451、235、1 245、12345,其中1代表乙肝表面抗原,2代表乙肝表面抗体,3代表乙肝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乙肝标志物检测模式进行汇总和分析.方法 样本来源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送检的血液样本,共计2 4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检测模式共 24种,常见模式8种,少见模式12例,罕见模式4种.常见模式占95.43%,其中模式1为"大三阳"占32.21%,模式2为小三阳,占26.20%.表面抗原(+)者共1 515例,占总例数的63.32%,同时合并e抗原(+)占表面抗原(+)患者的55.18%,同时合并抗e抗体(+)者占44.22%,同时合并核心抗体(+)者占96.04%,同时合并抗表面抗体(+)者占2.1% (33/1 503),只有表面抗原(+)的患者很少见,只有20例,占0.82%.结论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模式以及变化规律与地理区域、人群中的免疫状况、发病状况、流行病学及实验方法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155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155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少见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原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HBV-M,同时参考聚合酶链反应(PCR)HBV DNA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55例少见HBV-M结果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组: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抗-HBc阴性的HBV感染;HBsAg阴性的HBV感染。结论机体免疫反应的不同、ELISA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病毒变异都可能导致HBV-M检测结果出现少见模式,建议使用更为灵敏的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临床乙肝病毒血清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 ,HBV)后 ,血液中可出现一系列与HBV有关的血清学指标 ,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epatitisBsurfaceantigen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epatitisBsurfaceanti body ,抗 -HBs)、乙型肝炎e抗原 (hepatitisB“e”anti gen ,HBeAg)、乙型肝炎e抗体 (hepatitisB“e”antibody ,抗 -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epatitisBcoreanti body ,抗 -HBc)、抗 -HBeIgM、乙型肝炎病毒前S1、2抗原 (preS1、2 )及前S1、2抗体 (抗 -preS1、2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 (HBVDNAP)、乙型肝炎DNA(HBV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