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学生,以“双侧臀部疼痛五年”就诊,患者自述五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双侧臀部疼痛,随年龄增长,逐年疼痛加重,且向同侧下肢后面放射,甚则夜不能寐,曾到武汉多家医院诊治。辅检:双髋关节平片,腰椎CT片、血沉、抗“0”、内风湿性因子均提示正常,诊断为“坐骨神经痛”、“臀上皮神经炎”。给予口服消炎镇痛药物、针灸理疗等治疗方法,疼痛可缓解,但疗效持续时间不长。经人介绍我科求治,追问病史同前。查体:双侧臀部(髂后上棘及尾骨尖连线中点)压痛明显,可扪及条索状硬块,直腿抬高试验60。前疼痛明显,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诊断为“双侧梨状肌综合征”。局麻下行双侧梨状肌切断松解术,术后疼痛减轻,三月后随访,患者诉疼痛消失,睡眠正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996年— 2 0 0 1年 ,我院共收治 6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 ,经保守治疗无效后 ,均以手术治疗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35~ 6 0岁 ,病程 2~18个月 ,1例有外伤史 ,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肌肉萎缩。肌力 3~ 4级 ,右侧 3例 ,左侧 3例 ,6例均经手术治愈 ,术后随访 1~ 2年 ,肌力恢复至 4~ 5级 ,下肢皮肤感觉完全恢复正常。2 诊断及鉴别诊断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病率极低 ,常表现为臀腿痛 ,坐骨大孔有压痛和放散痛 ,有时可触及痉挛、肥厚的肌肉 ,大腿后部、小腿、足部肌力减弱 ,小腿外侧及足部感觉异常 ,晚期可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推拿按摩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梨状肌综合征60例,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运用舒筋法、通络法等8种方法系统治疗。结果治愈率91.7%,好转率8.3%。结论推拿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促进水肿吸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以坐骨神经放射性痛为特点的疾病,易与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6.
伤科胶囊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0例。结果:治愈18例,占60%;好转9例,占30%;未愈3例,占10%;总有效率90%。  相似文献   

7.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中老年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采用自我牵伸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均符合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8~64岁;右侧18例,左侧7例;病程10 d~1.5年。  相似文献   

8.
9.
穴位注射加弹拔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的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所致,在临床腰腿痛的患者中较为常见。近年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加弹拨手法治疗本病46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运用调衡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野木瓜注射液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腓总神经肌电图结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给予调衡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野木瓜注射液治疗,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 d,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第1次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髋关节运动功能Charnley评分、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潜伏期的变化情况。【结果】(1)第1次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Charnley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辨构论治”新理念,运用调衡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野木瓜注射液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对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潜伏期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首诊眼科的鞍区肿瘤误诊原因,从眼科角度提高对肿瘤的早期认识以促进诊断。方法对79例误诊为眼科疾患的鞍区肿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只注意专科情况,而对鞍区肿瘤临床表现认识不足。结论 充分认识鞍区肿瘤发病情况与眼科疾病的相互关系,鞍区肿瘤的误诊可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13.
鞍区肿瘤误诊为眼科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首诊眼科的鞍区肿瘤误诊原因,从眼科角度提高对肿瘤的早期认识以促进诊断。方法:对79例误诊为眼科疾患的鞍区肿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只注意专科情况,而对鞍区肿瘤临床表现认识不足。结论:充分认识鞍区肿瘤发病情况与眼科疾病的相互关系,鞍区肿瘤的误诊可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14.
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由于该病常常累及颅神经,因此早期易被误诊为耳鼻喉科疾病.本文回顾2007年—2011年早期由门诊误诊收住我院耳鼻喉科患者,结合文献进行教训分析,避免早期误诊.  相似文献   

15.
张智民  杨学峰 《中医学报》2022,37(3):453-455
慢性胃炎病理特点多为寒热虚实,壅遏中焦,脾土失运的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证.治法不越温清消补,实则消之,必用和降;虚则补之,谨防壅滞;寒则温之,勿忘调补;热则清之,必兼疏通.治疗不可偏颇,不宜寒凝,不宜燥热,不宜滋腻,不宜克伐.必须抓住要点,做到补中有疏,泻中寓补,清中有和,温中有润.  相似文献   

16.
周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60-61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D)患者代谢综合征(MS)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影响。方法对124例观察组AICD患者及100例对照组健康人群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颈动脉,比较两组CA与MS的发生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指数。将观察组分成有CA的A组及无CA的B组,分析两组MS的患病率以及MS和其单一组分危险因素与C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S与CA发生率、IMT、斑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与MS、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及总胆同醇增高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MS、高血压、糖尿病、年龄、LDL—C增高、TG增高、TC增高、吸烟(P〈0.05)。结论AICD患者MS及CA发生率高,MS是CA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各单一组分危险因素均增加C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原因及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双硫仑样反应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用药史、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等临床表现。结果;20例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期间都有饮酒史。饮酒后均出现胸痛、胸闷,16例出现低血压。15例心电图V1-4ST段下移〉0.1my,T波低平,5例心电图V1—4T波增高。肌钙蛋白在24h未见明显增高,72h恢复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异常改变。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程中禁止饮酒或使用含乙醇的药品或食品,避免双硫仑样反应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340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适应征。方法:回顾1980年1月~1998年4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340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病例,并选同时期外科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123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成人先心以房缺(379%)和室缺(332%)最多见,青紫型先心病较少,以法四为主(41%)。手术早期死亡率18%,对照组手术早期死亡率26%,无明显差异。结论:成人先心病年龄不是选择手术的关键;非青紫型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产生和加重与否是选择手术的关键;青紫型先心病其病理继发性改变和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掌握成人先心病围术期特点的情况下仍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并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从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分析、治疗等论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为外邪犯胃、内伤饮食、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痰瘀内阻。把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概括为脾胃气虚是本病之根本,气滞血瘀胃热乃病理关键,把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五型,深入浅出的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