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对肝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患者的心理活动将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以探索其心理变化,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提高耳科门诊护士分诊工作的满意度。方法:从我科2008年1月-12月门诊听力障碍患者中抽取248例,采取随机发放自制调查表,一对一的交流,座谈。结果: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需求,整改诊室和检查室的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冲突的发生。结论:了解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耳科门诊护士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乳癌是女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发病年龄40-60岁,近年有年轻化趋势,最有效的治疗仍是早期手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乳房切除后对病人打击较大.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不良的心理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因畏惧而拒绝手术。因此了解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之正确对待疾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我们对61例病人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生理及心理需要随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本文收集50例肺结核病患者,对其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比较。1临床资料在50例肺结核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对疾病态度特点见表1,心理特点见表2。情绪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 死亡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死亡的不可逆性,所以人们对待死亡是非常重视的。但临床上护士所进行的死后护理尚没引起重视。特别是死者终末护理的心理护理要求还注意不够,各种护理书刊杂志很少提及。笔者认为,护士应提高对终末护理要求的认识,它是对人的整体护理的继续和最后完成,是临终关怀的一部分,最能体现护理工作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9.
肝癌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90%以上肝癌患者都有心理改变,表现为抑郁、悲观、焦虑、慌乱、缺乏理智、急躁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急诊科护士的职责不只是单纯做好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监测,还包括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急诊患者家属由于亲人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一时难以接受现实,从而产生恐惧、焦虑、伤心,情绪波动大,语言偏激,甚至有攻击性行为,护患纠纷容易产生.严重影响护士抢救工作的开展.因此,急诊护士应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需要及焦虑因素,针对性的对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家属接受现实,正确面对,建立对护士的信赖与尊重,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抢救工作,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及避免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方法:选择10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于手术前3d进行问卷调查,将存在不同程度紧张心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手术患者中有8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两组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复杂,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密切配合,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及时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脊髓损伤截瘫病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大程度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用真挚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等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去护理每一位患者。结果使患者认识到不良心理状态有碍于机体的康复,使其自觉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配合治疗与护理,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对糖尿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患者心理状态不能忽视,笔者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分析铅中毒患儿家属心理状况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6月于湖北省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就诊的29例铅中毒患儿的45名家属,父亲和(或)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在积极救治患儿的同时,对照组20名家长未接受护理,观察组25名家长接受相应的护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家长的SAS、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家长的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铅水平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中毒患儿家长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观察,较全面地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经过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仅密切了护患关系,而且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 ,通过人际交往 ,以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它始终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1] 。手术护理是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综合运用的过程。近年来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 ,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十几年对心理护理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认为对已进入手术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有许多方法和技巧。首先 ,要了解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理状态 ,心理需要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主要有 3方面。 (1)每个患者都希望被注意、被认识、被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