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CR金丹治疗乳痹概论张焕臣,石侠峰(襄城县人民医院452600)乳痹为青壮年女性较为常见的乳房疾患。尤其是冲任不调型乳痹,病期较长,少数患者还会导致恶变。“ACR金丹”主要药物由血力花、朱宝砂、明雄、明矾、麝香等组成,主要功能调摄冲任,化痰消坚。适...  相似文献   

2.
自拟匡正丸为主治疗45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体会米松峰(河南省襄城县范湖中心卫生院襄城县461708)1975年5月~1995年6月,笔者用自拟的"匡正丸"治疗肾小球肾炎慢性患者458例,效果满意,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恳请同道斧正。临床资料一般资...  相似文献   

3.
大黄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宋云香(河南省襄城县中医院襄城县463000)大黄用于治疗精神疾病有较好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大黄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谈几点体会。大黄为治精神病之本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精神病,其病本在痰、瘀、火,而临证所见的胡言乱语...  相似文献   

4.
静滴氨苄青霉素引起小儿皮疹24例临床报告李桂云,张金霞(河南省襄城县妇幼保健站襄城县452670)本文收集24例静滴氨苄青霉素引起小儿过敏性皮疹的患者,由于发现治疗及时,均已很快痊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3~15岁,...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病(erythroplasia of mammarygland,EMG)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是非肿瘤性、非炎症性乳腺上皮增生性疾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现代医学又称为乳腺结构不良。一般认为其发病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由于卵巢的功能发生紊乱,体内黄体素减少,而雄激素相对增多,使乳腺导管及乳腺小叶上皮发生随月经来潮而出现增生和复旧不全。中医认为以冲任不调为发病基础,肝气郁结为诱因,痰瘀互结为结果。单纯西医除了主张手术治疗及用激素治疗外,无特异性治疗。本人自2004年以来采用中药“乳癖汤”(自拟方)口服治疗本病7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通神复脑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眩晕程度、血液黏度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PCIV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神复脑丸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程度(眩晕评估量表、眩晕障碍调查表)、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共纳入PCIV患者87例,其中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6.74%(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眩晕评估量表和眩晕障碍调查表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D-二聚体水平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试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神复脑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有效提高PCIV临床疗效,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对梅尼埃病所致眩晕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78例患有梅尼埃病所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天麻素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天麻素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结束后眩晕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倍他司汀对患有梅尼埃病所致眩晕的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爱维治加复方丹参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爱维治(Actovegin)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疗效。方法:78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脑动脉硬化病人,其中40例用爱维治注射液20mL(含800mg)与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qd,2wk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为61%(P〈0.05)。结论:联用爱维治与复方丹参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单用丹参。  相似文献   

9.
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对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眩晕患者进行TCD检测并与对照组40例对比。结果眩晕组与对照组的异常例数分别为43例(86%)与10例(25%),有极显著差异(P〈0.001);频谱形态异常与流速异常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双侧流速不对称与两条血管以上异常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眩晕组中流速异常以增快为主占72%,减慢占28%,差异显著(P〈0.01)。结论TCD检测对眩晕的病变程度、诊断、治疗、推测病因能够提供客观、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维脑路通治疗颈性眩晕24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维脑路通治疗颈性眩晕248例彭寿柏(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430022)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时眩晕、恶心、呕吐,活动时加剧。本院采用维脑路通(托克芦丁,Toxerutin)静脉滴注,治疗颈性眩晕短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  相似文献   

11.
眩晕宁薄膜衣片与西比灵治疗眩晕的临床对照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眩晕宁薄膜衣片与治疗眩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因明确的眩晕患者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除外脑梗死、出血及肿瘤所致的眩晕。治疗组用眩晕宁薄膜衣片2片,3次/d。半个月1个疗程。对照组用西比灵5mg,1次/d,睡前服,半个月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测定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检查血流变学、血脂。结果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测定,眩晕宁薄膜衣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比灵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血脂结果比较:眩晕宁薄膜衣片可显著降低全血比黏度(P〈0.05)。显著降低血浆比黏度(P〈0.05),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三酰甘油(P〈0.01)。结论眩晕宁薄膜衣片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脑循环,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2.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耳源性眩晕50例吕新军,陆春芝,周卿孚(河南省汝南县统筹医疗门诊部汝甫县463300)耳源性眩晕是以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或摇摆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中医学"眩晕"证的范畴。我们于1988~1994年间,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耳源...  相似文献   

13.
毛琳  蒋小玲 《海峡药学》1997,9(2):111-1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临床综合征,是老年患者眩晕发作的常见原因。笔者自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应用口服尼莫通片剂治疗32例VBI患者,与18例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醉和丹参,或脑活素治疗作对照分析,前者疗效更为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由于目前国内对VBI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本组参照宿氏等提出的诊断标准[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3;6(4):212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多伴有耳鸣、复视,部分病人有枕部头痛、恶心呕吐或摔倒发作。体检有的有水平服震,排除耳源性眩晕及颈部疾患引起的眩晕[1]。同时彩色经颇多普勒(TCD)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眩晕病的临床治疗方法,评价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抽签进行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基于中医理论,对不同症状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异丙嗪、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眩晕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评价两组眩晕病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进而评价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眩晕病患者的眩晕时间[(10.80±1.22)d]、头疼时间[(10.20±0.34)d]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眩晕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7%)比对照组(76.6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眩晕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83.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眩晕病的临床治疗中,相比于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头痛症状,加快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Longmire(左肝胆管空肠吻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15例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8年12月襄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及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12例治愈,3例出现胆汁瘘及膈下感染,无死亡病例。结论Longmire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发生癌变的可能性非常大。其基本病因被认为是女性体内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所致,中医则认为是肝胃不和、肝脾两伤、情志抑郁和冲任不调所致。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疾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就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的机制综述如下.以便为临床上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颇多,临床常见的有脑血管性眩晕和内耳眩晕病(Meniere病),而脑血管性眩晕最常见的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全(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L)或脑梗塞,内耳眩晕病也是眩晕的最常见病因之一,以上两病都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内耳眩晕病除眩晕症状外,伴有耳鸣,而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也有眩晕,大多数不伴耳鸣,但椎-基底动脉系不同部位闭塞引起的定位体征,如内听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闭塞后病灶侧耳鸣,有眩晕犤1犦,很难与内耳眩晕病相鉴别。内耳眩晕病系由…  相似文献   

18.
白头翁煎膏剂制法及疗效观察姜厚德(安徽金寨县青山卫生院金寨县237331)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可用于治疗热毒血痢、温症寒热等。安徽金寨县卫生院制剂室将白头翁制成煎膏剂,用于风火牙痛的治疗。处方白头翁全草2kg制法取白头翁全...  相似文献   

19.
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其对自由基、血流动力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口服晕可消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眩晕停25mg,3次/d;疗程均为一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自由基,血流动力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总有效率88.3%,明显高于眩晕停(75.0%),并可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醛水平,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结论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特性及红细胞膜流动性、对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自血回输抢救休克型宫外孕89例刘爱玲(河南省襄城县中医院襄城县452670)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常因腹痛、出血、休克而死亡。所以应在尽快手术止血的同时,迅速输血补充血容量,但基层医院常无血库,可采用腹腔内大量新鲜未凝自体血回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