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体质类型常模思想的提出 ,使中医体质分型的研究有总的方向可以遵循 ,有助于实现体质分型的标准化、规范化。从中医体质类型常模的含义、建立中医不同体质类型常模的原因及方法等方面 ,深入探讨了构建常模在中医体质分型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近40余年中医体质研究现状,并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代中医体质研究较之古代中医,呈现出系统化、广泛化、多样化、现代化与客观化等特点.但在研究当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设计不够严谨,无法严格区分中医体质与疾病中医辨证,客观设备与量表之间的差异等.为此提出对中医体质研究的一些建议与展望,助力今后...  相似文献   

3.
体质辨识是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类型的特性出发,把握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和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养生、预防、康复等方法,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理论之一。然就目前关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中医体质辨识研究仍较为局限,临床指导意义有限,体质分类仍然不够全面,缺乏客观性;现就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历程、现代研究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阐述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优势,促进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中医体质研究中的应用。通过介绍单细胞测序技术概况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论述单细胞测序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的可应用方向。运用单细胞测序方法进行"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中医体质关键科学问题和"禀赋遗传"等中医体质基本原理的研究,拓展中医体质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探索中医体质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新的支撑。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有利于中医体质研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小儿中医体质是中医体质学和儿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0~6岁儿童常见中医体质辨识与保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研究发现,0~6儿童常见中医体质可以分为7型:生机旺盛质、脾虚质、积滞质、热滞质、湿滞质、心火偏旺质、异禀质,并制定各种体质的定义、临床表现、生长发育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中医体质研究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中医体质的定义、分类、中医体质与证的内涵、中医体质学与中医学整体观的关系,以及中医体质的研究与临床疾病的防治和个体的养生康复等,认为研究增强体质方法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体质学说自本世纪70年代提出以后,近20a来,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 理论研究1.1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被比较明确地提出后[1],受到中医界广大学者的关注,随着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专著的出版,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已得到确定——“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认为其基本原理概括为:(1)体质过程论—…  相似文献   

8.
梁頔  孙斐 《环球中医药》2016,(4):443-445
目的对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院治未病科接诊服务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了解门头沟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状况。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23.7%,偏颇体质占76.3%。偏颇体质中,气虚质人数比例最多(16.7%),其次依次为阳虚质(14.0%)、痰湿质(10.6%)、湿热质(9.6%)、阴虚质(9.1%)、瘀血质(6.9%)、气郁质(6.7%)、特禀质(3.1%)。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门头沟区中青年人群中医体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质状况,发现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体质状况有差异性,有助于针对门头沟区居民体质状况调整体质调养方案,提高门头沟区居民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中医体质学说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医学领域已做了很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在总结中医体质学说内容与特点以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医体质学说与体育研究结合的可能性,为体质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进行展望 :即中医体质学的基础研究、体质学说将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发展中医体质学优势 ,带动临床学科发展及体质预防和康复学。认为体质学说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可逐步从中医体质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建立学科分支 ,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 ,使之进入新的研究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国飞行员中医体质分类状况。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健康体检的中国飞行员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调查研究。结果中国飞行员中以平和质为主,在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为主,偏颇体质与飞行员饮食结构、生活及运动习惯、飞行机种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对飞行员体质分类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中国飞行人员的中医体质类型,对今后在这一特殊人群中开展个体化的中医辨证调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中医体质存在密切关系。冠心病患者在遗传物质的差异、生长地域环境的不同等影响因素下表现出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性。诸多体质学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以偏颇体质、兼夹体质为主。中医体质研究从宏观角度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特质,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研究对冠心病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10年来冠心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客观化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体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自上世纪,匡调原、王琦、何裕民教授对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基础及临床进行研究,王琦教授开创九种体质学说,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渐形成,研究体质特点指导疾病防治。高血压中原发性高血压占95%以上,国内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差,运用中医体质理论提高高血压病防治水平是中医体质研究热点之一。笔者搜集近十年高血压中医体质方面研究文献,现将其进展作一概括。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老年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老年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227例,占39.82%;8种偏颇体质343例,占60.18%。体重指数、不良生活习惯与不同偏颇体质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杭州市离退休老年人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揭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为进一步调理老年偏颇体质,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国内体质研究概况,总结其特征、规律,探讨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对体质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中医体质文献数量近5-10年呈快速增长趋势,覆盖多个学科领域,涉及多个研究方向,获得多项科研基金资助,研究者主要为高等中医院校科研人员。结论:国内体质研究以中医体质研究为主体,已在全国范围内成为研究热点,并推动了中医科研发展。但尚存在热点不均衡、研究深度不够等不足之处。应拓展辨体调治和体质形成机制、体质与疾病相关机制等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中医体质存在密切关系.冠心病患者在遗传物质的差异、生长地域环境的不同等影响因素下表现出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性.诸多体质学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以偏颇体质、兼夹体质为主.中医体质研究从宏观角度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特质,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研究对冠心病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10年来冠心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相似文献   

17.
肥胖指标与中医体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骨科疾病等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给医疗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应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肥胖防治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肥胖的判定方法和标准多种多样,如何选择适宜的肥胖指标进行中医体质研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肥胖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以及肥胖指标在中医体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常用的不同肥胖指标的优缺点,为筛选适宜应用于中医体质研究的肥胖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中医体质学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适用于儿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的标准仍没有统一的规范;且现有的研究常常忽视了地域、气候、饮食等因素对儿童体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概述了中国中医体质学、目前中国儿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的研究现状,并参照当前国家政策形势,结合自身对儿童体质研究的体会,从而提出对策,建议在特定地域内尝试探索认同度较高的儿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方法,再进一步探索体质辨识指导下的体质调理。  相似文献   

19.
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中医体质的遗传学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的成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方面,遗传因素决定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后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体质的可变可调性。宜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揭示体质的遗传学机制:采用临床家系调查、双生子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探索体质的遗传度及其基因、分子标志物;基于中医先天遗传体质和胎传体质思想复制中医体质的动物模型,构建中医体质的实验动物平台,弥补临床研究时标本采集形式单一的不足。今后应将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有机结合,探索并完善实验动物的体质辨识方法,采用适宜技术揭示中医体质的遗传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