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