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Phadiatop检测在筛选变应性鼻炎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Phadiatop检测在变性鼻炎筛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临床表现为变应性鼻炎症状及体征患者进行Phadiatiop检测,同时采用5种常见过敏原作皮肤试验,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2例中Phadiatop阳性47例(65.28%),皮肤试验阳性42例(58.33%),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hadiatop阴性25例(34.72%),皮试阴性21例(29.17%),皮试  相似文献   

2.
变态反应性鼻炎与细胞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6名变态反应性鼻炎专科门诊病人进行了常规下鼻甲细胞涂片检查.结果指出,两型患者的细胞学像各细胞成分在量上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但在质方面略有不同,急性发病期者以嗜酸性粒细胞剧增并伴纤毛柱状上皮严重破坏和退变为主,而缓解期上述变化较轻,且在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正常.血管舒缩性鼻炎常不出现上述所见.由此可见,细胞诊断法经济简便,结果可靠,在诊治变态反应性鼻病中有其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2例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
一、一般资料 20例均为成年人,男6例,女14例。病程长短不一,平均3~5年。症状表现为:季节性或常年性地突发连续打喷嚏、鼻塞、流涕、头胀,甚至咽喉不适,眼睛发痒、流泪等。 二、治疗方法 1.取穴:迎香、合谷、鱼际、睛明、攒竹、通天、风池、鼻通和印堂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治疗中盐酸非索非那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5±6)岁,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单独服用盐酸非索非那定或西替利嗪,2次/日,30mg/次。结果:盐酸非索非那定组7天、14天总有效率分别为35%和85%.相应西替利嗪组分别为22.2%和30%,经统计学检验14天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40%患者轻度嗜睡、口干,可以耐受,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效果良好,疗效优于西替利嗪,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是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涕、鼻塞等,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加。我科于2005年3月-2006年7月采用微波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12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20%硝酸银溶液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通过48例临床观察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与传统的其他药物治疗方法比较疗效高、复发率低.因此,认为硝酸银局部涂擦对变态反应性鼻炎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132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予以微波治疗,并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微波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93.94%,15例患者3个月后失访,1年后总有效率为84.62%.结论 变态反应性鼻炎通过微波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物变应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和三种常见变应原SIgE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UniCAP 100型自动酶免疫荧光分析系统测定。结果测定了12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Phadiatop吸入变应原过筛试验,阳性97例,占76.98%。鼻息肉等非变应性鼻炎患者46例,3例阳性,阳性率7%,。健康对照组40例,2例阳性,阳性率5%。变应性鼻炎三种常见变应原检测结果,d1 51例阳性,占40.48%;h1 20例阳性,占15.48%;w6 62例阳性,占49.21%。说明变应性鼻炎患者这两种变应原多见,是主要变应原。结论 Phadiatop吸入变应原过筛试验是变应性鼻炎有效的过筛方法。单一变应原SIgE检测对确定患者变应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7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allergic rhinitis (AR) requires in vivo and in vitro tests. In vitro tests are important to assist or ensure the main allergens in multi-allergen-sensitive patien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tility of serum specific IgE (slgE) in the diagnosis of AR patients with multi-allergen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Methods Combining a positive skin prick test (SPT) and clinical history as the diagnostic reference criteria of AR, we estimated concentrations of slgE produced in response to the 7 most frequent allergens among 85 AR patients, using the UniCAP assay system.Results Among 85 individuals with positive SPT results and allergen-specific nasal symptoms, slgE concentration correlated well with SPT classes among all the tested allergens. Based on a clinical diagnosis and SPT results using a positive cut-off value of a class 1 score, the CAP test performed well and the sensitivity for different allergens ranged from 0.5 (giant ragweed) to 0.91 (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Der p) and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Der f), while specificity ranged from 0.93 (Der f) to 1.0 (animal hair, Derp and mugwort). When the cut-off score was adjusted to class 2, the sensitivity showed an increase overall while the remaining assessed items, including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efficiency, showed an unacceptable decline.Conclusions Well-established serum slgE tests correlated well with SPTs. Setting a class 1 cut-off for positivity of SPT results was better than a class 2 setting for assessing the AR diagnostic value.  相似文献   

12.
淄博市10~11岁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淄博市10~11岁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发病特征,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05年8-12月,随机选择淄博市12所城市小学、5所乡村小学4~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可疑对象,再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学生的年度健康查体,同时进行专科检查予以确诊.变应性鼻炎诊断依据2004兰州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发放问卷6 548份,有效问卷6 148份,淄博市10~11岁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3.7%,男4.6%,女2.7%,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χ2=0.585, P>0.05),其中城市发病率4.1%,男5.2%,女3.1%;乡村发病率为2.5%,男3.2%,女1.7%,城市与乡村发病率有明显差异(χ2=7.922,P<0.01).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3.8%,季节性变应性鼻炎66.2%;轻度78.1%,中-重度21.9%;35.1%有变应性鼻炎家族史,15.9%伴有哮喘,29.4%发病前1年内有家庭装潢或家具更新史,16.7%经过正规治疗.结论 淄博市10~11岁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3.7%,其中城市患病率4.1%,乡村患病率2.5%,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室内室外环境与遗传因素最显重要.本市患儿正规治疗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逐渐增多。医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过敏性鼻炎的防治,不断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笔者从过敏性鼻炎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对其进行阐述,以便能更好地治疗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征及并发症。方法 278例鼻炎患者分为变应性鼻炎组(AR组)与非变应性鼻炎组(NAR组)。记录2组的临床症状、疾病严重程度与时间、并发症,比较2组的异同。结果 AR组的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咳嗽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N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多为中重度持续性患者,轻度持续性患者的数量最少。AR组的中重度间歇性患者明显多于NAR组的患者(P〈0.05)。2组出现心血管疾病、下呼吸道并发症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患者的下呼吸道疾病主要为哮喘,人数明显多于NAR组的哮喘患者。2组患者药物过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与非变应性鼻炎是两类不同疾病,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并发症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叶锦华  郑涛  黄建华 《吉林医学》2012,33(15):3143-3144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对尘螨过敏的AR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疗法,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疗法,2年后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很大改善(P<0.05);且观察组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治疗AR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邹红云  周郁  王瑞  仇东辉  余伍忠 《医学争鸣》2007,28(12):1131-1133
目的:探讨引起本地区变应性鼻炎(AR)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AR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艾蒿花粉、禾本科花粉、屋尘螨、黑麦花粉、车前草花粉、交链孢霉、猫上皮、白桦花粉、狗上皮作为变应原,将样本中87例4~18岁患者设为儿童组,174例19岁以上患者设为成人组.采用阿罗格AD体外诊断盒检测261例AR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相应性分析.结果:261例AR患者中,艾蒿花粉检测阳性率位于首位(占37.55%),其次为禾本科花粉(占36.02%),屋尘螨(占34.48%),黑麦花粉(占24.52%),车前草花粉(占16.48%),交链孢霉(占8.05%),猫上皮(占8.05%),白桦花粉(占6.51%),狗上皮(占3.45%).儿童组中对艾蒿花粉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结论:艾蒿、禾本科、黑麦花粉和屋尘螨是乌鲁木齐市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探讨鼻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对变应性鼻炙诊断的重要性。②方法取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分泌物,涂片,瑞-姬染色,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阳性程度和阳性率。同时以正常人和非变应性鼻炙患者作正常对照。③结果70倒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0例正常人和40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P〈0.01),阳性率也明显强于正常人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④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鼻黏膜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查,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是变应性鼻炎的一项重要诊断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对儿童过敏性鼻炎(AR)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雷诺考特)喷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辛芩颗粒口服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三烯E4(LTE4)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 (P<0.05);2组治疗后血清IgE、LTE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AR,能有效降低患儿血清IgE、LTE4水平,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及疗效。方法 :应用鼻中隔矫正术和 (或 )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变应性鼻炎 (AR) 2 0 0例 ,其中A组 4 6例 ,行鼻中隔偏曲治疗 ;B组 5 6例仅行双下甲黏膜部分切除术 ;C组 98例用以上两法联合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 1年A、B、C组的显效率分别为 :76 % (35 4 6 )、73.2 % (4 1 5 6 )和 77.6 % (76 98)。术后随访 3年 ,3组的显效率分别为 6 9.6 % (32 4 6 )、6 4.2 % (36 5 6 )和70 .4 % (6 9 98)。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和 (或 )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术是治疗AR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皿治林(咪唑斯汀)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门诊确诊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分为皿治林组及开瑞坦组。两组给药方法相同,口服10 mg/d,连续14 d。根据患者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评估疗效。结果:皿治林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好于开瑞坦,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皿治林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有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