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上下颌游离缺失Branemark种植义齿修得早期临床效果,方法:5例上颌(17颗)和7例下颌(22颗)游离缺失Brancmark种植体植入金合金烤瓷桥修复行使功能18个月后,比较上下颌游离缺失Branemark种植体支持固定桥义齿的稳固情况,种植体周牙龈根数和种植体周骨吸收量。结果:上下颌游离缺失Branemark种植体支持固定桥义齿种植体周骨吸收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种植体周牙龈均处于正常状态;上下颌游离缺失种植义齿均未见种植体松动或脱落,基台和全冠的稳固性均良好。结论:上下颌游离缺失Branemark种植体支持种植固定桥义齿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BLBC种植系统和Branemark种植系统的单牙种植义齿早期临床效果。方法:13颗BLBC和15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28位患者牙槽骨内,制作成单颗种植体支持的单牙种植义齿。行使功能18个月后,比较两个系统单牙种植义齿的种植体和全冠的稳固情况、种植体周牙龈指数和种植体周骨吸收量。结果:两种种植体周骨吸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种植体周牙龈均处于正常状态;两个系统的单牙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Branemark种植义齿修复上颌全牙列缺失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Branemark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 ,在I期手术 ,116枚Branemark种植体植入上颌全牙列缺失的16例患者,6个月后 ,进行II期手术 ,再经1周后 ,用固定可卸式修复体修复。结果 :Branemark种植体修复后3年 ,上颌累积成功率为91.1% ,修复体的稳定率为100%。结论 :Branemark种植义齿修复上颌全牙列缺失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和评价Branemark种植体支持Nobelpharma杆状种植覆盖义齿的应用经验和效果。方法 :将种植体与Nobelpharma杆卡式附着体结合 ,为13例患者制作种植覆盖义齿 ,随访观察1~4年 ,定期拍X线片了解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种植体稳固 ,X线片未见种植体周有异常骨吸收 ;患者对义齿的固位力十分满意 ,咀嚼效率和舒适性较原有的传统活动义齿有显著的改善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信心和生命质量。结论 :Branemark种植体支持Nobelphar ma杆状覆盖义齿稳固、美观、易于维护口腔卫生、手术简单和损伤较小 ,对牙槽嵴严重萎缩者尤为适宜 ;采用两个固位卡即可使种植覆盖义齿获得足够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5.
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下颌磨牙游离端缺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观察研究单纯种植体支持和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修复下颌游离端缺失的效果。方法:20例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持修复,共植入86枚种植体,和20例患者采用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修复,共植入42枚种植体,完成对下颌游离端缺失的修复。结果:通过12—42个月的临床观察和X线检查。表现两种修复效果都好,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均值为0.71mm/0.72mm。结论:种植体与天然牙可通过合理设计共同支持修复缺失牙。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Branemark种植系统对全口牙列缺失患者进行全口种植固定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全口牙列缺失患者 ,用Branemark种植系统对1例患者的上下颌骨内各种植6个Branemark种植体 ,然后进行了全口固定修复。在临床及技术室的操作过程中 ,对降低成本 ,改进临床操作和工艺制作进行了探讨和4年的临床随访。结果:通过4年的随访 ,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自述异物感明显减小 ,咀嚼功能明显提高。X线全景片显示 ,所有12个种植体骨整合效果良好 ,未见明显吸收现象。结论:对全口牙列缺失患者应用Branemark种植系统进行全口固定修复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全颌种植义齿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内种植体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种植义齿的成败与其力学行为关系密切,本文对全颌种植义齿He力及传导,种植体数目,大小,在颌骨内排列,修复形式以及上部结构等的生物力学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双种植体支持单个磨牙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且失牙间隙近远中宽度在12mm或以上的患者,采用两个种植体支持单个磨牙修复:在修复体完成后3个月,1年,5年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状况、种植体和修复体的稳定性及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进行了随访。结果:在修复后3个月及1年均没有发现修复体松动;在修复后5年有3例出现修复体松动。没有种植体松动发生。结论:用双种植体支持单个磨牙的种植义齿修复更符合义齿的机械力学原则,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评价两种不同表面处理的Brnemark种植体负重4-10年后的差异。方法:57例患者分为两组,于1998年9月至2003年12月间,在我院口腔中心植入Branemark骨结合种植体共146枚,其中光滑组使用机械光滑表面种植体68枚,钛易耐组使用钛易耐表面种植体78枚。全部种植体均在2004年8月前完成修复;平均追踪84.5个月(57~125个月),观察并记录X线和临床检查结果,对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枚(光滑组5枚)种植体在负重前松动脱落,其余140枚种植体无松动,光滑组/钛易耐组种植体周骨吸收均值、PLI和SBI分别为1.1±0.6/1.2±0.4(mm)、0.58±0.40/0.49±0.62、1.11±0.57/1.13±0.5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观察期内,光滑组/钛易耐组的存留率为87.5%/95.7%。结论:机械光滑表面和钛易耐表面的Branemark种植体负重4-10年后,存留率分别为87.5%和95.7%,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并不是种植体表面处理,因为两组种植体在骨吸收,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并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骨结合式Branemark牙种植系统的疗效与成功率。方法 :对122例缺牙患者共植入296枚牙种植体 ,临床追踪观1~8年。结果 :种植体8年累计成功率为90.5%。结论 :Branemark骨结合式牙种植体是一套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种植体系。认真选择适应症 ,严格的无菌和微创操作 ,合理的修复设计及每年一次的定期护理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211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89名部分牙缺失患者的颌骨内,完成修复体95件,临床观察28-36个月,修复后2年累积成功率为93.4%,修复作稳定率为84.2%,种植失败多数发生在种植早期,其主要原因为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种植术后早期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种植术后早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上、下颌前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区植入种植体,术后2~10天采用树脂材料制作临时种植义齿,3个月后换上烤瓷修复体。分别于临时修复体戴入时、烤瓷修复体戴入时和种植体植入后6、12个月,临床检查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松动度,拍X光根尖周片观察种植体周骨结合状况,并通过连续的X光根尖片计算每颗种植体周骨高度丧失量。结果:耒发现种植体松动和脱落,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无种植体周透射阴影;种植体周骨高度表失0~0.8mm不等,平均骨高表失为0.6mm;种植体周牙龈状况正常。结论:在上、下颌可见区域,种植体植入后尽快采用临时种植义齿修复,以解决患者的美观和发音问题,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Brnemark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Branemark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全牙列缺失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Branemark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 ,在I期手术 ,225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全牙列缺失的86例患者,下颌的有63例136颗种植体 ,上颌的有23例89颗种植体 ,下颌一般植入2~3颗种植体 ,上颌则需要3~6颗。4~6个月后 ,进行II期手术 ,将愈合基台连接在种植体上。修复期在Ⅱ期手术一周后进行。取下愈合基台 ,选择永久基台接在种植体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杆卡附着体 (Bar-clipattachment)或球形附着体 (Ballattachment) ,按常规制作和戴上塑料活动修复体。结果 :Branemark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3年的累积成功率上颌为83.2% ,下颌为99.3%。结论 :Branemark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全牙列缺失时 ,下颌比上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Branemark种植系统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种植体植入83例前牙缺失患者的颌骨内。完成固定或种植义齿83件。临床观察2~7年。结果 :成功率93.75%。失败原因是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和患者口腔卫生欠佳。结论 :Branemark种植系统修复前牙缺失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末端游离缺失是传统义齿修复的难点,通过骨结合式种植体代替末端缺失的天然牙,为该类患者的义齿修复提供了有效的基牙支持,解决了用传统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难题,本文就末端游离缺失的特点、不同种植修复设计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结果等作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8.
周铸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2,29(6):373-374
种植体边缘骨在承受咬合力时,将产生适应性变化,但过大的应力将出现骨的吸收、丧失,继而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本文就单个牙种植义齿、多个牙种植义齿、全颌种植义齿等不同设计,以及人工牙材料对种植体边缘骨应力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冠根比的后牙区种植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来诊接受后牙区种植的119例患者,共植入208颗ITI种植体并完成贵金属烤瓷冠修复。修复完成后,根据临床冠根比(crown-to-implant ratio,C/I)分为以下3组:C/I≤1,11.5。随访6~66个月,分别记录3组修复体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义齿的临床牙冠及牙根长度,计算C/I值及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应用寿命表法计算C/I≤1及C/I>1的所有种植义齿的5年累积存留率,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种植体的平均临床冠根比为1.07±0.24,C/I最小0.6,最大1.8,机械并发症为9.6%。3组不同冠根比种植义齿的机械并发症发生几率及年均骨吸收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C/I>1的种植义齿5年累积存留率为97.6%,C/I≤1的5年累积存留率为98.8%。结论:种植义齿的冠根比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及机械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无相关性,冠根比>1的种植义齿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临床评价两种不同表面处理的Brnemark种植体负重7年后的效果。方法:1998年9月至2003年12月间,57例患者在我院植入Brnemark种植体共146枚,其中光滑组25例,使用机械光滑表面种植体68枚,钛易耐组32例,使用钛易耐表面种植体78枚。成功骨整合的种植体均在2004年8月前完成修复;平均追踪7年(84.5个月),观察并记录X线和临床检查结果,对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枚(光滑组5枚)种植体在负重前松动脱落,其余140枚种植体骨结合成功,光滑组/钛易耐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均值、PLI和SBI分别为1.1±0.6/1.2±0.4(mm)、0.58±0.40/0.49±0.62、1.11±0.57/1.13±0.5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观察期内,光滑组/钛易耐组的存留率为87.5%/95.7%。结论:机械光滑表面和钛易耐表面的Brnemark种植体负重7年后,存留率分别为87.5%和95.7%,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并不是种植体表面处理,因为两组种植体在边缘骨吸收,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并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