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上下颌游离缺失Branemark种植义齿修得早期临床效果,方法:5例上颌(17颗)和7例下颌(22颗)游离缺失Brancmark种植体植入金合金烤瓷桥修复行使功能18个月后,比较上下颌游离缺失Branemark种植体支持固定桥义齿的稳固情况,种植体周牙龈根数和种植体周骨吸收量。结果:上下颌游离缺失Branemark种植体支持固定桥义齿种植体周骨吸收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种植体周牙龈均处于正常状态;上下颌游离缺失种植义齿均未见种植体松动或脱落,基台和全冠的稳固性均良好。结论:上下颌游离缺失Branemark种植体支持种植固定桥义齿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BLBC种植系统和Branemark种植系统的单牙种植义齿早期临床效果。方法:13颗BLBC和15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28位患者牙槽骨内,制作成单颗种植体支持的单牙种植义齿。行使功能18个月后,比较两个系统单牙种植义齿的种植体和全冠的稳固情况、种植体周牙龈指数和种植体周骨吸收量。结果:两种种植体周骨吸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种植体周牙龈均处于正常状态;两个系统的单牙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双种植体支持义齿修复缺牙间隙较大的单磨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共38颗单磨牙缺失且间隙较大的患者,分别采用Branemark和Replace种植系统进行双种植体修复.在修复完成后3个月、1a和3a进行随访,分别观察种植体及修复体的稳定性、种植体牙周状况以及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种植体牙周状况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x2检验;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38颗单磨牙缺失共使用76枚种植体修复,其中1枚种植体在一期种植术后2周时松动、脱落,择期再种植后无松动、脱落.76枚种植体在修复完成后3个月、1a和3a随访时均无脱落;38个修复体无松动.牙周菌斑指数、探诊出血和探诊深度在修复后3个月、1a和3a均无显著差异(P>0.05).X线显示骨整合良好,修复完成后3个月,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为(0.56±0.14)mm,随后1a和3a种植体周围骨吸收趋于稳定,在原有基础上分别再吸收(0.15±0.05)mm和(0.17±0.06)mm,显著低于修复完成后3个月(P<0.05).结论:双种植体适合间隙较大的单磨牙缺失种植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游离端与非游离端单颗种植体的垂直骨吸收量是否有差异。方法:选择进行种植修复的牙缺失患者50例(50颗种植体),根据牙位分为非游离端缺失组(A组)和游离端缺失组(B组)。一期植入直径4.1 mm、长度不等的种植体,术后3个月进行全瓷冠修复。应用CBCT测量修复后36个月的骨吸收量。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期间,所有种植体无松动、脱落。A组远中骨吸收量为(0.288±0.183)mm,近中骨吸收量为(0.291±0.136)mm;B组远中骨吸收量为(0.562±0.201)mm,近中骨吸收量为(0.425±0.221)mm。A组平均骨吸收量为(0.289±0.144)mm,B组平均骨吸收量为(0.494±0.182)mm;B组远中骨吸收量显著多于近中骨吸收量(P<0.05),B组平均骨吸收量显著多于A组(P<0.05)。结论:游离端单颗种植体远中骨吸收量显著高于非游离端,提示游离端单颗种植体存在更高的骨吸收风险。  相似文献   

5.
种植术后早期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种植术后早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上、下颌前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区植入种植体,术后2~10天采用树脂材料制作临时种植义齿,3个月后换上烤瓷修复体。分别于临时修复体戴入时、烤瓷修复体戴入时和种植体植入后6、12个月,临床检查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松动度,拍X光根尖周片观察种植体周骨结合状况,并通过连续的X光根尖片计算每颗种植体周骨高度丧失量。结果:耒发现种植体松动和脱落,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无种植体周透射阴影;种植体周骨高度表失0~0.8mm不等,平均骨高表失为0.6mm;种植体周牙龈状况正常。结论:在上、下颌可见区域,种植体植入后尽快采用临时种植义齿修复,以解决患者的美观和发音问题,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下颌套筒冠固位全颌覆盖种植义齿即刻负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颌无牙颌在种植后即刻进行套筒冠固位覆盖义齿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0例下颌无牙颌患者,术前常规行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在双侧颏孔之间植入4颗种植体,术后当天即刻完成种植体支持的套筒冠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均于负重后2、4、8、12、24、48周复诊,检查种植体的稳固性、种植体周龈组织状况,并拍摄X线片观察种植体骨吸收和骨结合状况。结果:10例患者共40颗种植体术后进行即刻负重,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临床检查种植体稳定性良好,种植体周龈组织健康,未见X线连续透射影,无边缘骨吸收,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下颌无牙颌患者,在双侧颏孔间植入4颗种植体,如种植体可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即刻采用种植体支持的套筒冠固位覆盖义齿修复是可行的,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下颌无牙颌杆卡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下颌杆卡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下颌牙列缺失患者,分别制作成粘膜支持型、种植体粘膜共同支持型和种植体支持型杆卡种植覆盖义齿。戴牙后定期检查义齿固位力、稳定性和种植体周牙龈状况,摄X线片了解种植体骨结合状况。结果 修复后随访2年,种植体周牙龈状况基本正常,X线片显示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骨平均丧失0.7mm,粘膜支持型组患者牙弓后段牙槽嵴吸收逐渐加重,义齿前后翘动度加大;种植体支持型和共同支持型组患者均未发现牙弓后段牙槽嵴有明显的吸收。结论 杆卡固位种植覆盖义齿具理想固位力和稳定性,粘膜支持型设汁会导致牙弓后段牙槽嵴明显吸收,须慎用。  相似文献   

8.
Brnemark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Branemark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全牙列缺失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Branemark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 ,在I期手术 ,225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全牙列缺失的86例患者,下颌的有63例136颗种植体 ,上颌的有23例89颗种植体 ,下颌一般植入2~3颗种植体 ,上颌则需要3~6颗。4~6个月后 ,进行II期手术 ,将愈合基台连接在种植体上。修复期在Ⅱ期手术一周后进行。取下愈合基台 ,选择永久基台接在种植体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杆卡附着体 (Bar-clipattachment)或球形附着体 (Ballattachment) ,按常规制作和戴上塑料活动修复体。结果 :Branemark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3年的累积成功率上颌为83.2% ,下颌为99.3%。结论 :Branemark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全牙列缺失时 ,下颌比上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种植-天然牙联合修复后牙游离缺失。方法:对53例患者共106颗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应用种植牙与天然牙联合修复游离缺失牙齿。结果:自1999年5月~2005年6月,共完成53例106枚种植一天然牙联合义齿修复。随访观察2~6年,平均随访期3年6个月。种植体的稳定性良好,患者主观满意者达98%。X线检查见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紧密。无修复失败病例。结论:种植义齿逐渐成为后牙游离端缺失的首选修复方式。用种植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既克服了可摘局部义齿对基牙及软组织的损伤,又满足了患者用固定义齿修复的要求,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患者种植义齿修复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器官移植后2年,且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的牙列缺损拟种植义齿修复患者6例,共计植入15颗种植体。观察术后伤口愈合、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免疫抑制剂浓度、种植体-骨整合及义齿行使咀嚼功能后种植体周骨吸收、牙龈健康状况等。结果:在为期3~10年的观察中,所有种植体均达到骨整合,2颗种植体术后伤口愈合欠佳,术后3年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变化,免疫抑制剂浓度有一定程度波动。2例患者义齿修复后第5年(肾移植后第9~12年)出现蛋白尿+及血尿++。义齿修复后第1、5、8年种植体周骨吸收分别为(0.81±0.19) mm、(1.02±0.29) mm、(1.54±0.37) mm,种植体周袋深度分别为(1.63±0.77) mm、(1.92±0.59) mm、(2.32±0.46) mm,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义齿修复后第5年有1颗种植体失去骨整合,7颗修复体因邻牙松动出现食物嵌塞。结论:在严格控制适应症并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的情况下,器官移植患者可以行种植义齿修复,且可取得比较理想的远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和评价Branemark种植体支持Nobelpharma杆状种植覆盖义齿的应用经验和效果。方法 :将种植体与Nobelpharma杆卡式附着体结合 ,为13例患者制作种植覆盖义齿 ,随访观察1~4年 ,定期拍X线片了解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种植体稳固 ,X线片未见种植体周有异常骨吸收 ;患者对义齿的固位力十分满意 ,咀嚼效率和舒适性较原有的传统活动义齿有显著的改善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信心和生命质量。结论 :Branemark种植体支持Nobelphar ma杆状覆盖义齿稳固、美观、易于维护口腔卫生、手术简单和损伤较小 ,对牙槽嵴严重萎缩者尤为适宜 ;采用两个固位卡即可使种植覆盖义齿获得足够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12.
套筒冠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CDIC一段式叶状种植体、锥状螺旋种植体植入牙列缺失患者的颌骨内,种植体上部修复结构为套筒冠及桥架连接固位,以覆盖或种植义齿修复3例牙列缺失。本文详细介绍该修复义齿的制作方法,并对种植体的选择、义齿设计特点及支持方式进行报告和讨论。笔者临床观察病例一年,一段式种植体稳固,与骨界面形成骨性结合。提出种植体早期应保持无负荷状态并使用过渡性中空保护性义齿是种植体稳固的重要保证。对套简内、外冠及种植体基桩的适应性及缓冲的要求也是修复体成功的重要条件。该修复方法、材料、工艺较为简单,集活动一固定联合修复的特点。患者对其效果满意。有关该修复体在行使功能中对种植体的应力作用特点及义齿的远期效果将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螺旋型牙种植体下颌磨牙区种植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下牙槽神经的特殊解剖特点探讨下颌磨区种植义齿方法。方法:根据缺牙后下颌磨牙区颌骨的不骨吸收程度,分别采取直接种植,跨越下颌管种植和解剖游离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种植的3种方法,1992-1998年共完成22例,45颗种植体,平均随访时间为3.7年。结果:除2颗种植体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修复后1.5年脱落失败外,其余43颗种植体均呈骨结合,且骨吸收不明显、义齿功能良好,种植体5年累积成功率为96%,结论:3种种植方法基本解决了临床中下颌磨牙区种植的大部分问题,但应特别注意选择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短种植体在上下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冠-种植体比(crownimplant ratio,C/I)对种植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65例上、下颌后牙缺失患者,共植入98枚长度≤8.0 mm的短种植体,并进行常规修复.通过临床观测、X线检查和测量修复后修复体高度,计算C/I.结果 98枚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并完成种植修复,其中92枚(94%)C/I≥1.通过3~18个月的随访观察,无种植体脱落.结论 短种植体应用于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短期临床效果明显,可简化术式、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术后反应、扩大种植义齿适应证.未发现C/I≥1的种植修复体对其短期成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种植体支持单个磨牙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且失牙间隙近远中宽度在12mm或以上的患者,采用两个种植体支持单个磨牙修复:在修复体完成后3个月,1年,5年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状况、种植体和修复体的稳定性及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进行了随访。结果:在修复后3个月及1年均没有发现修复体松动;在修复后5年有3例出现修复体松动。没有种植体松动发生。结论:用双种植体支持单个磨牙的种植义齿修复更符合义齿的机械力学原则,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组织学反应的异同。方法 :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 8只 ,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 ,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 ,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对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 -骨界面改建过程进行动态观察 ,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 :组织学观察发现 ,种植义齿受载后 ,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 2周时其界面绝大部分呈直接骨结合 ,但在界面处尤其螺纹顶部出现骨吸收 ,骨组织由纤维组织替代 ;4周时种植体 -骨界面结合良好 ,在界面处出现的纤维组织已逐渐通过改建形成新骨 ;8周时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呈骨性界面 ,界面区细胞成分和毛细血管减少 ;12周时所有种植体与骨组织均为骨性结合界面 ,结合程度较高 ,界面区出现典型的哈弗系统。所有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非埋植型种植体与埋植型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其界面的改建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下颌磨牙游离端缺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观察研究单纯种植体支持和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修复下颌游离端缺失的效果。方法:20例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持修复,共植入86枚种植体,和20例患者采用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修复,共植入42枚种植体,完成对下颌游离端缺失的修复。结果:通过12—42个月的临床观察和X线检查。表现两种修复效果都好,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均值为0.71mm/0.72mm。结论:种植体与天然牙可通过合理设计共同支持修复缺失牙。  相似文献   

18.
种植义齿在后牙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种植义齿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后牙游离端缺失采用种植义齿修复的46例共106个种植体。结果:临床观察6—48月,成功率95%,修复效果良好。结论: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可避免对余留牙的破坏,义齿稳固性好、舒适、无异物感、咀嚼效率高,具有固定和可摘局部义齿无法比拟的优点,应为游离端缺失患者首选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口腔种植学     
双种植体支持单个磨牙种植义齿的5年临床效果观察,骨增量技术在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临床报告,透明质酸钠治疗种植体周粘膜炎的临床研究,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严重萎缩的无牙下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种植义齿作为一种新颖而且特殊的修复方式。解决了很多修复学上的常规难题。种植义齿有很多分类.按照其支持方式不同可分为:软组织支持式、种植体支持式和混合支持式,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义齿即属于混合支持式种植义齿。虽然既往观点对将天然牙和种植体相连存在争议.但在一些临床条件下,比如一些后牙游离缺失但局部骨量不足者.临床医师仍需要选择该类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