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计划免疫─—冷链运转以来,我市麻疹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近些年主要表现为零星散发,但今年在麻疹散发的基础上,出现了局部暴发,现将全年麻疹发病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自1997年全市报告的麻疹病例个案调查结果。诊断标准为卫生部颁布的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2结果2.1发病情况全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04例,总发病率为12.90/十万,无死亡病例。2.2地区分布全市各、市、县区均有病例发生,惠东县病例最多,占全市病例总数的41.12%,其次是惠阳市,占27.%%,最少为龙门县,占2.63%;而发病率则惠城区最高(24.68/十万),…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1950—1999年麻疹流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我市麻疹流行规律,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现对我市 1950~1999年麻疹的流行趋势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我市1950~1999年的疫情报表和南京市统计局的人口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流行强度 1950~1999全市麻疹累计发病282 390例,死亡2 309人,年发病率波动在2 392.66/10万~0.68/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66.96/10万;年死亡率波动在39.78/10万~0/10万之间,年平均死亡率为1.36/10万;年病死率波动在0%~65.86%之间,年平均病死率为35.71%.从实施预防措施的角度可把50年的麻疹疫情分为以下4个时期:自然感染时期(1950~1965年)、麻疹疫苗(MV)推广应用时期(1966~1971年)、计划免疫初期(1972 ~1982年)和计划免疫时期(1983~1999年)[1].4个时期中自然感染时期的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最高,分别为723.77/10万、7.35/10万、46.9 8%,其中1959年全市范围内麻疹大流行,当年发病率高达2 392.7/10万,是4个时期中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之后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逐渐下降,到计划免疫时期分别为6.83/10万、0.002 /10万、0.03/10万. 自然感染期,麻疹发病数占报告传染病总数22.46%,年平均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的第 2位,死亡率居各种传染病的首位,1959年的发病数占当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德保县麻疹流行情况,为今后制定指导加速麻疹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德保县199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6年德保县共报告麻疹6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24/10万。1990—1999年共报告53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75/10万;2000—2006年共报告1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80/10万,较1990—1999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下降了69.52%。发病季节高峰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71.52%(467/653),有明显的季节高峰。1994、1999、2000年分别发生麻疹暴发1起,共发病444例,占总发病例数的67.99%。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2.34%(603例)。报告病例中有32.47%的病例(212例)未接种麻疹疫苗,33.38%的病例(218例)免疫史不详。结论德保县1990—2006年麻疹发病由高发状态且以暴发为主转变为低发状态且以散发为主。今后在抓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适时开展大年龄组的儿童强化免疫,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4.
在广泛应用麻疹疫苗以前,我省麻疹的发病率居各种法定传染病的前列。自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特别是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6年降至1.71/十万,为历史最低水平。但1997年发病又有所回升。为确保我省控制麻疹工作的稳固发展,本文对我省1997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麻疹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材料疫情资料来源于1997年全省各市、县(市。区)的法定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和暴发点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部分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省统计局。2麻疹病例诊断根据病例的临床症状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1995~2000年广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广西麻疹流行情况,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广西1995-2000年麻疹疫情资料。结果:1995-2000年广西麻疹发病率波动在7.21/10万-12.86/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9.75/10万。全年均有病例发生,5月份最多,9月份最少。男女之比为1:0.76,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0-14岁发病数占87.61%,学生占43.20%。全区各县市均有病例报告,但主要集中在南宁、百色、河池地区。除1995年外,其余5年每年均有10余个县发病率超过国家规定的麻疹发病率控制标准(30/10万)。1999-2000年报告的9419例病例中,麻疹疫苗免疫1次占32.01%,免疫2次占4.92%,未免疫占21.69%,免疫史不祥占41.38%。结论:广西需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蓬莱市麻疹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有效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蓬莱市历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56-2006年,蓬莱市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24.89/10万,死亡率2.34/10万,病死率1.87%;整个发病趋势呈阶梯状下降,可分为3个时段,第1时段为高发病率(653.92/10万)、高死亡率(12.93/10万)阶段;进入第2个阶段为麻疹疫苗推广阶段,发病率(43.17/10万)、死亡率(0.27/10万)急剧下降,分别下降了93.39%和97.91%;第3阶段为计划免疫阶段,较第2阶段,发病率又下降了98.15%,并且出现零病例死亡。3个阶段发病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每隔二三年出现1个高峰,1985年后17a间为零病例,即使2002年后,发病的为成年人,呈现年龄后移位。发病季节高峰为冬春季,占全年发病总数83%以上;发病以〈10岁儿童为主,占75.45%;第1和第2阶段都有不同程度规模的局部暴发。结论 自从1967年该市推广使用麻疹疫苗,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加强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覆盖率,对控制麻疹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湖北省1998~2007年麻疹流行状况,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北省1998~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和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湖北省1998~2007年共报告麻疹29000例,发病率波动在2.17/10万-8.2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4.93/10万。近10年来麻疹疫情报告资料显示,每年3~6月为发病高峰,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62.89%。男女比为1:0.69。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15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占发病总数的81.81%。全省各市(州、林区)均有麻疹病例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黄石市、黄冈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州。近4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11458例个案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仅占16.29%,其中麻疹疫苗免疫1次者占11.66%,免疫2次者占4.63%,无免疫史的占39.54%,免疫史不详占44.18%。1999~2007年全省共报告83起麻疹暴发疫情,均经过实验室确认。结论湖北省麻疹发病率已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从河北省麻疹流行现状探讨麻疹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的即将实现,控制乃至消除麻疹就显得日趋重要。自有疫情记载以来,麻疹是我省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每年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病例发生,发病最高年份是1959年,报告发病517744例,发病率高达1169/10万,死亡12462人,死亡率为28.14/10万。到了60年代开始使用麻疹疫苗(MV)后,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1997年全省报告麻疹1691例,发病率2.61/10万,较实行计划免疫前的1978年下降了97.50。开展控制乃至消除麻疹的时机已日益成熟。1流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保定市麻疹发病的现状,探讨其流行规律,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对保定市1973-1997年麻疹发病进行了分析。1流行病学特征1.1发病率、死亡率下降保定市1973-1974年报告麻疹发病44884例,死亡194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94.10/10万和1.30/10万;1975-1986年为实施计划免疫阶段,报告麻疹发病55967例,死亡203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8.68/10万和0.21/10万,比1973-1974年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80.05%和83.85%;1987~1997年为计划免疫一冷链运转阶段,报告麻疹发病2176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破伤风是1996年新增加为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为了摸清我市该病流行现状和探讨影响该病的流行因素,以便制订有效防制措施,现将高州市1996~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1996~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报告卡和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破伤风病家调查的材料。2结果2.1发病率、病死率1996年、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报告45例和6例,发病率分别为174.69/十万和253.52/十万,平均为214.11/十万。死亡10例,平均病死率为9.09%。2.2地区分布110例患儿分布26个镇,占全市29个镇的89.66%。发病率最高595/十万(梭…  相似文献   

11.
根据疫情资料统计,广东省各类急性传染病“七五”期间(1986~1990年)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65.26/十万和1.06/十万,“八五”期间(1991~1995年)分别为107.84/十万和0.25/十万,后者比前者发病率平均下降了34.74%,其中呼吸道传染病下降幅度最大(72.47%);死亡率下降了76.42%;十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肠道传染病(107.59/十万),死亡率最高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0.44/十万);1990年以来性病发病数及占传染病总发病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年龄人群麻疹发病原因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在未应用麻疹疫苗前,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占儿童传染病首位。1978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后,随着国家计免工作的深入开展,麻疹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0%以上,1993年以来麻疹的发病率一直维持在10/10万以下。杭州市1997—2003年7年麻疹发病监测发现大年龄组占到55.12%。2002年马尔代夫发生麻疹暴发,在报告的819例患中,有444例(54.2%)年龄〉15岁。由此可见,控制大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发病,直接影响到加速控制麻疹的过程。为更有效地控制大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发病,本对大年龄组人群发病原因及控制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兴安县的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兴安县1988—2007年麻疹疫情及监测资料。结果1988—2007年兴安县麻疹发病率在0—14.75/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2.75/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2—8月,3月最多病例数为34例,占17.0%。男女性别比为1.15:1,7岁以下病例共135例,占67.5%,15岁以下病例共165例。占82.5%,≥15岁病例35例,占17.5%。结论兴安县的麻疹流行处于低发病水平。但距离消除麻疹的目标仍有距离,要实现消除麻疹水平,仍将要做好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为主的免疫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广泛应用麻疹疫苗以前,我省麻疹的发病率居各种法定传染病的前列。自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特别是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6年降至1.71/十万,为历史最低水平。但1997年发病又有所回升。为确保我省控制麻疹工作的稳固发展,本对找省1997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麻疹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龙岩市麻疹流行状况,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07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结果龙岩市2007年报告麻疹确诊病例49例,报告发病率为1.70/10万;流动人口发病25例,占病例总数的51.02%;发生爆发疫情2起,发病19例,占病例总数的38.78%;确诊病例中10~14岁年龄组最多,占32.65%,小于8月龄儿童和成人也占较大比例;病例中有免疫史的16例,占32.65%。结论龙岩市2007年麻疹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据高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棒种率是消除麻疹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白云区成人麻疹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控制成人麻疹的策略,我们对白云区1991-1995年成人麻疹流行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资料来源病例资料来自白云区1991-1995年成人麻疹个案调查表,并经血清学诊断确诊病例。人口资料由白云区防疫站档案室提供。结果1流行概况1991-1995年白云区共报告成人麻疹58例,年均发病率3.49/十万(58/1660357)。五年来,全区成人麻疹共出现4个爆发点,爆发病例数占全区总病例数67.24%(39/58)。2流行特征2.l地区分布病例主要分布在白云区外来人口密集的近郊。其中石井镇…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2004-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河南省麻疹监测专报系统监测质量。方法对河南省2004—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麻疹专报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6年河南省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敏感性低于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2004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麻疹发病率为2.54/10万,处于较低水平,但2005—2006年麻疹发病率明显上升,达到8/10万。河南省中部地区麻疹发病率在近几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发病季节主要在3—5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8月龄和8月龄至1岁的麻疹病例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无免疫史和不详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77.13%,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8.23%,主要集中在郑州市。结论河南省应采取措施加强麻疹疫苗(MV)的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尤其是提高第一剂次MV的及时接种率,整合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和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各自优势,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本市近年来麻疹发病的特点,以进一步消除麻疹,对本市1991~1997年麻疹的疫情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流行特点1991~1997年共报告麻疹103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为2.94/10万,均为散发病例。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但主要集中在3~5月,其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1.17%,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年龄最小为6月龄,最大32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36岁。其中<1岁(下转第60页)占19.42%,l—4岁占25.24%,5—9岁占30.10%,10—14岁占11.65%,15—19岁占占4.85%,>20岁占8.74%。说明本市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学…  相似文献   

19.
申剑波  张建中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73-4274,4278
目的 分析西双版纳州2003~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策略和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网络系统报告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麻疹病例1 37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0.21/100万,2003年发病率最高为574.10/1 0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1.86/100万,无死亡病例;10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占总病例数的69.53%;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3.96%;男女性别比为1.35∶1;发病形成2个流行高峰,第1个流行高峰出现在夏秋季的4~9月,占总发病数的66.91%;第2个流行小高峰出现在冬季的11月、12月到次年的1月,占总发病数的22.47%.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消除麻疹策略。方法 对1951—2000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和人群免疫水平等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MV前期(1951—1966年)、MV推广期(1967—1978年)、MV计划免疫期(1979~1986年)、计免-冷链运转期(1987~2000年)的麻疹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39.10/十万、436.40/十万、163.10/十万、4.35/十万,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有后移趋势;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8.8%。1967~2000年全省累计使用MV17222.75万人份,1979~2000年MV报告接种率维持在84.8%~95.9%之间,1994~2000年MV免疫成功率、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维持在88.9%~94.4%、87.4%~98.1%。结论:1.广东省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2.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前提和基础;3.开展MV初始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关键;4.开展MV后续强化免疫、应急免疫和风疹疫苗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必要补充;5.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