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稚兰  余龙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3,26(5):282-284,T002
性联隐性鱼鳞病的发病机理是X染色体短臂末端的类固醇硫酸脂酶(STS)基因缺失,此病携带者的STS基因量是正常人的一半。用PCR法检测了19例性联隐性鱼鳞病和11例常显鱼鳞病患者,发现16例性闻隐性鱼鳞病(占84%)有STS基因缺失,与Southern杂交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应用Southern杂交及基因的剂量分析检测了4个性联隐性鱼鳞病患者的家系,发现2例患者母亲为基因携带者,为鱼鳞病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3.
胡稚兰  方丽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3,26(4):216-218,T002
用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的cDNA为探针对19例性联隐性鱼鳞病和1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显)鱼鳞病分别进行Southern杂交,发现84%性联隐性鱼鳞病患者的STS基因缺失,且为全长STS基因缺失;常显鱼鳞病组均正常。此实验室检查对鱼鳞病的基因论断,携带者检测及产前诊断有较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类固醇硫酸醋酶(Steroid sulfatase, STS)基因的cDNA为探针对19例性联隐性鱼鳞病和1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显)鱼鳞病分别进行Southern杂交,发现84%性联隐性鱼鳞病患者有ST5基因缺失,且为全长STS基因缺失,常显鱼鳞病组均正常.此实验室检查对鱼鳞病的基因诊断、携带者检测及产前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检测2个中国X连锁鱼鳞病家系中的基因突变。用PCR方法扩增类固醇硫酸酯酶(STS)基因的10个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第一个家系中先证者的STS基因6、7外显子缺失,第二个家系先证者的整个STS基凶缺失。本研究明确了这两个家系中的基因突变,从而为这两个家系的后代进行产前诊断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autosomal recessive congenital ichthyosis,ARCI)是一种罕见的以表皮分化异常、角化过度为特点的角化性皮肤病,可分为3种亚型:丑角样鱼鳞病、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及板层状鱼鳞病。ARCI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发现了15个致病基因,该文就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性联鱼鳞病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联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一般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发病。它不仅累及皮肤,而且累及其他系统。该病是由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缺失或突变引起的,目前已发现一些不同的部分缺失形式或点突变,对发病机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药物和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为将来预防和治愈本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性联鱼鳞病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联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一般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发病。它不仅累及皮肤,而且累及其他系统。该病是由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缺失或突变引起的,目前已发现一些不同的部分缺失形式或点突变,对发病机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药物和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为将来预防和治愈本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s,LI)是一组以皮肤干燥、鱼鳞状鳞屑为特征的角化异常性皮肤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LI致病基因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已明确致病基因TGM1、AB ̄CA12、CYP450、ALOXE3和ALOXl2B,他们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如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包膜的形成、脂质转运体、脂质代谢等来改变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LI的发生。此外,一些报道其他基因(NIPAL4基因)也可导致LI的发生,但具体机制不详。本文主要对5个明确致病基因进行综述,更好地了解致病基因功能及导致LI发生的具体机制,为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生殖支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致病性的生殖支原体(Mg)生长缓慢,不易培养,而血清学诊断与肺炎支原体又有交叉反应,这给Mg的临床诊断带来困难。为了进一步解决Mg的临床检测问题,本研究采用Mg粘附因子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引物MgPa1和MgPa3,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Mg。结果表明,对Mg能产生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为281bp,而对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等则不能扩增出任何片段。作者认为,PCR为一种高度特异和敏感性的方法,它为Mg的临床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我们还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模板量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支原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树文  王荷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3):150-151,T003
我们根据已知的解脲支原体尿素酶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聚合酶链反应引物,该组引物对解脲支原体14个血清型均能扩增出286bp片段,但对实验所用的其它支原体或细菌不能扩增出任何片段,该283bp片段能被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降解为151,132bp两条片段,使用35个PCR循环,可检测出10^-14g的模板NDA,约相当于20个解脲支原体。通过梯度稀释试验证明40个PCR循环时,PCR的敏感性与培养法的  相似文献   

13.
鸟分支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鸟分支杆菌的方法.方法 用特异性引物对连续稀释的鸟分支杆菌菌悬液DNA进行PCR扩增,验证其敏感性;并用该引物对除鸟分支杆菌外的其他17株分支杆菌DNA进行扩增,验证其特异性;将正常皮肤组织与鸟分支杆菌的菌悬液混合以模拟临床皮肤感染标本,初步探讨适宜的临床标本前处理的方法,以提高PCR方法在检测临床皮肤组织感染中的敏感性.结果 PCR方法可扩增427bp的鸟分支杆菌DNA片段,敏感性达1×102个菌细胞/mL,对其他分支杆菌进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模拟临床皮肤感染标本进行PCR检测,敏感性降低为1×104个菌细胞/mL;将组织匀浆连续倍比稀释后,再加入细菌悬液,结果当组织匀浆稀释度≥1:4时,PCR的敏感性提高到1×102个菌细胞/mL.结论 PCR方法能敏感、特异地快速检测鸟分支杆菌.  相似文献   

1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某些机会致病真菌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某些机会致病性直菌的方法。方法 以源于医学机会致病性真菌18srRNA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为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医学上重要机会致病性真菌DNA进行扩增。结果 3属7种29株重要机会致病性直菌,经扩增均出现一条197bp的DNA片段,而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人白细胞则不扩增。以溴化乙啶染色,该PCR方法对白念珠菌DNA的最低检出限为1pg。30份临床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便于研究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致病机理,我们建立了一种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检测CT的方法。合成、克隆并定量了一与CT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l)靶序列具有相同引物位点的内参标(IS),通过共同扩增已知数量克隆的CTompl野生型模板和IS,构建竞争性PCR标准曲线。恒定拷贝数(1000个分子)的IS与每一待测模板共同扩增,用靶序列与IS的PCR产物的密度比值定量标本中的CT.对11份培养阳性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CT的定量检测。结果发现,一个培养包涵体形成单位大约相当于75个DNA分子。研究表明:竞争性PCR提供了一种可靠且敏感、可定量临床标本中CT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浅部真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检测浅部真菌病病原真菌的方法.方法采用蛋白酶K消化法和煮沸法处理临床标本,从中提取致病菌DNA,然后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进行PCR扩增检测,并与直接镜检和培养法作对比.结果共收集112例临床标本,PCR检测、直接镜检和培养的敏感性分别为80.7%、96.5%和70.2%,特异性分别为100%、89.1%和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0.2%和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6.1%和76.4%.PCR方法在24 h内即可完成从标本处理至结果判读的全过程.结论PCR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且比培养缩短了近2周的时间,为临床快速诊断和及时、合理地治疗浅部真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生殖器疣与癌中人乳头瘤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元林  刘荣卿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3):148-149,T002
一种新建立的总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可用以检测多种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别。结果: HPV DNA片段检出率:生殖器疣98%(98/100)、阴茎表皮肉瘤Ⅲ级80%(10/12)、宫颈上皮内启 80%(12/15)、阴茎鳞癌80%(16/20)及宫颈鳞癌90%(27/30);其中,95%(93/98)的生殖器疣中检出ⅢHPV6、11,而生殖器癌中HPV16伴同率为88%(38/43)。上述结果提示; PCR技术系检测病因疑为HPV的非典型增生及癌中HPV病原的有效方法,HPV6、11和HPV16分别为本地区生殖器HPV感染良、恶性病变中之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支杆菌感染在结节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2例结节病患者皮损中分支杆菌16SrRNA基因片段和特异性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物IS6110DNA片段。结果 12例结节病患者中,6例皮损中检出了分支杆菌16SrRNA基因,其中5例证实为结核分支杆菌,另1例为非结核分支杆菌。PCR扩增所得到的IS6110DNA片段经进一步测序证实。结论 分支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感染可能是结节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从100%(40/40)石蜡包埋尖锐湿疣组织中检测出HPVDNA。扩增HPVDNA显著地提高了检测速度及敏感性,以致从数张5~10μm厚的石蜡切片中3~4h即能得到结果;且PCR扩增产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PCR不失为检测HPV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与细胞培养和连接酶链反应(LCR)比较考察6种国产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在检测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标本沙眼衣原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5家临床医院性病门诊收集到673份尿道/宫颈拭子标本,分别进行沙眼衣原体培养和PCR检测,对结果不相符合的标本采用LCR复检,将各种PCR检测结果分别与培养、LCR以及综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合格病例616例,培养法检测阳性率6.3%,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3.5%-28.7%。与培养结果比较,各种PCR检测的敏感性均在90%以上,其中PCR1、PCR2和PCR5均达到100%。LCR复核标本200份,与之相比,PCR检测的敏感性为83.9%-98.6%,特异性66.7%-94.7%,YI指数0.523-0.881。其中PCR2结果符合性最好,其它依次为PCR4、PCR1、PCR5、PCR3及PCR6。综合分析证明国产PCR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敏感性增在85%以上,特异性均在95%以上。YI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PCR2、PCR1、PCR3、PCR5、PCR4、PCR6。结论 国产PCR检测尿道/宫颈拭子沙眼衣原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用于临床检验,实验室质控与监督是本方法得以正确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