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肾功能对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 接受VA-ECMO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根据VA-ECMO撤机试验是否成功,分为撤机试验成功组(A组,22例)和撤机试验失败组(B组,8例).在撤机前检测患者血ALT、SCr、TBil和乳酸(Lac)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  相似文献   

2.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在循环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支持中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全身血流灌注,保证循环稳定。由于VA-ECMO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能够替代大部分的心脏泵功能,维持全身血流灌注,使心脏得以休息,目前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等待心脏移植以及长期心室机械辅助的过渡替代手段。但VA-ECMO为经股动脉回输血液,属于逆行灌注,与心脏泵血方向相反,增加心脏后负荷,使左心泵血困难,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左心室收缩乏力甚至停滞,致使左心室容量排出受阻,可能导致左心室扩张、肺水肿、电风暴、心肌缺血、肺动脉高压等。本文对VA-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左心室卸载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面情绪与不良结局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者出院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R-SF)对其情绪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患者存活情况,分析患者不良结局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TDM得分和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等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高水平;≥50岁、非在婚、学历较低、居住地为农村、家庭人均收入较低的慢性心衰患者TMD得分较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慢性心衰患者的TMD得分无明显差别;死亡组患者POSM总分(TMD得分)和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乏-迟钝、愤怒-敌意、迷惑-混乱维度得分较存活组患者高,而精力-活力得分较存活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负性情绪,且负性情绪越高的患者易产生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4.
马玲  侯爱利  杨慧芳  田惠玉 《河北医药》2010,32(22):3125-312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与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OSAS患者100例,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OSAS轻、中、重3个亚组,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4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OSA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与OSAS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802,P=0.0003;r=-0.642,P=0.0006;r=-0.625,P=0.008);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正相关(r=0.788,P=0.0005).结论 OSA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02~2013-12外科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58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施行了显微断指再植手术,观察手术后的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完全成活9例,部分成活38例,存活及部分存活7例,失败4例,其中1例发生术后严重感染,3例发生血管危象,总成活率为93.10%.结论:在断指再植手术中,清创、准确的血管、神经吻合及修复是患者断指存活并恢复功能的关键,此外患者受伤类型、身体状况等因素也与手术的成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现状.方法 以互联网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国多家三级医院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 ECMO,VA-ECMO)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结合空腹血糖检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抗甲状腺球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体外心肺复苏(ECPR)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脏骤停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AMI并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将其分为常规的ECMO组(n=6)及ECPR组(n=7),ECMO组采用VA-ECMO治疗,ECPR组采用VA-ECMO辅助心肺复苏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治疗情况、冠脉病变情况、撤机成功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CPR组患者术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高于EC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O组患者术后1 h血乳酸水平高于EC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接受ECMO治疗的AMI患者抢救成功率高,患者的早期识别与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而APACHEⅡ评分、ECMO术后1 h血乳酸水平可能是影响ECPR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效  魏培丹  冯斯  罗子云  何志红  袁峰 《江西医药》2021,56(5):633-634,638
目的 探究早期糖尿病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定期到我院接受检查或治疗的首次诊断为Ⅰ-Ⅱ期DKD 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3年内是否进展为ESRD分为进展组(GFR下降大于60ml/min)和未进展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患者相关危险变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文献查找发现患者的血压、糖尿病水平、血尿酸水平、凝血功能eGFR下降率、糖化血红蛋白为影响DKD进展的因素,且组间患者指标差异显著(P<0.05)经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后,发现eGFR下降率、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联合使用3种以上降压药是影响患者早期DKD进展为ESR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以及eGFR下降率等指标有助于防止患者发生ESRD,临床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通过指标监测,掌握患者疾病水平,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为疾病诊治,预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试验组采用"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allo-HSCT 40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随访13-106个月,31例存活(77.5%).移植前疾病状态和移植后是否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可显著影响患者生存期;是否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结论 allo-HSCT可使部分CML患者获得长期无病存活.慢性期移植及控制移植后的感染是提高生存的关键;预防并控制慢性GVHD可显著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长寿患者生存期与部分常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登记长寿患者年龄,评估心功能,测定脑利钠肽(BNP)、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水平,随访生存期,并将生存期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生存期与年龄、心功能、BNP、NT-proBNP、肌酐水平呈负相关,与血红蛋白、白蛋白呈正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尿素氮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年龄、心功能、BNP、NT-proBNP、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影响长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与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确诊为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5例,其中存活患者90例作为存活组,25例死亡病例作为死亡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且无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整理临床检测资料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其贫血发生率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同期非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贫血发生率和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和因心力衰竭死亡老年患者(P<0.05)。结论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与贫血、低蛋白血症和预后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贫血和低血蛋白血症越严重预后的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贫血的发生率、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分别对入选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型糖尿病94例中,27.6%的患者伴有贫血.病程≥3年以上的患者血红蛋白(Hb)、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UMA)水平显著高于病程<3年的患者,贫血的1型糖尿病患者Hb和C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400(P〈0.05),Hb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正相关,r为0.551(P〈0.01).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与Cr和eGF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方海洋  朱凯  吴芳琴  胡晶  陆鹏  陈琦  吴延庆 《江西医药》2021,56(8):1140-1143
心源性休克是指左心和(或)右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循环衰竭.心源性休克除了表现为心脏泵功能衰竭,还会出现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继而导致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甚至重要脏器损害[1].对于初始治疗失败的顽固性心源性休克,机械循环辅助可以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2].近年来,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作为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心源性休克中凸显出重要的治疗价值[3].近来,我们成功抢救1死亡风险极高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红细胞贫血指标和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在α-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α-地中海贫血患者51例,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进行红细胞贫血指标检测,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同时运用跨越断裂点PCR技术和DNA反向点杂交芯片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及各指标ROC曲线分析。结果 51例诊断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有46例有贫血症状,贫血发生率为90.20%,15例男性14例有贫血,贫血发生率为93.33%,36例女性32例有贫血,贫血发生率为88.89%。α-地中海贫血组血红蛋白(Hb)A2,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1例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有50例HbA2<2.2,α-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阳性率98.04%,大部分α-地中海贫血患者同时检出Hb H、Hb Bart’s、Hb CS的一种或多种区带。33例α-地中海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监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碱剩余(BE)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住我院的急性百草枯中毒者98例,观测其人院时及入院48小时内动脉血PaCO2和BE水平,并分析二者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98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54例(55.1%);死亡患者服毒剂量以及服毒-治疗时间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t=3.15、6.52,P<0.05),且死亡患者入院时及人院48小时内PaCO2和BE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动脉血PaCO2和BE水平可对其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血糖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着血糖的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监控和用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方铭  邓君  黄亮 《江西医药》2012,47(6):500-501
目的 总结创伤性休克的急诊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经治疗存活58例,死亡4例(其中1例为中度休克,3例为重度休克),死亡率6.5%.其中重度休克患者死亡率25%.结论 创伤性休克病情凶险,尤其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20.
顾静  甘建和  陈丽  黄小平  胡凤霞  杨柳 《江苏医药》2012,38(23):2804-2805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对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检测57例存活ACLF患者(存活组)、67例死亡ACLF患者(死亡组)和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PA水平,分析死亡组患者在ACLF终末期血清PA的动态变化.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P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6.23±33.74) mg/L和(117.14±23.36) mg/L vs.(337.54±50.72) mg/L](P<0.05).死亡组血清PA水平逐渐降低至临终前1-5 d的(36.13±9.64) mg/L.结论 血清PA进行性下降可能提示ACLF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