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6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情况、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5h,术中平均出血量350mL,60例患者术后诊断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56例术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4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经治疗后排尿趋于正常。结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仍然是基层医院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4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5例切口延迟愈合。47例术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未发生继发性出血。3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经训练后排尿正常。结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225例分析张泽,郑文辉(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我院1979年1月至1994年1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438例,本文对能搜集到较完整病历的225例加以总结,均系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并获得病理证实。1临床资料年龄45~89岁。...  相似文献   

4.
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16例体会徐平1许红霞2袁志友1(1山东省邹城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2济宁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是老年人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比较多,但至今仍以手术疗法效果最好。我院自1993~1997年...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增生症(hyperplasiaofprostate):即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的简称.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自1945年Millin的第一例手术^[1]开始至今仍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成熟的手术方式.笔者自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98例患者经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治疗BPH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铭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445-445
手术方法仍是前列腺增生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微创经尿道手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广大基层医院由于设备所限,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开展尤为普遍。我院自1999年至今已开展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576例,本文探讨术中留置膀胱造瘘管的拔除时机,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窝缘口上半圈纵缝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3例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采用5、7点动脉缝扎,窝缘口上半圈纵行缝合,导尿管气囊压迫腺窝与膀胱腔隔离。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7分钟,出血量平均120ml,术后冲洗液转清时间平均3小时。结论:本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较为理想的窝缘口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增生的腺体增大,引起膀胱颈部梗阻,继发感染,结石引起急性尿潴留,最终引起尿路的病理变化,使肾功能衰竭。因而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危险.前列腺摘除是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摘除术是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摘除所有的前列腺体,可达到根治此病的目的。目前我们常用的方式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12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120例恢复良好,顺利康复。术后排尿困难、尿频、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均明显改善。结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易掌握、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李保翰  李斌 《四川医学》1996,17(5):296-297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60例临床体会雅安地区医院(625000)李保翰,李斌,杨志刚,杜勇,周天锦临床资料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共实施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60例。年龄:51~60岁6例,61~70岁35例,71~80岁16例,81...  相似文献   

11.
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临床运用四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益鑫  冷静 《上海医学》1996,19(4):227-229
总结我院四十多年中所开展的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资料完整的557例,由于手术方法及导尿管类上的不断改进,特别是数年来采用将膀胱颈部粘膜拉下,覆盖缝合于前列腺窝内壁,使得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逐年减少,术后膀胱冲洗液转清平均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天数逐年缩短,术后并发症逐年下降。因此,我们认为: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是一种值得推广运用的技术较为简便,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的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基层医院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是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的常见手术方式。随着老年人BPH患者的增加,提高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术中术后的痛苦,防治膀胱痉挛的发生,我院二年来对BPH30例不同年龄结构老年患者进行了手术,在防治膀胱痉挛上有些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的止血方法.方法 对275例前列腺摘除术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即采用三种不同的止血方法,比较术中、术后止血效果.结果 第三种止血方法(简称Ⅲ式)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 目前基层医院开展耻骨上前列腺摘除Ⅲ式止血方法较适用.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增生症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的常见病之一。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为开放手术中泌尿外科医生采用最多的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开展前列腺电切术以来,前列腺摘除术病例越来越少,共7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摘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和重要性。方法:对住院36例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实施术前精心细致护理和术后膀胱冲洗及其它有效辅助护理。结果: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通过精心的护理35例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保证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我院1969年~1984年间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20例,年龄42~83岁,平均66.3岁。症状以尿频、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潴留、血尿为主。合并症有膀胱结石、尿路感染、肾功能减退。本组采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115例,无手术死亡。少数病例术后并发症有出血、伤口感染、附睾炎、肺部感染、膀胱颈后唇过高引起排尿困难等。本文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选择、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7年我院施行58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5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非常适用于条件较差、技术设备落后的基层医院。结论对不具备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基层医院,TVP有医疗费用低廉,对设备要求不高的特点,凡具有手术条件和有经验的泌尿外科医生均可开展,所以TVP为基层医院较好治疗BPH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12例治疗体会杨树立李志邦白淑贞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平顶山467000关键词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排尿困难;机械性梗阻1980~1995年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165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6例,同期收治外院转来的同种患者...  相似文献   

19.
王成  秦凯  赵定平  漆贯华 《河北医学》2000,6(12):1103-1103
尿道狭窄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的重要并发症 ,自 1989~ 1999年我们共收治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尿道狭窄患者 1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 :本组 18例 ,年龄 60~ 86岁 ,平均年龄 68.1岁。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时间 10~10 2 d,平均 2 6d,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尿线细或合并急、慢性尿潴留等。均经尿道镜、尿道膀胱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膀胱颈梗阻 14例 ,包括颈口环形狭窄9例 ,后唇肥厚梗阻 3例 ,颈口完全闭锁 2例。尿道狭窄 4例包括尿道外口狭窄 1例、尿道膜部狭窄 3例。1.2 治疗方法和疗效 :尿道扩张 10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45例,术后经由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术后排尿均恢复正常,膀胱痉挛不同程度出现;3例尿培养呈阳性,对症治疗好转;2例出现尿道狭窄,尿道扩张后恢复正常;2例出现假性尿失禁,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精细的手术、及时的处理、中医药的干预能有效减少前列腺手术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