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214-1215
目的:探讨纳美芬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拮抗作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行根治性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待自主呼吸恢复后给予生理盐水;B组(纳洛酮组)给予纳洛酮;C组(纳美芬组)给予纳美芬,待病人清醒后拔除喉罩。比较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后5min意识状况评分,拔管30min后镇痛评分等指标。结果:应用纳美芬拮抗组和纳洛酮拮抗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纳美芬拮抗组和纳洛酮拮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在用药时、用药后5min、10min、30min等4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评分及VAS评分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美芬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拮抗作用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美芬拮抗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效果。方法 72例开胸手术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根据术后拮抗药物的不同分为3组,每组24例:A组(对照组)、B组(纳洛酮组)和C组(纳美芬组)。B组在手术结束后5 min静脉推注纳洛酮1μg/kg,C组在手术结束后5 min静脉推注纳美芬0.25μg/kg,A组则不作任何处理。观察患者使用阿片受体拮抗药前、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变化、用药后10 min呼吸恢复率、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意识状况评分、拔管后30 min镇痛评分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间患者使用阿片受体拮抗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用药后10 min呼吸恢复率高于A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意识状况评分、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可以安全、有效地拮抗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呼吸抑制作用,其效果与纳洛酮类似。  相似文献   

3.
冯璐 《吉林医学》2014,(20):4402-4404
目的:观察纳美芬用于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腹腔镜手术后拮抗呼吸抑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5例中度通气功能障碍且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于全身麻醉结束时静脉推注纳美芬0.25μg/kg(N组)或生理盐水(C组)观察拔管时间、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血气分析及不良反应等。结果:N组拔管时间比C组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30 min和2 h测N组Ramsay评分较低,N组PaO2高于C组,PaCO2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用于中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拔管时间,有效拮抗呼吸抑制,改善通气状况,有利于术后早期自主呼吸维持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纳美芬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11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术后使用拮抗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55例。A组在手术结束后5min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25μg·kg-1,B组在手术结束后5min静脉推注纳洛酮1μg·kg-1。观察2组给予拮抗药前,给予拮抗药后2、10min,拔管后5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给予拮抗药后10min呼吸恢复率、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包括躁动、高血压、心动过速、过敏反应和肺水肿)的情况,并对2组拔管后5min意识状况及拔管后30min镇痛情况进行评分(分别采用Ramsay和VAS评分)。结果 A组拔管时间为(5.4±0.3)min,B组拔管时间为(6.1±0.4)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给予拮抗药后2、10min和拔管后5min时SBP、DB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给予拮抗药后10min呼吸恢复率明显高于B组(P<0.05),2组拔管后30min VAS和拔管后5min Ramsay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恶心、躁动、转氨酶升高1例(1.8%),B组恶心、躁动、转氨酶升高2例(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美芬可安全、有效地拮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引起的呼吸抑制,且患者呼吸恢复率优于纳洛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盐酸纳美芬对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盐酸纳美芬组(N1组、N2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手术结束时N1组、N2组和C组分别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0.25 μg/kg、0.5 μg/kg和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于给药即刻、给药后2 min、给药后10 min及拔管后5 min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给药后10 min呼吸恢复情况;记录患者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后15 min时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情况;记录拔管后5、30、60、120 min时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疼痛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N1、N2组给药后10min时患者呼吸恢复率升高,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拔管后15min时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降低(P < 0.05~P < 0.01),而N1组与N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1、N2组在拔管后5、30、60、120 min时意识状态均优于C组(P < 0.01),而N1组与N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以及在拔管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及拔管后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盐酸纳美芬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麻醉复苏效果好,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林英  师雄  李明 《西部医学》2021,33(5):740-743
【摘要】目的 探讨羟考酮联合小剂量纳美芬在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羟考酮组、纳美芬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6例。于手术结束缝皮前,羟考酮组给予羟考酮(0.1 mg /kg),纳美芬组给予纳美芬(0.1 μg /kg),联合组给予羟考酮(0.1 mg /kg)+纳美芬 (0.1 μg /kg)静脉缓慢注入以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术前、术后30、90、180 min各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4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纳美芬组和联合组的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短于羟考酮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术后30 min、90 min、180 min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纳美芬组、羟考酮组和对照组(P<0.05)。4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头晕及躁动等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羟考酮联合小剂量纳美芬有助于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能够缩短拔管及苏醒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改善老年病人胃癌手术后苏醒和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美芬低剂量组和纳美芬高剂量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出手术室时连接PCIA镇痛泵(酒石酸布托啡诺0.2 mg/kg);低、高剂量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0.25、0.50 μg/kg盐酸纳美芬,出手术室时连接PCIA镇痛泵(酒石酸布托啡诺0.2 mg/kg+盐酸纳美芬2 μg/kg)。比较3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不同时间点Narcotrend值、拔管后精神状态(意识障碍、躁动、谵妄),并比较3组病人术后1、2、6、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PONV)评分。结果:高剂量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3组病人给药时Narcotren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10、15 min,高剂量组Narcotrend值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给药后20 min,高、低剂量组Narcotren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意识障碍和躁动/谵妄情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和48 h,高剂量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48 h,高剂量组Ramsay镇静评分和PONV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美芬可有效改善老年胃癌病人术后麻醉苏醒效果,维持良好的术后镇痛,并可减轻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探究手术麻醉复苏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0所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拔管和觉醒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和觉醒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顺利完成之后,给术后患者应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展开治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苏醒,并快速的恢复自我意识,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患者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的麻醉复苏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将行LA的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切口缝合结束时静脉滴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30μg/kg,对照组静脉滴注纳洛酮5.00μg/kg,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尿液量、输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尿量、输血量、输液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苏醒后精神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在LA的麻醉复苏效果优于纳洛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美芬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拮抗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全麻开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5 min静推纳洛酮1μg/kg,观察组术后5 min静推纳美芬0.25μg/kg。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即刻、用药后5 min、用药后10 min、用药后15 min的呼吸恢复率,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拔管时间及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T1),用药后10min(T2)、用药后20 min(T3)、拔管后5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0 min呼吸恢复率达82.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83,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5 min后用药恢复率达100%。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T1-T4时点的DBP、Sp O2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T2时点的SBP、HR均较T1时点明显升高,但T3至T4又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T1-T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拮抗作用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石磊  马玉林  方圆  周银芳 《海南医学》2022,(21):2745-2748
目的 研究盐酸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手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至2021年9月期间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行腹腔镜胆囊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镇痛,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盐酸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在术后2 h及术后24 h,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6.23±12.54) min,(58.21±13.14)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98±1.02) min、(8.92±1.06) min、(6.32±1.0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62±0.95) min、(14.23±2.31) min、(9.36±1.43) d,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12.
何鞠颖  曹蓉  彰宁 《西部医学》2014,26(10):1328-1331
目的 观察纳美芬不同给药时机对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苏醒期间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1~2级需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在麻醉停药前5min(A组),麻醉停药时(B组)和麻醉停药后5min(C组)静脉注入纳美芬0.25μg/kg.三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均相同.分别纪录麻醉维持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气管导管时间、拔管10min后的呼吸次数、拔管时镇静-躁动(RASS)评分及拔管后10min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组之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min呼吸次数(次/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与C组之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min呼吸次数(次/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比C组促进呼吸恢复的效果更明显;B组和C组与A组之间镇静—躁动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比A组预防躁动和减轻术后10min疼痛效果更好.结论 全麻麻醉停药时静脉注入小剂量纳美芬,能够有效减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能促进呼吸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陈力  李传祥  宋伏虎  王怡 《广东医学》2012,33(4):534-536
目的 研究术中给予芬太尼对脊柱手术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分为3组,采用丙泊酚-雷米太尼静脉麻醉.F1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术中不追加芬太尼;F2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术中追加芬太尼3.0 μg/kg;F3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术中再追加芬太尼6.0 μg/kg.F2、F3组最后1次芬太尼均在手术结束前60 min给予.监测3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术毕至拔管所用时间、拔管期间不良事件,评定苏醒期躁动程度(RS)、拔管后疼痛评分(VAS)和镇静状况(Ramsay).结果 F2 组RS 评分[(0.8±0.5)分]、VAS 评分[(1.0±0.3)分]均显著低于F1组(P<0.01),Ramsay评分[(2.0±0.3)分]显著高于F1 组(P<0.05),显著低于F3 组(P<0.05);F3 组呼吸恢复时间[(10.0±4.5)min]、意识恢复时间[(15.0±4.5)min]和拔管时间[(17.0±3.0)min]与F1、F2 组比较显著延长 (P<0.01);F1组的MAP和HR在拔管后10 min时比基础值显著升高(P<0.01),在拔管后10 min时F1 组MAP比F2、F3 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术中给予芬太尼6.0 μg/kg(在手术结束前60 min停止给予芬太尼)镇痛、镇静适度,拔管时合作,虽血压升高、HR增快,但躁动少而且轻,且不影响苏醒速度和拔管时间,能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痛觉高敏和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术后 患者90例,随即分成3组(n=30):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EX组)、盐酸咪达唑仑组(MID组)、对照组(C组)。术前10 min停 用所有麻醉药,同时DEX组首先给予负荷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h),静脉泵入10 min,继以0.3 μg/(kg.h)的速度 持续泵入至术后20 min;MID组首先60 s内静脉给予盐酸咪达唑仑0.5 mg/kg,继以0.04 m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至术 后20 min;C组无干预措施。记录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拔管后10 min、拔管后1 h患者Ramsay评分、 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自主呼吸的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EX 组不影响唤醒及拔管,MID组有苏醒延迟(P<0.05);与C组相比,DEX组与MID组均可获得良好镇静,Ramsay评分控 制在2~4分;DEX组与MID组的心率、血压平稳,而MID组对呼吸有明显抑制(P<0.05);DEX组明显减少术后寒战、恶 心、呕吐的发生。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身麻醉围拔管期,不影响唤醒及拔管时间,能够抑制异常的血压 升高及心率增快,而且减少躁动、寒战、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从而改善麻醉后的复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神经外科全麻术患者对术后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手术结束前10 min,右美托咪定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生理盐水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记录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对两组患者拔管后躁动发生情况、躁动程度、镇痛和镇静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术后唤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麻醉拔管期躁动程度(0级、1级)和躁动发生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Ramsay镇静评分拔管后5 min、30 min均高于生理盐水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拔管后5、30、60和120 min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减少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改善术后疼痛镇静效果,且不延长唤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应用盐酸纳美芬联合醒脑静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纳美芬联合醒脑静)和对照组(盐酸纳美芬)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清β内啡肽(β-EP)、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超氧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上升(P0.05)。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15%84.62%)和SOD[(84.69±11.28)k U/L(66.91±8.84)k U/L]水平相对更高(P0.05),而血清β-EP水平[(209.75±17.55)ng/L(239.82±16.94)ng/L]水平、MDA[(6.02±1.19)nmol/L(9.05±1.28)nmol/L]水平相对更低(P0.05),而苏醒时间[(91.42±10.46)min(146.42±25.84)min]和症状消失时间[(4.46±1.34)h(6.58±2.46)h]相对更短(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联合醒脑静对急性酒精中毒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更快、更好的解除患者的病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44例)和丙泊酚组(44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继以0.2μg/(kg·h)维持;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1 mg/kg)进行麻醉诱导,诱导后以100μg/(kg·min)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_0)、麻醉诱导后(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切皮后(T_3)、打开腹腔时(T_4)、冲洗腹腔(T_5)、关腹时(T_6)、拔管后即刻(T_7)、拔管后5 min(T_8)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心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术后1 h和4 h的镇静效果评分(Ramsay)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包括苏醒期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心率、CVP、心排血量、心指数和BIS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MAP、心率、CVP、心排血量、心指数和BIS等的值波动较小,手术结束后的值更接近麻醉前。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1 h、4 h的VAS小于丙泊酚组[(1.2±0.3)分比(2.3±0.6)分、(1.4±0.3)分比(2.6±0.7)分],Ramsay评分高于丙泊酚组[(3.2±0.5)分比(1.8±0.4)分、(2.5±0.5)分比(1.9±0.4)分](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3.6±0.4)min比(5.8±0.6)min、(4.1±0.5)min比(7.7±0.8)min、(5.0±0.8)min比(9.1±0.9)min](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22.73%(10/44)比68.18%(30/44)](P<0.05)。结论开腹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与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中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及预防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7月在该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H组和C组(n=28)。入室给药H组为盐酸氢吗啡酮0.02 mg/kg,C组生理盐水。两组采用相同方法诱导气管插管,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用药。分别于静注注射液后0.5 h、1.0~3 h记录瑞芬太尼量。并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拔管后10 min、拔管后30 min患者的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等。结果在术中各时段H组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为(17.21±1.641、16.50±1.575、15.46±1.835、14.43±2.150)ug/kg/min,相对C组(19.68±1.847/19.64±1.850、19.43±1.834、19.14±2.103)ug/kg/min瑞芬太尼用量H组明显减少(F>26.167,P<0.01)。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相似(P>0.05),拔管后10 min、30 min VAS疼痛评分H组低于C组(P<0.05)。结论氢吗啡酮可以有效减少全麻中瑞芬太尼用量,并能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9.
徐万平 《中外医疗》2014,(34):149-150
目的探析盐酸纳美芬用于颅脑手术全身麻醉催醒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8例全身麻醉下行颅脑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44)手术后给予0.2 ug/kg盐酸纳美芬静脉滴注催醒。对照组患者(n=44)手术后给予1 m L 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在给予盐酸纳美芬和0.9%氯化钠溶液后的催醒时间和5 min、10 min、20 min和3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昏迷量表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催醒时间为(12.67±5.01)min,对照组患者平均催醒为(17.21±4.75)min,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昏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无太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用于颅脑手术全身麻醉催醒效果显著,可减少昏睡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地佐辛与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超敏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接受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5例,均于术毕前30 min给予微量泵静脉泵注麻醉药物,D组(地佐辛组)使用地佐辛0.2μg/kg,Y组(右美托咪定组)使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W组(未预防性使用镇痛药物)单纯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对比3组的麻醉及苏醒指标、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3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6 h、12 h、24 h的VAS疼痛评分相比,W组在术后1 h高于D组和Y组(P<0.05);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0 min、拔管后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相比,D组和Y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MAP、HR低于W组,但W组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更高(P<0.05);恶心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