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烧伤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机制和诱因特点,为临床治疗、护理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例烧伤后合并DV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15例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再通,未出现肺栓塞或静脉性坏疽等严重并发症。6个月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1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深静脉大部分再通,但在活动后有下肢轻度肿胀及出现浅静脉曲张,未见复发性溃疡,14例患者下肢静脉血管完全再通,无任何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干预高原特殊气候条件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能有效预防高原地区烧伤患者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颅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龙  汪岩  李娜  程石  宋茂民 《武警医学》2007,18(2):110-112
 目的 探讨对颅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42例颅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行抗凝治疗30例,溶栓治疗4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13例,所有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症状均缓解,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血栓全部再通者3例,部分再通者15例.结论 颅脑术后患者为下肢DVT中高危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诊断DVT的发生,抗凝治疗为主要方法,慎用溶栓药物,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对防止肺栓塞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接法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直接法多层螺旋CT(MSCT)下肢静脉造影17例,同期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直接法MSCTV检查后,所得图像经处理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SSD)及容积再现(VR)重建。结果直接法MSCTV检查显示13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10例,2例髂静脉及1例胫腓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能检出。直接法MSCTV上DVT主要表现为静脉腔内造影剂充盈缺损、静脉节段性不显影、栓塞静脉远端扩张及其周围侧支循环静脉迂曲扩张、周围软组织肿胀、皮肤增厚。结论直接法MSCT能清晰显示DVT形成的部位、范围、侧支静脉情况及病变血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不易检出的盆腔及小腿深静脉栓塞也能清晰显示,可以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创伤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创伤后急性栓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普通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及临床特征,探讨两组血栓的异同.材料和方法:选取创伤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103例,根据超声声像特点是否具有高回声栓头,分为栓头型组(22例)与普通型组(81例),比较两组血栓的超声及临床特征.结果:两组血栓的临床表现、受伤时间及溶栓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栓的形态、发生部位、受累静脉情况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够较好地对创伤后急性期DVT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栓头型DVT是种特殊的急性DVT,其超声征象为急性DV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补充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伴急性下肢DVT的患者33例,发病时间6 h-14 d,平均年龄(57.97±14.44)岁。所有患者均在滤器保护下进行治疗。AngioJet血栓清除术、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架植入均在同期完成,术后保留鞘管予以溶栓治疗,每天复查造影,若血栓完全溶解,取出下腔静脉滤器并结束溶栓。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行彩色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了解下肢深静脉及髂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 结果:33例患者均同期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AngioJet抽吸时间为(224.70±72.78)s,溶栓时间(34.00±15.37)h,尿激酶用量(112.58±49.92)万U。33例患者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33枚。血栓清除率Ⅲ级患者29例,血栓清除率Ⅱ级患者4例。无出血、症状性肺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例患者术后两月血栓复发,32例患者术后随访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提示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 结论: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动静脉双路径同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患者,在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其中16例患者行动静脉双路径同步溶栓及抗凝治疗。21例患者行单纯患肢静脉溶栓导管置入或患肢足背静脉溶栓术。结果随访37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下肢DVT完全或大部分溶解,13例部分溶解,4例仍较多血栓,但深静脉主干基本出现,有较多侧枝循环。其中动静脉同步溶栓治疗中,完全或大部分溶解12例,单纯静脉溶栓完全或大部分溶解的有8例。结论经动静脉双路径同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操作相对简单的方法,较单纯静脉溶栓时间缩短,尿激酶用量减少,而且静脉完全溶解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选取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临床可疑下肢DVT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阳性75例,诊断率75%,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行一致性检验,Kappa为0.7590.05,表明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下肢DVT有较高的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明显,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与导管局部溶栓疗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时间与疗效关系。方法56例患者,病程1~14 d者22例(A组),病程15~40 d者34例(B组)。全部患者均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导管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A组:导管溶栓时间为5~11 d,平均为(7.1±5.9)d;血栓完全溶解19例(86.4%),部分溶解3例(13.6%)。B组:导管溶栓时间为7~18 d,平均为(11.3±7.2)d,显著高于A组(P<0.05),血栓完全溶解28例(82.4%),部分溶解6例(1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病程较长的下肢DVT,延长导管溶栓时间,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发生率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0例(PE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肺拴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DVT组),采用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合并肺栓塞的情况。结果 PE组40例患者共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33例,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检出率为82.50%。左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比例高于右下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40例患者共检出肺栓塞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的超声检出率为80%。双侧肺栓塞的比例高于单侧肺栓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肺栓塞的比例高于亚急性和慢性肺栓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直接征象以充盈缺损最多,间接征象以肺动脉扩张和胸腔积液出现率最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地显示静脉结构、血栓部位、阻塞程度、血管周围组织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管腔内多发动静脉瘘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继发性动静脉瘘患者59例,行双侧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确定的病变位置和范围,测量最大流速,阻力指数。结果本组59例病例中累及髂外静脉者18例,股总静脉15例,股浅静脉12例,腘静脉7例,肌间静脉6例,其中1例发生于浅静脉血管腔内,病变血管血栓再管化率低于10%,血管阻力指数为0.33~0.48。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管腔内多发动静脉瘘形成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现象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对溶栓治疗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深静脉血栓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凝血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PSV、EDV、PT、APTT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RI、Fid指标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右下肢胀痛1周,渐进性加重活动受限3 d入院。查体:右侧下肢肿胀明显,肌张力较对侧高,皮色加深,右侧深静脉走形区压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期。治疗方案:①右髂股静脉导管溶栓;②下腔静脉内置入可回收滤器预防肺动  相似文献   

13.
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2003年4月~2004年10月,32例左下肢DVT患者施行了溶栓导管置入术,采用抗凝及经溶栓导管脉冲式灌注尿激酶治疗。其中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11例、行髂总静脉球囊扩张术10例,行髂总静脉支架置入术2例。结果溶栓导管平均放置时间为(7.7±2.3)d。下肢水肿完全消退28例,部分消退4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29例,其中12例存在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血栓部分溶解3例。无出血、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溶栓导管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主诉小腿疼痛或肿胀患者进行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11例,11例中有5例左小腿、4例右小腿、2例双侧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1例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不相符,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发生于单侧者明显多于双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完全可以检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应作为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脑梗死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可行性. 资料与方法 脑梗死伴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2例,按患肢肌力高低分为两组,肌力较低组18例,肌力较高组14例.所有患者行腘动脉留置导管, 灌注尿激酶溶栓.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头颅CT检查. 结果 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溶栓时间、溶栓药物剂量肌力较低组﹥肌力较高组.1个月后多普勒超声检查或静脉造影检查有效再通率为100%,其中血管完全再通率肌力较低组﹤肌力较高组.溶栓后CT发现无症状脑出血1例.随访期间2例复发,均为肌力较低患者. 结论 对伴脑梗死的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低剂量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患肢肌力较低者易复发,需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联合静脉造影(CTVPA)探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部位,并与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对照评价其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价值。方法临床怀疑肺栓塞(PE)的147例病人行CTVPA检查,以病人为单位计算两医师诊断DVT一致性;102例患者同时行下肢超声检查,计算股静脉-腘静脉段DV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47例患者中33例(22.4%)有DVT,27例合并PE。33例DVT的患者CTV共发现156个部位的血栓,腹盆腔静脉血栓共48个(31%),股静脉-腘静脉段血栓58个(37%),小腿静脉血栓50个(32%)。DVT血栓CT值为(42±13)HU。2医师诊断DVT的一致率为90%,Kappa值为0.86。以超声作为对照,CTV诊断股静脉-腘静脉段DVT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100%。结论CTV对股静脉-腘静脉段DVT诊断准确率高,并能显示下腔静脉、滤器内及盆腔静脉血栓,CTV的观察者间诊断一致性非常好。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下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下肢DVT患者34例,均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患肢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持续导管内给予溶栓药物尿激酶50 万u/d和肝素5 000 u/d,交替使用.其中2例患者合并下腔静脉血栓,采用经颈静脉途径释放下腔静脉滤器;2例患者采用大隐静脉置管;其余均采用经皮腘静脉置管.结果 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放置溶栓导管5 ~ 7 d.27例患者术后下肢肿胀基本消失,活动能力明显改善.5例患者活动后仍有较明显乏力和沉重感.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置管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合并健侧下肢DVT,采用外周血管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DSA了解溶栓情况,26例患者髂股静脉术后连续性通畅,8例患者阶段性通畅.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溶栓治疗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药物剂量个人化以及溶栓率高等优点,是治疗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抗凝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6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血栓通溶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对于DVT应进行早期溶栓、抗凝预防,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足背外侧静脉途径输入溶栓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足背外侧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溶栓药物行溶栓治疗,配合应用肝素钠、706代血浆、丹参等活血药物,结合临床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症状和体征了解溶栓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结论经足背外侧浅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采取正确的临床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髂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8例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颈静脉插管溶栓、左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部分血栓已蔓延至下腔静脉的患者在溶栓前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果 28例患者均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中造影检查明确诊断;5例行可回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所有患者均经颈静脉置入溶栓导管于髂股静脉进行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溶解率100%,溶栓后均予以球囊扩张左髂总静脉,其中6例置入髂静脉支架.术后肢体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3~12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滤器置入、经颈静脉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