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伴发脊柱脊髓损伤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46例胸腰椎骨科合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分别采用前路减压和后路减压脊柱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 3例全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为肌力Ⅳ级1例,恢复至Ⅲ级2例,无恢复1例,其余42例不全截瘫均独立行走及恢复正常劳动。结论胸腰段骨折伴发脊柱脊髓损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同时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最大限度的为患者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2.
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椎管前外侧减压术对陈旧必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不全瘫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术前Frankel分级为B级的9例,术后肌力进步、感觉改善;术前C-D级15例中13例恢复满意,恢复到E级的共8例,其中1例病程长达24年,术后肌力进步Ⅰ-Ⅱ级。2例疗效欠佳。结论:椎管前外侧减压术对晚期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者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正确选择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获最佳脊髓神经恢复和脊柱稳定,减少并发症。方法 本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29例,术前X摄片、CT检查;术后1、2、3、6个月、1年摄片及部分CT检查,观察固定和减压效果。结果 29例经平均11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胸腰椎爆裂前路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恢复椎体高度,正确掌握前路手术适应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施前路减压固定手术后的患者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方法抽取我院骨科2009年2月-2012年10月收诊的38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均进行了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观察术后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均未见术中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经随访未出现脊髓再损伤状况,全瘫痪患者4例未见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状态,其余照Frankel分级:1级15例,2级16例,3级3例,所有患者伤椎位置脊椎曲度均未见畸形凸起,植骨融合愈合正常。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手术具有安全性高、对患者神经恢复较好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强的优点,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的途径和方法意见仍不一致,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椎板减压无效,且会加重神经损害和破坏脊柱稳定性.但是国内许多医院仍在沿用这一手术,同时做一些内固定包括"H"骨板,哈氏棒,Luque以及Dick,Steffee,C-D,RF等各种内固定术,从而解决了脊柱的稳定性,也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但是对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病人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除脊髓腹侧的压迫因素,从而影响脊髓功能的恢复.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侧前方减压.我科自1994-03~2004-03共收治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30例,均施前外侧减压并植骨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脊柱胸腰段不稳定骨折合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陈斌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3,17(4):393-394
目的:探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合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对65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进行前路减压、植骨,并采用Kancda内固定和Z—Plate系统作内固定。结果:65例中40例随访1年以上,椎体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的88%,无1例矫正度的丢失,前方碎骨片都得到了摘除,截瘫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对严重暴破型骨折、骨扩:片引起硬脊膜囊受压并发截瘫者,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种手术术式治疗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50例,分别采取后路、前路及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前路组、后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指标均优于前后路联合组(P〈0.05),3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的具体骨折类型及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8.
9.
《中国民康医学》2017,(24)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ASIA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ASIA评分、FIM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优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创伤,以往通常采用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手术治疗。近年来,趋向前路手术,前路减压较彻底,对不完全截瘫患者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快。由于前路手术创伤大,这就对术后的康复护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我院自97年1月以来,对21例胸腰段骨折伴不全截瘫实施前路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患者排尿功能、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和影像结果均有明显好转,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评价陈旧性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与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分析两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平均206min,术中出血平均980ml,cobb角由术前25.1°降低到11.5°;乙组的手术时间平均252min,术中出血平均1439ml,cobb角由术前25.9°降低到4.5°。结论: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且减压充分,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术的方式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 1998年采用自行研制的脊柱前路固定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器械结构新型固定器由钢板、螺钉及固定螺母三部分组成 ,其特点是钢板开有相平行的通长槽 ,螺钉中部有一凸块。在应用时螺钉通过钢板能槽植入椎体 ,钉—板借助螺母锁定形成牢固的框架结构 ,实施对脊柱的三维固定。1.2 使用方法以胸1骨折为例 ,拟固定胸12 —腰2 。侧卧位手术显露胸12 —腰2 椎体侧方 ,胸12 及腰2 各选两点 ,四点相连呈前长后短的梯形 ,在两椎体背侧点钻孔、置钉、上钢板 ,螺母固定 ,再通过钢板滑槽在椎体腹侧两点定… 相似文献
13.
苏新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7):1052-1053
脊柱脊髓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创伤,而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在其中占很大的比率;临床上手术治疗的方法很多,手术的入路有后路、前路和侧前方入路等。我院1993年1月-2007年6月,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137例。术后成功回访96例。现对其疗效和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钉棒内固定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伴骨髓损伤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每组各20例,分别行前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在疗效和术后恢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前路组的显效率60%、总有效率90%均高于后路组的50%和82.5%,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2个月的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前路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情况、运动及触觉评分均优于后路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方法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疗效更好,且前者可更好恢复患者的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笑山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8,12(1):62-62
<正>Steffee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用于脊柱外科已有十余年历史,是目前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脊柱骨折较为合理、成熟的手术方法之一。我科近年来共施行该手术23例,疗效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7~45岁,平均34岁。压缩性骨折14例,爆裂性骨折5例,骨折脱位4例。其中骨折伴完全性截瘫4例,骨折伴不全性截瘫3例。 手术方法 棘突正中切口,长约10~15cm,常规暴露后取横突中线与关节突的垂线的交点为螺钉进点,用硬质钢椎向椎体方向进入,钢锥与脊柱纵轴的夹角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前路手术治疗97例,后路手术治疗92例,评判术后脊柱矫形、脊柱融合等情况,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前路组显示椎体高度达解剖复位,无椎体高度塌陷;后路组显示有6例椎体骨折复位不理想,残留后凸畸形,椎体高度有塌陷。前路脊柱植骨融合率与后路脊柱植骨融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的成功关键是正确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固定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进行治疗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钉棒系统固定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组)60例和对照组(AF系统内固定组)6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脊髓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前术后脊柱畸形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脊髓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脊柱畸形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钉棒系统固定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后凸畸形角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后凸畸形角度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体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手术效果满意,患者疼痛和畸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髂骨块或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Denis分类累及前、中柱的胸腰段爆裂骨折伴不全瘫患者4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后凸角术前(19.2±6.2)度,术后(4.2 ±2.3)度 椎体前缘高度术前(43.2± 1.8)mm,术后(69.3 ±1.9)mm 术后随访6-12个月,内固定无失败,矫正度无明显丢失,均获得良好植骨融合,神经功能有1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按Denis分类,骨折只累及前、中柱而后柱完整的不完全瘫患者减压彻底,固定可靠,融合效果好,矫正后凸畸形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