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的CT诊断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 229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肝肾不足、湿热内蕴5个中医证型,均行肝脏螺旋CT扫描,测量肝、脾CT值,将不同中医证型NAFL的轻中重CT分级及肝、脾CT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证型之间CT定量诊断的轻、中、重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个证型之间肝、脾C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CT比值按照秩次排列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不足证。结论:NAFL的CT定量诊断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各中医证型脂肪浸润程度的变化,与NAFL中医病因病机、证型演变相吻合,提示肝、脾CT比值可作为区分NAFL中医证型的客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肝硬化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42例肝硬化患者CT表现和中医征象,对其进行CT分型和中医辨证分型,并分析两种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42例肝硬化根据CT征象分为3个类型,均匀型32例(22.54%),节段型21例(14.79%),结节型89例(62.68%)。中医辨证分为6个证型,肝郁脾虚证17例(11.97%),湿热蕴结证18例(12.68%),气滞血瘀证31例(21.83%),水湿内停证41例(28.87%),脾肾阳虚证21例(14.79%),肝肾阴虚证14例(占9.86%)。均匀型和节段型肝硬化病例中大多为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分别占62.49%和47.62%;其次为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分别占28.13%和42.86%;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最少,分别占9.38%和9.52%。而结节型肝硬化病例中以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最少,占5.62%;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占33.71%;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最多,占60.67%,与均匀型和节段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9.40和32.06,P值均小于0.001)。结论:肝硬化的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2种分型均与肝硬化肝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6例疑似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患者,行CT检查及超声检查,分析检出情况及病情分级情况。结果 两种诊断方式在脂肪肝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化验、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后发现,386例患者中368例为急性胰腺炎。CT扫描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60%、96.49%、75.00%,超声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63%、97.83%、72.2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胰腺炎急性期伴有脂肪肝行CT与超声检查无明显差异,能够真实并且准确的反应疾病情况。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CT、MRI定量诊断的对照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脏脂肪含量与肝脏、肌肉CT值比、肝脏CT值及脂肪抑制前后肝脏信号强度衰减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相关强度。方法:对正常组和随机抽取的2 3只实验组家兔行肝脏CT平扫及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前后肝脏MRI(SE序列,T1WI) ,测得肝脏CT值、竖脊肌CT值,计算肝脏、肌肉CT值比及脂肪抑制前后肝脏信号强度衰减率。对实验动物的肝脏进行组织学检查,并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定肝中脂滴占肝脏单位体积的百分比(Vv 值)。结果:肝脏肌肉CT值比值与Vv 值之间存在有意义的高度线性负向相关关系(r =- 0 .896 ,t =- 10 .2 89,P <0 .0 0 1) ;肝脏CT值与Vv 值之间存在有意义的中度线性负向相关关系(r =- 0 .818,t =- 7.2 4 9,P <0 .0 0 1) ;脂肪抑制前后肝脏信号强度衰减率与Vv值之间存在有意义的中度线性正相关关系(r =0 .5 5 6 ,t =3.4 0 7,P =0 .0 0 2 )。结论:肝脏肌肉CT值比值较肝脏CT值绝对值、脂肪抑制前后肝脏信号强度衰减率具有与Vv 值更高的相关强度,该指标可望用于活体无创估计肝脏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5.
CT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定量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8例临床明确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作肝脏CT平扫,测量肝脏、脾脏CT值,用CT阈值和肝内血管相对密度及肝/脾CT值比值分别进行定量分析。结果:88例轻度脂肪肝肝脏平均CT值47HU(36-56HU);80例表现为肝血管湮没,5例表现为肝血管反转显示。29例中度脂肪肝肝脏平均CT值31HU(27~38HU);26例表现为肝血管反转显示,3例表现为肝血管湮没。11例重度脂肪肝肝脏平均CT值16HU(-30~25HU);均表现为肝血管明显反转显示。用CT值阈值定量诊断的正确率是62.7%;用肝血管相对密度指标定量诊断正确率为93.8%,用肝/脾CT值比值诊断脂肪率为97.7%前者与后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Х^2=7.133,P〈0.01)。结论:用CT值阈值进行定量诊断的准确性较差,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和肝脾CT值比值法结合应用在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3例已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高频超声、CT影像诊断资料,与其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研究,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53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有36例单发甲状腺癌,17例多灶性甲状腺癌。高频超声与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组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和螺旋CT单独进行检查的符合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癌病灶高频超声和CT影像特征在边界的显示率上有明显差异,CT显示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显示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超声与多层螺旋CT两者结合起来,可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CT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脂肪含量与CT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实验组30只,制成脂肪肝模型。对正常组和随机抽取第一、二、三、四周末的实验组鼠各5只,行CT扫描,测得全肝的CT值。取左、中、右叶肝组织各一块,制成光镜切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得肝中脂滴的体积占整个肝组织的百分比(Vv值)。结果:在CT值与Vv值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线性负向相关关系(γ=-0.950,t=12.90,P<0.001)。结论:利用CT值与Vv值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CT监测,不仅可对脂肪肝的程度、范围和脂肪含量做出估计,而且可替代肝活检定量法。在脂肪肝的治疗过程中,用该技术追踪随访疗效,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3)
目的 :对比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肝占位性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的诊断阳性率,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对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3.33%、88.00%及82.14%,而CT增强扫描分别为88.89%、92.00%及85.71%,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种检查方法对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研究双源CT和超声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痛风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二者诊断不同时期痛风的差异,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同时接受双源CT和超声检查的326例患者,根据改良的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排除双源CT及超声),搜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计算双源CT和超声单独或联合应用诊断痛风的准确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诊断效能,同时比较二者诊断不同时期痛风的差异。结果:326例患者中,痛风患者243例,非痛风患者83例。双源CT和超声诊断痛风的准确率分别为84.1%、77.3%,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796(t=2.323,P=0.020)。将双源CT与超声联合使用诊断痛风,双阳性(两种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单阳性(至少一种检查结果为阳性)的准确率分别为77.6%、83.7%,AUC值分别为0.850、0.812,与单独使用双源CT相比,诊断效能没有提高。双源CT和超声诊断早期痛风(病程<1年)阳性率42.9%、71.4%,中期痛风(病程1~3年)81.8%、66.9%,晚期痛风(病程>3年)93.3%、80.0%,且二者在检测不同时期痛风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3、8.100、16.056,P值均<0.05)。结论:双源CT对痛风的诊断效能高于超声,应作为首选检查用于痛风的诊断;与超声联合应用无法提高诊断效能,无需进行联合检查。超声诊断早期痛风比双源CT敏感,推荐早期痛风患者首选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1.
CT定量诊断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脂肪肝的CT表现,探讨CT定量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8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脂肪肝病例作肝脏CT平扫,测量肝脏CT值,观察肝内血管相对密度的变化.用CT阈值和肝内血管相对密度分级标准,分别进行定量诊断.结果 28例中轻度脂肪肝17例,肝脏平均CT值46 HU(32~65 HU);16例表现为肝血管湮没,1例表现为肝血管反转显示.中度脂肪肝7例,肝脏平均CT值28 HU(15~38 HU);6例表现为肝血管反转显示.重度脂肪肝4例,肝脏平均CT值0.2 HU (-7~11 HU);均表现为肝血管明显反转显示.用CT值阈值定量诊断的正确率是65.9%;用肝血管相对密度指标定量诊断正确率为93.1%,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153, P<0.01).结论用CT值阈值进行定量诊断的准确性较差,而用肝血管相对密度指标进行定量诊断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2.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血瘀型与湿热下注型MSCTA表现特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中医辨证血瘀型与湿热下注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的特征性。方法:纳入76例临床诊断为ASO并行MSCTA检查的患者,其中经中医辨证,血瘀型46例,湿热下注型30例。将获得的动脉期轴位图像数据结合多种后处理图像对扫描范围内相应的动脉节段观察指标进行记录,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湿热下注型与血瘀型MSCTA表现存在显著性差异。湿热下注型MSCTA的表现特征:髂总动脉多表现为血管管腔狭窄和闭塞;髂内动脉多表现为血管管腔闭塞;髂外动脉多表现为血管管壁钙化、增厚和血管管腔狭窄;股总动脉多表现为双侧血管管壁钙化、增厚、血管管腔狭窄;股深动脉多表现为血管管壁钙化、增厚和血管管腔狭窄;股动脉多表现为血管管壁增厚和血管闭塞;腘动脉多表现为血管管壁钙化、增厚和血管管腔狭窄。血瘀型大多缺乏上述MSCTA表现特征。结论:ASO中医辨证血瘀型与湿热下注型具有各自的MSCTA特征性表现,可以为ASO的分型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CT定量测定的方法,探讨其在脂肪肝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湿热内蕴型脂肪肝患者18例,经CT分度后,接受以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祛瘀柔肝为主的中医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常规肝脏CT扫描和血清生化指标(包括ALT、AST、ALT/AST、TC、TG)的检查,测量肝、脾CT值,并计算肝脾CT值比值,然后对治疗前后肝脾CT值比值、血清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中药治疗后的肝脾CT值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仅TG治疗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定量测定较血清生化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脂肪肝的中医疗效。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影像学诊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对骨质疏松治疗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利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通过分析对比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如双能X射线测定、定量CT、定量超声、核素全身骨显像等,综合评价其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优点及局限性,特别是核素全身骨显像定量测定为骨质疏松诊断提供了新参数.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早期依据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不易得出正确诊断,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本文就近年来脂肪肝的影像学定量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SCT在诊断肝脏周围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资料完整的16例肝脏周围炎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其CT表现、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平扫显示全部病例肝包膜有不同程度增厚;8例有包膜下积液;8例伴有胸膜腔少量积液。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所有病例呈不同程度的肝包膜增厚、强化。明显强化15例,轻度强化1例。5例病变累及到邻近肝实质,CT表现为动脉期呈斑片状或类三角形强化。其中12例盆腔炎患者表现为盆腔内片状不均匀性强化影并伴有少量积液。结论:MSCT能够及时、准确诊断肝脏周围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