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进入EICU早期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急救中心成立后两年(2005年12月~2007年11月)EICU收治的257例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经验,并与急救中心成立前近三年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急救中心成立后由于对多发伤患者进入EICU后,早期即实施了严格的抢救护理措施和程序,抢救成功率达到93%.结论多发伤患者进入EICU后早期实施严格的抢救护理措施和程序,有助于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的程序化急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9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取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程序化操作救治;对照组未采取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程序化操作救治。观察两组观察抢救成功率、诊断正确率、漏误诊率、并发症率。结果治疗组79例,抢救成功率89.57%,诊断正确率95.23%,漏误诊率19.00%,并发症率31.65%,治疗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10.52、11.43、12.72、11.32,P均〈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救治时制定了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进行程序化操作,可以使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有序分工、紧密协作、迅速作出诊断、及时进行救治,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漏误诊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急诊科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行干预创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未采用MDT小组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应用MDT小组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为实验组,给予早期行干预创伤控制性手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至手术时间、早期漏诊误诊率、早期死亡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至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早期漏诊误诊率、早期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急诊科采用MDT有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行干预创伤控制性手术的疗效,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和抢救至手术时间,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伤急诊一体化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采用传统模式救治的多发伤患者123例为对照组,以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开展急诊一体化救治的161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死率、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急诊室滞留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可明显提高多发伤的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120例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资料。结果120例患者,恢复良好64例(53.3%),中残26例(21.7%),重残11例(9.2%),死亡19例(15.8%)。结论重视院前急救,早期救治与掌握手术时机和方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诊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死亡6例,收入病房26例;入院后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68.7%。结论急诊多发伤的抢救必须及时、迅速,并应与相关科室合作,强调时间是抢救重症多发伤的关键之关键"黄金一小时"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一体化的创伤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中的优越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的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尤其是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医学模式下,采用急诊医学系统、损伤控制外科和整体监护治疗等对多发伤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5年内我院共收治创伤患者1764例,其中1256例为多发伤,402例为严重多发伤,死亡32例,救治存活率为97.5%,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为91%。结论新的急诊医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创伤等突发灾害事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 《临床医学》2010,30(9):62-63
目的总结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探讨如何改进救治方案,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参加急诊救治的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典型病例50例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ISS评分在19~24之间,平均值22。结果本组患者抢救成功46例(其中痊愈出院44例,由于各种原因放弃后续治疗2例),成功率92%;死亡4例,病死率8%。结论快速诊断、抗休克治疗、减少急诊手术准备及手术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要求急诊医生技术知识全面,反应迅速,合理地统筹安排整个救治过程。  相似文献   

9.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在多发伤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连斌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45-1046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方法 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急诊重症监护治疗,我中心通过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成功救治158例多发伤患者.结果 救治多发伤158例.接诊时心搏、呼吸停止6例,处于濒死状态11例.其余大部分处于休克状态.其中7例在急诊室复苏急救未成功.105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包括48例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死亡5例.53例在急诊科经初步救治后转入专科病房.死亡11例.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江门市中心城区严重创伤患者的发生规律、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效果。方法:对2005年1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 092例AIS≥3分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资料显示受伤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受伤原因排第一的是道路交通伤,受伤部位及病死率最高的是颅脑外伤和多发伤,存活出院1 007例,死亡85例;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有效救治后,争取救治时间,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改进急诊救治模式,创建生命绿色通道,形成高效快捷的急救路径,对颅脑外伤和多发伤等实施紧急的专业化治疗和护理,可缩短检查和术前准备时间,争取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多发伤95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救治的95例多发伤病例临床。结果:治愈78例(82%)、死亡15例(16%)例、致残2例(2%)。结论:多发伤伤情重,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高,急诊科应力求早期准确诊断,采取确切抢救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126例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跃平  周恒 《临床医学》2008,28(1):34-35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急诊科救治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4年多126例严重多发伤病人急诊救治的过程及要点.结果 本组126例抢救成功109例,成功率80.2%;死亡17例,死亡率19.8%.结论 多发伤在复苏、抗休克的同时尽可能的快速作出诊断,缩短中间环节,快速启动救命的手术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救中心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分组定位的救护模式进行救护,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流程进行救护,比较两种模式的救治效果.结果 采用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后,观察组完成急救操作的时间、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医生对急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是(32.5±12.6)min,89.5%和92.6%,与对照组完成急救操作的时间(55.0±15.3)min,患者的抢救成功率(77.4%)以及医生对急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7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0,x2分别为4.802,13.99;P<0.05).结论 分组定位救护模式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能提高医生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5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抢救过程中死亡3例,院前死亡2例,余47例成功送往手术室或病房,成功率达到90%.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在急救室进行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使多发伤患者能够尽快得到准确而有效的救护,本文对我市120院前救治78例多发伤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严重多发伤病情凶险,急诊手术抢救中心搏骤停发生率较高。现将2004年我院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中发生心搏骤停的12例患者的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桂斌 《临床医学》2010,30(9):66-67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1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治要点。结果本组156例中抢救成功127例,成功率81.4%。结论密切的监测、合理的液体复苏可减少漏诊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潘梁  石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32-543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急救措施,以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3-2010年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5例入院时合并休克168例,未及手术23例,急诊手术252例其中术中死亡8例,术后因并发症死亡12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危重复杂,部分患者早期确诊比较困难,加强创伤"黄金时间"的抢救以及合理有序的治疗,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创伤救护模式。方法选取梁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1~6月的严重多发伤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急救方法进行救治,将2013年7~12月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运用规范化、程序化的创伤救护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为(38.06±11.24)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3.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伤救护模式能缩短抢救时间,保证各个环节的救护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是值得推广的现代急救模式。  相似文献   

20.
550例重型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550例重型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体会孙四方,郭天林,徐能朝,李维亚,刘德玉我科1990年7月~1993年7月共救治重型创伤患者550例。占同期急诊患者的0.29%,占同期危重患者的31.94%。死亡40例,占7.27%,抢救成功率92.73%。现着重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