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例年4月接收的7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与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概说动脉硬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类型:1.动脉中层硬化;2.小动脉硬化;3.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弹性型的大动脉和中等管径的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及肾动脉等。在各个病例中,不同部位的动脉,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系冠状动脉硬化后心肌血液供应不足所致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塞、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心绞痛的特点为胸骨后疼痛,常放射至左臂,休息或用硝酸制剂可迅速缓解,多见于中、老年。祖国医学文献里,对上述症状早已有记载,如真心痛、厥心痛、包络之痛、胸痹等,其症状类似冠心病,而心胃痛、心脾痛诸证中的一部份也可能是冠心病。现将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1]。笔者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对1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护理措施,收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李静 《中级医刊》1996,31(5):3-6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及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将24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及日常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血脂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血脂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工作体会。方法:选取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效能感受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能感受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阻塞或狭窄相关.心脏支架手术是治疗CHD的常用术式,可通过疏通病变血管改善心肌灌注,预防心肌持续性坏死.但疾病、手术均会给患者身心造成影响,术后需持续进行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预后.本文就CHD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护理需求、护理...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浅谈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 .[病例报告 ]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为 5 6岁 ;其中 2例为 3支冠状动脉病变 ,1例为 4支冠状动脉病变 .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 3 6% ,65 % ,75 % ;心绞痛病史为 1个月~ 2年 .均在正中开胸 ,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血管全部用自身大隐静脉 .2例搭 3支桥 ,1例搭 4支桥 .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术后 3例心绞痛症状均完全消失 ,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病例 .[讨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相似文献   

13.
14.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属血管再通术的范畴,是心肌血流重建术中创伤性最小的一种.临床最早应用的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其后还发展了经冠状动脉内旋切术、旋磨术和激光成形术等,1987年又开发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这些技术统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PTCA和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冠心病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约占全部病因的90%以上,冠状动脉痉挛也是病因之一;非粥样硬化因素引起的冠脉狭窄较少见,病因有数十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静坐、酗酒、高尿酸血症、精神因素等.在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代谢紊乱综合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了混合型脂质异常血症、胰岛素分泌过多、糖耐量降低、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其中,胰岛素抵抗是关键因素.在上述综合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发生脂质沉积和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致使管腔狭窄;当粥样斑块发生破裂后,引起红色或白色血栓形成,致使管腔完全性或非完全性堵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或坏死.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干及大分支,如前降支的近心段、右冠状动脉和左旋支。病变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的内膜,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由于血流受阻,心肌出现缺血、梗死,严重者出现心室壁瘤。所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血2部分组成。1影像学表现1.1冠状动脉狭窄:(1)X线。平片上,冠状动脉钙化表现为2条平行的线状影,与血管外径一致,其切面呈小环状钙化影。(2)冠状动脉造影。目前仍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病变段有狭窄或闭塞,管腔不规则或有瘤样扩张。侧支循环形成发生于较大分支的严重狭窄或阻塞。狭窄近端血流缓慢,狭窄远端显影和廓清时间延迟;闭塞近端管腔增粗及血流改道,闭塞远端出现空白区及/或逆行充盈的侧支循环影。(3)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应用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左、有冠状动脉影像,并可取得冠状动脉主干血流频谱,这为无创性观察冠脉血流和冠脉储备功能提供了重要途径。(4)MSCT和EBCT。随着技术和设备的完善,冠状动脉增强扫描法的三维重建技术及仿真血管内镜技术可良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内腔,因此可直接测量冠状动脉的直径,显示粥样斑块,可以满足冠心病介入治疗筛选的需要。另外CT可以通过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定量分析来反映冠状动脉狭窄并对冠心病的发展及其程度进行预测。随着积分增高,冠心病发病的可能性随之增加。(5)MRI。主要依赖于超快速成像序列发展所获得的磁共振冠状动脉血流成像(MRCA)。常用的是并有脂肪抑制的节段K空间屏气梯度回波(GRE)技术,其与传统时间飞跃法(TOF)MRCA技术相比增加了心电激发(减少血流波动伪影),屏气f减少呼吸运动伪影)和分段数据采集。冠状动脉血流较慢,几乎无湍流,MRCA上表现为线状高信号。在局限性冠状动脉狭窄时可表现为信号缺失区、血流信号减弱或血管壁不规则;但在有侧支血流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18.
1、病因分析 1.1性别因素: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且发病年龄早也比较重,女性发病比男性年龄大,而且女性的冠心病发病率在绝经期与男性接近,可能与男女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工业化国家中占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CHD中最常见的类型和最直接的死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得到日益关注,目前对于社会心理因素与CHD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四方面:①人格因素(A型行为、神经症人格等);②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③工作相关因素(体力和智力要求);④患病后心理反应及处理.  相似文献   

20.
袁×,男,62岁。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号9485。患者于1960年春季下乡发现有脉缓及停跳感。6月14日因心区不适入院,六天前开始觉左胸心前区不适,似抓紧感觉,劳累后左胸不适加重。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发育佳,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脉博60,血压:110/70,心界扣诊未扩大,有心律不整。心电图回报:窦性心律50,P-R间期0.16秒,Q-T间期0.42秒。心电图诊断: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心律(每分钟3~4次)。C/P之比下降。X线透视:两肺清晰,横膈正常,心脏大小正常,主动脉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