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的同时给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高于对照组的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安全性较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科收治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GC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达拉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生素、利尿剂、电解质、维生素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单盲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Bid,共14d,所有病例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其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8.8%,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徐祖才  雷显泽  徐平 《现代保健》2012,(24):132-13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09 年 1 月 -2012 年 3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75 例.两组均给予降压、降血糖、降颅内压和保护脑神经细胞等治疗,对照组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静滴依达拉奉和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 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大大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症状表现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4天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4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前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效果明显更加,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62%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选择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57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并且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4.7%vs 80.7%),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杰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59-1959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单独使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二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加强研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连续14天。结果依达拉奉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着,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计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6%和77.1%,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8.6%及62.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达拉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更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5.
李雁 《药物与人》2014,(7):47-4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并控制血糖、血压、他汀类降血脂及改善脑供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1、2、3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非常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6.
李鸿燕 《现代养生》2014,(22):148-148
目的:对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患者采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NaCl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NaCl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56/62)和70.97%(44/62)(P<0.01).两组在治疗第14、30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30天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3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时,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NaCl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NaCl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56/62)和70.97%(44/62)(P<0.01).两组在治疗第14、30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30天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差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72/78),对照组总有效率79.49%( 6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P=0.038).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单用舒血宁注射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