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后在生命质量方面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30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针对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生命质量方面,观察组生命质量各指标得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时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后在生命质量方面产生的临床价值显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提高,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星星 《现代养生》2014,(18):166-166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护理就是一种较为个体化以及整体化的护理模式,把简单的护理活动与舒适研究进行融合,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以及其他方面都能够得达到最舒适、最愉快的状态。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由于其病患承受的病情压力、心理压力都会比较严重,因此则会更加关注这一方面的研究以及应用,以便于提高医疗救治的质量。因此,本文根据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详细进行阐述舒适护理的方法,并且对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患中的应用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确定其治疗效果,提高病患治疗的水平,从而促进医院相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心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包括增进护患沟通、争创特色专科护理、延伸护理服务、增加直接护理时间和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等,比较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推行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度由模式推行前的84.54%上升至推行后的90.02%,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推行能有效提高重症患者满意度,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重症患者中对其感染及预后状况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以组间均衡分配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ICU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ICU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重症患者提供ICU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控制感染、改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与撤机的时间,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ICU治疗和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病房在现在医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一个收治病情危急病人以及进一步观察的一个重要机构.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可以发现,重症监护病人身体、心理等以及外界的因素均可以引起病人的病情变化,乃至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希望可以引起广大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前后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的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与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的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转变了护士护理服务理念,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建于1982年7月,到1985年底共收治各种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病儿558例,这对于降低病死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8.
陈香娟 《现代保健》2011,(18):88-89
回顾重症监护病房一位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出作为一名ICU护士,除了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急救护理技术,更应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加以重视,关注并满足患者的心理及感情寄托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李佳佳 《中国校医》2019,33(6):435-43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提高神经内科病房整体服务及安全质量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病房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研究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整体满意度及病房安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及病房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6.38、5.96,P<0.05)。结论神经内科病房实行优质护理后,每项护理工作均落到实处,病房安全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促进ICU患者疾病恢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让患者尽快熟悉ICU环境,对即将进入ICU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ICU情况,以保证患者安全感.结果 减轻了ICU患者心理不适,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恢复.结论 做好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病房纠纷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34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发生护患纠纷情况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2±5.0)分,远高于对照组的(75.7±6.3)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人数等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病例数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效果。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点,制定综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通过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操作能力,合理分配、合理评估及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评价以患者对服务满意度、健康教育合格率及护士综合素质为指标。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健康教育合格人数明显多于实施前(P<0.05);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在基本技能、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5.
李秋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8):163-163,165
目的:研究分析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96例患者,将以上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分为常规组(48例,治疗过程行常规优质护理)与提高组(48例,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可知,提高组患者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同时护理后满意度也高于常规组,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完善基础护理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中各项指标的质量,并且能使接受该护理的患者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者病情都比较危急,且病情变化比较迅速,在心理方面,会让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之机械通气、不良环境以及有创性检查等影响,会让其产生不良生理反应,伴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反应,会危及治疗效果,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需要给予镇静护理,以控制患者的躁动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以促进身体康复。本文也将给大家普及一些关于重症监护室内镇静护理知识,以提升我们对镇静护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伴随生理改变而出现的患者心理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并发症多,易使患者及家属产生紧迫感,增加心理负担,尤其是家属不能守候在患者身旁,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故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正确的心理护理是极为重要的。笔者对我院25例发生心理障碍的ICU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进行整理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反应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娜 《医疗装备》2010,23(5):87-88
目的:探讨ICU监护病房虽拥有完善的设备,周全的医疗护理,但仍有病人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对此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观察了解其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病人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识和敏感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解除了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恐惧感及自身的孤独失落感,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治愈率。结论:ICU患者清醒后,护士应主动对患者进行环境介绍,在护理工作中,捕捉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解除思想压力,以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中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0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多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心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没有1例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导致窒息、死亡.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8名,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19人。设置A组为实验组,在进行介入治疗前静脉输入胺碘酮;B组为对照组,对该组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前不预先输入胺碘酮,仅常规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24小时内(4h、8h、12h、24h)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比较,实验组患者在介入后24小时内(4h、8h、12h、24h)的心律失常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在相关数据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入住监护病房的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前预先静脉输入胺碘酮可有效降低介入治疗后的各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提高疗效,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