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应用价值、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总结9例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手术病例,采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应用射频热凝对胼胝体、杏仁核、海马、Forel-H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术后长期随访,癫痫发作改善程度按Engel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4~8.5年,平均6.1年,Ⅰ级1例(11.1%),Ⅱ级2例(22.2%),Ⅲ级6例(66.6%)。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8例,经对症治疗均在1~4周内恢复,无遗留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CT/MRI图像融合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9月在我科接受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病人36例,应用改良的Engel分级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6例,时间12~42个月。Ⅰ级21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3例。无术后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安全性高,效果好,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或痫灶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T定位、导向下对76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1.23±4.20)个月,癫痫不发作27例,显著进步31例,进步10例,无效8例,有效率89.47%;术后除早期暂时性并发症外,无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脑立体定向毁损术对痫灶泛发者的多核团毁损;对病灶很小,位置深的致痫灶直接毁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器人引导立体脑电射频热凝毁损治疗下丘脑错构瘤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采用机器人引导立体脑电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的4例下丘脑错构瘤所致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3例术后达到完全缓解,无发作(Engel分级Ⅰ级);1例发作减少75%(Engel分级Ⅲ级)。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癫痫往往是药物难治性癫痫。机器人引导立体脑电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癫痫安全、有效,可减轻甚至能完全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难治性癫痂的适应征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术计划系统和CT/MR图像融合技术,应用射频热凝多靶点毁损术对34例难治性癫痫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和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于术后1a采用国内癫痫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并发肢体轻瘫6例,记忆障碍2例,均在4周内恢复。手术治疗1a后,21例癫痼症状基本控制,9例癫痫未再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显著改善8例,良好4例,较差1例,无改善0例。结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热凝毁损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下丘脑错构瘤继发癫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接受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的7例下丘脑错构瘤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详细病史、症状学、脑电图及影像学资料。术前评估考虑下丘脑错构瘤为致痫灶,随后利用立体定向框架于下丘脑错构瘤处植入SEEG电极,并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的放电区域进行射频热凝毁损术。若毁损后癫痫样放电未消失,则进行第二次毁损,直至癫痫样放电消失。分析术后并发症,并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应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结果7例患者热凝毁损术后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9.6±11.1)个月,其中5例患者的癫痫发作消失(Engel分级Ⅰ级),1例患者毁损术后的癫痫发作频率减少约75%(Engel分级Ⅲ级),1例患者毁损术后的癫痫发作频率未明显改善(Engel分级Ⅳ级)。3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高热、嗜睡、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及记忆力下降等并发症,经治疗后均恢复。结论本研究初步认为SEEG引导的射频热凝毁损术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继发癫痫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完全离断错构瘤基底与下丘脑的联系是癫痫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相关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手术方法,以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治疗37例精神障碍性癫痫(PTE)和21例癫痫性精神障碍(EPP)的临床特征、术前检查、手术方式和术后癫痫及精神症状的控制情况。结果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估良好率高达70%,PTE组与EPP组的良好率无明显差异(P0.05)。癫痫预后总有效率(EngleⅠ、Ⅱ、Ⅲ级)和优良率(EngleⅠ、Ⅱ级)都高,分别为89.6%、84.5%,EPP组总有效率和优良率都明显低于PTE组(P0.05)。术后智力未见明显改变,其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治疗精神障碍相关难治性癫痫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靶点组合设计和准确定位,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多电极立体交叉射频热凝(RFTC)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采用SEEG引导多电极立体交叉RFTC毁损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共48例。其中颞叶内侧癫痫(MTLE)22例,下丘脑错构瘤9例,额叶癫痫5例,岛叶癫痫4例,脑室旁结节1例,结节性硬化1例,多脑叶癫痫6例。术后临床疗效评估采用Engel分级标准,并观察手术的相关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35个月,平均(16.3±7.3)个月。截止至末次随访,Engel分级Ⅰ级者23例(47.9%),Ⅱ级者12例(25.0%),Ⅲ级者11例(22.9%),Ⅳ级者2例(4.2%);术后1年无发作率(Engel分级Ⅰ级)为71.9%(23/32)。术后MTLE和下丘脑错构瘤患者疗效较好,Engel Ⅰ级的比率(或比例)分别为59.1%(13/22)和5/9;多脑叶癫痫(Engel Ⅲ级的比例为4/6)、额叶癫痫(Engel分级Ⅲ级的比例为1/5例,Ⅳ级的比例为2/5)疗效相对较差。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7例(14.6%),永久性并发症者1例(2.1%)。结论SEEG引导多电极立体交叉RFYC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微创、安全、有效;相较于其他部位,对MTLE及下丘脑错构瘤引发的癫痫疗效较好。该技术可作为经典切除手术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精神障碍伴发癫痫,是否能在控制患者精神症状的同时,抑制癫痫发作。方法对2008年6月至11月期间共11例精神障碍伴发癫痫患者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术中均在对双侧扣带回+胼胝体射频毁损的同时,根据术前脑电图表现针对患侧杏仁核、海马进行射频毁损,术后均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结果本组11例,均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10个月,结果满意者6例(精神症状明显缓解,未再次癫痫发作),显著改善者3例(精神症状明显缓解,偶尔有癫痫发作),效果不理想者2例(精神症状有所缓解,但癫痫发作同术前)。结论通过在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精神障碍伴发癫痫的过程中,发现其在缓解患者精神症状的同时,又能抑制癫痫发作,并且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手术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治疗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症状学、头皮脑电图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设计SEEG电极的植入方案,并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发作间期和发作期放电情况明确致痫灶的分布,根据其结果采用SEEG电极行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结果5例患者共植入23根电极,植入后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时间为9~27个月,其中4例癫痫发作消失(Engel分级Ⅰ级),1例毁损术后发作频率无明显改善(Engel分级Ⅳ级)。所有患者在射频热凝毁损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对治疗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在治疗难治性精神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10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部位进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韦氏智力量和临床记忆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随访病人6个月~1年。结果 10例患者中治愈2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2例,无变化3例。手术前后BPRS、SDSS量表检查有显著差异,临床记忆量表测验、韦氏智力测验病人脑功能变化与术前无显著差异。结论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症状设计不同靶点组合做到手术计划个体化,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立体定向毁损杏仁海马复合体治疗癫痫长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海马复合体,能否阻止癫痫放电的传播以治疗顽固性癫痫。方法 17例顽固性癫痫病人应用ZD立体定向系统,CT扫描确定杏仁核和海马的靶点,分别毁损杏仁核和海马。术后常规MR复查了解靶点毁损的部位和大小,并排除并发症。结果 本组17例,无手术并发症。随访2~6年,平均3年9个月,结果满意者7例(癫痫发作消失),显著改善者7例(癫痫发作减少75%),无效者1例,1例自行停药2月后,癫痫发作又复发,再次服药后仍有癫痫发作。所有患者均需服药,药量无明显减少。结论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海马复合体治疗癫痫,创伤小,安全,控制癫痫发作基本满意,长期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的有效性,同时评价深部电极记录的发作间歇期痫性放电定位致痫灶的准确性. 方法 选择南方医院神经外科门诊自1998年7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21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行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术.术中在毁损靶点前后行深部电极记录,统计发作间歇期痫性放电发生频率. 结果 术后随访21例,其中Engel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5例.有效者(Ⅰ+Ⅱ+Ⅲ级)13例,无效者(Ⅳ+Ⅴ级)8例,有效率为62%.深部电极记录的发作间歇期痫性放电手术前后的发生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核海马手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安全有效.深部电极记录的发作间歇期痫性放电定侧价值较高,而定位价值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对难治性多灶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2009年采用脑电图、MRI、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检查等术前综合评估,对双侧大脑半球均存在多个致痫区、无法进行开颅广泛致痫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2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胼胝体两侧、双侧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等多靶点组合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按照谭启富癫痫疗效分级,本手术对癫痫发作控制的满意率在术后1~5年达62%。结论对无法进行开颅行致痫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多灶性癫痫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引导下颅内深部电极置入术在儿童难治性癫痫定位中的作用以及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9例年龄在14岁以下药物难治性癫痫,经过术前无创评估,包括MRI、头皮脑电图、电-临床症状学、PET-CT等,应用ROSA机器人将电极置入颅内相应部位,然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脑电图,确定癫痫灶起始,最终手术治疗。结果 19例患儿均成功置入电极,左侧置入11例,右侧置入7例,双侧置入1例;共置入深部电极222根,平均11.7根(8~17根)。置入电极后无出血、脑脊液漏、电极断裂、感染等并发症。19例均明确致痫灶,并全部行癫痫灶切除术,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轻偏瘫。术后随访12~24个月,Engel分级Ⅰ级15例(78.9%),Ⅱ级1例(5%),Ⅲ级1例(5%),Ⅳ级2例(11.1%)。结论 ROSA引导下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置入术,微创、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测下射频热凝毁损术对癫痫患者MoCA评分、疾病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8例癫痫患者,所有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测下射频热凝毁损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立体脑电图电极明确致痫灶,且无脑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MoCA评分为(28.16±3.52)分,均未出现神经认知功能障碍;Engel分级情况:I级30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其中3例患者热凝后无发作;热凝过程中4例出现先兆,3例出现头痛、恶心,立即停止热凝后症状均消失;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热、嗜睡和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均恢复。结论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测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是一种微创、精准性的治疗方法,对神经认知功能损伤小,治疗后不良反应少,安全度高,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射频热凝(RFTC)毁损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设计SEEG电极植入方案, 根据SEEG监测信息确定发作起始区并行RFTC毁损。术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 采用Engel分级评估患者的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36例患者接受RFTC毁损治疗后随访(13.7±6.9)个月(6~32个月)。RFTC毁损后2、12、24个月的无癫痫发作率(比例)分别为58.3%(21/36)、30.0%(6/20)和1/7。末次随访结果显示, 预后良好(Engel分级Ⅰ、Ⅱ级)17例(47.2%), 预后不良(Engel分级Ⅲ、Ⅳ级)19例(52.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癫痫发作类型为未继发强直-阵挛发作、MRI显示有明显病灶、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检查结果提示有明显的低代谢区、癫痫发作模式(SOP)为SOP1和SOP2、采用根治性RFTC毁损、RFTC毁损...  相似文献   

18.
作者应用脑立体定向术毁损前连合、隔核、隔核前区新靶点治疗难治性癫痫12例,术后癫痫消失8例,大发作转为小发作4例,服药量减少50%,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方法,治疗下丘脑错构瘤伴癫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毁损靶点位置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下丘脑错构瘤伴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患者女性,9岁,痴笑癫痫8年,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3年,MRI提示下丘脑错构瘤.局麻下行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结果 术后一周有尿量增多,无其它手术并发症.术后痴笑发作消失,复杂部分性发作减少.结论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于下丘脑错构瘤伴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毁损靶点定位应包括错构瘤中心及错构瘤边缘乳头体丘脑束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robot of stereotactic assistant,ROSA)颅内电极热凝治疗儿童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的儿童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ROSA在病灶及其周围植入颅内热凝电极。术后进行颅内脑电图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病灶及周围电极触点进行射频热凝毁损1~2次,治疗后再次进行颅内脑电图监测1~2 d。结果共植入105根深部电极,术后复查CT全部按计划路径植入,根据监测结果全部顺利完成射频热凝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EngelⅠ级10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 ROSA引导立体定向植入儿童颅内深部电极安全准确,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可以通过射频热凝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但尚需长期、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