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Th1和Th2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探讨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症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雌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6只,设灌胃1、2、4周3个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个时间点各组大鼠外周血Th1细胞和Th2细胞比例,并计算Th1/Th2比值。结果:1周模型组Th1及Th2细胞比例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周、4周模型组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1周模型组Th1/Th2比值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周、4周模型组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1周中药组Th1细胞比例较模型组升高,2周、4周中药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周中药组Th2细胞比例较模型组升高(P 0. 05); 2周、4周中药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周中药组Th1/Th2比值较模型组降低; 2周中药组较模型升高(P 0. 05),4周中药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Th1/Th2平衡细胞参与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发生发展,参芪解郁方通过对产后抑郁症Th1/Th2失衡状态的调节而发挥其效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外感湿热证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探讨外感湿热证的部分发病机制。方法:30例均为外感发热患者,辨证属外感湿热证者。正常对照组15例,为同时期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运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患者3天,复测上述指标,观察蒿芩清胆汤的干预作用。结果:经蒿芩清胆汤治疗后,外感湿热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INF-γ,/IL-4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提示Th1/Th2比值失衡可能是外感湿热证发病机制之一,调整Th1/Th2失衡是蒿芩清胆汤治疗外感湿热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生脉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新发Graves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生脉治疗组、他巴唑治疗组。另选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Y(INF—γ)、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新发Graves患者治疗前INF-γ、IL-1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INF-γ/IL-10比值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比较,INF-γ、IL-10水平显著降低,INF-γ/IL-10比值增高(P〈0.05);治疗后IL-10水平、INF-γ/IL-10比值生脉治疗组、他巴唑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raves病患者同时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增高,但以Th2细胞因子增高占主导地位。生脉注射液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从免疫水平治疗Graves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方对肾虚流产模型大鼠子宫蜕膜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A组为肾虚流产模型组,用羟基脲加米非司酮灌服;B组为补肾安胎方干预组,用羟基脲加米非司酮加补肾安胎方水提液灌服;C组灌服生理盐水。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蜕膜组织的Th1型细胞因子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浓度。结果:3组子宫蜕膜IL-2、IL-10浓度和IL-2/IL-10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的IL-2显著高于C组(P均〈0.01),A组与B组的IL-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IL-10显著低于C组(P〈0.01),A组的IL-10显著高于C组(P〈0.01),A组与C组的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L-10比值比较A组显著高于B组(P〈0.01),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安胎方能促进大鼠子宫蜕膜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扭转Th1/Th2细胞因子病理性失衡,降低肾虚流产大鼠模型的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珠益肝胶囊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离小鼠淋巴细胞,经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培养6h后,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比例;另外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培养72h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果:在模型组,小鼠外周血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h1细胞的百分率升高,Th2细胞的百分率降低,Th1/Th2的比值增大,与肝组织损害程度呈现正相关。海珠益肝胶囊能够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恢复Th1/Th2的比例,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P〈0.05)。结论:Th1/Th2细胞失衡是造成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原因之一,Th1应答占主导地位,海珠益肝胶囊能够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可能是其免疫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复方甘草酸苷对湿疹患者Th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湿疹患者Th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外用,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80mg+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天,均以15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Th1/Th2比值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痊愈率43.3%、总有效率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73.3%(P〈0.05或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通过调节湿疹患者的Th1/Th2细胞平衡,改善了湿疹患者Th细胞免疫失衡,抑制了湿疹变态反应的发生,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剔毒护肝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度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Th1类细胞因子1-干扰素(IFN-1)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并比较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IFN-1水平明显增高(P〈0.05),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剔毒护肝方能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的Th1类细胞因子中IFN-1表达水平,改善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失衡状态。有利于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八正散加减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5月龄SD雄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l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用25%乌拉坦按1 g/kg,经腹腔注射麻醉,无菌条件下做去势手术,术后放回鼠笼,密切观察,于术后第2天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每天1次,连续30天。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在最后1次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后第2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3.12 g/(kg·d)、6.24 g/(kg·d)、12.48 g/(kg·d)八正散加减方水煎剂灌胃;对照组给予前列通瘀胶囊3.9g/(kg·d)灌胃;模型组灌服0.9%的生理盐水,连续用药4周。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留取标本。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表现,ELISA法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IFN-γ/IL-4比值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下降,IL-4水平明显升高,IFN-γ/IL-4比值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IFN-γ/IL-4比值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变化不明显,IFN-γ/IL-4比值大小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八正散加减方可通过提高机体Th2细胞应答水平,进而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从而达到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柏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黄柏前列汤加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7例采用黄柏前列汤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中成药前列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前列腺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以及前列腺液WBC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黄柏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前列清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消痔灵致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设前列清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以及前列泰胶囊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共45 d.给药后检测全血和前列腺液中自细胞数、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并对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前列清三个剂量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及前列腺指数均明显降低(P< 0.05,P<0.01);前列清中、高剂量组全血中白细胞数明显降低,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明显升高,前列腺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P< 0.05,P<0.01).结论 前列清颗粒对模型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类)以及无症状性前列腺炎(Ⅳ类)三类。其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又分为炎症性(ⅢA)(指前列腺按摩液(EPS)中WBC〉10个/HP和非炎症性(ⅢB)(指EPS中WBC≤10个/HP)2种。笔者采用泽佳癃爽胶囊配合针刺足厥阴经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所致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158例,分炎症性和非炎症性2组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前摄宁颗粒对SD大鼠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摄宁颗粒(黄芩、黄柏、黄芪、党参、牡丹皮、丹参等)对大鼠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方法:(1)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前摄宁颗粒大剂量组(6g/kg)、中剂量组(3g/kg)、小剂量组(1.5g/kg)和前列通阳性对照组(2.0g/kg),连续灌胃给药,第7天给药后1小时,1%角叉菜胶造模,测定外周血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前列腺重量指数。(2)采用大肠杆菌致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同角叉菜胶模型,于给药第4天造模,第7天给药后,测定外周血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和前列腺湿重,摘取前列腺,进行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1)在急性前列腺炎模型中,前摄宁颗粒对前列腺湿重的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明显抑制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的升高,减轻前列腺与周围组织黏连。(2)在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中,前摄宁颗粒明显降低前列腺湿重,前列腺肿胀度抑制率达到48%~73%;明显升高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密度,降低前列腺液白细胞数;明显抑制前列腺组织间质增生。结论:前摄宁颗粒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前列康组和前列清浊汤高、中、低剂量组(以下简称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采用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结合福氏完全佐剂法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予相应药物或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每天1次,连续给药30d。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各组大鼠,光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用ELISA法测定其前列腺组织中TNF-α、IFN-y水平,并比较结果。结果:模型组大鼠TNF-α、IFN-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高剂量组与前列康组TNF-α水平及高、中剂量组与前列康组IFN-y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NF-a和IFN-y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养透解合剂对阴虚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细胞漂移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组。治疗组采用清养透解合剂及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合剂)及西医常规疗法。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免疫酶联法检测血清IFN-γ、IL-12、IL-4、IL-10水平。结果④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血清Thl类细胞因子(IFN-1、IL-12)、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Thl/Th2(IFN-γ/IL-4、IL-12/IL—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血清Th1类细胞因子(包括IL-12、IFN-1)、Th2类细胞因子(包括IL-10、IL-4)、Th1/Th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Th1/Th2细胞比值向Th2漂移,清养透解合剂可改善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喘方及其拆方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的影响,研究平喘方及其拆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对BALB/C小鼠用卵蛋白等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建立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将120只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平喘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各组分别于雾化激发哮喘后7d、21d分两批处死、取样、检测,动态观察。采用RT—PCR(Real Time 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bet、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激发7d,拆方1、2、3组T—bet升高(P〈0.05);平喘方组和拆方2、3组GATA-3降低(P〈0.05);拆方3组T—bet/GATA-3比值升高(P〈0.05)。哮喘激发21d,平喘方及拆方1、2、3组T—bet升高(P〈0.01),GATA-3降低(P〈0.01),T—bet/GATA-3比值升高(P〈0.01);其中平喘方组、拆方3组T—bet表达高于拆方1、2组(P〈0.05),GATA-3低于拆方1、2组(P〈0.01),T—bet/GATA-3的比值高于拆方1、2组(P〈0.05或P〈0.01)。结论:平喘方及拆方各组均能不同程度地调节支气管哮喘小鼠Th1/Th2上游因子T—bet/GATA-3 mRNA的表达,对Th1/Th2细胞的失衡有纠正作用,拆方3组疗效接近平喘方组。  相似文献   

16.
补肾中药对哮喘缓解期患儿Th1/Th2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调节T1/Th2平衡治疗哮喘的分子机制。方法哮喘缓解期儿童20例,抽取静脉抗凝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s,PBMC)。每份血样均分为3部分,分为空白组、喘可治(CKZ)Ⅰ组和CKZⅡ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体外培养48h,分别收集细胞沉淀。荧光定量PCR检测T—bet mRNA、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及细胞因子IFN-γ mRNA、I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CKZ干预后,PBMC中T—bet mRNA的表达均较空白组显著增强,以CKZⅡ组的差异更为明显(P〈0.01);CKZ组与空白组比较,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CKZ组的IFN-γ mRNA的表达较空白组增强,其中CKZⅡ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KZⅡ组IL-4 mRNA的表达强度较空白组显著减低(P〈0.01)。CKZ组的T—bet/GATA-3比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KZ组的IFN-γ/IL-4的比值较空白组上升,其中CKZⅡ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肾中药CKZ可以通过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多个环节,增强Th1细胞的功能,同时抑制Th2细胞的功能,对Th1/Th2平衡具有多层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诱导IgA肾病(IgAN)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纠正特异性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36例IgAN患者临床辨证为脾肺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的ImN患者各12例,分别给予益气消肿、滋肾养肝、滋肾益气中药辨证治疗,服药3月。以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ELISA法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含量。流式细胞仪分析DCs的CD80、CD86、HLA-DR表达水平,及CD3+CD8-IFN-γ+即Thl细胞,CD3+CD8-IL-4+即Th2细胞在CD3+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各证型DCs的CD80、CD86、HLA-DR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CD80、CD86、HLA-D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各证型Th2胞占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hl/Th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3型Th2细胞占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hl/Th2比值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IL-10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0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FN-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治能够通过改变外周血DC的表面标志物表达从而纠正IgAN患者以Th2为优势的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肺止哮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抗原激发后48h收集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骨髓标本,计数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细胞(Eos),检测外周血Th1/Th2反应,以及肺组织学检查。结果:清肺止哮汤可明显减少BALF中Eos数,能使肺组织中细支气管、血管周围的Eos浸润和黏液的过度分泌得到控制,但和布地奈德(BUD)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中药干预后外周血总的CD3^+T细胞表达IL-4的细胞群/表达IFN-γ的细胞群与OV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Tc2/Tc1,Th2/Th1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清肺止哮汤能部分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并使外周血CD3^+T表达IFN-γ的细胞群增加,对于哮喘时Th1/Th2失衡具有一定的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00例诊断为CAP/CPPS(气滞血瘀型)的患者使用前列腺汤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直肠栓剂吲哚美辛栓进行联合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减少,EPS-WB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IH-CPSI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前列腺汤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气滞血瘀Ⅲ型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药油箍毒拔毒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7例用药油箍毒拔毒灸,对照组60例口服舍尼通片。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P〈0.05)。治疗组在降低患者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前列腺液中自细胞方面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药油箍毒拔毒灸是治疗CA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