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慢性苯染毒小鼠DNA损伤及体内抗氧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苯对体内DNA的损伤作用、机制以及抗氧化酶体系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小鼠进行静式吸入染毒 2个月 ,每天 4h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骨髓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肝、脾、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小鼠骨髓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百分率分别为骨髓细胞 (83.5 6 %± 10 .2 8% )、(92 .5 4 %± 15 .93% ) ;外周血淋巴细胞 (41.2 7%± 6 .0 3% )、(6 5 .79± 11.6 2 % ) ,明显高于对照组 (4.13%± 0 .5 2 %、2 .2 1%± 0 .31%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并呈剂量 -反应关系。高、低浓度组小鼠肝匀浆SOD活力 [(75 4 .33± 116 .30 )、(6 94 .2 6± 116 .30 )U/mgpro],GSH Px活力分别为 [(2 2 .5 2± 3.31)、(18.5 6± 4 .97)U/mgpr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999.92± 188.2 4 )、(35 .31± 6 .6 3)U/mgpro],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高、低浓度组小鼠脾匀浆GSH Px活力分别为 [(31.38± 2 .71)、(2 5 .30± 7.4 4 )U/mgpr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37.11± 3.4 2 )U/mgpro],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苯诱导的骨髓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BHQ预处理组,对照组:以不同浓度(0、5、10、15、20mmolL)苯分别染毒骨髓细胞2、4、6h;tBHQ预处理组:骨髓细胞染苯前先行tBHQ(100μmolL)预处理12h。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骨髓细胞DNA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凋亡率,2,6二氯靛酚还原法测定苯染毒前两组骨髓细胞内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NQO1)的活力。结果对照组中随苯染毒浓度的增加、染毒时间的延长,骨髓细胞DNA损伤增强,细胞凋亡率增加。tBHQ预处理组中5、10、15、20mmolL苯染毒骨髓细胞的DNA迁移率和迁移度低于同浓度、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0mmolL苯染毒2h及10、15、20mmolL苯染毒4h和5、10、15、20mmolL苯染毒6h骨髓细胞的凋亡率较同浓度、同时间点的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HQ预处理组骨髓细胞内NQO1活力(1.62±0.16mgpro-1·min-1)高于对照组(0.95±0.08mgpro-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可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tBHQ可诱导骨髓细胞NQO1活力增强,对苯诱导的骨髓细胞毒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兴奋性氨基酸与1,2-二氯乙烷急性中毒性脑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 (EAAs)与 1 ,2 二氯乙烷 (1 ,2 DCE)急性中毒性脑病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 7组 :对照组、3个染毒组 (5 .0、1 0 .0、2 0 .0g/m31 ,2 DCE)和 3个时间组(1 0 .0g/m31 ,2 DCE染毒后 2、4、6h) ;连续静式吸入染毒 1 2h ;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皮质和髓质含水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 (Glu)、天冬氨酸 (Asp)、甘氨酸 (Gly)及γ 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  (1 )大鼠脑皮质和髓质含水量 :不同剂量染毒组大鼠脑皮质含水量分别为 76 .1 0 %± 1 .41 %、76 .45 %± 0 .75 %、79.95 %± 1 .45 % ,均高于对照组 (74.2 2 %± 1 .77%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 ;髓质含水量仅 2 0 .0g/m3组 (71 .77%± 3 .0 7% )有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染毒后 2、4、6h脑皮质含水量分别为 79.36 %± 2 .1 0 %、79.48%± 1 .2 1 %、80 .64 %±1 .93 % ,均高于 1 0 .0g/m3即刻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2 ) 4种氨基酸递质含量 :不同剂量染毒组Asp含量分别为 (4.83± 0 .35)、(7.1 7± 0 .40 )、(1 0 .52± 0 .39) μmol/g ;Glu含量分别为 (2 3 .86± 0 .62 )、(31 .2 1± 2 .50 )、(2 8.2 3± 1 .58) μmol/g;Gly含量分别为 (5 .59±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彗星试验检测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 butylhydroquinone,t BHQ)对苯诱导的骨髓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行t BHQ(10 0 μm ol/ L)预处理12 h后以不同浓度(0、5、10、15、2 0 mm ol/ L)苯分别染毒2、4、6 h。用彗星试验检测骨髓细胞的DNA损伤,计算DNA迁移率和迁移度。结果 随苯染毒浓度的增加,染毒时间的延长,骨髓细胞DNA迁移率和迁移度增加。t BHQ预处理后5、10、15、2 0 mm ol/ L 苯染毒骨髓细胞的DNA迁移率和迁移度均减低(P<0 .0 5 )。结论 苯可诱导骨髓细胞DNA损伤,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叔丁基对苯二酚对苯诱导的骨髓细胞毒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 3种促进上皮再生的生物制剂对兔眼角膜芥子气损伤的疗效。方法将 32只兔左眼角膜以芥子气染毒后 ,随机均分为 4组 ,分别用氯霉素眼液 (对照 )、bFGF、EGF及FN处理 ,分别于染毒后 2、8、16、2 4、36、4 8和 72h对角膜荧光素着色区拍照 ,计算其上皮愈合速率和上皮破损率。结果bFGF、EGF和FN治疗组的角膜上皮愈合速率 (3d)分别为 (1.2 76± 0 .15 2 )、(1.2 94± 0 .15 8)和(1.373± 0 .177)mm2 ·h 1,与对照组的 (1.0 94± 0 .15 4)mm2 ·h 1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3个组的角膜上皮破损率 (2 7d)分别为 5 1.9%、5 4.2 %和 5 2 .8% ,与对照组的 (73.6 % )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bFGF、EGF和FN 3种生物制剂可促进芥子气眼损伤的角膜上皮修复  相似文献   

6.
溴氰菊酯对大鼠神经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溴氰菊酯 (DM )对神经细胞游离钙浓度 ([Ca2 + ]i)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 3个染毒组 ,染毒组腹腔注射 1 2 .5mg/kg的DM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RF 530 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染毒后 5、2 4、48h后大鼠神经细胞 [Ca2 + ]i浓度的变化 ;FACS42 0型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PM染毒 5、2 4、48h组大鼠海马及皮层细胞 [Ca2 + ]i分别为 :5h组海马 :(389.94± 43 .64)nmol/L、皮层 :(449.33± 2 3 .2 3)nmol/L ;2 4h组海马 :(340 .47±32 .36)nmol/L、皮层 :(31 1 .62± 2 5 .48)nmol/L ;48h组海马 (2 87.1 3± 2 4 .2 9)nmol/L、皮层 :(346 .55±36 .87)nmol/L ,均高于对照组 [海马 :(2 0 3 .2 4± 1 8.53)nmol/L、皮层 :(2 2 6 .85± 1 4 .81 )nmol/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染毒 48h组大鼠此二项指标值较 5h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染毒 2 4、48h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 [海马 :(8.45± 1 .0 2 ) %、(9.44± 1 .1 4 ) % ,皮层 :(7.90± 0 .49) %、(8.0 1± 0 .87)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海马 :(2 .97± 0 .36) %、皮层 :(3 .50± 0 .48) %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且有时间 反应关系 (r=0 .940、0 .893)。结论 DM可影响大鼠神  相似文献   

7.
氟对大鼠脑细胞DNA的损伤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氟对大鼠脑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体内试验中 ,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蒸馏水 ,氟组大鼠注射氟化钠 ,染毒剂量为 2 0mg·kg- 1 ·d- 1 ;体外试验中 ,采用 5mmol/L氟化钠对急性分离的大脑神经细胞染毒 2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SCGE)研究氟对细胞DNA的损伤 (单链断裂 )。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体内试验氟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DNA损伤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严重 ,Ridit值分别为 0 351和 0 639,体外试验对照组与氟组Ridit值分别为 0 650 1和 0 3844。TUNEL阳性细胞在氟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及小脑颗粒细胞层均可见到 ,在对照组大鼠则很罕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氟组 (2 7 1 2± 3 0 8,34 97± 5 46)均高于对照组 (4 63± 0 98,5 35± 0 79)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氟化钠可引起大鼠脑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氯解磷定和二巯丙磺钠对杀虫双中毒大鼠胆碱酯酶 (ChE)活力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及干预组的Wistar大鼠按杀虫双染毒剂量各分为 4组 (共 1 2组 ) ,在杀虫双经口染毒前及染毒后 1 / 2、1、2、4、2 4h取大鼠尾尖血分别测定ChE活力。干预组在染毒后即刻于大鼠臀部肌内注射氯解磷定 (剂量为 40mg/kg)或二巯丙磺钠 (剂量为 4mg/kg) ,同样采血测ChE活力。结果 大鼠经口杀虫双染毒后 1h ,对照组 4个染毒剂量组的ChE活力分别为 (1 .0 4± 0 .2 1 )、(0 .84± 0 .1 2 )、(0 .71±0 .1 2 )、(0 .66± 0 .0 7)U/ml;氯解磷定干预组为 (1 .0 1± 0 .1 8)、(1 .1 7± 0 .1 1 )、(1 .0 1± 0 .0 4 )、(1 .0 3±0 .1 2 )U/ml;二巯丙磺钠干预组为 (1 .1 5± 0 .1 5)、(1 .2 6± 0 .2 7)、(1 .0 8± 0 .0 8)、(1 .0 4± 0 .1 2 )U/ml。氯解磷定干预组和二巯丙磺钠干预组都可使受抑制的ChE活力部分恢复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高剂量染毒组 (1 / 4LD50 与 1 / 2LD50 )二者的复能作用均稍差。结论 氯解磷定和二巯丙磺钠均有使被杀虫双抑制的全血ChE活力部分复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溴氰菊酯 (DM)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及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的影响。方法 以锥虫蓝染料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染DM后存活率的变化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RF 5 30 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 [Ca2 + ]i的变化。结果  1× 10 -5mol/L组染毒DM 72h后细胞存活率下降为 91.9% ,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 10 -4mol/L组DM染毒4、12、4 8、72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 89.0 %、84 .8%、81.2 %和 79.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 10 -7、1× 10 -6、1× 10 -5mol/L组DM染毒 5min后胞内 [Ca2 + ]i分别上升至 (45 1.4± 4 2 .3)、(5 36 .9± 4 7.5 )、(870 .9± 10 0 .5 )nmol/L ,与染毒前及对照组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以后各染毒组胞内 [Ca2 + ]i逐渐下降 ,15min时 1× 10 -8、1× 10 -7、1× 10 -6、1× 10 -5mol/L染毒组胞内 [Ca2 + ]i分别降至 (12 4 .3± 6 .0 )、(131.3± 19.1)、(118.9± 1.4 )、(136 .6± 3.8)nmol/L ,与染毒前及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DM在体外可降低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并短时升高胞内 [Ca2 + ]i。  相似文献   

10.
顺铂对A549细胞DNA损伤修复生物标记物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顺铂对肺癌A5 49细胞中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 2 (ERCC2 )蛋白、尿嘧啶DNA糖基化酶 (UDG)、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在肺癌和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彗星试验、RT PCR和蛋白印记法研究 3种生物标记物在顺铂处理和未处理A5 49细胞之间的表达水平。分为染毒前、染毒 12h、染毒 2 4h、停止染毒 12h、停止染毒 2 4h 5个不同时间段组 ,每组细胞数均为 1× 10 6个 /ml。结果 在低浓度顺铂 (IC2 0 剂量 )作用下 ,染毒 2 4h内DNA损伤程度的变化与作用时间成正比 ,染毒 12h、2 4h尾相 (单位 :mm)分别为 5 0 2± 0 6 8和 7 2 2± 0 5 3,与阴性对照的尾相2 73± 0 2 9比较有明显差异。停止染毒 2 4h尾相为 3 6 4± 0 70 ,与阴性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ERCC2、UDG和PCNA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在细胞染毒后均明显升高 ,染毒 2 4h后mRNA水平分别为 0 71± 0 0 8、0 74± 0 0 6和 0 82± 0 0 9,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 (分别为 0 2 8± 0 0 5、0 31± 0 0 5和 0 37± 0 0 6 ) ;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为 4 37± 0 5 7、5 47± 0 46和 2 2 1± 0 47,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分别为 2 2 1± 0 47、2 5 4± 0 38和 3 2 1± 0 47)。停止染毒后 3种酶的mRNA分别为 0 31±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辛硫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DNA的损伤作用及其对氧化损伤、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Percoll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正常传代。取第3代BMSCs,调整细胞密度为1.0×106/瓶,当细胞至亚融合状态,分别以0(对照)、0.2、2和20μg/L的辛硫磷浓度染毒24h。采用MTT法检测BMSCs的存活率,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BMSC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BMSCs的DNA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BMSCs的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2~20μg/L辛硫磷染毒24h,可诱发大鼠BMSCs的DNA损伤,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各染毒组大鼠BMSCs的存活率、SOD和CAT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辛硫磷染毒可以诱导大鼠BMSCs 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P<0.05)。结论辛硫磷可诱导大鼠BMSCs氧化损伤、DNA损伤、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慢性苯中毒小鼠DNA氧化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苯对骨髓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程度。方法将小鼠按不同浓度进行静式吸入苯染毒60d,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鼠骨髓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分析。结果高、低浓度组小鼠骨髓细胞DNA的迁移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在同一浓度组的骨髓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之间,DNA损伤差异有显著性,骨髓细胞DNA损伤比外周血淋巴细胞更为严重。结论慢性苯染毒可致骨髓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断裂损伤,且骨髓细胞DNA损伤较外周血淋巴细胞严重。  相似文献   

13.
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在苯并[a]芘致DNA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苯并 [a]芘 (BaP)作用下人肺腺癌A5 4 9细胞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改变及其在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A5 4 9细胞 ,以不同浓度的BaP(0、1.2 5、2 .5 0、5 .0 0、10 .0 0μmol L)染毒 6h或 10 μmol L的BaP染毒不同时间 (0、4、8、12、16、2 4、4 8h) ;分别以Western blot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细胞HSP70表达和DNA损伤情况 ;并进一步分析HSP70表达和DNA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1.2 5、2 .5 0、5 .0 0、10 .0 0 μmol L的BaP作用 6h时 ,A5 4 9的HSP70积分光密度分别为4 9.6 3± 1.30、4 5 .72± 1.0 3、4 0 .5 3± 0 .95、37.5 0± 1.2 0 ,均低于对照组 (5 9.4 3± 1.17)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10 μmol L的BaP作用 4、8、12、16h时 ,HSP70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 33.33± 0 .80、2 9.2 3± 0 .91、12 .5 1± 0 .96、9.5 0± 1.2 5 ,而在 2 4、4 8h时 ,HSP70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 2 0 .0 6± 1.38、2 4 .5 1± 1.39,与对照组 (5 6 .5 9± 0 .85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1.2 5、2 .5 0、5 .0 0、10 .0 0 μmol L的BaP作用 6h时 ,在 10 6 个细胞中 ,DNA损伤积分分别为 10 0 82± 75 80、2 3718± 2 938、30 12 8± 2 937、4 4 2 31± 384 6 ,其中 2 .5 0~ 10 .  相似文献   

14.
醋酸铅染毒小鼠DNA损伤及体内抗氧化酶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动物体内DNA的损伤作用、机制以及抗氧化酶的变化情况。方法小鼠经自由饮水,分别给予0,0.196,0.296,0.496醋酸铅染毒6周。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肝细胞DNA损伤进行检测,测定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同时检测血中血红蛋白(Hb)、肝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醋酸铅可引起小鼠肝细胞DNA损伤率升高,彗星尾长增加,尾长与头部直径比值(Olive尾矩)增大,同时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均呈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同时Hb和肝组织GSH含量降低,全血SOD和GSH—Px活性降低。结论醋酸铅染毒可致小鼠肝细胞和骨髓细胞DNA损伤,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纳米级SiO2与微米级SiO2粉体对呼吸道染尘大鼠的急性肺毒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25只,按体重分为25组.呼吸道染尘剂量μm-SiO2分别为100(A组)、300 mg/m3(B组);nm-SiO2分别为100(A'组)、300 mg/m3(B'组).1次染尘2 h后,比较6、12、24、48、72 h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e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总数(total cellular score,TCS)及分类、总蛋白(total protein,TPr)含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血清和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结果 染尘后6 h A'组BALF中TCS[(55.00±8.30)×104个/ml]、B'组BALF中TCS[(52.50±9.02)×104个/ml]均高于对照组[(34.88±12.53)×104个/ml];染尘后6、24 h A'组BALF中TCS[(55.00±8.30)×104个/ml、(39.75±12.08)×104个/ml]均高于等剂量微米SiO2染尘组[(32.38±13.07)×104个/ml、(24.13±10.97)×104个/ml].48 h A'组BALF中TPr[(0.34±0.09)g/L]、B'组BALF中TPr[(0.38±0.16)g/L]含量均高于等剂量微米SiO2染尘组[(0.20±0.07)g/L、(0.21±0.05)g/L].72 h A'组BALF中LDH活力[(1.66±0.22)×103 U/L]高于等剂量微米SiO2染尘组[(1.38±0.17)×103 U/L].6、24 h B'组BALF中AKP活力[(5.14±1.47)U/100 ml、(5.86±2.41)U/100 ml]均高于等剂量微米SiO2染尘组[(3.64±0.36)U/100 ml、(3.30±2.19)U/100 m1].6、12、48、72 h A'组肺组织HyP含量[(0.532±0.053)、(0.484±0.046)、(0.591±0.096)、(0.551±0.084)μg/mg肺湿重]以及12、72 h B'组肺组织HyP含量[(0.508±0.081)、(0.565±0.053)μg/mg肺湿重]均高于等剂量微米SiO2染尘组[(0.345±0.074)、(0.368±0.095)、(0.431±0.036)、(0.399±0.080)、(0.396±0.039)、(0.465±0.062)μg/mg肺湿重].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与微米级SiO2粉尘相比,纳米级SiO2粉尘可导致较严重的急性肺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焦炉逸散物对焦炉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2(Hsp72)水平的影响及与DNA损伤的关系,探讨Hsp72在细胞损伤保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67名焦炉工人和30名对照,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的水平,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水平,个体采样采集作业环境空气样本,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苯并[a]芘浓度。结果高暴露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水平(G±SG)和Olive尾矩(G±SG)分别为1.24±0.42和4.49±1.24,明显高于低暴露组(1.01±0.35和2.99±1.10)和对照组(0.85±0.34和2.4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全体研究对象Hsp72中位数为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Hsp7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Hsp72高表达的人数相对比率在对照组、低暴露组、高暴露组分别为36.7%、43.1%和58.3%,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Hsp72高表达组,Hsp72表达水平随着暴露等级升高而升高,其中高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之间Olive尾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sp72低表达组中,各组Hsp7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live尾矩随暴露等级升高而升高,其中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明显高于Hsp72高表达组的高暴露组工人。高暴露组Hsp72水平与Olive尾矩呈负相关(r=0.503,P〈0.01)。结论焦炉逸散物可诱导焦炉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水平升高,Hsp72对细胞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clastogenic potential of the two DDT analogues: fenarimol and nuarimol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usefulness of the mouse spleen cells for this purpose was evaluated. Nuarimol and fenarimol were administered per o to 8-10 weeks old male mice (Swis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protocol: nuarimol 100 and 200 mg/kg b.w. and fenarimol 50 and 100 mg/kg b.w. twice during 24 hours. Mitomycin C (2 and 4 mg/kg b.w.) and cyclophosphamide (25 and 75 mg/kg b.w.)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positive control mice. After 30, 48, 72 hours following the first administration the animals were killed and the number of micronuclei were calculated in spleen and bone marrow polychromatic and normochromatic erythrocy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leen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appropriate tissue for the evaluation of micronuclei induction. Fenarimol and nuarimol did not cause micronuclei induction in the bone marrow and spleen erythrocyt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对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作用,探讨1,2-DCE的生殖毒性。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1,2-DCE不同染毒剂量(50,100,200,400 mg/kg)及染毒后不同时间(24,48,72 h)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在受试剂量、时间范围内,小鼠睾丸细胞彗星率随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彗尾的长度(除50 mg/kg染毒组)随剂量增加而延长(P<0.01),各剂量与彗星率和彗尾长度之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彗星率=0.974 5,R彗尾长=0.970 6,P<0.01);染毒后24,48,72 h,各组小鼠睾丸细胞彗星率和彗尾的长度随染毒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1,2-DCE对小鼠睾丸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