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牙本质龋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探讨牙本质龋形成原因。方法32名病人(17~72岁)的40颗牙本质龋患牙标本以2.5%偏磷酸溶解,低温离心,上清液作气相色谱分析。 结果所有牙本质龋患牙中均检测到乳酸、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各有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乳酸(32.78土2.72)g/L,甲酸(23.65±1.53)g/L,乙酸(5.37土1.26)g/L,丙酸(3.05土0.79)g/L,丁酸(0.71土0.66)g/L。结论牙本质龋中的有机酸以乳酸含量最高,乳酸、甲酸、乙酸和丙酸占所有有机酸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万福液中樟脑、利多卡因二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柱温90℃,保持1min,然后以5℃/min升温至130℃,保持5min,再以20℃/min升温至240℃,保持10rain;进样口温度为210℃;检测器温度(FID)为240℃;载气为氮气。结果:盐酸利多卡因线性范围为0.3923~1.5692mg/ml,r=0.9993;樟脑线性范围为0.2328-1.8624mg/ml,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盐酸利多卡因99.58%,RSD为0.38%(n=9);樟脑99.51%,RSD为0.46%(n=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丙卡特罗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用Agilent INNOWax毛细管气相色谱柱、FID检测器,以乙腈为内标进行测定。结果:正己烷、乙酸乙酯、吡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64μg/mL(r=0.9999)、0-800μg/mL(r=0.9998)、0~32μg/mL(r=0.999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5%、101.3%,RSD分别为0.96%、1.38%、2.18%(n=9)。结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丙卡特罗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齐墩果酸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75μzm×50cm,有效长度40cm);压力进样,压力:3.0kPa;进样时间:5s;分离电压:25kV;柱温:25℃;检测波长:200nm;运行缓冲液:含5%(体积分数)甲醇的20mmol·L^-1硼砂溶液(pH9.4);运行时间:10min。结果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为2.58~660μg·m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为1.28%(n=6)。结论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于齐墩果酸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胶囊中盐酸氨基葡萄糖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sil BDSC18色谱柱(250nm×4.6mm,5μm),以乙腈-0.01mol/L戊烷磺酸钠溶液(10:90),检测波长:195nm;进样量:20p1。结果盐酸氨基葡萄糖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5~1.500m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4%(n=9),精密度为0.76%(n=7),结果良好。结论HPLC法可准确检测出氨糖美辛肠溶胶囊中盐酸氨基葡萄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复方选净散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京  闫荟  费嘉  孙世光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115-116,146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选净散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3.9)(55:45),柱温为30℃,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33am,以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水杨酸、苯甲酸分别在0.0359-0.2993mg/mL(r=0.9998),0.0358~0.2980mg/mL(r=0.9993)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4%(RSD=0.77%)和99.95%(RSD=0.95%)(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快速测定复方选净散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可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防风超临界CO2提取物中人参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正十七为内标物测定含量。结果人参醇在0,0400~0,2001mg/mE范围内,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95%(n=5)。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快速,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离子隙(AnionGap,AG)增高对代谢性酸性中毒(代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排除肾功能不全的AG增高者进行血乳酸、丙酮酸、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的定量测定,观察AG不同程度增高时与有机酸定量测定数值之间的关系。结果:98例AG增高者中出现有机酸增高者69例,占70.4%,有机酸的主要成分为乳酸,其它三种有机酸增高值不大,且均同时有血乳酸的增高。AG在16~19mEq/L时27.3%出现有机酸增高,AG在20~24mEq/L时60.7%出现有机酸增高,AG在25~29mEq/L时76.9%出现有机酸增高,AG在30~46mEq/L时100%出现有机酸增高。但是各种有机酸总和>4.0mmol/L者仅32例,占32.7%。结论:AG增高对代酸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AG值越高,诊断价值越大。当AG>30mEq/L时可以肯定有血有机酸的增高,但血中有机酸达到酸中毒的水平(>4.0mmol/L)者仍仅占68.2%;当AG<30mEq/L时,AG的增高除考虑代酸外,其它可能的因素有碱血症、未测阳离子的降低、未测阴离子中Pro-的增高和实验误差等。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调和油中α-亚麻酸及亚油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用调和油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聚乙二醇-20000(PEG-20M)高效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和氢焰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N2,流速30mL/min,柱温控制采用程序升温,分流比为90:1。结果 α-亚麻酸检测浓度在0.1838~3.6760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1.29%,n=3)。亚油酸检测浓度在0.1997~3.598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2.66%,n=3)。红花油与胡麻油的比例为1:1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是39.28%和43.48%;红花油与胡麻油比例为1:3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是17.76%和71.55%;红花油与胡麻油比例为7:1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是76.55%和8.93%。结论 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可适用于食用调和油中α-亚麻酸及亚油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徐芳辉  王强 《中外医疗》2009,28(23):72-73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甘草配方颗粒中甘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柱: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20:80,V/V);流速:1.0mL/min;捡测波长:320m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甘草苷在148~296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12%(RSD=1.21,n=5)。不同厂家甘草配方颗粒中甘草苷的含量为0.47~3.93mg/g。结论不同厂家产品中甘草苷的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壮骨关节丸中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8 min为270 nm,8→15 min为246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35℃。结果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分别在0.0223-0.713μg(r=0.9997)、0.0272-0.869μg(r=0.9998)、0.0213-0.681μg(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RSD=3.27%)、97.66%(RSD=2.46%)、99.65%(RSD=2.1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壮骨关节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内标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4.6mm×25c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体积比86:13.6:0.4),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内标为丙酸睾酮.结果 甘草次酸质量浓...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乳酸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乳酸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住院足月分娩无妊娠并发症,分娩前脐动脉血流监测正常,产前、产时胎心监测正常,出生时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86例,在其出生后第一次啼哭前,立即钳夹脐带,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与乳酸测定,并观察其临床价值。结果脐动脉血pH值7.263±0.082,PaCO2(53.785±11.382)mmHg,BE(-4.41±3.55)mmol/L,乳酸(3.526±0.609)mmol/L。pH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r=-0.664,P〈0.01),pH与PaC02呈显著负相关(r=-0.701,P〈0.01),pH与BE呈显著正相关(r=0.629,P〈0.01)。脐动脉血pH及乳酸测定异常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乳酸测定能更客观地反映胎儿缺血缺氧程度,有助予新生儿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6乳膏中维生素B6的含量.方法 采用Purospher STAR RP-18e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04%戊烷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85:15);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1 nm.结果 维生素B6在0.021 6~0.216 mg·mL^-1(r=0.999 8)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维生素B6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 (RSD =0.7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结果稳定,可为维生素B6乳膏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法测定心力丸中麝香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心力丸中麝香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PBTM-1FUSED SILICA Capillary Column(30 m×0.32 mm×1.0μm)毛细管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N2为载气,柱温:200℃,进样口温度:210℃,检测器温度:225℃。结果麝香酮在0.076-1.5 mg·mL^-1的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麝香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9.5%(n=9),RSD为1.6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LC-Q-Trap)法测定护肤类化妆品中7种性激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含1.0%乙酸的乙腈溶液超声溶解,用C18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乙腈和0.1%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正、负离子模式同时扫描检测样品中7种性激素含量.结果:7种性激素在0.060 06 ~1.008 9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1,定量限为2.0~5.0 μg/L,平均回收率为88.7%~110.7%,相对标准偏差为2.7% ~6.2%.结论:LC-Q-Trap联合检测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性激素的快速筛查和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品红为内标,建立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内标法测定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以30 mmol/L的醋酸铵和醋酸钠甲醇溶液为运行缓冲液,品红为内标物,操作电压20 kV,电迁移进样10 kV×10 s,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麻黄碱在3.125~200.000 mg/L(相关系数r=0.994 0)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2.0 mg/L,仪器精密度为2.05%,方法精密度为3.17%,回收率为97.47%~101.85%。结论:此方法为麻黄碱的测定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定量可靠的方法,可用于医学研究样品和药材中麻黄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阿莫西林颗粒剂中阿莫西林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值5.0)-乙腈(体积比97.5∶2.5)为含量测定的流动相;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值5.0)-乙腈(体积比99∶1)为流动相A,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5.0)-乙腈(体积比80∶2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查有关物质,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阿莫西林分别在0.1-1 mg/mL(r=0.999 9,n=7)与0.049-0.0012mg/mL(r=0.999 8,n=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99.8%和100.0%(RSD=0.2%,n=9)。阿莫西林有关物质检查的检测限为2 ng,且主成分与有关杂质均能有效分离。结论本文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有关物质检查方法专属、灵敏,可用于阿莫西林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术后血糖和乳酸评估体外循环手术预后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刚  谭今  丛伟  刘胜中  甘崇志  陈凡  曾富春 《西部医学》2010,22(8):1422-1424
目的比较血糖、乳酸在判断体外循环手术预后方面的差异,探寻预后的适宜预测方法。方法连续选择159例18岁以上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收集术中最高血糖、乳酸,术后0、4、8、12、18、24、36、48 h静脉血糖和动脉乳酸检测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血糖升高组(≥11.1mmol/L)48例,正常组111例;乳酸升高组(≥4mmol/L)40例,正常组119例。并发症34例,死亡9例。经Logistic多元回归得出术后血糖(回归系数-0.4682)、乳酸(回归系数-0.3068)与并发症呈正相关,且与术后血糖关系更大;死亡只与术后血糖(回归系数-0.390)有关。术后血糖、乳酸与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有关,且术后乳酸与循环系统并发症关系更大,术后血糖与呼吸系统并发症关系更大,术后血糖是与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关的唯一指标。结论术后血糖、乳酸与体外循环手术的预后有统计学关系,而乳酸与循环系统并发症关系更大,血糖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关系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